倍可親

標題: 感動世界的英雄媽媽(轉貼) [列印本頁]

作者: 一說    時間: 2012-8-20 02:18
標題: 感動世界的英雄媽媽(轉貼)
《讀者》來源:
作者:段奇清
  
不久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給一位老人寫了一封信,稱她為「英雄媽媽」。在2010的「CNN(美國有限電視新聞網)年度英雄榜」中,她高居榜首。其實,早在1994年,聯合國兒童基金就被她感動,為她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這位英雄媽媽就是尼泊爾的阿努雷哈·柯伊蕾拉。

說她是英雄,因為她並非武裝警察人員,可她或經常與警察突擊搜查妓院,或在尼泊爾、印度邊界線上巡邏。她的辦公室曾兩次被一些亡命之徒徹底摧毀,她的雙手更是在與歹徒搏鬥中變得傷痕纍纍。然而,她似乎沒有絲毫畏懼。

  柯伊蕾拉曾是尼泊爾一所小學的英語教師。當年,作為一名虔誠的印度教徒,她常常到加德滿都市中心以東5公里的蘇帕提拉特神廟禱告。有一件事給她的心靈造成極大的震撼,那就是:一天,經常在神秘廟門口乞討的4個小女孩突然失蹤了,一個多月後,她們又重新出現在了神廟前。她好奇地上前詢問這些女孩,這才知道,她們來自尼泊爾鄉村,幾年前被人販子騙到印度孟買,賣進了妓院。飽受摧殘后,滿身病痛的她們被趕回尼泊爾,她們身無分文,只得靠乞討為生。尤其讓人痛心的是,一個月前,她們終於湊齊了回家的路費,本以為從此能與家人團聚,可家人以為病懨懨的她們是家中的累贅,將她們趕了出來……

  女孩們的悲慘遭遇深深刺痛了柯伊蕾拉的心,她再也坐不住了,她要拯救這些女孩於水火,給她們新生。1993年,她從每月100美元微薄的薪水中拿出一部分,租下兩間房子,開了一家小雜貨店,雇那幾位女孩為店員。

  不多時,她從這幾位女孩口中,了解到整個尼泊爾,和女孩們有著同樣命運的人不下於30萬。被騙到印度時,最小的才7歲,大的也只14歲。到印度后,她們的證件一律被奪走,為償還永遠也還不完的「買入費」,一天就要被迫無數次地接客,過上了暗無天日的日子。更是有多少花季少女,因為被毒打,或感染上艾滋病、甚至被活埋,悲慘地結束了短暫的一生。女孩們慘不忍聞的遭遇,讓柯伊蕾拉一連好多日夜不能寐。她決心與摧殘女性的罪惡行徑進行殊死鬥爭,要與人性最醜陋的一面來一場決戰。

  1993年11月,她忍痛離開了自己執教了20多年的學校,變賣了所有家產,在加德滿都郊區租下了3間小屋,一家名為「尼泊爾母親之家」的公益組織問世了。一方面,她與警察一道,解救遭遇被迫害的雛妓,將她們安身在那幾間小屋子裡;一方面,四處呼籲,讓社會關心這些受害女孩。1994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派人到她那兒作了考察,他們被柯伊蕾拉的舉動深深感動了,隨之為「尼泊爾母親之家」 專門撥了一筆資金。尼泊爾各界也開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特別是1995年,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應她的呼籲,賣掉了自己收藏的一些山水畫,並將所得686萬盧比捐獻出來。

  有了社會的支持,她的熱情更高了。她自己沒生孩子,對於來到「尼泊爾母親之家」的女孩子總是視為己出。她說,她們就是我的女兒。她就是這樣有著一顆金子般的心:

  女兒們剛來時,有病的先看病,在身體有所恢復時,她便讓舞蹈老師教她們跳舞,給她們看心理醫生,為的是慢慢讓她們卸下心理包袱。接著,她還協助女孩們向法院提起訴訟,讓她們得到法律救助。對於那些自願留下來工作的人,她便將她們送進培訓班,或學習舞蹈,或讓她們懂得一些心理學,使得她們在幫助新來的受害的女孩子中能夠得心應手。對於那些有一定能力、想自主創業的,也就為其提供小額貸款。那些身患重病、即將離開人世的,則會在她建立的臨終關懷醫院裡,讓其有尊嚴地離開人世。為了有效預防類似悲劇發生,她還在鄉村建立了一個個「預防家園」,以發傳單、唱歌、演街頭劇等形式,揭露人口販子的罪惡,讓人們加以防範。在尼泊爾和印度邊境的9個口岸,她還建立了「過境家園」,為那些逃出火坑、打算回家的女孩提供幫助……她現在已在尼泊爾的29個地區建立了分支機構,擁有了210名工作人員,包括學生、記者、律師、醫生、護士和警察。

  柯伊蕾拉的行為感動了天下許許多多的人,先後讓一個又一個慈善者或者機構慷慨解囊。2002年1月,由德國一名慈善家捐助170萬美元,在加德滿都城邊興建了一個佔地4900平方米的「尼泊爾母親之家保護與修復中心」。近兩年,中國相關部門和人員為其提供了應有的幫助,美國政府也為她捐款50萬美元……

  1993年至今,柯伊蕾拉共解救出了12000多名受害的女孩。每逢節假日,就會有那麼多的女子回到她的身邊,親昵地喊著她「媽媽」,與她溫馨地嘮著家常。嘮著、嘮著,她會情不自禁地說:「我真想這個『尼泊爾之家』早點關閉!還世界一片清明。」女兒們說:「要是這樣,尼泊爾的女性有福了。」

  不要說一個人的力量渺小,只要你身懷一顆慈悲心,並且努力去行動,你就會感化天下的人,就會是一個令人仰慕的英雄。


作者: 一說    時間: 2012-8-20 02:25
請這裡的基督徒回答兩個問題:
1.你看到了全能全善無處不在的上帝在這個感人的事迹中做了什麼?
2.。。。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2-8-20 07:47
和全能全善的神沒有關係嗎?
作者: 一說    時間: 2012-8-20 10:45
sousuo 發表於 2012-8-20 07:47
和全能全善的神沒有關係嗎?

這麼具體的一個感人事迹,您看到了這個事情與「全能全善無處不在的神」有什麼具體的關係?願聞其詳!
爭論Yes或者No實在很無聊,我是問你How?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2-8-20 10:48
如果英雄母親是基督徒,那這件事一定是神在做工。可惜不是。
作者: 來往加國    時間: 2012-8-20 10:59
一說 發表於 2012-8-20 02:25
請這裡的基督徒回答兩個問題:
1.你看到了全能全善無處不在的上帝在這個感人的事迹中做了什麼?
2.。。。 ...

既是回答也是問題:

1、這些人從哪裡來?
2、這些人往哪裡去?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2-8-20 20:50
一說 發表於 2012-8-19 21:45
這麼具體的一個感人事迹,您看到了這個事情與「全能全善無處不在的神」有什麼具體的關係?願聞其詳!
爭 ...

佛教的因果也是彌散在日常生活中的呀。

有時,很明顯的神的作為,有時,很牽強的神的作為,有時,看不到「神的作為」。

神說,萬事互相效力,讓愛神的人的益處,預備性各樣的善事。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2-8-21 06:03
sousuo 發表於 2012-8-20 20:50
佛教的因果也是彌散在日常生活中的呀。

有時,很明顯的神的作為,有時,很牽強的神的作為,有時,看不到 ...

"神說,萬事互相效力,讓愛神的人的益處,預備性各樣的善事"

遭殃的基督徒也是在神的引導下,萬事互相效力得結果。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2-8-21 06:31
求索 發表於 2012-8-20 17:03
"神說,萬事互相效力,讓愛神的人的益處,預備性各樣的善事"

遭殃的基督徒也是在神的引導下,萬事互相效 ...

是的,主從未應許天色常蘭,但,他又說他的恩典購我們用。
作者: 一說    時間: 2012-8-21 09:41
sousuo 發表於 2012-8-20 20:50
佛教的因果也是彌散在日常生活中的呀。

有時,很明顯的神的作為,有時,很牽強的神的作為,有時,看不到 ...

我讚賞Sousuo兄的誠實。在這麼一個感人的故事裡,沒有「神」的明顯意志作為。
我的本意是constructive的,而不是要給大家出難題。新教脫離天主教的革命意義就是不要被教教皇主教的權威限制了「與神的直接交通」。也就是自己去領會去體驗「神」。可惜我覺得這個革命沒有成功。今天的新教教徒還是掉進了本本主義的框架里,弄得更多的教會相信自己的一套本本主義,更多的本本而已,沒有解放思想,沒有真實生命。
所以就像這個故事裡,「神」就沒法出現了,就做不到無處不在了。
問題就是你們把神模式化了——知道嗎?模式化就是偶像化!本質就是你們最反對的拜偶像。
我只是要讓大家看到這一點。即使不認同,至少可以引起一些思考吧。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2-8-21 09:45
一說 發表於 2012-8-20 20:41
我讚賞Sousuo兄的誠實。在這麼一個感人的故事裡,沒有「神」的明顯意志作為。
我的本意是constructive的 ...

拜偶像比拜真神容易,所以拜真神的人自覺不自覺地把真神偶象化,或局部偶象化。

偶像聽我們的,而我們要聽真神的。
作者: 一說    時間: 2012-8-21 10:19
sousuo 發表於 2012-8-21 06:31
是的,主從未應許天色常蘭,但,他又說他的恩典購我們用。

個人的體會是關鍵在「天色灰暗」的時候如何真實地體驗到恩典。而不是在那個時候忍耐盼望「天色藍」。只有這樣才能說「神無處不在」。
作者: 一說    時間: 2012-8-21 10:37
向真有探索真理的網友推薦一本書,The Power of Now, 中譯本在網上也有了,叫做當下的力量。
放下一切宗教框架和成見,用心讀,不要用頭腦批判讀。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2-8-21 20:15
一說 發表於 2012-8-20 21:19
個人的體會是關鍵在「天色灰暗」的時候如何真實地體驗到恩典。而不是在那個時候忍耐盼望「天色藍」。只有 ...

說的不錯,在危難時與主同行更要緊。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2-8-21 21:08
一說 發表於 2012-8-21 09:41
我讚賞Sousuo兄的誠實。在這麼一個感人的故事裡,沒有「神」的明顯意志作為。
我的本意是constructive的 ...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2-8-21 21:16
sousuo 發表於 2012-8-21 06:31
是的,主從未應許天色常蘭,但,他又說他的恩典購我們用。

911的時候,神在幹嘛?一邊是基督徒,一邊是伊斯蘭,都喊著上帝(真主)保佑。神左右為難,結果誰也沒保。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2-8-21 21:19
求索 發表於 2012-8-21 08:16
911的時候,神在幹嘛?一邊是基督徒,一邊是伊斯蘭,都喊著上帝(真主)保佑。神左右為難,結果誰也沒保 ...

神的保守是多種多樣的。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2-8-21 22:53
sousuo 發表於 2012-8-21 21:19
神的保守是多種多樣的。

????
作者: 一說    時間: 2012-8-21 23:02
sousuo 發表於 2012-8-21 21:19
神的保守是多種多樣的。

我不反對你可以這麼說。但是問題是——是不是所有的發生都是神的保守?
注意——如果回答是,那麼你本質上也就是定義了一個無所不在的自然神。
當一切都是神,也等價於沒有神了。
我還是沒有反對。我相信一切的顯現都它們的因。
我只是指出凡是自相矛盾的,一定是謬誤。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2-8-21 23:03
求索 發表於 2012-8-21 09:53
????

這個可以多說一點,神的保守,應該主要體現在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上,於是從外在的處境看,在人的觀點中,就是各式各樣了。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2-8-21 23:07
一說 發表於 2012-8-21 10:02
我不反對你可以這麼說。但是問題是——是不是所有的發生都是神的保守?
注意——如果回答是,那麼你本質 ...

我的理解,神和自然神的區別不在「無處不在」,而是在於他的位格。

三一神是有位格的神,他有他的意志,決定著他所造之世界的走向。

神的保守,保守的是人的心不偏離他。

從基督徒在世上的處境來看,肯定千差萬別,但他們的心境呢?
作者: 一說    時間: 2012-8-22 01:28
sousuo 發表於 2012-8-21 23:07
我的理解,神和自然神的區別不在「無處不在」,而是在於他的位格。

三一神是有位格的神,他有他的意志, ...

您好像也在為辯論而辯論了。
  1. 從基督徒在世上的處境來看,肯定千差萬別,但他們的心境呢?
複製代碼
但他們的心境呢???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2-8-22 01:34
一說 發表於 2012-8-21 12:28
您好像也在為辯論而辯論了。但他們的心境呢???

不是,位格神一直是基督信仰所強調的,傳福音時若泛泛說有神,接受者眾;若說還有一位關心著你我的位格神,大家接受起來就困難,但這又繞不過去。

沒有位格的神,就是斯賓諾莎的神了。

心境才是根本,靈魂的歸宿,神根本的保守,才是信仰的真諦所在。

若只求的是榮華富貴,反倒不好辦了。
作者: 一說    時間: 2012-8-22 03:16
sousuo 發表於 2012-8-22 01:34
不是,位格神一直是基督信仰所強調的,傳福音時若泛泛說有神,接受者眾;若說還有一位關心著你我的位格神 ...

"從基督徒在世上的處境來看,肯定千差萬別,但他們的心境呢?"

還不仍然是千差萬別?
我是不懂你為什麼還要反問這個問題,難道他們的心境是一致的?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2-8-22 03:24
一說 發表於 2012-8-21 14:16
"從基督徒在世上的處境來看,肯定千差萬別,但他們的心境呢?"

還不仍然是千差萬別?

這是有點死無對證,無法來個完全歸納。

但,「應該」是平安喜樂的。

對了,聖經有描述,聖靈的「九個果子」,或者說是新生命的九個特徵。
作者: 一說    時間: 2012-8-22 04:29
sousuo 發表於 2012-8-22 03:24
這是有點死無對證,無法來個完全歸納。

但,「應該」是平安喜樂的。

理論上是應該的。事實上也不能說完全沒有。但是按統計意義恐怕不顯著——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
而心境的千差萬別就更是了。二戰時候交戰兩邊的基督徒士兵和隨軍牧師們,當今教會對於同性戀婚姻,人工流產,等等,不評判熟是熟非,但肯定心境是大相徑庭。
作者: 來往加國    時間: 2012-8-22 05:55
一說 發表於 2012-8-22 04:29
理論上是應該的。事實上也不能說完全沒有。但是按統計意義恐怕不顯著——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
...

基督徒和「基督徒」的心境肯定不一樣。
基督徒和「基督徒」可能兩邊都有,但在你的例子中,按比例來說的傾倒性的差距。
作者: 一說    時間: 2012-8-22 06:01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2-8-22 05:55
基督徒和「基督徒」的心境肯定不一樣。
基督徒和「基督徒」可能兩邊都有,但在你的例子中,按比例來說的 ...

這麼說也可以。但是接下來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基督徒」/基督徒=?%
作者: 一說    時間: 2012-8-22 06:04
還有另一個問題:
「基督徒」認為自己是「基督徒」還是基督徒?
作者: 來往加國    時間: 2012-8-22 06:08
一說 發表於 2012-8-22 06:01
這麼說也可以。但是接下來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基督徒」/基督徒=?%

非常明顯不按照聖經的教導而行的,一定是沒有悔改的"基督徒」。在你的例子中,就有一方是明顯不按照聖經的教導而行的。

?%的標準答案只有上帝知道。
作者: 來往加國    時間: 2012-8-22 06:12
一說 發表於 2012-8-22 06:04
還有另一個問題:
「基督徒」認為自己是「基督徒」還是基督徒?

很難一概而說,有些人認為自己是基督徒,有些人忘記了自己是不是「基督徒」,有些人是反基......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2-8-22 06:38
sousuo 發表於 2012-8-21 23:03
這個可以多說一點,神的保守,應該主要體現在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上,於是從外在的處境看,在人的觀點中, ...

再多說一點, 還是不懂。也許很多人就這麼胡理胡塗的信了。 太高深,搞不懂,只好信!
作者: hellman    時間: 2012-8-22 07:41
人家聯合國都說了這位是英雄, 就是這位人好.  出了好人,都不誇獎本人,各路大神都來搶功,害臊不害臊?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2-8-22 08:56
求索 發表於 2012-8-21 17:38
再多說一點, 還是不懂。也許很多人就這麼胡理胡塗的信了。 太高深,搞不懂,只好信! ...

本來也不高深,這麼一問,那麼一答,就高深了。

神學基本上也是在回答質疑中慢慢形成的。
作者: 一說    時間: 2012-8-22 09:50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2-8-22 06:08
非常明顯不按照聖經的教導而行的,一定是沒有悔改的"基督徒」。在你的例子中,就有一方是明顯不按照聖經 ...

?% 不需要標準答案,也不需要推給只有上帝知道。在任何一種語言里,「上帝知道」都是指「誰也不知道」。
然而卻是可以知道一點的,比如?%一定不會是100%,也不會是0%。
我們有相當多的把握可以說這個百分比<50%, 對吧?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2-8-22 09:56
一說 發表於 2012-8-21 20:50
?% 不需要標準答案,也不需要推給只有上帝知道。在任何一種語言里,「上帝知道」都是指「誰也不知道」。
...

你說的對,只有神知道,說的是確實的知道。

但我們也不會完全不知道,有道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但雪亮歸雪亮,走眼的時候也不少。

於是,咱就別試著評判別人了,專門對付自己得了。
作者: 一說    時間: 2012-8-22 10:40
sousuo 發表於 2012-8-22 09:56
你說的對,只有神知道,說的是確實的知道。

但我們也不會完全不知道,有道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但雪亮 ...

這裡有一點重要區別。不是要擦亮眼睛看誰誰這個個體是還是不是。那樣是「論斷」他人。
但是作為一個群體來研究不是「論斷」而是有意義的。就好象抽煙的人不一定得肺癌,但是抽煙的群體卻比不抽煙的群體有更高的得肺癌的可能性。這是一個公認的醫學結論了。這個結論有沒有用?當然有用啦!抽煙的人就可以因此戒煙了。
反觀基督徒呢?基督徒/(「基督徒」+基督徒)的比例如果高於99%,那麼你可以安心與你的信仰理論和實踐。如果這個比例低於10%,那麼你自己是否也要反省一下了,我相信的本本主義到底有沒有問題?信仰的道路是不是對?
我覺得絕大多數「基督徒」也都是認為自己是基督徒的,可是總的比例卻很低,那是什麼問題呢?
回到這個文章,這麼一個英雄母親,她是否可以上天堂呢?可惜她是一個印度教教徒。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2-8-22 21:05
一說 發表於 2012-8-21 21:40
這裡有一點重要區別。不是要擦亮眼睛看誰誰這個個體是還是不是。那樣是「論斷」他人。
但是作為一個群體 ...

人眼裡的比例,怎麼說也是估算,終歸靠不大住。

與其把信仰建立在人類的統計上,是不是不如建立在神的應許上,來的靠實。

天堂,我的理解,不是個客觀的好地方;而是主觀的好地方,有的人,你讓他去,他還不一定領情。
作者: 一說    時間: 2012-8-23 10:24
sousuo 發表於 2012-8-22 21:05
人眼裡的比例,怎麼說也是估算,終歸靠不大住。

與其把信仰建立在人類的統計上,是不是不如建立在神的應 ...
天堂,我的理解,不是個客觀的好地方;而是主觀的好地方,有的人,你讓他去,他還不一定領情。


你的理解很好!看來你已經有過體驗了。很讚歎!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2-8-23 21:04
一說 發表於 2012-8-22 03:16
"從基督徒在世上的處境來看,肯定千差萬別,但他們的心境呢?"

還不仍然是千差萬別?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2-8-23 21:08
sousuo 發表於 2012-8-22 21:05
人眼裡的比例,怎麼說也是估算,終歸靠不大住。

與其把信仰建立在人類的統計上,是不是不如建立在神的應 ...

天堂,我的理解,不是個客觀的好地方;而是主觀的好地方

這個理解我支持。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自己的天堂。 但說天堂不是客觀的地方,恐怕大部分基督徒不同意。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2-8-23 21:11
求索 發表於 2012-8-23 08:08
天堂,我的理解,不是個客觀的好地方;而是主觀的好地方

這個理解我支持。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自己的天堂。 ...

怨我,沒說清楚,「不是客觀」只是用來修飾" 好「的, 不是用來修飾」地方「的。
作者: 一說    時間: 2012-8-23 22:01
sousuo 發表於 2012-8-23 21:11
怨我,沒說清楚,「不是客觀」只是用來修飾" 好「的, 不是用來修飾」地方「的。 ...

那我也理解錯你了。收回對你的贊成。
你以後說話還是嚴謹一點好,與人與己都方便。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2-8-23 22:05
其實,我說的也還算清楚,這話要連起來看呀。

不是客觀的好地方,是主觀的好地方,放一起理解,就不會偏差了。
作者: 一說    時間: 2012-8-23 22:47
sousuo 發表於 2012-8-23 22:05
其實,我說的也還算清楚,這話要連起來看呀。

不是客觀的好地方,是主觀的好地方,放一起理解,就不會偏差 ...

如何定義「主觀的地方」?
天堂是或者不是主觀的地方?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2-8-23 22:54
一說 發表於 2012-8-23 09:47
如何定義「主觀的地方」?
天堂是或者不是主觀的地方?

天堂是對與神同在的一種描述,所以,有神就有天堂,信神就在天堂。

這麼說,天堂就不是個物理意義上的「地方」。

但,如果狹義地將聖經里說的新天新地才算為天堂,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作者: 一說    時間: 2012-8-23 22:58
sousuo 發表於 2012-8-23 22:54
天堂是對與神同在的一種描述,所以,有神就有天堂,信神就在天堂。

這麼說,天堂就不是個物理意義上的「 ...

所以,如果你現在感覺與神同在,你現在就在天堂了。對嗎?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2-8-23 23:39
一說 發表於 2012-8-23 09:58
所以,如果你現在感覺與神同在,你現在就在天堂了。對嗎?

可以這麼說
作者: 一說    時間: 2012-8-23 23:46
sousuo 發表於 2012-8-23 23:39
可以這麼說

Are you sure?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2-8-24 00:37
一說 發表於 2012-8-23 10:46
Are you sure?

sure
作者: 一說    時間: 2012-8-24 02:09
sousuo 發表於 2012-8-24 00:37
sure

這個說法與佛教相似。一念清凈一念佛,念念清凈念念佛。當下就是極樂世界。
但是我不清楚基督教怎麼說。明天不與神同在,明天就不在天堂了。那麼,天堂就是可以經常進進出出的地方了?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2-8-24 02:30
一說 發表於 2012-8-23 13:09
這個說法與佛教相似。一念清凈一念佛,念念清凈念念佛。當下就是極樂世界。
但是我不清楚基督教怎麼說。 ...

我們說的是在「信」的那一刻,生命就被更新了,而這新生命是從神來的不死的生命。

當然,這「信」是要被神認可的那種信。

基於此,我們又說,在地如同在天。

所以「信」之所以關鍵,並不在於它似乎可以免掉修行,而在於這是唯一神所認可的東西。
作者: 一說    時間: 2012-8-24 03:26
sousuo 發表於 2012-8-24 02:30
我們說的是在「信」的那一刻,生命就被更新了,而這新生命是從神來的不死的生命。

當然,這「信」是要被 ...


你發現嗎? 所有大家在這裡討論的可以歸結為三大類。
1. 經驗的,個人體驗的,可能是不容易在不同個體上重複驗證一致的,但是因為個人經驗了所以信以為實。
2. 理論上的,也就是可以從理性(分析,推理,邏輯)得到的。它們的基礎前提是一些共有的公認的經驗或者知識。
3. 假設的,也就是需要相信的。它們既不是或者還沒有經驗,也無法通過理性推理獲得。因此,只能靠信心。

你上面說到的(我們說,我們又說),哪些是1,哪些是2,哪些是3?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2-8-24 03:33
一說 發表於 2012-8-23 14:26
你發現嗎? 所有大家在這裡討論的可以歸結為三大類。
1. 經驗的,個人體驗的,可能是不容易在不同個體上重 ...

經驗上的,最靠不住,同樣的感覺,會有許多原因;

理論上的,我這裡說的是人所構造的理論,對形而下,靠得住,對形而上就有點鞭長莫及;

如果有神,如果聖經是神的話,那聖經就是最靠得住的。

我上面說的都是聖經里講的。

我不排除個人的體驗,也不排除理論的演繹,但,信仰只有建立在聖經上才放心。
當然,是基督信仰。
作者: 一說    時間: 2012-8-24 03:49
說的好!你很誠實,我們交流還是有收穫的。謝謝。

我沒有猜錯,從你的分享確准了基督教大多是靠3的(也就是佛教所謂的聖言量)。也就是經上說的,佛說的,耶穌說的,等等權威,既無法從理性上證明,也沒有實際體驗。所以一切要靠信心。至於說到「權威」如何可信,一定不會錯等等,依然是3. 然而如果3,不能上升到2,上升到1,那麼永遠只是宗教,不是真理。其實不難理解,就是因為沒有1和2,才需要強調3的作用。如果你經常有1,好比你說的,如果天天與神同在,非常清楚,你就實在不需要喊口號「一定有神了」。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2-8-24 03:59
一說 發表於 2012-8-23 14:49
說的好!你很誠實,我們交流還是有收穫的。謝謝。

我沒有猜錯,從你的分享確准了基督教大多是靠3的(也就 ...

1,不是沒有,而是不靠。

2,也不是沒有,那些神學,其實都是人學,即人的理論,有用,但不完備。

3,所能靠的,是聖經。

先由3,再1,再2,因著信,以至於信。
作者: 一說    時間: 2012-8-24 04:27
sousuo 發表於 2012-8-24 03:59
1,不是沒有,而是不靠。

2,也不是沒有,那些神學,其實都是人學,即人的理論,有用,但不完備。
先由3,再1,再2,因著信,以至於信。


贊成!我也相信基督教有1(不過對基督教的2,無論如何不敢恭維!),希望多一點1,而且能夠從大量的1來驗證3.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2-8-24 04:39
一說 發表於 2012-8-23 15:27
贊成!我也相信基督教有1(不過對基督教的2,無論如何不敢恭維!),希望多一點1,而且能夠從大量的1來 ...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