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論/ 美國爲何樂見兩岸簽ECFA?

[複製鏈接]

1379

主題

2245

帖子

1957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老頭 發表於 2010-5-5 14: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公網訊】台灣《聯合報》5日刊出社論說,兩岸情勢丕變,台灣最重要的安全憑藉不是軍事,而在整建台灣的區域經貿角色。近年來,美國對台灣的兩岸政策持高度肯定評價,可見美國相關戰略與利益思考已轉向,即:台灣對大陸必須由對抗走向和平,由軍事及政治角力走向經貿競合。准此以論,ECFA符合美國此種「戰略」思維,亦即符合美國的利益。

文章摘編如下:

兩岸情勢丕變,台灣最重要的安全憑藉不是軍事,而在整建台灣的區域經貿角色。或許可以這麽說:台灣與其向美國采購軍火,不如致力於改善台灣吸引世界經貿往來的環境,使得包括美資在內的世界廠商,與台灣加深放大經貿關係,將台灣建設成一個世界經貿平台。

這是台灣爲何要簽ECFA的理由之一,也應是美國樂見兩岸簽訂ECFA的理由之一。

面對全球及兩岸新局,台灣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開放,朝向「經貿自由島」或「亞太平台」的目標邁進;就此以言,ECFA其實只是邁向「經貿自由島」的條件之一而已,其效益絕非僅在便利根留台灣的台商出口,而更重要的是期能吸引外商及陸商加強發展對台經貿關係。

若能使台資、陸資、外資在台灣因而發生盤根錯節的利害關係,台灣非但在經濟上得以脫胎換骨,在安全上也可獲得保障。

蔡英文對ECFA發表「戰略」評價,她說,簽訂ECFA將使東亞變成「以中國爲中心的東亞」,更將造成「美國的弱化與邊緣化」。言外之意是,不能讓中國「崛起」,不能將美國「弱化」;這其實是倒撥時鐘的冷戰思維。然而,蔡英文借箸代籌爲美國謀,卻顯不符合美國的利益,故挨了美國火辣辣的一耳光。美國在台協會發布聲明稱:美國樂見兩岸簽訂ECFA。

美國的台海兩岸政策自然有「戰略」思維,但不是蔡英文所能左右;美國在東亞當然有「利益關懷」,但也顯非蔡英文所想像。近年來,美國對馬政府的兩岸政策持高度的肯定評價,可見美國的相關戰略與利益思考已經轉向,亦即:台灣對大陸必須由對抗走向和平,由軍事及政治角力走向經貿競合。准此以論,ECFA符合美國此種「戰略」思維,亦即符合美國的利益。

任何明理者皆可看出,台灣如今面臨的最直接且最嚴重的安全顧慮,不是軍事威脅,而在經濟困局;必須以經貿競合手段來柔化情勢、轉化危機。

美國對馬政府所采「以經貿手段改變台灣戰略角色」的政策持高度肯定態度,亦當是深知,美國已無可能以軍事手段介入兩岸關係;而平衡兩岸關係最好的方法,應是協助台灣建立其在區域經濟上的平台角色。在此種思考下,美國當然樂見兩岸簽訂ECFA;因爲,美商、日商、歐商都樂見兩岸簽訂ECFA,皆認爲有益於他們發展對台經貿。

就此以論,反對ECFA其實是阻擋了外商、陸商進入台灣的門徑,使得台灣成爲「經貿自由島」或「亞太平台」的可能性趨低,因而也傷損了台灣欲以世界經貿網路來建構自身安全體系的「戰略」目標。也就是說,蔡英文所提出的「戰略」主張,非但與馬政府冰炭不容,甚至亦與美國政府及美商、日商和歐商的戰略與利益背道而馳,豈能不挨一巴掌?

台灣如今能夠作與應當作的,就是致力於全速打開大門,勿再鎖閉,改善台灣的外部經貿環境,使得台資、陸資、美資及其它外資在台灣形成一個盤根錯節的「利益共同體」,化作台灣的安全體系。就此以言,時不我予,勢不我予。
當活下去的理由消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2 15: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