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在美國結婚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6-2-16 19: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頭腦簡單的我,以為結婚就是領個證那麼容易的事,哪裡想到會如此複雜!如果無意在美國舉行傳統婚禮的讀者,只想辦個結婚證,您就先到您所在的縣政府(county government)的網站上找領婚姻執照(marriage license)的內容,每個州的規定略有不同。
基本程序是婚前檢查,驗血什麼的看有沒有不適合結婚的疾病,然後到政府部門呈上證件和交費就行了。因為原來美國的婚禮比中國的可一點也沒簡化。且聽我下面一一道來。
首先是挑日子。美國人沒有中國黃道吉日那一套,所以這個簡單。美國的傳統婚禮一般都選在星期六,方便親友參加。把我媽媽送回家后,我們兩個就隨便挑了個星期六。一天中的什麼時候稍微麻煩點,傳統的婚禮都是在下午舉行的,但是由於婚禮后的晚宴比午宴昂貴,越來越多的人選在上午行禮。我們倆想反正不打算請太多來賓,就在下午吧。可是挑婚禮地點就沒那麼容易了。我在美國近親沒有一個,所以我是無所謂在哪裡辦的。

而他家裡人和其他美國家庭一樣,都分佈在四面八方,幸好直系親屬住的範圍還不算太大,在4到6個小時的車程以內。他的一個姑丈是個教士,在我們談戀愛的時候說服他父母方面助了我們一臂之力,他主持的教堂離大部分人都不遠,地點就定在他姑丈那裡了。我男朋友的媽媽一問,人家的教堂在我們選的那天剛好有事。得,我們又重新挑了個日子。
經過這麼一折騰,我的未來婆婆開始回過神來――呦,敢情這未來媳婦是真不懂啊!她苦口婆心和我解釋了許多基本常識,弄得我都不好意思起來。我這下可重視起來了,可不能讓未來婆家現在就洞察我邋裡邋遢的本性……上網、買書!

認真鑽研起美國婚禮的學問來,我才發現美國光專門的婚禮雜誌就有好幾種,厚厚的雜誌什麼都不聊,單單就談如何組織婚禮。婚禮禮節的書一抓一大把。難怪這裡的婚禮喜慶公司
不象國內那麼紅火,人家都講DIY,自給自足。在婚禮前新娘花上一年半載籌劃,不是什麼新鮮事。我可沒那雄心壯志,我還得找工作呢,哪有時間撲騰這個,結個婚這麼簡單的事情。我的准老公態度倒是始終如一――撒手不管,讓我們這些娘兒們玩兒去,要他幫忙的時候吱一聲。還好我的碩士不是白拿的,這點事難不倒我。

我首先在電腦上建立了專門的婚禮目錄,用EXCEL做了預算、來賓名單等表格,規劃就是我的本行么。接下來我又別出心裁的做了個婚禮網站,有中英文版,方便各方親戚朋友交流信息,了解動態。這個網站的確給大家帶來了不少樂趣,尤其是照片部分,成了我們分享快樂的有力工具。

時間、地點定下來以後,接下來要確定婚禮的主要參加者,就是伴娘(bride』s maid)、伴郎(best man)、花童(flower girl)、領位男(usher)那些啦。我的情況比較特殊,父母都不在身邊,所以還得找個能替代我父親把我「交給婚姻」的人選。

我的碩士導師BOB和我親如家人,他的年紀可以做我爺爺了。我一問他,他很高興的就答應了。其他人等,一律由老公家裡人擔當。

組織婚禮最有趣的是什麼?採購!婚禮上最重要的是什麼?當然是新娘子的婚紗(wedding gown)啦!不是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么,新娘子就象驕傲的公主一樣,要打扮得最漂亮、最出彩。美國新娘第一次結婚,傳統是穿純白色婚紗;再婚就不能穿純白,而以象牙色、金色或米色居多。式樣方面花樣繁多得可怕,領子(neckline)、腰間(waistline)、裙子(train)、花邊(lace)等等的設計都層出不窮。我們倆為了這婚紗可沒少跑,原則上準新郎婚禮前是不能看到新娘的婚紗的,可是那時我還沒有找到工作,除了老公以外在當地根本沒別的朋友,我又不會開車,也只能靠他做車夫了。

這裡非常普通的一件婚紗也要200到300美元,中檔的是500到1200美元,高檔的就沒譜了。加上配套的頭紗(headpiece)、手套、手袋一直到鞋子,都是分別出售的,加起來的花費可真不少。

美國可沒有象國內那樣有許多專門的婚紗出租店,有些婚紗專賣店也辦出租業務,可是價格和買差不多。所以大部分人都寧願花錢買,不願穿不知是誰已經穿過的衣服。而且還可以做為一種有意義的禮物,以後自己的女兒結婚沒準能穿上呢。

新郎的燕禮服恰恰相反,除了以後肯定會經常出席正式場合的男士,一般新郎、伴郎和男花童都是去租的禮服和配套的皮鞋,價格隨式樣而定,一般在60到150美元之間。

我從前哪有過什麼機會穿什麼禮服,進了婚紗店就象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什麼都覺得好看。這裡的服務周到,反正你看上眼的衣服都可以試穿,直到滿意為止。我就欣欣然左試右試,試完一家去另一家試,以後也沒有什麼機會穿那麼多漂亮的衣服啦!

婚紗靠自己可穿不上,七上八下的羅嗦著呢,幸好有銷售員幫忙。試衣間我的准老公自然是不能進去的,那是女人的天下。不過他端坐外間,等我穿好了就出來過他這一關。試的多了,心裡漸漸就有了個譜,知道自己穿什麼漂亮,什麼他最喜歡。

好不容易在一家大眾化的婚紗店挑了一件大家都滿意的婚紗,又買了給女花童的小禮服,緊打緊算還是超過了預算一點點。沒辦法,光頭飾就花了150多塊。用完以後,我們還得把婚紗保存起來,這個服務倒很方便,從婚紗店裡買來一個箱子,把衣服放進去,填好定單,給指定地點寄過去,幾個星期以後對方就會把清洗后包裝好的婚紗擺在一個大箱子里寄回來,總共付了99塊美元。

在採購的過程中,我們得在某個百貨公司的禮物單(gift registry)上登記,這個我覺得是美國先進的地方。這裡不象中國那樣在婚禮的時候來賓送新人紅包,而是由新人事先在一個或數個心儀的百貨公司選好兩個人婚禮或是婚後要用的東西,從廚房工具到床上用品,內容包羅萬象,價格從低到高都有。客人們在各地可以直接到這些公司的連鎖店或者是通過網際網路,從這禮品清單上挑選符合自己購買能力的禮物。

已經有喘不過氣來的感覺了吧您?讓我們再接再厲!另外和國內不同的還有婚紗照的拍攝。美國有不少拍藝術照的專業攝影店,但是普通百姓拍婚紗照很多是在室外或是婚禮現場拍攝,並不配有化妝師。也不象國內那樣換很多套不同的服裝來拍,新娘自己化妝、穿上自己的婚紗就完了。我們找的這個攝影師是個體戶,但室外拍攝的技術很強,把我們幾個拉到附近一個風景如畫的小島上取景。我穿著笨重的婚紗,在婆婆的幫助下燙了頭髮,化了個猴屁股臉,還挺不好意思的,沒想到每到一處,都有熱情的遊客向我們揮手、鼓掌道賀,本來要收費的小島公園看見是來拍婚紗照的竟然免了我們的門票,美國人開朗奔放的性格由此可見一斑。我們的攝影師婚禮當天也去了拍照,第二天就洗出來了。照片的底片也一併奉送,的確是很難得。

我們的照片花費包括給攝影師的小費大概是500美元左右,算是價格低廉。美國的工資最貴,凡涉及到類似的高級服務項目,價格可以高得離譜。
婚禮前幾天,我們去政府把結婚證辦了,前後不過10分鐘,還得了一袋小禮品,有洗衣液什麼的,把我們逗得夠嗆。

接下來是婚禮的過程。我本來想婚禮就是星期六一天的事情,原來星期五還要有個預演(rehearsal),一切相關人等都要在教堂里按照步驟表走一次過場。走完了以後還要請大家吃頓晚飯。這頓飯也有講究,傳統上是由新郎付帳。
吃飯的時間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因為佔用大家太多時間是不禮貌的。新娘、新郎都要早點休息,為第二天的正式行禮做準備。最後一分鐘總有些忘了的東西沒有買,所以該辦的事情還是得跑跑。

終於到了婚禮那一天,一大早就下起了小雨。我的未來婆婆邀請所有的女性來賓,和我一起到一個自助餐館吃了頓豐盛的早餐,算是慶祝我做為未婚姑娘的最後一頓飯。本來我以為這些三姑六婆們要和我面授什麼關於做別人老婆的機宜的,結果可能大家都不好意思,印象中也沒聊什麼。我的婆婆倒是細心,幾個月前就催促我去做婦科檢查和開始吃每日一片的避孕藥(birth control pills),主要目的一來是讓我的身體逐漸適應,二來是保證把月事的日子和婚禮錯開,她也不想她兒子到時失望吧,呵呵。

吃完飯我們回到旅館,我們稍事休息,就向教堂出發了。下午四點舉行的婚禮,我們一點多就到教堂開始準備了。我這個新娘什麼都不用管,在一個專門的房間里好好打扮自己就行。
新郎和新娘在婚禮當天儀式以前是絕對不能見面的,所以我只好悶在房間里啦。在我打扮的時候,鮮花店的人就來把教堂布置了一番,新娘、伴娘和花童手裡拿的花束和主要來賓的胸花(corsage)也交到了我們手裡。我的婆婆還別出心裁,為我不能來參加婚禮的爸爸、媽媽和姐姐設了個小桌子,把他們的照片擺上,代表他們出席,見證我們的婚禮。

我們在上帝面前發誓不論貧窮富貴,生老病死,都會愛、尊敬和照顧對方,到死方休(『til death do us apart)。這和中國的白頭到老是一個意思。等教士宣布我們是夫妻以後,我們走到旁邊一個大燭台前,分別吹滅代表我們各自家庭的蠟燭,然後共同點燃擺在中間的一根大蜡燭,表示我們從今以後就脫離我們原來的家庭,組成我們自己的家庭了。

-----------
也許是老帖子了吧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2 17: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