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加爾文約翰重要短論三篇(88)二 聖餐短論

[複製鏈接]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0-1-25 02: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二 聖餐短論
  一 許多軟弱的良心對於聖餐的真道懸而不決的原因
  教會對主的聖餐早已發生了好幾個嚴重的錯誤,而近年以來又發生種種爭端,無怪許多軟弱的良心不能決定他們對聖餐當持什麼觀點,而處於疑難惶惑中,等候一切爭端止息,並等候神的僕人們對此事達到同意。因為了解聖餐與我們的得救很有關係,我們若對它沒有定見,乃是很危險的事,所以我以為將關於聖餐必須知道的各端加以簡明的討論,乃是一件很有益的事工。我還可補充說,曾有些賢達之士,請求我如此行,我若拒絕,不免是忽略我的天職。
  為排除各種困難起見,最好是循著下面的次序討論。
  二 討論本題所循的次序
  第一節,主設立聖餐的原因和目的。
  第二節,領受聖餐對我們有何益處,再者主的身體,是如何地賜給了我們。
  第三節,怎樣才是正當領受聖餐。
  第四節,使聖餐腐化的錯誤和迷信;神的僕人對此題當怎樣和羅馬教廷有別。
  第五節,現今在那些使福音復興,並使教會恢復正道的領袖中對此題發生爭論的原因。
  第一節 主設立聖餐的原因和目的
  三 我們受洗時被神接納進入教會,作他的家人。
  論到第一節,愛我們的神既然樂意以洗禮接納我們進入他的教會——這教會是他的家,是他樂意管理並維持的——既然接納我們不僅作用人,而且作他的兒女,所以為要作一個良好的父親,他就必賜給我們生活的必需品來養活我們。身體的滋養,是賜給好人,也賜給歹人的,而不是他的家人所特有的。固然他養活我們的身體,使我們大家都分享他所賜給我們的好東西,這也足以證明他如父一般的恩惠,但是他賜予我們的新生命是屬靈的,所以使那生命得保養強健的糧食,也必須是屬靈的。我們當知道他不僅選召了我們將來要承受天國的產業,而且已經使我們在指望中,多少領受了那產業。他不僅允許我們有生命,而且已經將我們轉移到生命中,救我們脫離死亡,因為當他接納我們為兒女的時候,他用以重生我們的,就是永生不滅的種子了,即聖靈將他的道銘刻在我們心中。
  四 神的道在我們的心靈中的效用和功能
  為求維持我們這屬靈的生命所必需的條件,並不是用必朽的食物來養活我們的身體,而是用最好最珍貴的糧食來養活我們的靈魂。聖經告訴我們,那維持我們靈魂的靈糧,即是主重生我們的真道;但聖經屢屢還加上一個理由,那就是我們惟一的生命耶穌基督,是在道中賜給我們了。我們不可幻想,以為在神以外另有什麼生命。但正如神已將豐富的生命放在耶穌里,好藉他將這生命傳給我們,照樣神命定他的道作為將耶穌基督及其一切恩賜分給我們的工具。然而長存的真理,乃是我們的靈魂除耶穌基督外,別無牧養。因此,我們的天父為顧念養活我們,沒有賜下別的,只吩咐我們在基督里盡量享受極充分的牧養,這牧養是我們不可或缺的,也是舉世無雙的。
  五 耶穌基督是我們靈魂的惟一屬靈滋養
  我們已經提到耶穌基督是滋養我們靈魂的惟一糧食,但是既然他指定道作為分給我們靈糧的工具,所以道也稱為餅和水。凡關於道所說的,也可援用於聖餐,藉著聖餐,主領我們與耶穌基督相交。慈悲的父既看到我們的軟弱,不能全心接受單純的道理和宣講向我們所傳的基督,他就不厭遷就我們的軟弱,樂意在真道之外,再加上一個有形的表記,藉此將他所應許的實體表現出來,以堅固我們,拯救我們脫離一切疑惑和不定。說我們分領基督的身體和血,既是神秘難解的,而我們既是如此粗俗,甚至不能了解神最小的事,所以他必須就我們的能力所及的,使我們了解。
  六 主設立聖餐的理由
  我們的主設立了聖餐,第一,是要在我們心裡印證他福音中的應許,使我們深信我們能分享他的身體和血,並且在其中有真正屬靈的滋養。我們既有這種憑證,就有得救的把握。第二,是要操練我們,叫我們認識主對我們的大恩典,領我們更加讚頌主,尊主為大。第三,是要敦促我們既作了基督的肢體,就當聖潔無疵;更是要敦促我們互相聯合,彼此相愛,正如主所吩咐的。我們好好考慮了主設立聖餐的這三方面理由,就能了解領聖餐的益處,和為求合理領受所當盡的本分。
  第二節 領受聖餐對我們有何益處
  七 了解聖餐之大益的方法
  現在討論第二點,即我們若合理領受聖餐,就可獲得什麼益處。我們一想到它是為救我們脫離窮困而立的,我們就可知道它的用處了。我們一想到我們是誰,並檢討自己的良心,就不能不惶恐痛楚,大為不安。因為我們當中沒有人能夠在自身上找出絲毫的義來,反倒充滿了罪和不義,以致除自己的良心外,並不須別人來控告我們,也不須別的審判官來定我們的罪。因此神的忿怒向我們發作,沒有一人能夠逃避永死。倘若我們不是酣睡或昏迷,這種可怕的思想就必如同一種永久的地獄磨折我們。因為我們一想到神的刑罰,就必看到我們必被定罪。
  八 世人的可憐
  我們實是陷於罪的深淵中,倘若神不施憐恤把我們救出來,我們真是莫奈何!況且當我們想到我們的肉體只是朽腐和敗壞,我們有什麼復活的希望呢?所以就我們的靈魂和肉體來說,若只靠我們自己,我們就太可憐了,而這種可憐必然產生心靈中的大愁苦凄慘。因此我們的天父,為要拯救我們,乃將聖餐賜給我們作為一面鏡子,叫我們在其中可以看到主耶穌基督釘死在十字架上,除掉我們的過犯,並且復活,拯救我們脫離敗壞與死亡,恢復我們屬天的永生。
  九 聖餐領我們到得救的應許
  這裡就有我們特別從聖餐中所得到的安慰。聖餐領導我們來到耶穌基督的十架和復活,向我們證明:不問我們心中是如何不義,他還是承認且接受我們為義;不問我們心中是如何充滿死亡,他還是賜給我們生命;不問我們心中是如何苦楚,他還是使我們充滿喜樂。或更簡單地說,我們自己既缺乏義,沒有絲毫可以幫助我們得救的,聖餐便是一種證據,叫我們知道,我們既已領受耶穌基督的受死和受難,就有了凡與我們有益的。
  十 一切豐富的靈恩都在聖餐中賜予了
  所以我們可以說,主在這裡向我們表現他一切豐富的靈恩,因為他使我們分享主耶穌的一切恩惠和豐富。讓我們回想聖餐乃是給我們的一面鏡子,叫我們於其中可以看到耶穌基督為使我們不被定罪而被釘在十字架上,且為使我們取得公義和永生而從死里復活。固然福音也向我們提供同樣的恩典,可是在聖餐中,我們對這恩典既更有確據和更充分的享受,就有充分的理由承認這種果效,乃是由聖餐而來。
  十一 耶穌基督乃是各聖禮的實體
  但因除非我們預先有了耶穌基督,他的恩典就不屬於我們,所以在聖餐中必須先將基督賜給我們,以求所提到的一切,可以真在我們心中成就。因此我常說,聖禮的實體乃是主耶穌,而聖禮的果效乃是因他而有的各種恩惠與福分。聖餐的果效乃是要給我們證實,靠救主的受難與受死,我們得以與神和好;靠他所流的血,我們的心靈得以洗凈;靠他的服從,我們得以稱義;總之,靠他替我們所作的一切,我們有得救的指望。因此,實體必須和這些聯絡,不然,什麼也是不堅固不確定的。因此我們下結論說,在聖餐里提供給我們的有兩件事:第一乃是耶穌基督,作為一切聖善的本體和源頭;第二乃是他受難和受死的果實和功效。這兩件事包含在主設立聖餐的話里。因為他在吩咐我們吃他的身體,喝他的血后,又加上說,他的身體是為我們舍的,他的血是為赦免我們的罪流的。在這些話里,他宣布說,第一,我們不要光領受他的身體和血而不思想別的,倒要領受從他的受苦受死而來的果實;第二,我們必須分享他的身體和血,才能得著這種果實。
  十二 為何稱餅為基督的身體,稱酒為基督的血
  我們現在來到那從古至今大起爭論的問題,即我們當如何了解那稱餅為基督的身體,稱酒為基督的血的話。倘若我們謹守前面所立定的原則——即在聖餐中若沒有耶穌基督作本體與根基來賜給我們,我們在其中所尋求的好處就都歸於徒然——這難題就不難迎刃而解。這一個原則既已規定,我們就當毫無疑惑地承認,若否認在聖餐中我們真分領耶穌基督,便是使聖餐歸於膚淺無效,且是一種不堪聽聞的可恨惡的褻瀆。
  十三 在耶穌基督里生活的必需條件
  再者,倘若我們分領耶穌基督,是為要分享他因受死為我們所取得的各種恩賜,那麼我們就不僅要分領他的靈,也要分領他的人性,在這人性裡面,他完全服從了天父上帝,以便償清我們的罪債;我可以妥當地說,二者缺一不可,因為他將自己賜給我們,乃是叫我們完全有他。既說他的靈是我們的生命,所以他親口說,他的肉真是可吃的,他的血真是可喝的(約6:55)。這些話若不是空的,我們心靈為要在基督里有生命,就必須以他的身體和血為糧食。這便是聖餐所明顯證實的,因為經上有話對我們說,這餅是他的身體,我們要拿著吃;這酒是他的血,我們要拿著喝。這是特指主的身體和血而說的,好叫我們在它們裡面尋求屬靈生命的實體。
  十四 餅與酒如何是耶穌基督的身體
  若有人問,餅就是基督的身體否,酒就是基督的血否,我們就回答說,餅與酒乃是有形的表記,是代表基督的身體和血的,但是其所以將身體與血之名稱加於餅和酒,乃是因為主用它們作為將身體和血分給我們的工具。這種說法乃是很適當的。因為我們在聖餐中分領基督的身體,是一件不但不能為我們的眼目,而且也不能為我們的各種官能所了解的事,所以用餅和酒來有形地向我們表明,是很適當的。關於這件事,我們有一個很相類似的例證。主在基督受洗的時候,要使他的靈成為有形的,就以鴿子的形狀將他表明出來,施洗約翰敘述這事,說,他看見聖靈降下。但其實他所看見的,無非是鴿子,因為聖靈的本體乃是看不見的。然而他知道這異象並不是空幻,而是聖靈臨在的可靠表記,他不懷疑惑,說,他看見了聖靈(約1:32),因為聖靈是照著他的能力向他表達出來。
  十五 聖餐以有形的表記來表明
  我們在聖餐中分領主耶穌的身體和血,也是如此。這乃是屬靈的奧秘,既不能為眼目所看見,又不能為理智所了解。因此乃以有形的表記,照著我們的軟弱所需要的來給我們表明,然而這表記不是空洞的,而是與實體和實在相連的。因此稱餅為主的身體,乃是很有理的,因為餅不僅代表主的身體,而且也將它分給我們。因此我們承認基督耶穌身體之名稱轉移給餅了,因為餅是基督身體的聖禮和表象。但是我們還要加上說,主的聖禮決不應也不能與其本體和實在分開。將它們分辨清楚,以免混淆,不僅是對的,而且是必需的;但若將表記和本體分開,使之不並存,乃是謬誤的。
  十六 耶穌基督真的身體和血只能用信心領受
  所以我們一看見有形的表記,就當想到它所表明的是什麼,它是由誰賜予我們的。餅是賜予我們吃,以表明耶穌基督的身體的;它是由那確實不變的真理之神賜予我們的。若是神不能欺騙或說謊,他就必成全這裡所表明的一切。所以我們在聖餐中真是領受耶穌基督的身體和血,因為主在聖餐中表明我們是領受二者;否則,說我們吃這餅,喝這杯,乃是表明我們吃他的肉,喝他的血,那有什麼意思呢?若是他只給我們餅和酒,而將屬靈的實在撇下,那豈不是設立一個空的聖餐么?
  十七 內在的本體與有形的表記相連
  這樣,我們必須承認,倘若神在聖餐中所給我們的表象是真實的,聖餐中的內在本體就與有形的表記相連;那就是說,在人把餅分給我們時,神就把基督的身體給我們分享。若再沒有別的,我們也就很滿意,因為我們知道耶穌基督在聖餐中將他身體和血的本體賜給我們,叫我們能夠完全分享他,而同時也分享他所賜的一切福氣。因為我們既有了基督,就也有那包含在基督里神的一切豐富。因此,我們給聖餐的功用可以下一簡單的定義說,耶穌基督是在聖餐中提供給了我們,好叫我們領受他,也在他裡面領受凡我們所能願望的恩惠;這是以鼓勵我們對基督存當有的信心。
  十八 聖餐提醒我們對神的本分
  聖餐的第二種益處,乃是它敦促我們更加承認我們所已領受的福份,和每天從主耶穌所領受的福分,好叫我們將他所應得的讚美歸於他。因為我們的本性乃是過於疏忽的,很少想到神的良善,以致神必須設法激發我們脫去懈怠,盡我們的本分。最大的激發莫過於使我們親眼看見,親手摸著,而且清楚知道這由他以自己的本體養活我們而有的無窮福分。因此,他吩咐我們去表明他的死,直等到他來(林前11:26)。倘若我們為求得救,必須不疏忽神所給的恩賜,常常記念在心,並向人歌頌,以便互相建立德行;那麼,我們於聖餐中又看到另一個特別的益處,即聖餐使我們不至忘恩負義,叫我們不至忘記主代我們死所賜予的恩惠,而且引我們對他表示感謝,又當眾承認我們所蒙的恩。
  十九 聖餐是聖潔生活和彼此相愛強有力的動機
  聖餐的第三種益處,乃是它最能激勵人生活聖潔,特別是叫人彼此相愛。因為我們既在聖餐里成為耶穌基督的肢體,與他聯合,以他為我們的頭,就應當清潔無疵,與他相似,特別應當培養愛心,彼此和睦,像一個身上的肢體所當行的。若要正當了解這一種益處,我們便不當以為主只用那外表的記號來警告,激勵,挑旺我們的心便罷了;因為主要的一點乃是他藉聖靈在我們心中運行,使他所設立的聖餐發生效力,而聖餐本身不過是他用以在我們心中運行的工具。因此我們若合理領受聖禮,聖靈的能力便在其中,如是我們就有理由期望聖餐將成為使我們在聖潔的生活上,特別在愛心上長進的良好工具和援助。
  第三節 怎樣才是正當領受聖餐
  二十 玷污聖餐的罪
  我們現在來討論本文開始時所提出的第三點,那即是合理領受聖餐。聖餐既是主所設立的,就當以虔敬的心領受。凡以輕蔑或無足輕重的態度來領聖餐,且不留意遵從主的吩咐的,就是濫用聖餐,因而是污損聖餐的。凡玷污和損壞神所祝聖的,乃是犯了不可容忍的褻瀆罪。因此保羅嚴厲指責凡不按理領受聖餐的,(林前11:29),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若是在天上地下,沒有比主的身體和血更為寶貴尊榮的,那麼,不先好好準備去隨便領受聖餐,就不算是只犯了小罪。因此保羅勸我們要小心省察自己,以便合理領受聖餐。當我們了解這省察是什麼,我們才會知道我們所求的合理領受。
  二十一 自我省察之道
  講到自我省察,我們必須有所謹防。固然我們當照主的吩咐努力省察自己,但在另一方面詭辯家卻使可憐的良心惶恐不安,甚至陷入可怕的地獄,因為他們向人索取任何人都辦不到的自我省察。為要免除這一切的惶恐,正如我所說過的,我們要將整個聖餐恢復到主所設立的地步,這樣就不至有錯誤。我們必須省察自己是否真悔改,並且對主耶穌基督是否真相信。這二者是彼此聯繫,相依為命。
  二十二 我們必須棄絕自己的一切,才能分享基督所賜的福分
  我們若看自己的生命是在基督里,就必須承認自己是死的。我們若要在基督里得力量,就必須知道自己是軟弱的。我們若認為我們的福分,都在乎主的恩典,就必須知道自己若沒有那恩典,乃是何等可憐。我們若靠主得享安息,就必須感到在我們自己的心中只有紛擾不安。這些感覺不能不產生以下的心情:第一,對自己生活的不滿;第二,焦急惶恐;第三,對義的愛慕。因為凡知道自己罪惡深重,與神隔離,而情形悲慘的人,就必自覺羞愧,自怨自咎,極其愁苦,呻吟嘆息。再者,神的審判立刻表彰出來,使可憐的良心大感悲傷,因為它自覺無法逃避,無言可答。當我們深覺自己可憐而嘗到神恩的滋味時,我們才願意以神的旨意來規範自己的行為,棄絕過去的生活,好在基督里成為新人。
  二十三 合理領受聖餐的條件
  這樣看來,我們若要合理領受聖餐,就必須全心信靠主耶穌為我們惟一的公義,生命,和拯救,接納他所賜我們的應許為可靠的,放棄一切別的依靠。我們既這樣不相信自己或任何其他的被造物,就可完全依靠主,只以他的恩典為滿足。但是除非我們知道必須有主的救助,我們就不能有那種信心,所以我們應該深知自己的可憐,好叫我們渴慕主。人若沒有味口而去尋找食物,那豈不可笑嗎?要有好的味口,肚腹空虛還不夠,而且也必須有健康,才能夠接受食物。所以我們的靈魂必須飢餓,渴慕得食,才能於聖餐中獲得恰當的營養。
  二十四 克己的必需
  再者,我們若渴慕基督,就未有不嚮往神的義的,而嚮往神的義,就必克己,服從神的旨意。因為我們若放縱情慾,生活放蕩,還冒稱自己是屬基督的,那乃是荒謬絕倫了。既然在基督里只有純潔,寬仁,節制,真理,謙卑等美德,我們若要作他的肢體,就必遠離一切污穢,放縱,虛假,驕傲等等邪惡。因為我們將這些邪惡與主混在一起,未有不大大侮辱他的。我們當常常記得,主與邪惡不能相容,正如光明與黑暗不能相容一般。這樣,真正的悔改是在於努力使我們的整個生活符合主的榜樣。
  二十五 愛心的必需
  我們的一般生活固當如此,愛心生活更當如此,因為聖餐所推薦的美德無過於愛心,因此聖餐乃稱為愛心的連結。因為正如那被祝聖為大家所分享的餅,是由許多麥粒構成為不可分辨的一體,照樣我們當在不可分離的友愛上,團結為一體。再者我們在聖餐中同領基督的身體,同成為他的肢體。倘若我們當中有紛爭不和,雖不能因此將耶穌基督分裂,但我們還是犯了分裂他的褻瀆罪。因此我們若怨恨人,尤其若怨恨基督徒弟兄,就切不可領聖餐。為要全守主的吩咐,我們還要有一個美德。那就是要用口承認我們是多麼感謝救主的恩,不僅使他的名得榮耀,而且也造就別人,用我們的榜樣教訓他們當怎樣行。
  二十六 人人都不完全
  但是世人找不到一個人在信心和聖潔上是如此進步,以致再沒有缺欠,所以我們若不將我們論信心和悔改所說的加以緩和,有些無虧的良心不免難安。有些人要求一種完全的信靠和悔罪,而將那些不能達到這境地的人排除在外,這乃是一種危險的教訓。因為他們這樣作,乃是排除一切的人,沒有一個例外。那裡有一個人能夠誇口說,他不為絲毫不信所沾污呢?他不為什麼邪惡或軟弱所屈服呢?神的兒女所有的信心確是如此不完全,叫他們必須時常禱告說:主阿,我信不足,求主幫助。這是我們本性中根深蒂固的病,非到我們脫離這囚牢的軀殼,總不能完全得醫治。再者信徒的聖潔是這麼不完全,他們每天必須祈求免罪和多有進步的恩典。雖然有的人缺欠多一些,有的人缺欠少一些,然而沒有一個人不在許多方面跌倒。因此,倘若我們一定要有無疵的信心或生活,才能領聖餐,那麼,聖餐不但是無益的,而且是有損的。這就與主設立聖餐的原意相反,因為主所賜予教會的,沒有比聖餐更有益的。
  二十七 不完全不能阻止我們得救的盼望
  所以我們雖然感到信心不完全,而良心也不聖潔,以致指控我們犯了許多罪,然而那並不當阻礙我們來到主的聖餐桌前,只要我們在這種軟弱中,心裡無偽地存著靠基督得救的盼望,並願意照著福音去生活。我更明白說,只要沒有假冒為善就好。因為有些人以虛浮的媚語來自欺,叫自己相信:他們雖繼續作惡,或一時停止作惡而馬上又去作惡,只要他們咎責自己的惡行,也就很夠了。真正的悔改乃是堅定有恆的,使我們與心中的罪惡作戰,不只是一天或一個禮拜,而是永不間斷,永不止息的。
  二十八 信徒的缺欠更當激勵他們去領聖餐
  當我們由於敬畏神,深惡厭棄一切罪惡,且要聖潔過活以求使主喜悅時,那麼,我們肉體雖軟弱,我們還是配領聖餐。其實,倘若我們不軟弱,不因信心和生活有缺欠而受壓制,那麼,聖餐就對我們無用,而其設立也是多餘的了。聖餐既是神賜給我們,幫助我們的軟弱,堅固我們的信心,加添我們的愛心,促進我們的聖潔生活的,那麼,我們越感到自己為罪所壓迫,就越當領受聖餐,決不當因此而怕去領受。倘若我們以信心軟弱,和生活不完全為借口,而不領受聖餐,就正如有人以有病為借口而不服藥一般。可見,我們信心上的軟弱,和我們生活上的不完全,應當敦促我們領受聖餐,作為補救的特別方法。只是我們不要沒有信心和悔改。信心隱藏在心中,所以良心必須是它在神面前的見證者。悔改表現於行為,所以必須在生活上顯露出來。
  二十九 領受聖餐的時期
  至於領受聖餐的時期,並不能為大家立一定的規例。因為有時特殊的情形免人領聖餐;再者,我們沒有顯然的命令,叫基督徒都在一規定的日子領聖餐。然而我們若想到主設立聖餐的目的,就知道當較某些人所規定的更常領受聖餐。因為我們越感到軟弱的壓迫,就當越常藉助聖餐來堅固我們的信心。促進我們生活上的清潔。所以一切有良好秩序的教會,都就會友能力所及,常舉行聖餐。在聚會中舉行聖餐時,個人要在自己的地方領受,除非有什麼大障礙使他不領受。雖然我們沒有規定時候日期的命令,但我們當知道主設立聖餐,乃是叫我們若要盡量從聖餐中得益,就當時常領受。
  三十 以自己不配為借口而不領聖餐
  不領聖餐的借口是很瑣細的。有些人說他們自己覺得不配,就在那口實下整年不領聖餐。另一些人並不以看到自己不配為足夠,而借口看到別人沒有預備好而去領聖餐,就以為不能與這種人一同領受。有些人則認為常領聖餐是多餘的,因為我們若一次領受了基督,就無需再去常領受他。我請問那以自己不配為掩飾的第一種人,他們的良心怎能容許他們一年多留在不敢直接呼求神的可憐情形下呢?他們一定承認,若是我們不是耶穌基督的肢體,而去呼求神為我們的父,那乃是僭妄。但是除非我們真領受聖餐的實在和本體,我們就不能作基督的肢體。我們越有聖餐的實在,就越有理由領受其表記。可見凡因不配便不領聖餐的人,必須認為自己不配向神祈禱。我並不是要勉強那些良心因某種無以名之的顧慮而覺不安的人來領受聖餐,我只勸他們等候,直到主來除去他們的顧慮。同樣,若是真有阻礙他們的正當理由,我不否認他們可以延期領聖餐。不過我要說明,沒有人應當以自己不配為理由而久不領聖餐,因為這樣作,乃是自絕於我們福分所在的教會團契之外。他倒要排除魔鬼的一切阻礙,而不自絕於這麼大的益處和從而產生的恩惠之外。
  三十一 以別人不配為借口而不領聖餐
  第二種人所持的理由,似乎有些道理。他們說,我們與自稱是弟兄而卻過著放蕩生活的人共同吃普通的餅,尚且是不合理的,那麼我們就更要不與他們領受主的餅,因這餅是被祝聖來將基督的身體分給我們的。但是要回答這些人,也是不難的。一個會友並沒有權柄判斷和辨別誰當領受或不當領受,因為這種權柄乃是屬於教會全體,特別屬於牧師及協助他管理教會的長老們。保羅沒有叫我們省察別人,但叫每人省察自己。固然我們對那些行為不正當的人,當加以規勸,若是他們不聽,就告訴牧師,好叫他可以按教會的權柄去作。但是不與惡人往來的正當方法,並不是不領聖餐。再者往往人的罪惡並不如此昭彰,以致非不准他領聖餐不可;雖然牧師在心中覺得他不配,但若未經教會如此判定,牧師也不能這般宣布,禁止他來領聖餐。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們就只好求告神,使他的教會日漸脫離一切恥辱,並等候那末日將糠粃與麥子完全分開。
  三十二 以既已領受基督,就無需再常領受他為借口。
  第三種人毫無可得稱許的理由。靈性的餅並不是叫我們只飽吃一次的,而是叫我們嘗了它的芳香后,渴望再吃,每經賜予,我們就當領受。這一層我們前面已經講明。我們還在肉身活著的時候,耶穌基督就不是只一次賜給我們,使我們的靈魂永遠飽足了。而是要不斷地作我們的滋養。
  第四節 使聖餐腐化的錯誤和迷信
  三十三 使聖餐腐化的錯誤
  我們現在討論第四個主要點。魔鬼知道主所留給教會的,沒有什麼比聖餐更有益處,所以他自始即照他的老樣,努力用種種錯誤和迷信來玷污它,以期敗壞它的益處;他是從不止息,直至他好似完全廢棄了聖餐,使之變為一種虛假無益的事。我並不是要指明每一弊端是在什麼時候開始的,什麼時候增加的;我只是要指出那些為魔鬼所引進來,而我們若要保有完整的聖餐所必須加以謹防的錯誤。
  三十四 第一種錯誤
  第一種錯誤乃是這樣:主賜我們聖餐,原是為向我們證明,我們分領他的身體,就對他為贖我們的罪在十字架上向他的父神所獻的祭有分;但人卻由他們的頭腦中捏造說,聖餐乃是我們在神面前所獻使罪得赦的祭。這乃是一種不能忍受的褻瀆。因為倘若我們不承認主耶穌的死,以之為使我們與天父和好,將我們那該受審判的一切過失消除的惟一獻祭,我們就是毀壞了它的功效。若是我們不承認耶穌基督是我們的唯一獻祭者,或如我們所常稱呼的,他是唯一的祭司——因他的代求,我們得以恢復天父的恩眷——那麼,我們就是剝奪他的榮耀,對他很不公平。
  三十五 聖餐並非獻祭
  將聖餐當作使罪得赦的祭,是一種有損正當看法的意見,因此必須被棄絕為邪惡的。這意見如此有損,乃是很昭彰的。既說耶穌基督藉死向父獻了祭,只一次就為我們一切的過犯獲得赦免;而又說我們必須每日獻祭,藉以獲得我們只應靠著主的死所獲得的赦免,那麼我們如何能調和這兩說呢?這一個錯誤最初並未達於極端,但後來逐漸加增,直至演成今日的情形。似乎古時的教父們也稱聖餐為獻祭,但他們的理由乃是因聖餐代表基督的死。因此他們的意思乃是說:以獻祭的名稱加於聖餐,只因它是記念那最後的和不能重複的獻祭。然而我還是不能完全原諒古時教會的這種習俗。他們的舉動和儀式酷似舊約時代的獻祭,不過是以餅代牲畜而已。這種作風既太近乎猶太教,而不符合主所設立的聖餐,所以我不能贊同。因為在舊約預表的時代,神設立了那種儀式,只為要等到他的愛子用自己的身體來獻祭,成全它們。這既已完成,就只是叫我們去領受就是了,若再以預表來表現它,那乃是多餘的。
  三十六 聖餐中的餅乃是給我們吃的,而不是獻祭——彌撒的錯誤
  耶穌基督所留下的命令,——並不是要我們去獻祭,而是要我們將那獻了的祭,拿著吃。雖然古時舉行聖餐有些弱點,卻並沒有後來所加添的那種不敬虔之舉。因為後來將基督之死的功勞,即向神償還我們的罪債並使我們與神和好的功德,都完全轉移到了彌撒。更且基督的職分也轉移到了那些稱為「祭司」(按指神甫)的身上,這樣就以為他們是向神獻祭,藉此為我們代求,獲得神的恩典和赦免。
  三十七 為彌撒祭所提出的辯護
  我不願將真理的敵人對彌撒所提出的辯護抹煞。他們說彌撒並不是一個新設的祭,而只是把我們所說那惟一的獻祭重複舉行。他們的這種說法雖然可以多少掩飾他們的可憎之事,然而這只是遁詞而已。因為經上不僅說基督的獻祭只有一次,而且說它是不能重複舉行的,因為它是永久有效的。經上並沒有說,基督一次以身體獻祭給父,以便別人後來可以同樣獻祭,因而將基督代求的功效歸於我們。至於說,將基督死的功德歸於我們,好叫我們領會它的益處,那乃是說,他進入了天上的賬幕,在那裡為我們代求天父向我們施恩。這並不是按照教皇教會所設想的樣子而行的,而只是靠我們領受福音的信息,這信息是神所委任作為他使者的牧師們所傳的,又是聖禮所印證的。
  三十八 與可憎的彌撒相連的錯誤
  他們的博士和主教一致主張說,他們念彌撒和聽彌撒,便是行了一件在神面前賺得恩典和稱義的事。我們卻主張說,從聖餐中獲益,並不須把我們自己的什麼帶來,以求賺得我們所求的。我們只須用信心領受在聖餐中所賜給我們的恩典,這恩典並不是寓於聖餐本身之中,而是由耶穌基督的十字架來的。所以沒有什麼比將聖餐變成獻祭更違反聖餐的真諦了。這種作法乃是叫我們不承認主基督的死為永遠有效的惟一獻祭。可見彌撒既沒有主所吩咐的領受,就顯然不過是可憎的事。主並未吩咐任何神甫於舉行獻祭后昂然獨立,倒應照他與使徒舉行晚餐的榜樣,在會眾中分發聖餐。但在這種可詛咒之見一經形成以後,它就如同無底坑一樣,發出那種不幸的風俗,叫會眾以為只在場就足以分享由彌撒而來的功德,而不必領受聖餐;因為神甫說,他為眾人,特別為那些在場的人,獻上了祭品。這裡我且不說那些蠢得不值得注意的弊病,諸如為每一聖者舉行彌撒,將所謂屬於主的聖餐的,移轉到聖威廉,和聖瓦勒特爾的身上,將彌撒作為一種交易,並由「獻祭」一辭產生了其他可憎之事。
  三十九 化質說
  魔鬼敗壞聖餐所播的第二種錯誤,乃是妄自捏造說,神甫一經存著心去祝聖,餅就化質成為基督的身體,而酒也就化質成為他的血。第一,這種謬說沒有聖經上的根據,也沒有古代教會的贊助,更不能與主的道相符合。當耶穌基督指著餅稱之為他的身體時,若說餅的實質被消滅,而他的身體取而代之,那豈不是很勉強的說法嗎?既然真理明足以駁斥這種謬說,就用不著把這事看為一件可疑的事來討論。我將無數經文和教父著作中稱聖餐為餅的地方撇下不提。我只說,聖餐的性質本身需要有物質的餅存在著,作為主身體的有形表記。
  四十 從聖禮的本性說,有形表記的實質必須存留
  就聖禮的一般原則來說,我們所看見的表記,與它所象徵的屬靈之事,必須有些相符之處。所以,正如在洗禮中,有水給我們證實我們身體的污穢得潔,使我們有心靈得以洗滌的保證,照樣在聖餐中,必有物質的餅,對我們證明基督的身體,是我們的糧食。否則,若僅留下白的顏色,那如何能給我們象徵基督的身體呢?可見,若餅不仍是餅,主俯就我們的軟弱所樂意給我們的整個表象,就都喪失了。主的話是等於說:正如人靠吃餅來維持他的身體,照樣我的肉乃是養活靈魂的靈糧。再者,對於保羅所用的比方,又怎麼說呢?他說,正如許多麥粒合起來作成一餅,照樣我們大家也要成為一體,因為我們分享一個餅,倘若說,只有白色而無餅的實質,那豈不是開玩笑嗎?所以我們下結論說,這化質說無疑是魔鬼捏造來敗壞聖餐的真實本性的。
  四十一 基督的身體臨於聖餐的謬見
  這幻想又產生了其他幾種謬說。巴不得它們只是謬說,而不是極可憎的事!他們想象基督的身體莫名其妙地降在餅中,認為基督的神性和人性附著這白的顏色;他們卻沒有顧及到這種說法所產生的一切矛盾。雖然巴黎神學院中的老博士比別人更是詭辯到主的身體和血如何與表記相連,然而不能否認的事實乃是,教皇教會中的大小人士,都說耶穌基督是包含在兩種表記之中,大家都必須從這兩種表記中去尋找他。直至今日他們殘酷地不惜以烈火和刀劍來維持這種說法。為要堅持這一種說法,我們就得承認,主基督的身體或是無限量的,或是可以同時在許多地方的。這樣一說,我們最後不啻是說,他的身體乃是一個幻影。因此,若想要成立一種臨在,將主的身體或包在表記中,或局部與表記相連,這不只是一種幻想,而且是一個可惡的錯誤,有損基督的榮耀,並破壞我們對基督的人性所當有的主張。因為經上到處教訓我們,主在世上既取了我們的人性,他也就將它提高到天上,使它不再是必死的,但並未改變它的性質。
  四十二 救主在天上的身體是同他在地上的身體一樣
  我們說到主的人性,就要考慮到兩方面。我們必須不毀壞他實在的人性,也不當在任何方面貶損他的榮耀。要做到這一步,我們就必須常常把思想提高向天,在那裡尋求我們的救贖主。因為我們若把主置於世上必朽之物中,那麼我們不僅推翻聖經上關於主的人性所告訴我們的,而且消滅主升天的榮耀。既有別人詳細討論過這題目,我不必贅述。我不過順便提及,幻想耶穌基督是包藏在餅和酒中,或把他與之聯繫,以娛我們的理解,而不向天仰望他,乃是極惡的幻想。關於這一點,我們要在另一處提到。
  四十三 由幻想身體的臨在所產生的其他謬見
  這種謬見一被接受,又產生了許多其他的迷信。第一是對主體的崇拜,而那只是拜偶像而已。因為俯伏在聖餐餅之前,而以基督為包藏在餅中去崇拜,乃是把它當作偶像而非聖禮。主所命令我們的,不是要我們崇拜,乃是要我們拿著吃。所以,我們不當僭妄地去崇拜它,而且早期教會在舉行聖餐之前,總是嚴肅地勸勉會眾,把他們的心提高向上,以表我們若要合理崇拜基督,就不當止於有形的表記。若了解基督與表記的關係(關於此點我們已經說過,以後還要說到),就用不著在這一點上多所爭辯了。這個源頭又產生了別的迷信風俗,如每年一次抬著聖餐在街上遊行,又在另一個時候為它搭一座帳棚,並終年把它盛於食廚中,以娛人民,好像它是一個假神一般。這一切既不但是沒有神的話作根據的,由人捏造的,而且是完全違反設立聖餐的原意的,所以基督徒應當拒絕。
  四十四 教皇黨徒一年只領聖餐一次的理由
  我們已指明降於教皇教會的災禍的由來——我是指一年只領聖餐一次而言。這是因為他們將聖餐當作一種祭,由一個人來替眾人獻上。他們雖一年只領聖餐一次,還是把基督浪費了,撕裂了。因為他們不按主的命令,將聖禮杯分給信眾,卻假裝說,只領到餅就夠了。因此,可憐的信徒被騙去了基督所給與的恩賜。倘若領受主的血作為我們心靈的滋養,乃是受益並非淺鮮的,那麼,將他們所應得的一分奪去,乃是很大的殘酷不仁。就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看出,教皇一旦霸佔了統治權,就會怎樣膽大妄為來壓制教會。
  四十五 教皇不遵主所設立的普遍規律
  我們的主既已吩咐門徒吃那因他的身體而成為聖的餅,當他拿起杯來時,他不僅說「喝」,而且明明加上說,大家都喝。還有比這更清楚的嗎?他說,我們吃這餅,卻沒有用大家的字眼。但他說,我們大家都喝這杯。為什麼用這種不同的說法呢?豈不是他要預先應付魔鬼的這種惡計么?然而教皇竟敢傲然不顧一切,說,不讓大家喝。為要表示他比神還聰明,他說,神甫理當有超乎眾人的特權,藉以表示他們的尊榮,好像主未曾顧到神甫和平民所應有的分別一般。再者,他提出反對理由說,若將杯分與大家,就會發生危險,可能將主的一點血溢出;這好像是說,主未曾預先看到這一層。這豈不是公然指控神,將應當遵守的規律混亂,無緣無故使他的百姓遭遇危險么?
  四十六 不分杯給會眾之瑣屑理由
  他們為要表示這種作法並沒有什麼大不合宜處,他們說有了餅,就將杯包括在內了,因為身體是和血分不開的;這好像是說,我們的主沒有理由將兩者分辨。倘若我們能遺棄二者之一為多餘的,那麼,將二者個別介紹進來,豈不是愚妄!有些擁護教皇的人,看到這種可憎的說法是不夠慎重的,想從另一方面來加以掩飾,說基督當時設立聖餐,只對他的使徒們說這話,而他們都由他升為神甫了。但是他們對於保羅所說的,又怎樣答覆呢?當他將那從主領受的傳給一切會眾,他說每人都當吃這餅,喝這杯。此外,誰告訴他們,我們的主將聖餐給使徒,只是因為他們是神甫呢?他命令他們也當如此行(路22:19),就與這些人所說的正相反。可見主所設立的規則,是他願意他的教會常常遵守的;古時也一直遵守著,直到敵基督者得勢,就公然舉角反對神和他的真理,要完全摧毀真理。所以我們看出,這樣將神所聯合在一起的聖餐分裂,乃是不可容忍的悖謬。
  四十七 教皇對聖餐的惡作劇
  我們為求告一結束,要將本來可以分開探討的併合起來,那就是說,魔鬼引進了不按主的教訓舉行聖餐的辦法,且用半屬荒謬無用和半屬危險的儀式,來代替了主的教訓,從此就產生了許多禍患。這種情形至於此極,教皇教會所視為聖餐的彌撒,嚴格說起來,只是純粹的猴兒戲和惡作劇而已。我稱之為猴兒戲,因為他們毫無道理地模擬主的聖餐,正如一個猿猴不假分辨胡亂仿效它所看見的。
  四十八 聖禮當常常與主的道聯繫
  既然如此,主所吩咐我們的主要事情,乃是舉行聖餐,要真了解其意義。從此可見,聖餐的主要部份,是在明白道理。若將道理去掉,聖餐就只是一種冷酷無用的儀式而已。這一點不只為聖經所表明,也為教皇的教條所證明,因其中有一節引了奧古斯丁的問話:「水的洗禮若沒有道,豈不只是一種能朽壞的東西么?而道不只是口中所宣布的,而是心中所了解的。」(約翰註釋第八十篇)。這裡他的意思是說,聖禮的效能是由那宣講得明白的道而來。聖禮缺此,就不配稱為聖禮。彌撒非但沒有什麼叫人懂得的道理,而且整個彌撒,若不是用令人不能了解的喃喃細語來舉行,就認為是完全糟了。因此,他們的祝聖就不過是一種魔術而已,因為他們好像行魔術的人,口中喃喃,指手舞足,以為可以叫耶穌來降到他們的手中。這樣我們看到他們既是如此舉行彌撒,他們就不是遵守基督的聖餐,而是明明侮辱聖餐,因為他們沒有聖餐的主要部分,即沒有說明設立聖餐的意義,也沒有明白講述主所給的應許,而只有神甫單獨站著,毫無意義地向自己喃喃口語。我也稱之為惡作劇,因為那種裝腔作態,只適合於舞台上的趣劇,而不適合於主的神聖聖餐。
  四十九 律法中儀式之所以訂立,教皇黨徒所用儀式之當受咎責
  固然舊約時代的各種獻祭,是用許多儀式來舉行,但是因為那種儀式很有意義,同時也都便於將虔誠教導百姓,所以那些儀式遠不像今日所用的各種儀式,只供娛悅人民,而對他們毫無好處。這些人物既引舊約的例,來為他們的儀式辯護,我們就當看到他們今日之所為,和神所命令以色列民的,有什麼差異。倘若差異只有一點,即當時以色列人所遵行的,是根據主的命令,而今日所行的那些瑣屑事,乃是沒有根據的,那差異也就很大了。可是,我們還有許多咎責它們之處。
  五十 猶太教的儀式既已達成任務,模仿他們便屬荒謬
  主為以色列人設立儀式,用於一時,以期有廢止的一日,乃是有很好的原因的。因為當時主沒有賜給他們明白的道理,所以樂意用象徵的儀式來操練他們,以彌補這一個缺欠。但耶穌基督既已在肉身顯現,道理就已經很清楚地傳給人,儀式也就減少了。我們既有了實體,就應該撇下影兒。再回到已經作廢的儀式,乃是重行修補耶穌基督藉他的死所分裂的那殿中的幔子,大大掩蔽他福音的光亮。可見彌撒禮中有許多儀式,不過是一種猶太教的作風與基督教顯然不合。我並不反對那能輔助道德和公共秩序,並能增進對聖餐的尊重的儀式,只要它們是正派的,合宜的。但是這種無底坑乃是完全不可容許可的,因為它產生了千百種迷信,叫人昏迷,並不能建立人的德行。
  五十一 主的受苦受死乃是惟一和完全的獻祭
  從此可見,凡認識神的真理的人,當如何與教皇黨徒持不同的見解。第一,他們不能懷疑,凡把彌撒作為我們買得赦免的獻祭的人,或說,凡把神甫當作中保,能將基督受苦受死的功德分給那些購買或參加或敬重他的彌撒的人,乃是犯了可憎的褻瀆罪。相反的,他們定要堅持,主的受苦受死乃是止息神的忿怒和為我們獲得稱義的惟一獻祭;又要堅持,主耶穌已進入天上的至聖所,好在那裡用他自己犧牲的功德為我們代求。他們自然要承認,在聖餐中有主受死的功德傳給我們,但這並不是由於人的舉動,而是由於主在聖餐中所賜我們的應許,如果我們是用信心領受那些應許的話。第二,他們斷不可承認,餅化質成了主的身體,而酒化質成了主的血;卻要堅持,有形的表記仍然保留它們的真正本質,藉以代表我們所說屬靈的實體。第三,他們也要堅持,主於聖餐中將他所表的賜予我們,所以我們真是領受了耶穌基督的身體和血。然而他們決不可認為他的身體是藏在餅中,或認為它是聯繫在那有形的表記上。這樣他們就不至於崇拜聖餐,卻要提高心意向天,以領受耶穌基督,並且崇拜他。
  五十二,蒙光照的基督徒對於聖餐的看法
  因此他們要鄙視並咎責一切迷信的舉動,視它們為偶像崇拜,諸如炫耀地抬著聖餅遊行,並建立帳棚將聖餅納於其中而加以崇拜。因為主的應許只及於他所許可的用法。其次,他們要堅持,剝奪聖餐的一部分,不許人領杯,乃是敗壞且違反主的命令;如要合理舉行聖餐,就必須把餅和酒都發給信徒,最後,他們要認為違反使徒們所留下來的簡單制度,採用猶太人的種種儀式,不但是多餘無用,而且是有危險;至於不講明其中的道理,甚或將道理覆滅,將聖餐當作一種魔術的把戲,用模擬和惡作劇來舉行聖餐,那乃是更大的悖謬了。
  第五節 現今的爭辯
  五十三 近來關於聖餐的爭辯
  我們要討論最後一點,即今日在我們中間關於聖餐所挑起的爭辯。這既是一件不幸的事——無疑這是由魔鬼挑起來好阻攔福音進展的——我極不願把它提出,甚願把它全部忘記。然而我既然看見許多無虧的良心被困擾,不知道往那一邊走,我就只好說一說那足以指示他們當如何決定的話。
  五十四 神有時讓他的子民陷入錯誤
  首先我奉神的名要求一切信徒,不要因在那些應作恢復真理光輝的領袖們中間所有的大差異而太起反感。因為主讓他的僕人仍有些無知,讓他們彼此爭辯,並不算為怪事。他這樣作,並不是永遠而只是一時遺棄他們,使他們卑下。若是萬事如願以償,沒有紛擾,我們也許已經忘形了。或是神的恩典也許不那麼為我們所知道了。因此主樂意將人得榮耀的理由撤消,好叫他自己得榮耀。再者,倘若我們想到,當那些參加這爭辯的人開始恢復真理時,世界是處於怎樣的黑暗深淵中,那麼他們在起初不能知道一切的事,乃是不足為奇的。可奇的乃是在如此的一個短期內,主啟迪了他們,使他們自己能從錯誤的深淵中逃出來,且能把別人從其中救拔出來。但是我們最好是將事態之發展表明出來,因為這樣,就可以叫人知道,這事並不如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樣使人起反感。
  五十五 改教家當中關於聖餐問題之爭辯史——路德的見解
  當路德起初教訓人時,他對於聖餐的意見似乎是:關於主的身體臨在聖餐中一題,他似乎願意保留流行的意見;因為他雖斥責化質說,但他說,餅既與基督相聯繫,便是基督的身體。此外,他用了頗粗俗的比方;但是他是不得已而出此,因為他沒有別的辦法說明他的意思。要說明這樣一件高深的事,而不至用不恰當的辭語,乃是很困難的。
  五十六 慈運理和厄科蘭巴丟的見解
  在另一方面慈運理和厄科蘭巴丟興起,他們既看見魔鬼行騙建立了教會六百多年來所持守的基督肉體臨於聖餐中的觀點,就認為不當再隱藏自己的意見,因為那種觀點包含著一種可咒詛的偶像崇拜,以基督包藏在餅中而受崇拜。這種在人心中如此長久根深蒂固的觀點,既是很難拔除的,他們就竭盡所能來摧殘它,說明聖經對於耶穌基督升天,既明白宣布他帶著人性升了天,留在那裡,直到降臨審判世界,那麼人若不這樣承認,就是犯了大錯。可是,當他們全心貫注於這一點時,他們竟忘記說明人在聖餐中所當相信的基督臨在,是如何的,而所領受的基督體血,又是如何的。
  五十七 路德非難他們的意見
  路德認為他們給聖餐所留下的,光是表記,而沒有屬靈的實體。於是他乃開始抵擋他們,且稱他們為異端派。爭端一經開始,就逐漸變為激烈,雙方劇烈相持有十五年之久,不肯平心靜氣聽對方的話。雖然他們曾一度開會謀和,卻因歧異太甚,毫無結果而散。他們不求在妥善的立場上彼此相見,反而越來越彼此相離,只圖維護己見,攻擊對方。
  五十八試圖和協及其失敗的原因
  由上所述,可見路德和慈氏厄氏每一方面失敗的原因安在。路德理當首先表明,他並無意像教皇黨徒一樣建立基督肉身臨在的說法;次之,他當表明他反對人崇拜聖餐,而不崇拜神;最後,他當不用那些粗俗不適當的比方,或是當謹慎加以應用,使它們不至引起反感。爭辯既經開始,他更超過限度,用太銳利的言語來宣布自己的意見,並譴責別人。他沒有採用那能使人接納他意見的方法去表達自己,卻用他通常攻擊對敵的猛烈,不惜過甚其辭,叫那些本來不甚贊同他的人難於忍受。對方也犯了錯誤,偏重於攻擊教皇黨徒迷信和狂妄之見——即以基督的身體臨於聖餐之中,因而荒謬地崇拜聖餅——如是他們努力摧毀邪惡,多於努力建立善良。他們對真理雖未否認,卻未盡本分加以說明。我的意思是說,他們因過於熱心堅持餅酒之稱為基督的體血,是由於它們是其表記,以致未加上說,它們其所以是表記,乃是因為實體與它們相聯,從而表明,他們毫無意思否認基督藉著聖餐把他的身體和血賜予我們。
  五十九 神的僕人對促進真理之責任
  雙方都不耐心聽對方所說的話,以求不存意氣在有真理髮現時,去追求真理。然而我們應當不忘記主給他們的恩賜,以及主藉他們所賜我們的福分。因為我們對他們的惠賜若不是忘恩和健忘的,我們就很可以原諒他們這些錯誤,以及更多的錯誤,而不是譴責,或損毀他們的名譽。總之,我們既看見他們以聖潔的生活,優越的知識,和建立教會的熱心而出類拔萃,我們就當常常以謙卑敬仰的心去裁判他們;因為主既這樣使他們卑下,就至終要發憐憫,樂意使此不幸的爭端終止,或至少使之寧息,作為最後解決的準備。我說這話,因為現在尚未公布一個為大家所贊同,最得策的程式。但是當神樂意把配定這程式的人都召集在一處時,這就必實現。
  六十 教會間友誼的和諧
  同時我們當引為滿意的,乃是教會間有友誼與相通,並且大家都同意,必須照著神的命令來共同會商。因此我們同聲承認,我們照著主所設施的來用信心領受聖餐,就真是分領耶穌基督的身體和血。那是怎樣達成的,有些人也許比別人要推論得好些,說得明白些。但無論如何,在一方面,為求排除一切屬肉體的幻想,我們必須提高我們的心意向天,不要想主耶穌被貶損到包藏在必朽的餅酒中;在另一方面,為求不減損聖餐的功效,我們必須堅持它是因神的奧妙權能而有效,而聖餐所以能使我們團結起來,乃是由於聖靈的運行,所以聖餐稱為屬靈的事。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7: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