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加爾文基督教要義(38)卷二第十五章 要明白基督從父所受的使命,和他所給我們的益惠

[複製鏈接]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0-1-15 02: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第十五章 要明白基督從父所受的使命,和他所給我們的益惠,必須思考基督作為「先知」、「君王」和「祭司」的三種任務
 

奧古斯丁的觀察很公正,他覺得異端派雖承認基督的名,但對於他們,基督卻不是基石,如同對信徒一樣,基督始終只是教會的基石;因為仔細思考什麼才是屬於基督的,就知道基督在他們當中,徒有其名,並無其實。現在的羅馬教徒,口頭上雖常說上帝的兒子,世界的救主等,可是他們僅以空名為滿足,實際上卻損毀他的權力和尊嚴,所以保羅所謂「不持定元首」(西219),這一句話可以適用於他們。因此,為要使我們的信仰在基督裡面找到拯救的堅固基礎,而依靠他起見,我們就要證實一個原則,即是父所分派給他的任務包括三種,就是先知,君王,和祭司的任務。不過,若我們不知道這三種任務的目的及效能,只知道它們的名稱,就沒有多大益處。在羅馬教徒當中雖然也有此宣稱,但他們對每一稱謂的內容都不明了。我們以前就已看出,上帝雖繼續不斷地派遣先知,叫人民能得充分的訓導,足以達到拯救,但信徒仍然覺得,欲求充分的了解,須等待彌賽亞的降臨。撒瑪利亞人與真宗教雖無接觸,然而從那位婦人的言論觀察,他們似乎也有同樣的意見,她說:「彌賽亞來了,必將一切的事都告訴我們」(約425)。猶太人抱著這一種見解不是沒理由,因為他們相信有神命的指示。在以賽亞書中,有一段話非常重要:「我已立他作萬民的見證,為萬民的君王和司令」(賽554),正如他以前稱他為「奇妙的策士」一般(賽96)。同樣,使徒為表現福音教義的完全,說「上帝既在古時藉著眾先知多次多方的曉諭列祖」,隨即又說:「就在這末世,藉著他兒子曉諭我們」(來11-2)。所有先知的任務是使教會在懸念和希望的狀態中,並支持教會,直到基督的降臨;所以我們看到忠實的信徒在苦難中訴苦,說他們這尋常的福份都被剝削:「我們不見我們的標幟,不再有先知,我們當中也沒有人知道這災禍要到幾時」(詩749)。最後,當基督距我們不遠的時候,為但以理預定了一個封閉異象和預言的時期,這不僅證實其中所包含的預見,也是叫信徒要忍耐經過缺少先知的時期,因為一切啟示的充沛和結果都已近在眼前(參但924)。

二、那麼我們應該明白,「基督」的名稱是屬於這三種任務的。因為我們知道,在律法之下,不僅祭司和君王,就是先知,也都受聖油膏禮。因此彌賽亞這光榮的名稱加給了應許的中保。我雖承認他之稱為彌賽亞是和他的國有特別關係(這一點我已經提及),但先知和祭司的膏禮各有各的地位,我們不可忽視。關於前者,以賽亞有如下的說明:「主上帝的靈在我身上,因上帝用膏膏我,叫我傳好消息給謙卑的人,差遣我安慰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報告上帝的恩年」(賽611-2)。我們知道,他是被聖靈膏著,好宣揚和證實父的恩典,因他與其他的教師不同,所以他被立的方法也異乎尋常。在此處也要聲明一項,他接受膏油,不只是為著自己便於執行教師的任務,乃是為著他全體,就是教會,以便福音的宣揚能繼續得著聖靈力量的支持。但毫無疑問,由於他所介紹的教義之完全,他將一切的預言都停止了;所以凡不滿意福音,而妄加增補的人,都是有損他的權威。「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他」,這從天上發出的聲音是以一種特權賜給他,使他升高到一切之上。根據約珥的預言,這膏油從元首分佈到各肢體,「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少年人要見異象」(珥228)。保羅所說:「上帝使他成為我們的智慧」(林前130),又說:「所積蓄的一切智慧,知識,都在他裡面藏著」(西23),這些話有不同的意義,即指除他以外,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值得知道;凡由信心而認識他的本體,就得著無數的天福。為這個原因,他在別的地方又說:「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林前22)。這是很確切的話,因為超越於福音的誠樸之外,便不合法。而基督的先知尊嚴的大意,乃是使我們確實相信,一切完全的知識,都包含在他所給的教義中。

三、我現在要討論他的國;若首先不告訴讀者他的國是屬靈的,所說必歸徒然,因為我們這樣可以知道這個國的功用,它給我們的益惠,以及它一切的權能和永恆。在但以理書中,天使所描寫為屬於基督的永恆,是在路加福音中的天使所描寫為屬於人民的拯救。但這也有雙重的意義,或說由兩個觀點去看,一是指教會的全體,一是屬於每一個信徒。關於前者,必須引證詩篇的章句:「我一次指著自己的聖潔起誓,我決不向大衛說謊,他的後裔要存到永遠,他的寶座在我面前,如太陽的永恆,又如月亮永遠堅立;如天上確實的見證」(詩8935-37)。毫無疑問,上帝在這裡,是應許藉著他的兒子做教會永遠的統治者和保護者。這個預言的應驗只有在基督里可以發現;因為自從所羅門死了不久以後,國的尊嚴受了很大的貶損,一大部分的國土歸於他人,成為大衛家的羞辱,以後愈趨愈下,到了完全瓦解的地步。以賽亞的宣告,也含有同樣的意義:「誰將宣布他的世紀呢?」(賽538)。當他宣告基督在死了以後仍然存在時,他把他的肢體和他聯合起來。所以當我們聽說基督是以永遠的權能為武裝,我們就當記得,這是永遠防衛教會的堡壘。教會雖在騷擾動亂之中,受了無窮的災難,卻仍然可以安全存在。因此當大衛嘲笑他敵人的那種企圖破壞上帝和基督之軛的僭妄,而且說諸國王與人民的忿怒無益,因為那住在天上的有充分的權能,足以抵制強暴的時候,他向信徒保證教會將永遠保存,要他們在受壓迫的時候,仍存樂觀的希望。(參詩2章)。在另一地方,他奉上帝的名說:「你坐在我右邊,等我使你仇敵作你的腳凳」(詩1101)這就告訴我們,雖有無數頑強的仇敵共同陰謀攻擊教會,但他們沒有足夠的力量,來反抗上帝的命令,由於這個命令,上帝立他的兒子作永世的王。教會既然建立在基督永遠的寶座之上,魔鬼雖協同世界,也無力毀壞教會。那麼,關於這永恆的道理對每一個信徒的功用,同樣的永恆應該可以鼓勵我們,叫我們有不朽的希望。因為我們知道,凡屬於地上和世界的,都是暫時和能敗壞的。所以為要叫我們把希望寄托在天上,基督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約1836)。總之,當我們聽到基督的國度是屬靈的時候,我們就應該為之振奮,而希望一種更好的生命;我們現在既為基督的權力所保護,對來生亦當希望有豐富的恩典。

四、我們所說,除非知道基督的國是屬靈的,就無法認識這個國的性質和特點,是從我們每日在十字架底下的戰鬥生活所經受的一生的艱苦而證實的。這樣,如果這個國的利益不能擴展到現世以外,我們處在天國的統治之下,有什麼利益可言呢?所以我們應當知道,凡在基督里所應許的一切利益,都不是屬於外表的享受,如快樂安閑的生活,豐富的貲財,安全的保障,以及其他適合於物欲的一切舒適,乃是屬於天國的境界。正如世界上一個國家的繁榮,半由於內部的安寧,和各種豐富的幸福,半由於有堅強的國防堡壘,足以抵禦外侮,同樣,基督為永遠拯救人們的靈魂起見,也叫他們有充分強大的力量和齊全的武裝,可以抵抗精神上的仇敵。因此我們可以推斷,這統治不是為他自己,乃是為我們,對內對外都是如此;我們既缺乏聖靈的恩賜,上帝也知道我們需要這個恩賜,於是補足給我們;我們從這初生的果子知道,我們已與上帝有切實的聯合,能得完全的幸福。其次,憑這同一聖靈的權能,我們必然可以勝過魔鬼,勝過世界,和一切罪惡。基督對法利賽人的答覆包含了這個意義,他說:「天國就在我們的心裡」,「上帝的國來到,不是眼所能見的」(路172021)。他說這話,大概是因為他已宣告了自己為王,在他的統治之下可望得到上帝的最大恩賜,而他們希望他顯出尊嚴的標誌。但因恐怕他們過於傾向世界,為防止他們注意外界的浮華,他吩咐他們省察自己的良心,「因為上帝的國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羅1417)。在這裡我們可以知道,從基督的國可以得些什麼益處。這個國不是屬世界或肉體的,亦不是易於朽毀的,乃是屬靈的,它提高我們,使我們達到永生,並叫我們可以渡過憂愁,饑寒和顛沛流離的苦難生活;叫我們滿意的,就是這位王決不會丟棄我們,他必將幫助我們,供給我們所需要的,等到我們完成了奮鬥的任務,獲得了勝利;因為他的統治目的是要把他從父所領受的一切,都交給我們。既然他以他的權能裝備我們,以他的美麗和莊嚴修飾我們,又以他的財富充實我們,所以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誇耀和信任,又有勇氣與魔鬼,罪惡和死亡作殊死戰。最後,因我們穿上了他的正義,我們便有勇氣,不懼世俗的詆毀;他既然以那麼豐富的恩惠給了我們,我們就該結出果子,歸榮耀於他。

第五節、論基督受聖靈之恩膏——從略

六、關於他的祭司任務,我們可以簡單地說,祭司的目的和功用在使他成為一個純潔無疵的中保,因他的聖潔我們得為上帝所悅納。然而因為我們受咒詛而不能與上帝親近,因為我們冒犯了公義的審判者上帝,所以祭司為要平息上帝的忿怒,並替我們爭取上帝的恩眷,必須為我們贖罪。基督為完成這一任務,不能不獻上一個祭品。因為甚至在律法之下,祭司若非有血,亦不能進入至聖所;這是叫信徒知道,雖有祭司以代求者的地位,居間調處,然而若非贖罪,仍無法與上帝復和。使徒在希伯來人書中,從第七章到第十章所討論的,都是關於這個題目。他整個討論的主旨,無非在說明祭司的尊嚴地位完全是屬於基督,因為他死了,自己作為贖罪祭,除去我們的罪。由那莊重的誓約,我們就可以明了這事的重要:「上帝起了誓,決不後悔,說,你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詩1104)。毫無疑問,上帝決意建立這個重點,因為他知道這是我們得救的樞紐。正如我們已經看到,我們自己或我們的祈禱都無法接近上帝,除非我們的祭司潔凈了我們,除掉了我們的罪,為我們取得上帝的恩典——那因我們自己的罪惡而喪失了的恩典。因此我們知道,為體驗他做祭司的效用,必須從基督的死開始;並因此知道他是永遠的中保,我們所以能得著上帝恩典,是由於他居間調處;於是我們不僅在祈禱中有了信心,在信徒的良心上亦有了寧靜;他們安然處在上帝的父愛中,一定知道,凡由中保所奉獻於上帝的,必為上帝所喜悅。在律法之下,上帝吩咐以牲畜供犧牲,現在在基督身上已採用一種新的不同的方法,即祭品和祭司都是一樣,因為對上帝的奉獻,沒有其他的祭品,也沒有其他的祭司,能比他自己的獨生子更為尊貴,或更能補罪。此外,基督之為祭司,非但是以永恆的復和來獲得上帝對我們眷愛,且亦使我們在這偉大的光榮中與他聯合。我們雖自慚形穢,欲「成為他的祭司」(啟16),把我們所有的一切,和我們的工作,都奉獻給上帝,坦然無懼地進入天上的至聖所,使我們所發出的禱告和讚美成為神面前的「馨香的祭物」(弗52),蒙他悅納。這在基督的聲明中已經包括了,他說:「我為他們的緣故,自己分別為聖」(約1719)。既已得了他的聖潔,我們和他一同奉獻於父,我們本來在上帝面前是有罪的,現在卻成為潔凈的,沒有污點而聖潔的了。這即是但以理所說的:「膏至聖者」的意義(但924)。我們應明白這個膏油,和當時所行的空幻膏油,恰成對照;好像那天使是說,泡影必然消逝,因為基督要作為一個真實的祭司。有些人最可惡,他們不滿基督的祭司資格,他們擅自執行以基督為祭物的祭司任務,羅馬教徒每天是這樣行,他們的彌撒是把基督當作祭物獻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1: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