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學家在月球上發現銀 揭開「銀月」之謎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10-27 09: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10-25 08:11新浪科技



月球土壤的成分異常豐富,不過前去開採銀的代價太高。



  碎片(突出的嵌入物)是「半人馬座」火箭撞上「凱布斯」隕石坑后產生的噴射物,分析結果顯示,月球土壤中大約6%是銀。



  撞擊月球圖示


  北京時間10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去年科學家用一枚用過的火箭轟擊月球南極的「凱布斯」隕石坑,意外發現一些寶貴元素,其中包括銀。不過含量很低,還不值得開闢月球銀礦。除此以外,這次太空探索還在該隕石坑底部發現大量水。月球土壤中水大約佔5.6%,完全夠未來載人任務使用。


  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安東尼·科拉普瑞特表示,這是「很多很多水」。「它以水冰粒子的形式存在。對我們來說這是個好消息,因為水冰是一種很好處理的資源。不用加太高溫,只要把它拿到室溫環境下,就能把它與雜質分開。如果有1公噸月球土壤,按含水大約5%計算,你就能從中提取出11到12加侖(41.64升到45.42升)水。」然而不好的消息是,他們發現月球土壤里的水銀含量也很高,這可能會給探索家帶來潛在風險。


  「月球坑觀測與感知衛星」 (LCROSS)任務涉及到有意用一枚用過的「半人馬座」火箭撞擊位於這顆天體南極的「凱布斯」隕石坑。然後用美國宇航局月球勘測軌道器(LRO)上的儀器對撞擊產生的羽狀噴射物進行分析。之所以會選擇這個隕石坑,是因為它一直處於陰影處,溫度低達零下238攝氏度。去年10月9日這枚火箭撞到「凱布斯」隕石坑的坑底,在它上面留下一個直徑70英尺(20.34米)到100英尺(30.48米),深6英尺(1.83米)的坑。


  據估計,有2噸物質隨羽狀噴射物升至超過0.5英里(804.67米)高空。這些塵埃和水汽被陽光照亮后,月球勘測軌道器上的儀器對它的特徵進行了長達4分鐘的檢測。發表在22日的《科學》雜誌上的該研究成果顯示,這個隕石坑裡的土壤成分比我們以前認為的更加複雜。它不僅包含水,還包含很多化合物和元素,例如水銀、鈣、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氨、鈉,以及少量銀的跡象。


  行星地質學家彼得·舒茲是美國羅得島州普羅維登斯布朗大學的科學家,他說:「這個地方看起來就像一個元素藏寶箱,曾經被釋放到月球各地的化合物,現在都聚集在這些永久陰暗處。」美國宇航局「阿波羅」任務的宇航員在月球「近地面(near side)」發現銀和金的痕迹。在「凱布斯」隕石坑發現銀,說明遍布月球的銀原子都移動到極區。舒茲博士認為,由流星撞月球釋放的大量元素,可能在陽光的驅使下,都轉移到了寒冷的極地。它們被極區永遠處於陰暗處的寒冷、黑暗的隕石坑捕獲到。


  舒茲解釋說:「釋放和轉移之間存在一個平衡點。」他從1984年開始在布朗大學工作,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研究月球。「這說明轉移佔據了上風。我們收集材料,並不只是簡單的處理。」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西南研究院的庫爾特·勒斯福德是負責操作月球勘測軌道器上的儀器的科學家,他表示,最令人感到吃驚的是發現月球土壤里的水銀幾乎跟水一樣豐富。他說:「這種物質有毒,因此這對人類探索是一大挑戰。」


  銀原子可能也是遷移物質的一員。但是舒茲強調說,發現貴金屬痕迹「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能到那裡去開採它們」。舒茲說:「它們在月球永久陰影區保存了幾十億年,那裡可能有與地球歷史、太陽系和我們的銀河有關的線索。它們都儲存在那裡,這是隱藏的歷史,正等待我們去取回。」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6: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