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西方教育差異(每天更新完善中)

[複製鏈接]

17

主題

71

帖子

16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ou466 發表於 2010-10-24 08: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西方教育差異



(小元的話:有些東西吧,這麼說吧,人嗎就是想把聖人的東西用於普通民眾,讓他們變成羊讓自己變成狼,此乃惡用!聖人的東西如何學,讓自己學讓民眾學,大家同道才是高尚的,真理)



關於教育話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作為大陸一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普通工人,以自己孩子為觀察對象,把多年對中國教育的想法總結一下,俗寡粗澀,拋磚引玉,望各界識士斧正。
教育,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粗分一下,掌權的統治者為教育者,被統治的民眾,包括孩子和家長在內為被教育者。

教育根源不同

受教育動力不同:
沒人否認吧,在中國,家長對孩子最常說的話應是:如果不好好學習,看外面揀破爛的沒,你長大就跟他一樣!看出來了吧,中方被教育者因恐嚇而被動接受教育,也就是說:中國人受教育的動力是恐懼。能把這句話常掛在嘴邊,可以想見,在中國成長會經歷過什麼樣的「幸福」了。
我們都知道義大利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事實上達芬奇不僅是畫家,還是一位具科學素養的畫家,雕刻家,軍事工程師和建築師,儘管是連父姓都沒有的私生子,一生漂迫於羅馬和佛羅侖薩。還有18世紀屬於德國及歐洲的歌德,在實際生活中,他不僅是詩人,還是劇作家文學家,科學家和思想家。藝術是相通的,對一件事情精通的人,因熱愛也會對其它關注的事情通達,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西方人因興趣與榮譽去主動學習,或者說興趣與榮譽才是接受教育的動力,而不是恐懼。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由此,我們可以自己判斷一下這個教育差別會產生多麼大的差距。
中國人受教育目的更多是為了平等體面地活著,而西方人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更為所欲地體驗生命的過程。

教育意識不同:
說過了被教育者,再來說說教育者有何不同。現在全球最火爆的電影《盜夢空間》,主人公經過千難萬險,只為了在對方夢中埴入一句話,以引導他現實生活中經營的方向,也即說明一個人不易察覺的「意識」是何等重要了。相似的情節還有中國電影《無極》,主人公在少年時候因一個饅頭決定了在成人後的行為側偏。值得憂慮的是,中方恰恰更多在強化意識形態的教育,而不是知識的教育。何為意識形態呢?就是先入為主的固定思維模式,它預定了一個人處世的立場,而不是靠理性的思考去決定自己的立場。比如你沒見過某人前就先聽說他的劣跡,那麼,當面對他時的態度一定不可能是坦蕩真摯的熱情和禮貌,不是靠見面后通過對他行為的觀察而做出的屬於自己的判斷。象這種把意識形態植入他人的頭腦而使自己獲益是一種成本最低收穫最高
的投資, 比如南宋著名抗金將領岳飛的《滿江紅》被學者證實為明初偽作,目的是明初統治者為穩定剛剛驅逐蒙元而新建的政權,激發漢民族反抗並抵制外夷的意識植入,近代國共對抗時期,共軍起名為「解放軍「,實際對國民傾向的影響也是不言而喻的,至於是否真的解放就沒人敢說了。可見意識對政治的影響力有多麼重要了。相信大家也會理解影片情節不是為了票房而小題大作了,現實中為了意識的成功植入可以更加不惜任何代價,因為它是目標結果的保證。比如廬山會議錯誤批判彭德懷,就是由毛澤東在會議之初先定下調調,眾人即使感覺到有問題也難以改變,最終越走越遠,釀成了歷史的悲劇。表面上是黨中央的集體決定,實則是毛爺唱的獨角戲。用「嗟來之食,必含其唾「來形容中方的意識教育是最帖切的了。
而西方通過歷史的教訓深知這種不易察覺中便先入為主的意識形態剝奪並侵佔人私,影響人的判斷,易引入迷途的危害性,更多的教育內容是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並結合人類歷史沉積的經過檢驗的全面真實讓他自己獨立思考並得出屬己判斷,而不是先入為主的埋下意識的暗樁,預定所為的方向。勿用說明,相信大家也能通過這種比對自己得出中西方教育根源的孰優孰劣,孰公孰私,孰是孰非了。

當代中國教育領域的成果可以通過一件事就能顯示出來,央視播放于丹女士的《論語》講座后,書店脫銷熱賣的不是孔子所著《論語》,卻是于丹的《心靈雞湯》,可見人們的心智被教育成人云亦云得如何成功了。

教育目的不同

不同一:

象歌詞中寫的一樣,中方對孩子的教育目的是成為單純目標的合格的共產主義的接班人,西方對孩子培養的目的是成為社會豐富需要的國家建設者。 是為了國家與民族等社會公共發展的需要。

不同二:

中方教育的實質目的是對孩子思想的約束與控制,使他們迷信於權威的思維意識習慣,從而實現廉價成本的統治; 而西方教育目的卻是對學生思想開放性的引導與發揮,使學生充分展示出潛質造福於社會進步的目的;

不同三:

中國歷代統治階級奉行的教育方針是:內修黃老,外尊儒術。說明白些就是對統治階級自己的子弟修習的是真實客觀的歷史與哲學與科學,而對圈外的被統治的民眾卻倡導儒家主觀人文思想,以麻痹愚化拖延為主要目的,降低統治成本,減輕統治反作用壓力,達到長治久安的家族世襲統治目的。

目前有一個明顯實例是,以國家領導人為首的權貴及富人們,其子女少有例外地大部分接受國外教育,利用國內與國外教育之差,達到與同齡人視野與信息閱歷人脈關係網等不對稱的客觀現狀,我們有理由懷疑是不是也象朝鮮同樣的封建專制目的,創造續代接班統治的客觀先機呢?



不同四:

中方對孩子的教育實際是挾眾以制眾的馴化並使其屈服的過程,是一種讓人無條件接受的自身受損過程,而西方教育卻是使其有選擇地接受並受益的過程。   



教育理念不同

不同一:  

毛爺說過:對黨中央的忠,那到底是對黨中央的誰忠啊?可見,中方教育的實質內涵是要求對人的忠,卻不要求誠,在學校對老師的忠,工作后對上級的忠,哪怕上級錯了也要愚忠到底, 做出忠的表態就可以影響它人的態度,進而實現能左右大眾的政治統治地位。但忠而不誠的陰謀方式, 勢必形成上下不同心,左右不同意,顧左右而言它,最終難免失敗的結局。 西方教育卻是要求對事的忠,對人的誠,從而上下同心,左右相輔,客觀習慣決定了慎終追遠的歷史意義。

不同二:

中國的孩子是被教育而學習,西方的孩子是被培養而學習,培養和教育不僅不是一個意思,反而是反意詞。中方教育的實質是教愚,是把人性個性去勢,只育黨需要的非人共性,是單向的沒有選擇的為政治需要而教育,象修剪樹枝一樣,教育是去掉個人的人性特徵,只留光禿樹榦的被加工的」材」,是」被」領導階層,喪失個性的群盲,被指引才能行為方向,脫離組織領導只能原地打轉,甚至喪失自主生活能力。這也是現在大學生畢業不包分配就只能當宅男宅女的根本原因。而培養卻是因材施育,循孩子個人特長及個人喜好而雙向培育,在不違反社會公德的原則內自由成長,使社會千差萬別的豐富繁榮,而不是千人一面,使國真正象家一樣的自在安逸。  



不同三:

」劣」字是少力,中方教育的模式化,帶來的是簡單化粗暴化規模化的不需要因人而教的麻煩,本身就很」省力省時省人工」,不需要知識多麼豐富,只要嚴厲對待學生,並不需要分辨好壞,嚴格按教材大綱只要認得字就能照本宣科就能勝任」優秀的人民教師 」的稱號了,是」劣」字的最標準註解。



不同四:

中方教育實物性教育,教的是具體的知識,不管有用沒用,先裝滿再說,日後想再裝就沒有空間了。西方是容器式教育,使人形成一個儘可能大的裝實物的空間,待日後實際裝些有選擇的需求。

那麼這個裝實物的空間是什麼呢? 具體地說,應該是興趣,活力,聯想,方法,觀察,表達,交流等,中方教育的結果是使人佔滿這個空間,從而使這個空間失效,而西方教育是完善並擴大這個空間,使受教育者應用這個空間。



不同五:

中方教育是給受教育者建立一個抽象的,通往目的地的障礙,而西方教育是消除這個隱形的障礙。



不同六:

中方的教育途徑是把人由客觀教育成主觀,最終接受並服從於潛規則;而西方教育正相反,是把對事物因主觀的懷疑和模糊引導到客觀的解決方向,從而接受客觀的規律並遵循它。上訪是中國政府頭痛的社會現象,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民眾對客觀存在的中國法制懷疑,而主觀報希望於政府宣傳的對民眾的佑護,從而造成烽火燎原的警民衝突並對抗 的上訪事件, 這一中國特色的怪胎的根源便出自於此。

接受主觀教育的結果是,對虛幻的未來充滿了希望,習慣於慣性的等待性思維方式,結局通常是客觀被動的;而接受客觀性教育,接觸的是冰冷的歷史實事,以失望為開端,使人的頭腦冷靜,結果反而最終達到了主觀所預見。

     

不同七:

中方基礎教育實行的是把複雜簡單方式,而西方正相反,把簡單複雜化。而在職業應用教育方面,中方是把簡單複雜化,西方卻是把複雜簡單化,迅速而實用。  



不同八:

中方教育表面是為權公,實則是為除自己以外的少數人的權利,比如,中方教育培養的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是為某一集團利益服務的,學生畢業如果直接進入政府會進入體制之內得到社會保障,但如果進入不到體制之內就會遊離於體制之外,很難得到社會保障,當然也不會得到社會的認同與尊重,處於社會最低階層地位,目前中國大學生就業難的實質不是為社會需求所培養的;而西方教育培養的是成為社會發展的公共需求服務的,表面是為受教育者自己的權私,卻使整個社會安定的權公受益;進入與不進入政府都是社會需要的成員,社會地位差別不明顯,更體現出人在社會中的相互和諧。  



不同九:   

中方是給予式教育,有了給便有不給的限制,西方是自助式教育,能拿多少就拿多少,是敞開式教育,

被主教育,中式教育的目的是為讓你接受,使學生始終處於」被」管制的對象,而西方教育是真正的給予,使學生處於」主」的位置,從而培養自信成為自己的主人。



不同十:

中方是學會的教育,西方是學通的教育

不同十一:

中方是反」動」的靜態式教學,西方是動態又制動的教育

不同十二:

單向教育與對比教育  

中方是把男性思維變成女性思維的教育,而西方卻相反,男性思維的教育  



不同十三:

束松教育

不同十四:

同異教育 :中式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們思想行為一致,便於統治與利用,而不會考慮社會進步還是到退;西式教育促使孩子大處求同,個性求異,使社會生活豐富多彩,使社會理性進步;   

循定格只能得常人,破規矩方可見奇才  

不同十五:

中方是教對人表演的教育,而西方是教做事的教育

不同十六:

中國教育只培養用眼看的教育,西方教育卻是培養用耳聽,用體去感的教育;中式教育造就了中國個體人表面精明,以佔小便宜為炫耀,卻總被表面假象欺騙而吃大虧。

不同十七:

中國教育是一種局部片面 (片即為騙 ) ,而非整體性教育,使之成為只知埋頭工作的匠,而喪失獨立思考能力, 而西方教育卻為培育獨立意識的大師,處處實行整體教育,中西方教育的結果是,中方為片面的知,只能成為一個放在任何機器上的通用零件, 而西方卻能培養出不惑。可以獨立成為另一部機器。比如蔣介石日記已經面試這麼久了,在國內不會全部公開發表,卻能允許某些人片面局部卻解讀它,斷章取義去引導大眾歪曲它,攻擊蔣先生,獨享資壟斷資源把它變成娛樂取利的商業工具,   

不同十八:

中方慣以仇恨對立教育,西方以階級仁愛與合作教育

不同十九:

?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學習的內容,應以至善與至真為目的,然後才是體驗過程,而中國的教育正好相反,永遠學不完的過程,就是迴避至善與至真的目的地,使學生心永不能靜,不能安,不能慮,最終不會得,浪費生命。

成熟的標誌是心理素質的穩定,而穩與定,是以至善為本的,至善,就是真實與可靠,而後才為合理。中國避實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推遲成熟期,易於政治統治。



中方教育特點:

流氓式教育

你同他講 ,,,,,他就對你講 ,,,,,



強姦式教育



有附加隱形條件的教育 :嗟來之食,必含其唾



教育內容不同

不同一:

中方教育是學歷資歷證書式教育,是一種人為造假自欺欺人式的教育, 而不是西方實用於人類社會需要的真知性內容的教育。這也是直到目前為止,以中國政府統計數據為代表的,連國人都習慣性懷疑的,在全世界範圍內不具備權威性的信任基礎。最典型的就是國內大學學歷難以被它國承認。



不同二:

真假教育

不同三:

封建教育與開放式教育

中國目前壟斷宣傳,封鎖網路,控制意識,實同明清鎖疆封海,遺垢是內外翻牆,最終倒牆   

不同四:

中方教授的是結果,教育的目的是迷信;西方教授的是過程,讓學生在過程中產生不同的各自結果;中方教授結果的方式會使學生產生兩種結果: 一種是盲目迷信的硬性模仿,別一種是產生恐懼喪失自信而遠離;而西方教育的結果是消化接受,並成為自己的本能。  

不同五:

中國曆來是政治性國度,社會所有運作無不以政治為核心參照,因此最實用的知識是政治內容,但中方教學卻進行政治壟斷,只允州官放火不許百家點燈,使學生不是學到知識的豐富,而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單一,在社會的實際應用中粗暴冷酷單調僵化反動,以競爭鬥爭的主觀性為主要手段;而西方社會沒有意識形態的強制約束,卻在教學中針對性地透明公開地進行歷史性人文知識的討論,真正實現了人文社會的政治內容教學,在社會應用中體現了溫暖理解靈活與寬容,以合作與互益的客觀態度為應用常識。        



不同六:



虛實教育



小大教育



損益教育



內外教育  



同體積鋼柱的 」實」教與鋼管式的 」空 」教



中方是內爭外讓式教育,即遠交近攻式教育,促成內部競爭激烈;而西方正好相反:



教育形式不同

不同一:

中方是炸油條式教育,很小的一塊麵糰,用油一炸顯得很大,又很香,又很快就熟,大家又喜歡,但這卻是垃圾食品,對人體有害的;西方是小籠蒸包式的教育,慢功出細活,費人工,一個一個手工包制,還得和面,剁菜,費人工費時間,卻面與菜俱全,營養豐富,用水蒸熟又不損失養分,  



不同二:

中方教育貫徹於全民每一年齡段,每個領域的每一角落,包括學生在內的全民不僅在學校接受的硬性灌輸,還在接受電台電視報紙報告講座所有媒體的軟性誘導,創造了一個全社會的封閉環境,進而迫使每一個人被迫的接受這種引導;西方教育僅限於學校內的引導性學術教育,社會的各種媒介僅是滿足於豐富民眾生活的娛樂與道德和業界探索等討論內容的話題,   



教育結果不同



不同一:

中國目前的教育方式是轉基因式教學方式

轉基因就是人工合成的生命物質,它象騾子一樣,沒有遺傳性,可以人工高產。這是對 2010年北京高考理科狀元被美國12所大學拒錄的最隱性的原因:有生命的最優秀的表面特徵卻不具備普通生命感情 的實質--人造的產物!

不同二:

意識僵化固化規則化聽上級話 ,不能因勢利導的變化,但卻被默許因私利導是中方育人的最終目的,小處求同大處失控是目前教育的結果。而西方教育在這一點上也正好相反,大處求同小處求異,在不違返原則基礎上的合理的變通是可以被大眾接受的,而不是少數領導的認同。
沙發
匿名  發表於 2010-10-26 02:19
其實萬般不同是表象,根本不同只有一個:中國式教育是教育是非觀念,規範個人行為和輿論標準,西方式教育反其道而行之,沒有是非和道德規範,而是法制和契約精神。中國式教育的結果是培育了善良自律勤勞的人民,講道德,但缺少創造力。西式教育的結果是,自私自利,無拘無束,富有創造力和冒險精神,具有侵略素質。中式教育的結果更像是羊和牛,西式教育的結果更像是狼和狐狸。
3
匿名  發表於 2010-10-27 08:02
所以有勢之士都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國外接受西方教育,變成狼,再回到國內生活,能吃到牛和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7: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