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遏制中國,美國的智慧夠用嗎?

[複製鏈接]

478

主題

1432

帖子

627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沒事閑逛 發表於 2010-2-8 23: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2-08 15:10,  作者: 劉明福,  環球時報

奧巴馬國情咨文里「只爭第一」的宣言,讓我想起拙著《中國夢》中「冠軍國家爭奪戰」的概念。在冠軍國家爭奪戰中,美國是遏制對手的能手。美國遏制對手,既善於打速決戰,也有耐力打持久戰。美國遏制日本基本上是速決戰;遏制蘇聯,是一場持久戰。現在,美國要進行它的第三次「衛冕之戰」---遏制中國之戰。21世紀,美國對中國的遏制有四個特點。

首先,具有本質的必然性。美國遏制日本,不客氣;遏制蘇聯,不留情;遏制中國,也會「不眨眼」、「不猶豫」。奧巴馬總統宣稱美國不謀求遏制中國,其實,美國一直在遏制中國---不承認中國是「民主國家」,不就是對華「政治遏制」嗎?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不就是對華「經濟遏制」嗎?美國大肆鼓吹「中國軍事威脅論」,施壓和聯合歐洲國家對中國實施武器禁運,限制對華高科技和軍事科技出口,同時又不斷出售先進武器給台灣,不就是對華「軍事遏制」嗎?美國插手台灣問題,干預台灣海峽局勢,阻撓中國統一,不僅是遏制中國,而且是干涉中國內政。在應對中國崛起的問題上,美國是不會「放棄遏制,立地成佛」的。

其次,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如果說,美國對日本的遏制主要是單一的經濟遏制,對蘇聯的遏制是楚河漢界、壁壘分明的陣營遏制,那麼,美國對中國的遏制則是合作與遏制的統一。這就對遏制藝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有中國學者提出,中國要奉行「免費搭車」戰略,搭乘美國的霸權戰車趕自己的復興之路。而美國務卿希拉里呼籲,美國要和中國「同舟共濟」。雙方都很聰明,都很藝術。但不能否認的是,中國人「免費搭車」的車主和駕駛員都是美國人,中美「同舟共濟」的大船也是美國當舵手。那麼,上了人家的車和船,自己的性命也就不完全由自己說了算。中國可升為「副駕駛」,幫美國應對風險,但這反而有助於美國的舵手地位。美國讓對手和自己同坐一車、同乘一船,是更高明的控制、遏制藝術。

第三,具有「世紀博弈」的持久性。美國為遏制日本向世界第一衝刺,前後也不過那麼十年八年,關鍵時期也就那麼幾年,關鍵動作就那麼幾個,用「散打」就把日本擺平。美國對蘇聯的遏制要艱苦得多,不僅時間長達近半個世紀,而且中間幾經反覆,雙方攻防格局數度變換,與蘇聯的戰略博弈用的是「套路拳」和「組合拳」。而美國遏制中國的過程,將是一場「百年博弈」。中美「世紀對決」不是幾套組合拳就能夠見分曉的,而是一場馬拉松式競爭。

第四,需要空前的戰略創造性。美國遏制中國需要創新和創造,必須「與時倶進」。中國不同於日本和蘇聯,遏制日本和蘇聯的經驗對於遏制中國是有用的,但也是有限的。去年11月,奧巴馬訪華,送給胡錦濤主席的禮物是圍棋。中國棋聖聶衛平說,這個禮物寓意深遠,「圍棋是一種智慧的遊戲,是智力上的角逐,盤下稱兄道弟,盤上波濤洶湧,暗藏玄機。」奧巴馬在中美對弈的這個大棋盤上,沿用與日本和蘇聯對弈的下法,顯然是不行的。而如何有效遏制中國,是比獲得諾貝爾獎更重大和艱難的創新課題,是21世紀美國第一號國家創新工程。遏制中國,美國的智慧夠用嗎?(作者是國防大學教授,近著有《中國夢:后美國時代的大國思維與戰略定位》。)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沙發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0-2-8 23:14 | 只看該作者
歷史會證明,黑人和女人是美國歷史上的弱勢時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1

主題

609

帖子

31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6
3
林林總總 發表於 2010-2-8 23:47 | 只看該作者
又要借債,又想「遏制」,恐怕這把如意算盤打不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4
cenote 發表於 2010-2-9 06:45 | 只看該作者
2010-2-08 15:10,  作者: 劉明福,  環球時報

奧巴馬國情咨文里「只爭第一」的宣言,讓我想起拙著《中國夢 ...
沒事閑逛 發表於 2010-2-8 23:10

遏制中國,美國的智慧夠用嗎?


不夠用~~

美國需熟讀中文版的孫子兵法(英譯的失真)!

如此,美國的智慧才夠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1: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