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谷歌稱願與中國協商 達成一致后將留在中國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1-20 04: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01/19 12:06:03 來源:新華網



北京谷歌總部里工作人員正在上網

新華網1月19日報道 幾天前突然聲明將退出中國市場的谷歌態度有了微妙變化。除了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態 「希望與中國政府協商取得一致後繼續留在中國」以外,連日來,谷歌的其它動態也表明,這家美國技術公司退出中國的態度已有所軟化。昨天,晨報記者深入谷歌中國總部及上海分部探訪獲悉,谷歌中國的內部網站已從昨日起開始恢復正常使用,谷歌內部員工認為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谷歌]

協商成功后留在中國

據昨天出版的《環球時報》報道,谷歌威脅退出中國的風波在上周末出現戲劇性轉向,該公司不同層級的人員接連表示:不排除會繼續留在中國,而且迄今為止公司沒有任何撤離行動。有觀察家分析稱,谷歌態度軟化,可能是看到了其衝動行為在中國網民中激起的厭惡情緒遠遠大於對它的同情,並意識到它挑戰中國政府的賭博正在失敗,所以它開始改口了。

17日,美國彭博社和英國路透社都報道稱,谷歌已否認媒體報道的關閉谷歌中國網站和辦事處的新聞。彭博社周六採訪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谷歌女發言人,她說,谷歌在中國的僱員仍在工作,未來也準備繼續幹下去。路透社說,谷歌否認退出中國,稱仍在遵守中國政府的審查制度。

谷歌CEO施密特15日接受美國《新聞周刊》獨家專訪,解釋最近威脅退出中國一事。他堅稱在中國受到的審查很多,很不自由,並說谷歌是家「特別的公司」,所以中國的情況對他們來說「尤其複雜」。但當記者問到谷歌是否準備把中國市場讓給百度時,他說這當然是一個可能的結果,但還有一個結果是「我們可以與中國政府繼續協商,取得一致后留在中國市場」。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本月15日證實,到目前為止,未接到有關谷歌撤回在華投資或撤出中國市場的報告。

[國內]

員工還在正常上班

昨天下午2點,晨報記者再次來到清華科技園的谷歌中國總部。大樓門外,一度專門派出2位保安「戒備森嚴」的情況不復存在。員工進出還是需要例行出示員工卡,但外來人員站在玻璃門前卻不會再有保安出來阻止。一樓大廳里,5位訪客正坐在沙發上等人,幾名工作人員在一旁上網。大樓門外,清華科技園物業公司的保潔人員正在仔細清洗谷歌石碑上殘留的污雪。

晨報記者從谷歌中國總部一位員工處獲悉,從13日上午就無法登錄的內部網站和全球資料庫已經在周一上午開始恢復正常使用。而1月14日下午從北京緊急飛赴香港異地處理銷售等事務的10餘名中國總部員工,也將隨著內部系統的恢復在近期回到北京。而且,中國總部還貼出了1月29日將在北京如期舉行高爾夫年會的通知。

晨報記者致電谷歌中國公關林伶詢問谷歌退出中國市場的計劃是否改變,她表示,自己也是通過媒體報道才知道公司高層態度有所變化,但是目前並沒有接到美國總部關於此事的任何通知。

昨天下午1點45分,晨報記者來到谷歌位於上海來福斯廣場的辦公室,與上周谷歌宣布考慮退出中國時「警備不嚴」的狀況不同,這次,記者剛出電梯即遭到樓層保安的阻止。當記者表明身份,並表示打算採訪谷歌上海時,負責保安的工作人員只讓記者留下聯繫方式,不準進入辦公區域採訪。在記者再三追問下,他明確表示:「谷歌的員工還是在正常上班。」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923

主題

4917

帖子

159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99
沙發
鐵螳螂 發表於 2010-1-20 04:3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鐵螳螂 於 2010-1-20 04:31 編輯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819387&extra=page%3D1
 谷歌說要與中國政府談判,這本身讓人感到好笑。

  第一,中國並沒有盛情「邀請」你來,也沒有強迫你來。外資企業只要遵守中國法律,合法經營,來去自由,悉聽尊便。在信息領域,和其他經營一樣,一切由市場決定你的存亡。

  第二,谷歌是到中國來賺錢的,他沒有與中國政府談判的地位,他只能向中國政府的有關部門申請開業或停業,並按規定納稅。
  
  開業,必須向中國政府的商業部提出申請。 停業,需先向稅務局申請,通過稅務局的驗收,出具證明沒有偷稅漏稅後,再向工商管理局主管外資的部門遞交停業報告。只有稅務局證明你沒有偷稅漏稅的驗收報告,工商管理局才會接受你的停業申請。

  也就是說,谷歌必須服從的是中國政府的管理,而不是什麼「談判」。和政府談判的主體必須是政府而不是企業,才可以產生「雙邊協議」,谷歌沒有這個資格。

  第三,自討沒趣的另一個原因是對自己的高估。這樣,在面對中國政府堅持國家主權的強硬立場下,「紙老虎」原形畢露,進退兩難。這幾天,為挽回自己的形象的確也忙得不亦悅乎。

以上引文是laodai的言論,對這個問題本人不太懂,單純看laodai的說法,也無不妥之處,所以引出供讀者參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2: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