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10海歸創業應關注的3件事:低碳 住房 身份認證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10-2-8 16: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年,金融危機為中國帶來了吸引人才的機遇,海外學子回國熱潮繼續升溫。「千人計劃」的實施為高層次人才引進提供契機。本報於2009年12月 26日第5版曾以整版篇幅,從宏觀角度關注了海歸回國創業政策新動態,分析了各地「走出去」也「引進來」的雙渠道引才平台,探討了各地留創園15年的風雨歷程。2010年,海歸有哪些新東西需要關注呢?本期我們選擇了3個微觀角度,分析2010年與海歸切身相關的幾大問題:「低碳經濟」背景下,海歸人才如何抓住機遇;海歸公寓能否解決海歸住房問題;身份障礙是否繼續影響海歸的生活?

  「綠色革命」,海歸顯身手的新舞台

  在金融海嘯尚未退去,經濟復甦仍待穩固之時,發展低碳經濟正成為世界各國尋求經濟復甦、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中國政府近年來大力支持低碳經濟發展,從宏觀政策指導到銀行信貸支持,從地方發展戰略到民眾生活方式,「低碳」概念正在向各層面滲透。業內人士指出,低碳經濟有望成為經濟復甦和新一輪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中國發展低碳經濟才剛剛起步,這場變革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掌握創新能源科技的人才。自然,擁有國外先進經驗和技術的海歸越來越受到業內人士的關注。

  事實上,中國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的綠色革命正吸引眾多海外留學人員歸國創業,投身這場綠色革命熱潮。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2009年評出的全球綠色財富榜顯示,中國共有17位企業家入榜,企業家總數排名世界第二,主要集中在太陽能和電動車領域。中國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的政策和低碳經濟發展的市場潛力正在形成一股巨大吸引力,成為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創業的重要因素。

  2009年12月26日至28日第十二屆中國留學人員科技交流會(簡稱「留交會」)在廣州召開,此屆留交會共有2300多位海外高層次留學人員、 120個留學人員專業社團攜850多項高新技術項目報名參會參展,留學人員中擁有博士學位的佔55%。而國內單位的參展規模也創歷屆新高,提供了近萬個高層次崗位吸引海外人才。

  據此屆留交會官網的統計數據顯示,新材料、環保、新能源、節能技術領域的留學生總數達1360人,僅次於電子信息類的留學生。這說明,中國龐大的海外留學人才隊伍已經看到了這個機遇。他們正藉助海外人才科技交流的平台,尋找回國創業、參與這場綠色革命的契機。

  作為人類社會發展應走的必經之路,低碳經濟正在逐漸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這為資本市場帶來了新的投資機會,相對地,海歸作為連接中外的橋樑也必然更 「吃香」。回顧2009年,我們不難看到海歸在環保電池、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這些市場最熱門板塊中的活躍身影。展望2010年,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低碳經濟剛剛拉開的大幕上,海歸將上演一場精彩好戲。

  海歸公寓,令人期待的工程

  海歸是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求學海外,頂著「海歸人才」的光環回到國內創業創新。

  同時,海歸還是一個普通的群體,他們和平常人一樣需要面臨衣食住行等生活上的問題,因此談引才,房子仍然是一個不得不談的問題。

  高層次人才一般在國外都已經有了穩定的工作和較為舒適的生活環境,回國發展就意味著要放棄這些優越條件,從頭開始。為了解決創業海歸的住房問題,各地紛紛出台優惠政策。比如,發放安家費或購房補貼、增加海歸購買限價房的機會等。然而由於這些政策要求較高,被認定為國內高層次專業人才或海外高層次專業人才的留學人員,才可享受優惠待遇。一般對象都是在國內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擔任副教授、副研究員及以上職務,學術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的專家學者或學科帶頭人;在國內外知名企業和金融機構擔任中高級職務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主持過大型科研或工程項目,有較豐富的科研、工程技術管理經驗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等。條件較高,名額有限,惠及海歸人才面較小,這三個因素直接導致優惠政策的作用有限。

  針對上述情況,近年來,各地紛紛斥資興建海歸公寓,一方面努力擴大惠及海歸人群,另一方面「打包」解決引進海歸人才的居住、辦公甚至是家屬安頓問題。南京、廣州、廈門以及常州等地已建成多處海歸公寓,以方便回國創業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業安居。2009年,常州市鐘樓經濟開發區投資1500萬元購下青楓公園旁景瑞曦城小區24套景觀公寓房,並進行裝修,打造海歸公寓,儘力為海歸生活便利和事業發展提供條件,為海歸家屬的安置、子女入托入學、醫療服務和購房等提供諸多方便。

  海歸公寓能否真正解決海歸住房問題,還不能過早下結論。因為它也是建立在人才評定等級基礎上,覆蓋面仍然有限,不能完全解決引進人才的安居問題。但海歸公寓代表了一個積極的信號,表明解決海歸住房問題的措施更加務實和具體。2010年,海歸公寓仍是令人期待的工程。

  海歸「身份障礙」,還需掃清

  海外留學人才歸國雖然在創業方面享受許多優惠政策,但由於國內的戶口和身份證已被註銷,大多數海歸只能以護照作為有效證件,這使他們在貸款、醫療、子女上學等方面遇到諸多不便。如何掃清「身份障礙」,讓海歸在生活上享受和市民同等的待遇,是2010年值得繼續關注的問題。

  當前國家已開始向在華工作和經商的外籍華人頒發永久居留證,讓他們享有申請創業基金、子女教育、房產購買、社會福利等待遇。2009年南京的「藍卡」 就方便了不少海歸的生活。藍卡相當於海歸的身份證,手持「藍卡」的南京市海歸可在資金申報、創辦企業、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子女就讀、居留和出入境、駕駛執照、購房等9個方面享受市民待遇,現在已有10位海外人才和兩位海歸家屬成為南京市首批海外人才居住證的主人。這些措施的確解決了一些海歸的後顧之憂,但是就像很多專家指出的那樣,這些政策往往還都不具普遍性及延續性,而是通常以高層次留學人員的學歷、學術或專業水平的高低來界定優惠待遇的分配實施標準。在一段時間內,「身份障礙」還會繼續影響海歸的生活。

  制度建設有利於人才的回歸。系統、完善的留學人員回國政策,將會對中國企業的自主創新乃至創新型國家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產生積極影響。


  

沙發
匿名  發表於 2010-2-13 16:45
第一點說得不錯。但高學歷不代表高層次。所以中國目前的政策只注重高學歷而不注重實際發展能力。
3
匿名  發表於 2010-2-27 11:28
不要說的那麼好聽.華僑回國,由於沒身份證,住旅社,對換外幣,銀行開戶都成為問題.可以說基本上剝奪了華僑在國內的生存路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0: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