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務人員精神狀況調查 壓力大醫患關係綳得緊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09-11-20 02: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11-17 14:49:11  齊魯晚報   編輯:Kathy

  山東社科院省情綜合研究中心、山東大明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從2009年7月起,歷時3個月,在全省範圍內進行了「山東醫務人員精神狀況調查」。

  調查主要圍繞醫務人員精神壓力(包括個人生活壓力、工作壓力、人際關係壓力、社會尊重與社會環境壓力)和思想動態兩個方面展開。被訪問的醫務人員中,醫生574人佔53.1%,護士506人佔46.9%。樣本範圍涵蓋我省主要醫療單位。

  精神壓力:78.52%認為壓力較大

  調查數據顯示,我省醫務人員總體壓力較大,78.52%的醫務人員壓力達到中等程度及以上,其中有28.71%的醫務人員壓力達到重度程度及以上,表示沒有壓力的醫務人員僅佔2.96%。

  據調查,醫務人員的壓力來自於四個方面:社會尊重與社會環境、工作壓力、個人生活壓力、人際關係壓力。數據顯示,社會尊重與社會環境是醫務人員的主要壓力來源,是4個壓力源中評分最高的一項。其中,「發生醫療糾紛時,媒體報道不全面、不客觀」給醫生造成的壓力最大;「對醫務人員的法律保障體系不完善」給護士帶來的壓力最大。在人際關係方面,「患者不理解、不信任」、「患者不禮貌、不合作」分別是引起醫生和護士壓力的主要來源。

  職業評價:66.85%反對子承父業

  調查報告顯示,醫務人員對自身從事的職業普遍評價不高。56.30%的醫務人員認為所從事的職業風險很大,54.07%的醫務人員認為所從事的職業工作繁重。66.85%的醫務人員堅決反對子女再從事該行業,僅有4.81%的醫務人員表示會建議自己的子女將來從事醫療行業。

  在不同意子女將來從事醫療行業的原因中,98.34%的醫務人員認為醫療行業工作風險大、工作壓力大,另有78.67%的醫務人員表示醫療行業的風險與報酬不匹配,還有78.39%的醫務人員認為醫患關係緊張,甚至威脅人身安全。

  針對部分醫務人員收受「紅包」、「回扣」等現象,68.70%的醫務人員認為「有損醫務人員形象,嚴重惡化醫患關係,單位應加強管理,發現后嚴肅處理」。

  針對醫務人員「開大處方,做不必要檢查」的現象,67.78%的醫務人員認為「對個別醫生的不道德行為,單位應當加強管理、嚴肅處理」。57.04%的醫務人員認為有損醫務人員形象,將惡化醫患關係;46.67%的醫務人員表示,怕出醫療事故,只能多做檢查;還有38.33%的醫務人員認為,政府投入太少,醫療機構按市場化運營是產生此類現象的主要原因。

  醫患關係:僅6.11%認為雙方融洽

  對於現在的醫患關係狀況,醫務人員普遍認為並不樂觀。其中,31.85%的醫務人員感到醫患關係緊張,雙方對立現象嚴重;35.19%的醫務人員認為雙方關係一般,分歧多於合作;認為醫患關係融洽、雙方能夠展開良好合作的只佔6.11%。

  在對導致醫患關係緊張的原因調查中,72.22%的醫務人員認為,患者就醫經濟壓力增加是最主要的原因。在如何處理患者欠費這一問題上,54.44%的醫務人員認為,應與患者家屬協商,交齊費用后再安排治療;41.30%的醫務人員認為,救死扶傷是醫生的責任,應當先醫治。還有的醫務人員建議根據情況處理欠費問題,「救死」但不「扶傷」。

  導致醫患關係緊張的原因,還有超過50%的醫務人員認為,媒體報道片面、患者對醫方期望值過高、國家對醫療投入不足、法律不完善等,都是造成醫患關係緊張的重要原因。也有部分醫務人員從自身尋找原因,認為與患者溝通把握不當、醫德醫風問題、工作態度不好、技術不高等都會對醫患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為進一步改善醫患關係,72.78%的醫務人員建議,健全醫療管理體制和相關法律保障體系;70.19%的醫務人員認為應進一步深化醫療體制改革,加大政府對醫療衛生的投入,減少患者自付比例;超過50%的醫務人員認為,健全醫療責任保險制度、加強醫務人員與患者的溝通了解、及時堅決地打擊「醫鬧」、依法解決醫療事故、建立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構等,都可以對改善醫患關係發揮重要作用;超過40%的醫務人員認為普及全民健康知識、加強醫德醫風建設等意義重大。

  醫療改革:52.59%建議推進藥品監管改革

  我省醫務人員非常關心當前醫療體制改革,為有效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79.63%的醫務人員認為,首先要進行農村醫療保障、社區醫療保險、城市醫保制度改革;69.07%的醫務人員認為,應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建設,充分利用各種醫療資源,引導患者合理分流。

  另有52.59%的醫務人員提議,推進藥品監管制度改革,減少審批、流通環節;還有醫務人員認為,完善城鄉社會醫療救助體系制度、改革公益性醫院管理體制、鼓勵引入社會資金等多元化投資和多渠道辦醫、進行醫務人員收入市場化改革等都是有效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有效途徑。

  新聞鏈接

  醫患糾紛時有發生

  近年來,各地醫療糾紛和醫鬧事件時有發生,醫患關係矛盾突出,給正常的醫療秩序帶來嚴重影響。今年內地已連續發生多起醫患糾紛事件,比如:

  5月28日晚,湖南省株洲市第二醫院發生一起醫患糾紛事件,因一名患者死亡,值班醫生、護士、急診科護士長遭到患者家屬毆打,事件導致醫院門、急診癱瘓兩天。

  6月1日,河南省武陟縣一產婦在縣婦幼保健院分娩時,因發生羊水栓塞不幸身亡,其家屬糾集近六十人圍攻保健院達數小時,院長被打。

  6月8日,浙江省臨海市白水洋國土分局局長之女,在杭州市第一醫院門診公共場所自行墜樓。雖經全力搶救,但終因患者傷勢過重死亡;其父率百餘人到醫院圍攻打砸,造成醫院六人受傷。

  6月11日,武漢江夏區疾控中心一名護士上班時,被一名男子在接種室內持刀割喉而死。江夏區衛生局證實,兇手此前到疾控中心打過狂犬疫苗,后多次騷擾該護士,稱護士給他打的疫苗是「毒血」。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6: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