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60位皇帝是這樣死的——中國帝王非正常死亡的13種「殺法」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09-8-12 18: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帝王非正常死亡的十三種「殺法」,導致60位皇帝是這樣死掉的。
在中國歷史上,帝王殺人是很出名的。一個人犯罪不只是一人遭殃,而是全家,有的是全族,最重的是誅九族,一塊掉腦袋。用殺人如麻來形容帝王的殘暴是比較貼切的。這樣的帝王很多,每一個王朝的開國之君,幾乎都是當朝的第一殺人王,是屠夫。如朱元璋,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殺人皇帝、鐵腕皇帝。但是,任何事情都是辯證的,殺人者在殺人的同時,自身亦危機四伏,時時有掉腦袋的兇險,甚至連最不會殺人的宮女,都可能能聯合起來殺皇帝。如明朝的第十一皇帝朱厚熜,差點就讓楊金英、蘇川葯、楊玉香、王槐香等十多位宮女給勒死,因為宮女操作時太緊張,不會殺,朱厚熜才倖免一死。
   
    所以,他殺在帝王非正常死亡記錄中的比例是相當高的。大概統計,有超過60位大大小小皇帝是這樣死掉的。這些被他殺的皇帝起因各異,式樣也是五花八門。以「兇手」為主線,根據相互之間的關係,發現,大概有如下十三種皇帝「殺法」近臣殺、宦官殺、子殺、叔殺、父殺、母殺、妻殺、兄弟互殺、祖母殺、外公殺、岳父殺、兵殺、俘殺等。
   
    一、近臣殺
   
    這種殺法叫犯上作亂,過去叫弒,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常見的現象之一,特別是早期王朝中,臣子不臣要弒殺皇帝的,例子多不勝舉。十六國時期、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時期,還有各朝的後期,都是「臣弒君」的重災區。殺個一個皇帝比砍一個草寇還容易,更方便。
   
    漢少帝劉辯(公元175-190年),公元189年四月當了皇帝,結果九月就被廢了。當時是奸臣董卓當道,董卓廢劉辯為弘農王。次年派郎中令李儒酖,將劉辯毒死。可憐啊,劉辯虛歲才16歲。之後,他的弟弟劉協(公元181-234年),被董卓擁立為皇帝,追謚劉辯為「弘農懷王」,史稱廢帝,或少帝。死後被草葬。
   
    十六國時漢系隱皇帝劉粲,昭武帝劉聰之子。先是以皇太子身份總攝朝政,公元318年七月正式即帝位。但當年九月,剛當了兩個月皇帝的劉粲,即讓掌管兵權的大將軍、錄尚書事靳准殺掉了。當時情況是,靳准將發動**,想聯合重臣王延。王延不從,被靳康綁了回來。靳准遂下令**,沖入皇宮抓住劉粲,立刻誅之。所有劉姓皇族也跟著遭殃,男女老幼,一個不剩,全讓殺了。靳准又掘開劉聰的宣光陵、劉淵的永光陵進行報復。劉聰剛葬一年,屍體尚未完全腐爛,靳准一刀砍下了他的頭顱。但靳准也沒有好下場,被滅西晉的第一功臣劉曜追殺。劉曜被太保呼延晏等擁為皇帝后,改漢為趙(史稱前趙),立即將靳氏一家斬盡殺絕。一報還一報,劉曜又被後趙始主所殺。
   
    十六國時期,大部分皇帝都是被手下謀殺的。所以,才有那麼多小國小朝出現。
   
    唐昭宗李曄(公元867-904年)、末帝李柷(公元892-908年)均為其臣子朱全忠所殺。朱全忠原名朱溫,本是黃巢部將,公元882年叛變,舉兵降唐。唐朝廷授朱溫右金吾大將軍、河中行營招討副使,還賜名全忠,后授為梁王。但朱全忠並不忠,擁兵自重,權欲熏心,一直企圖篡唐自已當皇帝。天復四年(公元904年),先是逼李曄遷都洛陽,同年八月,朱全忠將李曄殺了。但他不敢一下就當皇帝,而是拐了一個彎,就立李柷為帝,過渡一下。
     
   
     
   
     
   
     
   
     
   
     
   
    劉盈的皇后是他的親外甥女,呂雉大女兒魯元公主的女兒。呂雉做事很絕,在少帝大了后,把少帝的生母,就是那個宮女也給毒殺了。漸漸懂事的少帝知奶奶殺了自己的母親,心裡不高興,口出怨言。結果這讓呂雉很擔心,感到少帝不聽話不保險,乾脆把少帝毒死,另立同樣年幼的常山王劉義為帝,自己繼續在位。
   
    十、外公殺
   
    按照道理,就是再選皇帝,也不能有外公的份子,一般人想也不會想的。但在公元581年的時候,偏偏就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情,外祖父把皇帝外孫給殺了,自己當了皇帝。
   
    這個「狼外公」就是前面提到過的隋開國之君、高祖楊堅。楊堅(公元541-604年),是南北朝時期北朝北周宣帝宇文贇的老丈人,即皇后楊氏之父。公元579年二月,宇文贇自稱天元皇帝,讓位只有7歲的太子宇文衍,史稱靜皇帝(見前文《誰才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小皇帝」》)。由於宇文衍年幼,讓楊堅當輔臣,輔佐朝政,封他為庄大相,假黃鉞,進爵隋王,總攬朝政。楊堅這還不滿足,公元581年二月,直接把宇文衍給廢了,逼外孫禪位,以其為介公,三個月後宇文衍死了,北周就此滅亡,葬於恭陵。41歲的楊堅自立國號隋,就此中國有了歷38年的隋朝。隋朝與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很相似,也歷三代而亡,君王多未得好死。楊堅64歲時,讓兒子楊廣給殺了,葬后葬太陵。
   
    十一、岳父殺
   
    與外祖爺的關係一樣,作為岳父的外戚也是與當皇帝不搭界的。但在西漢末年,讓王莽逮住了一個機會,把閨女婿殺了,過了23年的皇帝癮。
   
    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年),漢平帝劉衎的岳父。公元前1年,25歲的漢哀帝劉欣死了。劉欣無子,時為重臣的大司馬王莽說服自己的姑姑王太后,迎立只有9歲的劉衎為帝,史稱平帝。為了加強自己的地位,再次遊說太后,要劉衎娶自己的女兒為媳婦,也就是立她為皇后。只有12歲王氏遂與劉衎成婚婚,王莽當上了「國丈」。之後,女婿劉衎不滿王莽的**,矛盾加深。王莽遂限制其行為,強化控制,連他的母親衛姬都讓見,還將劉衎的舅舅一家殺掉,阻止其他外戚勢力的形成,以免威脅自己。
   
    劉衎心中更加不滿,王莽愈發擔心日後難以控制局面,索性毒死小女婿,立兩歲的劉嬰為帝。僅有14歲的女兒成了皇太后,這大概也是中國歷史上年齡最小的皇太后了。在這種情況下,太皇太后王氏只好讓王莽代天子朝政,稱「假皇帝」或「攝皇帝」。居攝三年之後,公元8年,54歲的王莽直接廢了劉嬰,自立為帝,改國號「新」,史稱「王莽篡漢」。王莽也因此成了中國封建帝王中第一位通過篡位當上皇帝的人。
   
    從歷史的發展來看,王莽當皇帝顯然比乳臭未乾的劉嬰合適,西漢后朝王莽也為穩定劉家天下作出了貢獻。當了皇帝后,王莽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王莽新政」。但也引起了貴族勢力的強烈不滿。加上對邊防處置失策,國內賦役繁重,刑政苛暴。又遇黃河改道,天災加人禍,政局動蕩。天鳳四年(公元17年)赤眉軍、綠林軍起義。地皇四年(公元 23年)綠林軍攻入長安,混亂中王莽被殺,新朝滅亡。
   
    十二、兵殺
   
    帝王多是馬上得天下,兵士在打江山的過程中,是絕對主導力量。從本質上來說,兵權即皇權,皇權即兵權,沒有軍隊想當穩皇帝是不可能的,即**所說的「槍杆子裡面出政權」。兵士可以幫自己打天下,但也能讓自己成了馬下冤鬼,被兵弒的皇帝也很常見。
     
   
     
   
    隋煬帝楊廣就是被部將宇文化所殺。楊廣(公元569-618年),高祖楊堅的次子,又名楊英,公元581年封為晉王,在南下滅陳和抵禦北方突厥的過程中,立下大功,為楊堅賞識,太子楊勇被廢后當了太子。公元604年七月,36歲的楊廣謀殺了楊堅,當上皇帝。
   
    楊廣是中國歷史出名的荒淫皇帝之一。繼位后,他大興土地,每月役使200萬人營建洛陽。又用了約1億5千萬個人工開鑿「京杭大運河」,供其去楊州作樂。當年,自洛陽到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共設置了40多座行宮,身邊的美女如雲,整日花天酒地。由於無止境的徭役和兵役,加天碰上災年,民眾不滿其統治,紛紛起義,最後,楊廣帶著蕭皇后和大批宮女美人,逃到了江都。
   
    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三日,其禁衛軍兵變,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傍晚時殺入宮中。楊廣與蕭皇后出逃被捉,叛軍要取其頭顱,楊廣選擇服毒,稱要留全屍。服毒未成,被兵士勒死,滿足了他留全屍的願意。死後草葬於江都宮,遺跡至今尚存。
   
    金國皇帝、海陵王完顏亮也遭遇了與楊文一樣的結果。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海陵王與南宋作戰敗逃途中,讓自己的部下殺死了,終年40歲,當了13年皇帝。海陵王屍體運回來后始葬北京九龍山金帝陵區內,后被遷出草葬。
   
    十三、俘殺
   
    中國歷史上,堂堂一國之君被外族捕俘的不是一個人兩個人,最著名的就是明英宗朱祁鎮了,於正統十四年(1149年)在土木堡之戰中被瓦剌生俘。但很幸運,朱祁鎮保住了一條命。被放回的朱祁鎮九年後,竟然還能重新當上了皇帝。但更多的情況下,俘后都會被殺掉。
   
    另一個被俘名人是宋徽宗趙佶。這個皇帝很有藝術天賦,如果不是當皇帝,應該是史上傑出的文人之一,平生著作極多。存世畫作尚有《芙蓉錦雞》、《池塘秋晚》、《四禽》、《雪江歸棹》、《桃鳩圖》等,如今都成了天價文物,還有詞集《宋徽宗詞》。由於皇帝喜歡舞文弄墨,趙佶當政時文藝繁榮,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即為此繪就,敬獻於他。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趙佶被金兵俘走。被俘后受盡凌辱,宮內女人也都被兵士要求強行發生性關係,或妻或妓。自己的愛妃王婉容也未能保住,被金兵奪走姦汙。後來死於五國城,葬永祐陵。
   
    西晉時愍帝司馬鄴(公元300-317年),公元313年14歲時即位,四年後,匈奴人劉曜進攻都城長安時,司馬鄴出城降順,后被十六國時期漢王劉聰所俘殺。
   
    十六國時期南燕慕容超(公元385-410年),公元405年承繼父慕容德皇位。410年南燕為東晉劉裕打敗,慕容超被俘送於建康(今南京)殺掉。南燕僅歷14年滅亡。
   
    十六國時期夏系赫連昌(公元?-428年)、赫連定(公元?-431年)兄弟倆,先後稱帝,分別當了四年皇帝。先後被北魏生俘。赫連昌被俘后,北魏很客氣,封其為秦王,公元428年將他殺了。
   
    南北朝時期北朝北齊系,後主溫公高緯、高恆,是父子關係。公元577年,北周攻陷都城鄴(今河北臨漳西南),父子先後被俘,同月被賜死。
   
    上述十三種「殺法」,為中國帝王非正常死亡中「他殺」的主要記錄。當然,實際上遠不止這些。即使上面所提到的,也不全面,以後有時間再慢慢補充。從所有「殺法」來看,最危險的因素往往來自家庭內部、親戚之間。由此可見,「家賊」難防一說,是千真萬確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6: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