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凡有所相,皆是虛妄

[複製鏈接]

104

主題

1785

帖子

451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5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orules 發表於 2008-12-9 13: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誰能把這一句翻譯成英語?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沙發
大熊貓 發表於 2008-12-9 13:40 | 只看該作者
翻譯要求信達雅。中文還沒領會透,哪裡能翻成外文。我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

主題

1785

帖子

451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51
3
 樓主| gorules 發表於 2008-12-9 22:44 | 只看該作者
凡有所相,皆是虛妄
All appearances are empty and fals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主題

91

帖子

4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夜貓子

積分
45907
4
鄉下人進城 發表於 2008-12-9 22:5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樓 gorules 的帖子

原帖由 gorules 於 2008-12-9 22:44 發表 [凡有所相,皆是虛妄 - 信仰天地 -  backchina.com]  
凡有所相,皆是虛妄
All appearances are empty and false.

孩子,先好好學學中文閱讀,不要好高騖遠。

[ 本帖最後由 鄉下人進城 於 2008-12-9 22:51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

主題

1785

帖子

451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51
5
 樓主| gorules 發表於 2008-12-9 23:07 | 只看該作者
凡有所相,皆是虛妄
All appearances are empty and false.

大家覺得翻譯的怎麼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6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8-12-9 23:3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樓 鄉下人進城 的帖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7
大熊貓 發表於 2008-12-10 00: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樓 鄉下人進城 的帖子

梵文里那個「相」是什麼意思。無從得知。
根據佛門祖師大德門的解釋,這個「相」是色聲香味觸法。常說的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文字相、言說相、心緣相。

有人經常批評佛教拜偶像,這種人對佛教的無知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他只要稍微讀讀金剛經,就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望文生義,也不會得出這個結論。
自己著相還不知道,反而論斷他人。

[ 本帖最後由 大熊貓 於 2008-12-10 14:12 編輯 ]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5690

帖子

123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9
8
借屍還魂 發表於 2008-12-10 00:41 | 只看該作者
「相」就是橡皮泥,想怎麼捏,就怎麼捏;想捏成啥樣,就捏成啥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9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8-12-10 01:1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大熊貓 於 2008-12-10 00:19 發表 [凡有所相,皆是虛妄 - 信仰天地 -  backchina.com]  
有人經常批評佛教拜偶像,這種人對佛教的無知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他只要稍微讀讀金剛經,就知道「凡有所相,皆是虛妄」。望文生義,也不會得出這個結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10
大熊貓 發表於 2008-12-10 01:3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樓 在美一方 的帖子

這年年頭,美女怎麼都不不愛紅裝愛武裝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5690

帖子

123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9
11
借屍還魂 發表於 2008-12-10 01:4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大熊貓 於 2008-12-10 01:39 發表 [凡有所相,皆是虛妄 - 信仰天地 -  backchina.com]  
這年年頭,美女怎麼都不不愛紅裝愛武裝呀。


到底愛啥啊?
釣魚島是中國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

主題

3759

帖子

895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95
12
buffer 發表於 2008-12-10 01:5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5樓 借屍還魂 的帖子

愛挑顛倒字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13
大熊貓 發表於 2008-12-10 01:5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5樓 借屍還魂 的帖子

犯口吃的毛病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

主題

1785

帖子

451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51
14
 樓主| gorules 發表於 2008-12-10 04:1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大熊貓 於 2008-12-10 00:19 發表 [凡有所相,皆是虛妄 - 信仰天地 -  backchina.com]  
根據佛門祖師大德門的解釋,這個「相」是色聲香味觸法。


色:視覺(眼睛)
聲:聽覺(耳朵)
香:嗅覺(鼻子)
味:味覺(舌頭)
觸:觸覺(皮膚)
也就是說相是人的五種感覺器官感覺到的。
法是什麼呢?就是把感覺到的再經過思考,研究,推理,論證。
大家同意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3

主題

3902

帖子

941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摧毀希望

Rank: 3Rank: 3

積分
941
15
davidlee 發表於 2008-12-10 06:5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gorules 於 2008-12-10 04:12 發表 [凡有所相,皆是虛妄 - 信仰天地 -  backchina.com]  
法是什麼呢?就是把感覺到的再經過思考,研究,推理,論證。
...


依俺完全門外漢的理解,「法」是指所謂的「事物本質」,而不是「方法」的意思。
討嫌的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

主題

1785

帖子

451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51
16
 樓主| gorules 發表於 2008-12-10 07:1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davidlee 於 2008-12-10 06:53 發表 [凡有所相,皆是虛妄 - 信仰天地 -  backchina.com]  


依俺完全門外漢的理解,「法」是指所謂的「事物本質」,而不是「方法」的意思。


「事物本質」比「法」更難理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17
大熊貓 發表於 2008-12-10 08:0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0樓 gorules 的帖子

gorules同學,好好度蜜月吧!別給自己一生留下什麼遺憾。別讓新娘有什麼抱怨。
我的理解,供參考。法,這裡是狹義的法,指法塵。*用現代的話來講,落入意識里的印象。我們有意無意當中記憶、思考的東西。術語是心緣相。

[ 本帖最後由 大熊貓 於 2008-12-10 08:08 編輯 ]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18
大熊貓 發表於 2008-12-10 08:17 | 只看該作者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六、見相非相見如來( 黃念祖---金剛經一滴)
離四相修一切善法即得菩提,成就佛果。佛乃離相修善之果,所以不可以色相得見如來。經中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所以不可以色見聲求。這裡一位蔡居士認為這四句還不圓滿,她很有智慧。這是鳩摩羅什翻譯簡化了,原來是八句。好幾位古德,以及玄奘大師翻譯的底下還有四句,玄奘大師的全偈為:『若以色觀我,以音聲尋我,彼生履邪思,不能當見我,應觀佛法性,即導師法身,法性非所識,故彼不能了。』后四句指出,應觀導師的法身,法身即是佛的法性。(即佛真性,又稱佛性,或自性。法性所適用的範圍最廣。)如來的妙體即是法身佛的真性(法性)。但法身不可以世智來見,所以說法性不可見。也不可以『識』知。故玄奘大師雲『法性非所識』。不可見又不可識『故彼不能了』。佛身只是眾生不能見不能知,但絕不是斷滅頑空。打個比方,有的物質有磁性,它產生磁場,有極大的作用。例如電動機、發電機,種種設備都是利用磁場的作用。但是磁場看得見嗎?摸得著嗎?連世間的磁性都不可見,何況法性,當然更是不可見。只是有,法性是有而不可見。法體,如來法身的法體,用我們的思惟不能了知。也就是說法性、真如、實相、般若種種,是如來的法身理體,眾生的知見,是達不到的。所以說不可思議。不可議,就是你說不出來,不是你的語言可以表達的。不可思,是你想不到的,不是你腦子裡所能想得到的。只有在離開這個思才可知。在妄想之中,你想去見,去知這個法體,就等於你坐在這個椅子上。自己想舉起這個椅子,是不成的。你只有離開這個椅子,才能拿起這個椅子。『應觀佛法性,即導師法身』。法性遍一切,就是導師的法身遍一切處,遍一切空間。但法性不是你的妄心所能認識的,猜測的。大家在這地方千萬要小心。所以色見聲求,不能見如來。法身如來在眾生的情見之中不可能認識到,知道,看到。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些相。《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你所見一切相都是虛妄的,眼前所見本來沒有,只是由於動相所生。再舉一個真實的例子,倓虛老人在香港剛剛圓寂,這件事是他親口對我說的。有位董子明居士,原是吳佩孚將軍的顧問。吳佩孚下野后,他就到青島湛山寺當教員。湛山寺是倓虛老人創建的,董居士在湛山寺給佛學班的學僧講國文,改文章。除了上課改卷子之外,他就是用功,把門鎖起來閉關自修。他與當時在湛山寺講戒的弘一大師相知,只是這兩個人彼此間才談談話。一天正在用功的時候,念得很虔誠。動了一念,他想到大殿拜佛。這一念一動之後,人就在大殿中拜佛了。拜了佛之後,他想我正在用功,我回我的房間用功吧。走回到自己房間,門都關鎖著,進不去。別人走過來,他就說:『師兄請你給我開開門,我進去。』那人說:『你叫我開門,你怎麼出來的?門都鎖著,你怎麼出來的!』於是這件事就這麼傳出來了,轟動湛山寺。大家聽明白沒有,人是怎麼出來的。我在北京聽到了,我認為這事很重要,是對我們學佛人一個很好的資料,是一個近代的實證啊。我問夏老師是否知道這件事,夏師說:『確有其事。』這個董居士就是夏師的外甥。後來倓虛法師由東北經過北京到香港去,我當時是廣播電台台長,我請他在電台播音,我親自招待他。我們談得很愉快。我就問他,我說:長老啊,你在湛山寺,當時有一個人從鎖閉的關房中出來到大殿,你知道不知道這回事?他說:怎麼不知道,當時我就是方丈。倓虛法師自己著作里寫了這個事情。所以這個事很能破我們的執著。你心中沒有離妄之前,牆壁都是障礙。你心中能有一念離妄,當下虛空粉碎大地平沉,何處是牆壁。所以這一切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不是說沒有這些相,而是看到這些相不分別、不執著。自己不因見相而起心動念,就合於『若見諸相非相』。這四句經文中,『凡所有相』是假諦,『皆是虛妄』是空諦,『若見諸相非相』是中諦,無相而相,相而無相,(從無相的理體顯現事相,是無相而相。雖有種種事相,萬象森羅,可是論其實無一物,故說相而無相。)真俗雙融,事理無礙,所以是中道第一義諦。從容中道即是如來。所以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本帖最後由 大熊貓 於 2008-12-10 08:21 編輯 ]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8

主題

2167

帖子

57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6
19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08-12-10 09:0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大熊貓 於 2008-12-10 08:02 發表 [凡有所相,皆是虛妄 - 信仰天地 -  backchina.com]  
gorules同學,好好度蜜月吧!別給自己一生留下什麼遺憾。別讓新娘有什麼抱怨。
我的理解,供參考。法,這裡是狹義的法,指法塵。*用現代的話來講,落入意識里的印象。我們有意無意當中記憶、思考的東西。術語是心緣 ...


個人理解與熊貓師兄說的一致。就是一切外景人事物在心中所起的概念、意識、邏輯、思想、感情、規律認識,是這裡所謂的法。包括意識形態,但不至於意識形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

主題

1785

帖子

451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51
20
 樓主| gorules 發表於 2008-12-10 10:5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一說實相 於 2008-12-10 09:00 發表 [凡有所相,皆是虛妄 - 信仰天地 -  backchina.com]  


個人理解與熊貓師兄說的一致。就是一切外景人事物在心中所起的概念、意識、邏輯、思想、感情、規律認識,是這裡所謂的法。包括意識形態,但不至於意識形態。


也就是說這法包括任何一種人的理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6: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