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百靈達清盤調查:一個代工工廠的沉浮

[複製鏈接]

1393

主題

6772

帖子

2390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ydeng 發表於 2008-10-23 21: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008-10-23 15:57:23  作者:朱宗文  

 

  10月21日中午,深圳市寶安區西鄉鎮黃麻布村,香港上市公司百靈達國際控股有限公司(2326.HK)內地工廠門前,一名郵遞員送達一份快遞函,卻無人接收,這名郵遞員感慨道,「前幾天還好好的,怎麼說倒就倒了呢?這麼大的廠啊!」

  當日,本報記者在百靈達工廠了解到,老闆張曦已多日未露面。自20日開始,百靈達在內地的主要資產——深圳工廠,已被寶安區人民法院接管和查封。目前,該法院已派出多名保安對工廠進行安全管理,工作人員也已開始對資產清點,準備變賣資產,用於償還工人工資和供應商貨款。

  百靈達的股票已於10月20日起暫停買賣。停盤前,其股價已跌至0.08港元/股。此前,百靈達公告稱,內地附屬公司資不抵債,有可能被清盤。

  創始人棄子

  「在我看來,去年9月百靈達控股權的轉讓,是百靈達出現這種結局的主要原因。」在百靈達深圳工廠幹了十多年的劉星(化名)告訴本報記者。

  控股權轉讓,是百靈達工廠的命運轉折點。

  2007年9月12日,於1984年創建百靈達的陳達,與收購方BJIL訂立買賣協議。BJIL以每股約0.7414港元的價格,收購百靈達1.7265億股(約71.46%股權),交易額約為1.28億港元。該收購已於2007年9月17日完成。

  百靈達主要從事小家電(電水壺、電熨斗、電暖爐及磨咖啡機等)代工業務(OEM),主要面向「歐美、澳洲、中東及東南亞等海外市場」。其核心資產,正是位於深圳寶安的這家工廠。

  劉星表示,「這十多年來,工廠生產一直很旺,沒有旺季和淡季之分。」在他看來,陳達要轉讓控股權主要原因可能是年事已高,力不從心了。「老闆兩夫妻都70多歲了,天天從香港開小車過來,跑得很勤,也很辛苦。」

  但百靈達一位中層王先生向本報記者表示,「2006年,百靈達出現的巨大虧損,這可能是陳達要將百靈達轉讓的主要原因。」 截至2006年3月的財政年度,該公司虧損1832.3萬港元。2007年3月,百靈達盈利1348.3萬港元,陳達迎來出手機會。

  新的接盤人張曦,來自中國內地。「新老闆張曦的管理與陳達有天壤之別,只是去年剛收購時到工廠來過一兩個小時就離開了,之後極少過來,只是新來一個總經理陳陽。」劉星說。

  在劉星這些員工看來,新老闆到來之後,工廠的運作開始變得不正常了。

  「2007 年10月份,新老闆接手后,從11月開始,工資就不正常發放了,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工廠倒閉。」劉星告訴記者,「原來我們工資是每月18日定時發放,但是去年11月開始,就分兩次發放,一次發放幾百塊,今年7月份就分三四次發放了,每次一兩百塊,幾十塊都有過。」

  劉星認為,這是「新老闆的實力不行」。

  據了解,在入主百靈達之前,張曦已是福邦控股有限公司(1041.HK)的實際控制人。本報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從事製造及銷售木材相關產品業務」的福邦,日子也不好過。2008年上半年,其木材業務業績出現倒退。

  福邦中期報告顯示,「2008年上半年,木材業遭遇若干不利因素,包括原材料、能源、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及人民幣升值,木材相關產品的生產及銷售增長率低於去年同期。截至200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集團之營業額為1066萬美元,較2007年同期下降15%。毛利率為9%,較2007年同期減少5%。 」

  在自身遭遇經營困境之時,張曦四處出擊,進一步加大了其資金壓力。此前,其還收購了海產食品貿易及加工公司Prowealth Holdings Group Limited的20%股權,總代價1.21億港元。

  難捱的2008

  而在張曦接手之前,百靈達敗象已顯。

  百靈達2008年9月28日的公告顯示,2005年9月至2007年6月間,因「支付加班補償費過少」,百靈達已收到「多名本集團中國僱員之三宗申訴」。

  公告還披露了來自供應商的申訴,「供應商因近期的金融風暴而收緊信貸期」,2008年6月中至9月,多間供應商向法院控告百靈達,申訴金額合共約976萬港元。在百靈達工廠,本報記者看到,部分塑膠啤機上貼有深圳寶安區法院的封條,日期為「9月9日」。

  遭遇「員工」和「供應商」的雙重夾擊,百靈達2008年上半年的業績下滑,是其根源。百靈達2008年7月29日公告稱,截至2008年3月31日的財政年度,百靈達的銷售額由上一年度的3.85億港元,下滑至3.45億港元,並再度虧損3595.6萬港元。其凈資產也由2007年的5069.6萬港元,銳減至2572.8萬港元。

  其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上半財年應付賬款積壓過大,以及整個行業供應鏈條疲軟的影響,本集團下半財年飽受原材料供應不穩定之苦,使得多個客戶訂單積壓和改期」,並且,「由於本集團所從事的OEM業務屬性,短期內難以將成本上升轉稼到銷售價格上」。

  深圳工廠「過去數月經營持續出現虧損」,「鑒於近期金融動蕩,本公司難以取得銀行融資或其他融資途徑」,並且,其向當地政府租借的物業,也將於10月31日到期,百靈達最終選擇了清盤退出。

  「事實上,從2008年7月份開始,上班就不正常了,上一天玩一天,10月已完全停工了,一些機器已被封,工廠已露出要倒的跡象。」劉星說。

  百靈達控股「撇清」

  「欠員工的工資近兩千萬元,欠供應商的也估計有兩千萬元。」百靈達中層王先生則向本報記者透露。

  20日,深圳寶安區法院已正式接管了該廠的資產,目前正在盤點。由於其物業系租賃而來,百靈達目前的資產只剩下機器設備和產品。「最終,估計會通過變現來歸還欠薪和欠款,但可能還是資不抵債。」王先生說。

  而上市公司百靈達控股已在意圖「撇清」與深圳工廠的關係。

  其10月17日公告稱,中國附屬公司乃一間「有限責任公司」,本公司除「就物業租金作出擔保外」,「概無就中國附屬公司提供任何其他擔保」,「董事會認為,若中國附屬公司進行清算,將不會對本集團現時之財政及現金流狀況構成重大不利影響」。

  百靈達還稱,「本集團還將發展如感應器或活門部件等若干電子部件之貿易。從2008年10月起,本公司將通過在香港註冊成立之全資附屬公司駿福貿易有限公司,展開貿易業務。」

  「政府曾與老闆(張曦)取得聯繫,他答應昨天(10月20日)過來處理善後事項,但最終沒有露面。」劉星認為,老闆是已決心放棄這家工廠了。

  21日,本報記者在百靈達深圳工廠看到,沒有領到8、9月工資的員工,都還繼續滯留在工廠內的宿舍,等待政府最終的處理結果。

  誰是下一個?

  過去一周,內地港企不斷出現倒閉,並正在波及大型企業。上市公司合俊集團(2700.HK)位於廣東東莞的3間玩具廠突然倒閉,逾6000名工人失業,而百靈達深圳工廠的倒閉,也將令超過1200名工人失業。

   本報記者從香港高等法院查詢的資料顯示,僅10月份上中旬,就有近50家香港企業申請破產清盤,其中既包括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也有像合俊集團、百靈達這樣的上市公司,行業涉及製造、零售、飲食和物流等。

   「今年春節時,香港商會曾經估計,今年將有上萬家香港企業倒閉,我們還感到過於憂慮了。」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主任陳廣漢說:「但現在看來,這僅僅是『倒閉潮』的開始。」 

   香港工業總會兼珠三角工業協會副主席劉展灝曾指出,近兩年,珠江三角洲的港資企業全球經營環境越來越惡化。

   「近年來,加工貿易、新勞動合同法、環保條例等新政策頻頻推出,以及人工成本和原材料價格持續上升,加上人民幣升值,在金融海嘯的衝擊下,港商出口海外市場的訂單,已大幅回落與萎縮。」

   「我認為,這些企業出現問題,金融海嘯僅僅是導火索,而不是主要原因。」中大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主任林江分析指出,「這跟倒閉企業的經營問題密切相關。」

   劉展灝表示,港企未來要加快轉型升級,否則會有更多港商將面臨倒閉危機。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10-23 22: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

主題

2646

帖子

2238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238
3
YellowTiger 發表於 2008-10-25 02:59 | 只看該作者
主要原因是"何不食肉麋"思想,不知己又不知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6: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