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匯源收購與精英陰謀

[複製鏈接]

1428

主題

2029

帖子

169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9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outon2008 發表於 2008-9-12 08: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匯源收購與精英陰謀
-



《北京商報》報道,匯源果汁上半年僱員總人數從去年底的9722人減少為7180人,其中銷售人數由3926名減至2520名。

  此外,剛公布的中期業績報告顯示,匯源集團上半年的銷售額為12.9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5.2%,毛利為3.9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2.2%。該公司核心果汁產品的銷售額(包括百分百果汁、中濃度果蔬汁及果汁飲料)減少7.3%,由去年上半年的12.76億元減少至今年上半年的11.82億元。各項數據正顯示匯源集團增速放緩。

  裁員2542人,這應是匯源為配合可口可樂下半年的這次179億人民幣的收購做好的準備,當然,被裁掉的這2542人是不知道公司下半年會有這麼大一筆「生意」的;而更勿庸置疑的是可口可樂如果成功收購匯源之後,大幅度的裁員會相伴而來,在可口可樂向匯源開出的保證里,只說將保留匯源原團隊,這當然不會被理解成全部員工,只能是頂層管理者。

  憑之前外資企業對中國民營企業收購之後的動作,現在更有理由關注可口可樂這宗生意成功之後,餘下的那7180人中的大部分普通員工的工作職位,伴隨而來的「清洗」和「砍頭」要怎樣發生和將波及多少人。

  朱新禮的荷包是滿滿的了,朱家成員也應得到溢價回報,但在任何一宗大規模的收購中,底層員工的去留往往最被忽視,也最不應被忽視――但現在我們沒有看到可口可樂對此有任何承諾。就是放下資本的國界屬性的爭論,也不要對企業家的責任心有太多不平,更不必對跨國公司收購之後的野心置喙,單是這幾千名匯源老員工的去向問題,相關的管理部門、關心此事的學者們就該對此項收購多提出一個「?」號。

  而匯源的中期報告的業績,實在頹得有點讓人費解,匯源果汁於2007年2月23日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上市距今僅1年零6個月,上市以來的業績不錯,截至2007年12月31日,匯源果汁收入達26.563億元,較2006年增長28.6%,股東應占溢利較2006年增長188.9%,達6.40億,在2008年相對平穩的經營環境中,在市場上亦沒有出現什麼大的破壞性新聞的條件下,匯源拿出這個灰色的中期成績單似乎更有理由支持其被可口可樂在下半年收購,它顯得慘淡的業績足以讓那些對可口可樂收購說三道四的人閉嘴了――如果匯源拿出2007年底那價高水平業績單,被出售自然就更不能被國人容忍了。

  可見,為了這宗收購,可口可樂和匯源高層之前至少幾月前已做足「功夫」,或者說是「陰謀」於密室久矣。

  其實呢,大可不必,朱新禮就是以「零價格」把手裡的股票出售給可口可樂誰又能把他怎麼樣?

  可能陰謀久了,就不會光明正大地行走了。

  幾年前老朱還在義正辭嚴地斥責宗慶后貪小向達能賣股,現在一時可能抹不開面子吧。

  而匯源的第二大股東法國達能集團在這宗收購宗中扮演的角色也頗讓人狐疑,雖然朱新禮一口否認出售匯源是受到達能的協迫,但《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說,如果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成功,達能這個目前因與娃哈哈的跨國官司將「且戰且退」的歐洲第三大食品集團將以3倍的溢價賣出持有的匯源果汁(01886.HK)22.98%的股份。能這樣退出,既體面又平靜,所以有知情人士向媒體爆料稱,將匯源賣給可口可樂是達能的一場「捆綁計」。由於達能自己希望能套現股份,又無法把20%多一點的股份賣出大價錢,所以才利用簽署的某些條款和遊說(協迫――可以把持有的股份直接賣給可口可樂),使得大股東匯源集團不得不同意將股份在這個體面的價位一起賣出。

  其實,朱新禮從對民族品牌的旗手一下子變成把民族品牌變成「肥豬」出手的劇變過程也頗令人回味,或者他當年的高昂調子是假的,或者現在的故作無賴科是假的――其實,這兩種東西都是假的,商人逐利的本質才是真的,所以他們嘴上噴出來的東西,有一句算一句也都是陰謀。

  但統統這些與可口可樂公司的公關手法以及跨國資本家們的資本陰謀相比又都是小巫見大巫了。

  網上已經有人注意到許多針對匯源收購案措詞嚴厲的帖子被悄悄「和諧」掉了,許多無恥之極的所謂中國精英學者又在唱高著資本無國界的調調,無不流露著收購公司不想讓事態太擴大,尤其是不想重演4月間法國家樂福公司在中國命運的意圖,現在還沒有人在振臂高呼「拒喝可口可樂」我也看過一家報紙建議組織一家「可口可樂匯源」公司,模仿「索尼愛立信」以緩解中國大眾經濟民族主義情緒。

  不過,我早在5月以後就不再喝什麼可口可樂,私下也認為王老吉確實比它更「可口」,而且每當我打開一聽王老吉都會覺得自己這樣做不但有益健康也能實實在在愛一把國時,那種品飲的感受可謂甘之如飴。

  希望我的讀者多喝國家飲料,少喝可口可樂,這次可口可樂收購匯源的179億元人民幣里的大部分應來自中國可口可樂用戶的「供奉」,或者還有大量中國銀行的貸款也未可知。

  今天的《環球時報》上發表了一篇《歐盟擔憂中國「經濟民族主義」》的由駐德記者采寫的文章。奶奶的,老外們也學會用「民族主義」給中國大眾正常的愛國情緒扣帽子了,只不過加上「經濟」兩個字,而這樣的文章一定會有形無形地給中國經濟管理者、中國企業、中國的軟骨學者和中國消費大眾們施加越來越大的壓力,文章似乎在說這樣一種聳人聽聞的道理:「經濟民族主義」正在成為破壞中國經濟前途的洪水猛獸。

  奶奶的,一個有本來就有民族屬性的人為什麼要怕被人家說「民族主義」?這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難道全球化就是中國的惟一出路嗎?一個更民主和自由的社會不就是允許這個社會的每個人都有權力表達自己的願望,而且只有這種表達更具個體性和多樣性,這種自由和民主才更有價值嗎?

  民族主義,只要不是極端的,就是愛國主義,它是偉大的品性。

  而那些將「經濟民族主義」倒打過來的行為必然是陰謀。

6

主題

238

帖子

5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52
沙發
網路民工 發表於 2008-9-12 13:45 | 只看該作者
老豬有小辮子攥在人家手裡啊,他也不容易啊?不聽話就得去坐牢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188

帖子

4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2

積分
43
3
lalacat 發表於 2008-9-12 14:3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2: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