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耶穌是誰?

[複製鏈接]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研究 發表於 2010-12-24 00: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耶穌降生在兩千年前,他生於貧窮長於卑賤,終其一生,只在猶太地一帶半徑為200公里的範圍內活動,沒有遠行過,只有一次離開國境到埃及,還是在嬰孩時期的逃難過程中。他從未擁有財勢,沒有受過訓練或正規教育,他的親朋也都平庸凡俗。嬰兒時,他曾使國王驚駭;孩童時,他曾使教師窘惑;成人時,他曾管轄大自然,平靜風浪,在波濤上行走如履平地。他不用醫藥而能治癒眾人的病,且從不收費。他英年早逝,只活了33歲,被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喪身在十字架上。
    兩千多年悠悠歲月,不知流逝了多少國家和偉人。許多主義、學說被淘汰,希臘、羅馬那些不可一世的政治人物,雖叱吒風雲,但都成為過去;多少科學家、哲學家、神學家,也都隨時間而逝。只有耶穌的名字越久越彰,他始終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愛戴。從釘他十字架的那群人到我們這一代,已跨越了兩千多年,但他仍然活著。他的敵人不能殺死他,墳墓無法禁錮他。如今他在天上榮耀的至高之處與父神同在,被天使稱頌,聖徒崇拜,魔鬼恐懼。他就是復活了的耶穌,是我們的救主。
    耶穌生前默默無聞,死後卻影響了人類歷史兩千多年之久,且繼續掌管著。他從未寫過一本書,但全世界的作家常以他生平的言論為題材,寫出不朽的名著,世上沒有一間圖書館能容納所有與他有關的著作,世上出版量最多的書仍然是《聖經》;他從未作過一首歌,世上最出色的音樂家因他的名創作了無數偉大的樂章,以他為主題的歌卻超過其它樂曲總和;他從未建立過一所大學,但所有學生人數的總和,卻不及他的門生;他未率領過一支軍隊,也未招募過一兵一卒,更沒有開過一槍一炮,但沒有一位將軍能有他那麼多的志願兵,且甘心為他捨命,在他的感召之下,不費一粒子彈,無數叛逆者歸降;他從未學過精神治療,卻治癒了無數破碎的心,且使死者復生,遠勝過古今的一切醫生。他令世上最優秀才智之士拜他為主為師,真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只有他才能令人心悅誠服。
    人類的紀元竟以耶穌的降生為分水嶺。人們稱他降生前的年代為公元前,降生后的年代為公元後。由此可見,他的降生直接影響著人類每天的生活。每年紀念他的一些節日,都帶給學生、教師、各階層人員連續多天歡樂的假期,這些假期都以他為主角。其中紀念他復活確實令人費解和驚喜,人人都不免一死,從未聽到過人能勝過死亡,而他,惟獨他卻不能被死拘禁,從墳墓里復活過來,且活到今天,一直活到永永遠遠。因此十字架一改原來羞辱、痛苦、刑罰、審判的印記,成了仁愛、和平、治病、救人的象徵,而且人人都按他定的守安息的誡命,七日的頭一日休息,儘管都不明白所有這些的來歷。
    耶穌真令人驚詫!每個禮拜日,全世界有十幾億人敬拜、讚美他。中國近幾年教會大大復興,已有幾千萬人認識他,至死不渝地信靠他。從未有人像他一樣,贏得億萬人的心,也從未有哪本書像他的話(聖經)那樣,亘古常新,經久不衰,通俗得老婦也能朗朗上口,同時又深奧得哲士卻不解其意。他的話帶著能力,賜人生命;他的話充滿智慧,使人通達;他的話是糧是水,叫人不餓不渴;他的話是奶是蜜,讓人甘甜潤澤;他的話是力量,使人得勝;他的話是金子,賜人榮耀;他的話是權柄,使人心靈得平安喜樂;他的話成了基督徒生命中腳前的燈,路上的光,使人腳步穩當,不致滑跌;他的話改變了無數罪犯,使他們離開犯罪,癮君子不再吸毒,都成了新造的人;他的話使傷心無助的人得安慰幫助;他的話叫人的生命更豐盛、更安全;總之,他的話是一切,他是一切的源頭。
    《聖經》是「天書」,是神自己向人說話,全書歷時一千多年,由40多位作者寫出,卻如出自一人之手,一氣呵成,歷經暴君摧殘禁逼,卻如星火燎原,又如枯枝發新芽,遍地開花結果,已被譯成2000多種文字,使全世界的人都曉得他的金玉良言。例如,他曾這樣教導人:「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11:28)「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天堂)去。」(約翰福音14:6)「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6:34)「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馬太福音5:44)
    耶穌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是一切罪人的拯救者,是心靈憂傷的安慰者,是陰間死亡的得勝者。為了世人,他甘願從創造者的身份降卑為人;為了世人,他捨去自已寶貴的生命,代替世人接受神的刑罰,全人類因著他的替死得免神的震怒和定罪。他的血使人潔凈,使人得勝,只有靠著他,才能與神和好;只有藉著他,人才能來到聖潔公義的神面前,得蒙喜悅,因為他是永生神的愛子,是人類的救贖主,也是我們人生的主宰,順服他就蒙祝福。
    《聖經》上說:「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現在我們既靠著他的血稱義,就更要藉著他免去神的忿怒。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藉著神兒子的死,得與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不但如此,我們既藉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神和好,也就藉著他以神為樂。」(羅馬書5:6——11)
    如你願意接受耶穌作救主,請現在就作這樣一個禱告:「親愛的上帝,我需要你進入到我的生命中,我從心裡承認,你是獨一的真神。你曾差你的兒子耶穌基督降世,為人類的罪,也為我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復活,救我脫離死亡和罪惡的權勢。我願意接受耶穌基督作我個人的救主,我相信,只有藉著他,才能到你那裡去。我承認我是個罪人(不認識造物的主,已經在罪中了),且無法自救。我願意今生跟隨耶穌走光明的道路,求你因你兒子十字架上寶血的緣故,赦免我過去一切的罪和不義,收納我作你的兒女,賜下聖靈來幫助我,使我滿有智慧來明白真道,一生遵行你的旨意,好得你從天而來的平安喜樂和永生的祝福。這樣的禱告是奉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阿們」是誠心所願的意思
藍天, 白雲, 海鷗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沙發
·八戒· 發表於 2010-12-24 01:23 | 只看該作者
呵呵,奇怪的就是「神的選民」2000年了都不承認他,「非選民」倒能「認出」,看來耶和華當初看走眼了,「選」錯了選民了 還是你們比耶和華更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3
拎不清 發表於 2010-12-24 01:3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研究 1樓 的帖子

他不用醫藥而能治癒眾人的病,且從不收費

不知「從不收費」的根據何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

主題

8321

帖子

51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5184
4
青貝殼 發表於 2010-12-24 04:55 | 只看該作者
·八戒· 發表於 2010-12-24 01:23
呵呵,奇怪的就是「神的選民」2000年了都不承認他,「非選民」倒能「認出」,看來耶和華當初看走眼了,「選 ...

這不奇怪啊,所以以色列人才會遭一系列大難啊,上帝到現在還在磨練他們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

主題

8321

帖子

51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5184
5
青貝殼 發表於 2010-12-24 04:57 | 只看該作者
拎不清 發表於 2010-12-24 01:35
回復 研究 1樓 的帖子

他不用醫藥而能治癒眾人的病,且從不收費

我估計沒有收費,因為一收費很容易影響聲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6
hellman 發表於 2010-12-24 06:1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ellman 於 2010-12-24 06:18 編輯

耶穌(前6年-29年或2年-36年)是基督教的中心人物,基督教認為他是聖經舊約中所預言的教主並且是三位一體中聖子的位格。他也被稱為拿撒勒人耶穌,或耶穌基督。「耶穌」音譯自希臘文「Ίησους」,景教稱為移鼠,希臘文「Ίησους (Iēsous)」則是由希伯來語「יהושע (Yehoshua)」或希伯來亞拉姆語(亞蘭語;阿拉米語;阿拉美語)「ישוע (Yeshua)」希臘語化後而來,「יהושע」或 「ישוע」 的意思是 「耶和華是救世主」,在猶太人中這是一個常見的名字,音譯「約書亞」、「耶書亞」、「耶書」等也都源自該詞。

「基督」一詞源自希臘文Χριστός(拉丁化的寫法是Christós),意思是救世主,源自音譯為「彌賽亞」的希伯來文מָשִׁיחַ(阿拉米語是משיחא,阿拉伯語聖經是يسوع ,古蘭經記載是عيسى,古蘭經漢譯為「麥西哈」爾薩),意思是「擦油淨身、被膏油澆灌的人」,或譯「受膏者」、「受傅油者」。「膏立」是把膏油倒在「受膏」的人頭上,是古希伯來冊立君王的神聖儀式[1]。在《舊約·以賽亞書》和《舊約·但以理書》等多部先知書中,「彌賽亞」是先知所預言的解救萬民的救主[2]。 耶穌基督有非常多的頭銜:人子、中保(保惠師)、大祭司、君王、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大醫生、神的兒子、羔羊、好牧人(善牧)、明亮的晨星(曉明)、大衛的兒子(大衛的子孫)、大衛的根、老師(音譯「拉比」或「拉波尼」)等等。

耶穌生平的主要資料來源於新約聖經的四福音書,可能存在相關爭議。

[編輯] 降生為人
主條目:耶穌降生
根據路加福音的説法,天使加百列奉神差遺,往加利利的城去,到一位童貞女那裹,她已與大衛家族中的一個名叫約瑟的男子訂了婚,童貞女的名字叫瑪利亞。天使進去向她說:「問安!蒙大恩的女子,神與你同在!」【在女人中你是蒙祝福的。】她卻因這話驚惶不安,便思慮這樣的請安有什麼意思。天使對她說:「瑪利亞,不要害怕,至高者的靈蔭庇你。看,你將懷孕生子,並要給他起名叫耶穌。他將是偉大的,並被稱為至高者的兒子,神要把他祖先大衛的御座賜給他。他要為王統治以色列家,直到永遠;他的王權沒有終結。」瑪利亞便向天使說:「這事怎能成就?因為我還沒有嫁人。」天使回覆她說:「聖神要臨於你,至高者的能力要庇蔭你,因此,那要誕生的聖者,將稱為神的兒子。且看,你的親戚依撒伯爾,她雖在老年,卻懷了男胎,本月已六個月了,她原是素稱不生育的,因為在天主前沒有不能的事。」瑪利亞說:「看!上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罷!」天使便離開她去了。瑪利亞就在那幾日起身,急速往山區去,到了猶大的一座城。根據馬可福音的説法,約瑟是娶了瑪利亞,但並沒和她同房,而是等她生下兒子馬1:25。耶穌在出世八天後,便行了割禮路1:59。基督宗教的信條認為耶穌是童貞女瑪利亞受聖靈感孕,約翰福音則認為,「道(Word,又譯作「聖言」)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約 1:14。我們可以確知《但以理書 10:4~6》所記載的,乃是舊約中基督的顯現,其描寫正與《啟示錄 1:13~16》所記載的基督顯現一樣。在但十13及20中,基督曾兩次提到米迦勒助祂爭戰,可見基督與米迦勒不是同一位。

耶穌在養父約瑟的祖籍、當時羅馬帝國猶太行省的伯利恆出生,其後為逃避當時猶太的長官黑落德王的追殺令而遠走埃及,至到黑落德王死後才回到若瑟的居住地、加利利行省的拿撒勒定居(另一說「拿撒勒」這個地名是耶穌死後才命名的,不過聖經中顯示,拿撒勒這個地名已經在耶穌受浸之前廣為認知,因耶穌被稱為拿撒勒人)。後來接受施洗約翰(天主教譯:聖若翰洗者)的施浸,開始在加利利一帶開展傳道工作,並在信徒當中親自揀選了12人成為十二使徒。

聖經:代下15:13 凡不尋求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無論大小,男女,必被治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7
hellman 發表於 2010-12-24 06:2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ellman 於 2010-12-24 06:22 編輯

人口普查時
路加福音記載:「在那些日子(耶穌出生前),凱撒·奧古斯都(又名:凱撒·奧古士督)頒布法令,要在世人所住的全地進行登記。(這是第一次登記,是居里紐做敘利亞施政官的時候進行的。)於是所有人都啟程,各歸各城去登記。」

有不少批評家[誰?]認為路加福音中的記載張冠李戴,甚至純屬虛構。他們認為這次人口調查和居里紐做施政官的時間應該是公元6或7年。如果他們的看法沒有錯,路加的記載就值得質疑了,因為證據顯示,耶穌是在公元前2年誕生的。不過,這些批評家卻忽略了兩個重要的細節。

首先,路加承認人口調查不僅一次。文中說「這是第一次登記。」表明後來還有另一次人口調查。(使徒行傳5:37)後來這次調查就是歷史家約瑟夫斯所描述,在公元6年進行的那一次。
其次,居里紐做施政官的日期也證明把耶穌誕生的日期在公元後。因為證據[哪些?]顯示,居里紐做了兩任施政官。許多學者同意[誰?],居里紐第一次當施政官的任期約在公元前2年屆滿。
[編輯] 屠殺嬰兒前
《馬太福音》裡,馬太提及過耶穌出生時,希律王曾下令屠殺猶太的新生嬰兒,以免王位受到威脅。歷史學家[誰?]計算出希律王在公元前4年去世,所以耶穌其實應該在公元前4年或以前出生[來源請求]。按最近的推算,耶穌其實應該在約公元前6年出世。然而,有歷史學家[誰?]指出,在那段時間的前後,位於猶太省和加利利省有三個名為「希律」的「王」出現過。對於馬太所指的希律王是哪一位,其實還有商榷的餘地。

由於有不少學者[誰?]質疑《聖經》裡有關耶穌生平記載的真實性,過往有不少人[誰?]對耶穌的史實性提出質疑。非宗教性的耶穌研究會的聖經學者更以投票方式表達自己觀點形成確論新約四部福音中絕大部分都不是史實。

有關對耶穌的史實性的質疑始於18世紀,當時正值理性主義在歐洲抬頭,不少研究聖經的學者嘗試透過理性分析來解釋《新約全書》的內容[14]。這一派對《新約全書》表示質疑的人,在神學裡被稱為「疑經派」。在疑經派人物中,最著名的一位,是20世紀初期的醫學家史懷哲醫生。他在他的著作《歷史性耶穌的謎團》(The Quest for the Historical Jesus)裡更提出:「(聖經中描述的)拿撒勒人耶穌……從來都未存在過。」[14] 而另一方面,某些歷史上的旁證[哪些?]支持有耶穌這一個人,但有人[誰?]認為《聖經》裡有關耶穌的記載已被神化或修改過。

[編輯] 利用法證專業重組耶穌的平日生活
主條目:耶穌時代的歷史和文化背景
大多數學者[誰?]都同意福音是在大希律王重建的聖殿被羅馬軍隊破壞的前後時間開始撰寫。透過對當時耶穌可能生存過的那段時間的歷史知識而去檢查在新約中的耶穌記錄,尤其對於在新約編寫那段時間的歷史知識,促使一些學者[誰?]重新演譯新約所紀錄的眾多情節。這些情節包括了加里肋亞和猶太省的分別,法利賽人、撒都該人、愛色尼人及奮銳黨之間的分別,[15]以及在羅馬人佔領期間,猶太人族群之間的各種矛盾。
福音書記載耶穌是拿撒勒人,但「拿撒勒」這個字的意思卻很空泛。[16]有學者[誰?]認為耶穌其實亦是法利賽人的一份子。[17]在耶穌時代,法利賽人的學說有兩個主流,分別是:希列派及煞買派。這兩派對離婚有不同的看法:希列派依照《申命記》第24章第1節的理由而認為男性在任何時候都可以要求離婚,這種觀點亦是當時猶太社會的主流思想。相反的,耶穌卻贊同另一派煞買派對離婚的嚴格要求。[18]根據馬爾谷福音記載,當時有法利賽人試探耶穌,要求耶穌表明對休妻的立場,試圖誘使他說出違反梅瑟律法的言論。[19]現代的猶太拉比 Jacob Neusner亦在他的著作中指出耶穌的教導在兩派立場中傾向於煞買派。[20] 對於希列派有關最大的誡命[21]及推己及人的原則[22],耶穌亦有評論過。

有其他學者[誰?]指耶穌應該是愛色尼人,一個在《新約全書》沒有提及過的猶太人派系。這種講法,是基於把四福音書的內容與死海古卷的內容比較,特別是四福音書與《正義之師》及《被扎的默西亞》的比較。[23][24][25]

新約中關於耶穌的姓名和他的頭銜。根據大多數重要歷史學家[誰?]的意見[來源請求],耶穌很可能大部份時間都住在加利利,他更可能會說亞蘭語及希伯來語。

主條目:基督
基督其實是一個稱銜,而不是名字的一部分,是「默西亞」在希臘語的等同的音譯,意思就是「受傅者」。歷史學家就這個稱銜在耶穌時代所代表的意思有爭論:有歷史學家[誰?]認為在《新約》提及過耶穌的其他稱銜(例如「人子」、「神的兒子」)在1世紀的環境都有特殊的意思而這些意思都與我們今日的認知有所不同。(參看:耶穌的名字及稱銜)

[編輯] 可信度
對於耶教的福音書的寫成和所寫的事情之間有幾十年的差距,早期關於耶穌的存在性和生平事蹟的所有原文在準確性上都受到不少人士的質疑。傳統上,福音書的作者都被認為是事件的目擊證人,之後他們把他們所看到的,透過口耳相傳,被其他人[誰?]以希利尼文記錄下來,並被翻譯成其他語言。這情況並不單單在《新約聖經》出現,在其他野史記述亦很常見。

聖經:代下15:13 凡不尋求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無論大小,男女,必被治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8
hellman 發表於 2010-12-24 06:23 | 只看該作者
福音受外界的影響

梵蒂岡城最古老的一部分有一幅畫像,把耶穌描繪成太陽神Sol Invictus主條目:耶穌的史實性
一些作家[誰?]認為在新約中關於耶穌的故事很少甚至沒有任何歷史基礎。而描述耶穌的故事在其他更為古老的宗教中都可以看見,例如古波斯的光神、阿蒂斯、司陰府之神。一部分學者,例如 Earl Doherty,更引伸至提出聖經福音只是對古舊的神話的一種重新寫作,而這種寫作是完全是不根據什麼的歷史人物。 雖然這些聯繫受到爭議,但無論如何,聖經福音經中耶穌故事的很多情節都在其他更古老宗教內容中出現,例如很多的奇蹟事件如處女生孩子等等都是眾所周知的。[來源請求]
[編輯] 福音書以外的記載
Earl Doherty 在「沉默的記錄篇」中說:「對於福音書以外第一個明顯提到耶穌的是公元 115 年的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不過塔西佗他也只是複述當時新發展出來的基督信仰而已。」[27]

其中一個原因,是記載中有些原文(例如:小普林尼和泰西塔斯的作品)並沒有指明是「耶穌」,而只是說「基督」,但過往卻有過不少人[誰?]自稱為「基督」,但他們不是耶穌。所以,把「基督」直接當作是「耶穌」,他們認為是一種張冠李戴的不負責任講法。

[編輯] 公元93年左右的《猶太古史》
公元93年左右,著名的猶太歷史學家弗拉維奧·約瑟夫斯在他的著作《猶太古史》第18章3.3節(The Antiquities of the Jews)提及:「就在這時,有一個名叫耶穌的智者,如我們說他是人不會對他冒犯的話;因為他做過很多奇妙的事,對他表示認同的人樂於奉他為師。他吸引了不少猶太人和希利尼人,並被尊為基督。當彼拉多因為我們同胞的領導者的鼓動而把他判處十字架之刑,當初愛他的人並未有離棄他;因為他在受刑後的第三日復活,並在眾人面前出現;就如神聖的先知最初所預言的,以及那與他相關的萬千奇事。而基督徒一族,就是那班稱他為基督的人,到現在還沒有消失。」這一段對耶穌記載的文字,被稱為Testimonium Flavianum。儘管部分教會人士在其著作中宣稱隨著考古學家在已被掩埋的土下發掘出耶路撒冷的遺跡,與《猶太古史》及《聖經》的描述相吻合,以及把這段被指為「有問題的」內容利用計算語言學的演演算法與全書的其他內容的比較,從而否定了這種說法[14],但關於《猶太古史》中關於耶穌的紀錄是後世的基督徒所加的質疑,在考古界中卻從來都沒有平息。(但一般猶太人都因為作者背叛猶太人,歸向羅馬人而恨他)[來源請求]

[編輯] 公元112年的一封信
羅馬帝國比西尼亞在公元112年時的省長小普林尼曾寫信給當時的君主圖拉真,詢問有關審訊和懲治基督徒時的程序[14]。這封信的內容由William Melmoth在18世紀譯成英語,並於1935年由哈佛大學出版社集結他的書信而出版的著作《Letters》的第二卷第十章96頁中。信裡提及基督徒「把基督當作神一樣」。

[編輯] 公元115年的《編年史》
公元115年,羅馬帝國執政官、歷史學家科爾奈利烏斯·泰西塔斯在他的著作《編年史》[28]記載羅馬皇帝尼祿把羅馬城大火的責任歸咎於耶穌門徒的事時說:「尼祿(為了轉移視線)把罪名強加在基督徒,一般被大眾所憎恨的人群,並給他們各種各樣的折磨。他們之所以被稱為基督徒,是源於基督,一個在提比留在王位時,被我們的一位執政官本丟彼拉多得到了最嚴峻的處罰的人。在他受刑後,這個最難以控制的迷信,得以暫時受控,但後來又再次在第一禍端猶大行省及連羅馬本身都蔓延,在這個世上任何最隱閉及羞愧的地方都找到他們的蹤跡,並在當地流行。」

[編輯] 斯維都尼亞(公元69年/75年 - 公元130元)的《革老丟傳》
羅馬皇帝哈德良的私人秘書斯維都尼亞在他寫的《革老丟傳》中,提到過猶太人與基督的跟隨者之間爭辯。而革老丟是公元41至54年的羅馬皇帝,是保羅時代的人。[來源請求]

聖經:代下15:13 凡不尋求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無論大小,男女,必被治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9
hellman 發表於 2010-12-24 06:25 | 只看該作者
在伊斯蘭教中,耶穌(爾撒)(阿拉伯語:عيسى‎‎)被認為是真主的使者,被派遣為以色列之子;並且帶去一個新的經文——《引支勒》。《古蘭經》被穆斯林認為是真主的最後啟示,指出耶穌由處女瑪麗亞(麥爾彥)生出,這是由真主(安拉)所指示的神跡。真主為了幫助耶穌,給了他行奇迹的權柄,這些都是真主所賜予的。按照《古蘭經》經文:耶穌既沒有被殺,也沒有釘在十字架上,而是直接被升上了天堂。這使得耶穌成為唯一的一個由處女生出的先知,並且是唯有的三個沒有經歷死亡就被升至天堂的先知之一(另外兩個為以諾和以利亞)。伊斯蘭傳統記載:他將於世界末日回到地球進行末日審判,以恢復正義並挫敗假基督(假彌賽亞)。同所有的伊斯蘭教一樣,耶穌被認為是一個穆斯林,他教誨人們通過正直的方式來履行神的旨意。伊斯蘭教反對耶穌是神的化身或聖子,指出他就像其他先知一樣,是一個普通的人,以神聖的形式傳播神的訊息。《古蘭經》禁止人類為真主「創造同伴」,強調真主的神聖唯一性。在《古蘭經》中,耶穌有很多尊稱,如彌賽亞(基督),儘管它與基督教中的概念有所不同。耶穌在伊斯蘭教中作為穆罕默德的先驅,許多穆斯林也相信耶穌預言了穆罕默德的到來。

聖經:代下15:13 凡不尋求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無論大小,男女,必被治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10
hellman 發表於 2010-12-24 06:26 | 只看該作者
提示: 該帖被管理員或版主屏蔽
聖經:代下15:13 凡不尋求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無論大小,男女,必被治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

主題

8321

帖子

51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5184
11
青貝殼 發表於 2010-12-24 06:55 | 只看該作者
我也看過類似的考古紀錄片,裡面有一段歷史考證,說是本丟比拉多根本不認識耶穌,也從未迫害過耶穌,甚至本丟比拉多與耶穌存在的時間上也是錯開的。確實有點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12
hellman 發表於 2010-12-24 08:58 | 只看該作者
青貝殼 發表於 2010-12-24 06:55
我也看過類似的考古紀錄片,裡面有一段歷史考證,說是本丟比拉多根本不認識耶穌,也從未迫害過耶穌,甚至本 ...

信仰和事實,真理是有差距的.
聖經:代下15:13 凡不尋求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無論大小,男女,必被治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13
hellman 發表於 2010-12-24 09:4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ellman 於 2010-12-24 09:45 編輯
hellman 發表於 2010-12-24 08:58
信仰和事實,真理是有差距的.


信的人無視事實? 你們怎麼看待考古結果? 怎麼看待聖經結論和你們牧師的結論相反
的東西?

你們相信牧師還是相信聖經? 由聖經判斷推論出的結果你們也反對,只信你
們教會的教條?
聖經:代下15:13 凡不尋求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無論大小,男女,必被治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14
hellman 發表於 2010-12-24 09:46 | 只看該作者
《馬太福音》裡,馬太提及過耶穌出生時,希律王曾下令屠殺猶太的新生嬰兒,以免王位受到威脅。歷史學家[誰?]計算出希律王在公元前4年去世,所以耶穌其實應該在公元前4年或以前出生[來源請求]。按最近的推算,耶穌其實應該在約公元前6年出世。然而,有歷史學家[誰?]指出,在那段時間的前後,位於猶太省和加利利省有三個名為「希律」的「王」出現過。對於馬太所指的希律王是哪一位,其實還有商榷的餘地。

聖經:代下15:13 凡不尋求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無論大小,男女,必被治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5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12-24 11:05 | 只看該作者
印象中,使徒書信裡儘管經常引經據典,但引用的都是希伯來聖經(舊約全書)的內容,而沒有耶穌的教訓;僅憑這一點,就能推知耶穌縱然不是神話的人物,早期的基督徒對他也所知無幾。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6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12-24 13:12 | 只看該作者
研究兄的說法違反常情,也禁不起推敲。基督教,顧名思義,就是以耶穌基督為主的宗教,耶穌的言教如何能略而不提?其次,除了四福音書外,新約全書的內容基本上都是寫給各地教會的書信,為何也對耶穌的教訓隻字不提?我的推論就是這些書信的作者聽聞過耶穌的事跡,也信仰耶穌,卻不曾親自師事過耶穌。他們其實對耶穌的生平所知無幾。

使徒書信有些像是佛教的論藏,都是創教者離世後,其門徒或後世弟子針對教義所作的闡述。差別在於佛教的論藏大量引用佛陀的言教,而使徒書信卻見不到耶穌的言教。這種情況十分突兀。佛教徒也會有所感動,也可以著書立說,但若無經證可憑,其論述就不能納入三藏正典。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17
拎不清 發表於 2010-12-24 13:13 | 只看該作者
聖經上沒有收費和不收費的記載,說不收費就是想當然了,耶穌吃什麼,沒有收入能行嗎?他的經濟來源是什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8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12-24 13:19 | 只看該作者
拎不清 發表於 2010-12-24 13:13
聖經上沒有收費和不收費的記載,說不收費就是想當然了,耶穌吃什麼,沒有收入能行嗎?他的經濟來源是什麼?

耶穌和他的使徒應該是像印度的遊方僧人一樣,接受信眾供養衣食的。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19
拎不清 發表於 2010-12-24 13:30 | 只看該作者
有這可能,治好病,人家施捨一些。也是有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

主題

8321

帖子

51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5184
20
青貝殼 發表於 2010-12-24 15:35 | 只看該作者
青貝殼 發表於 2010-12-24 06:55
我也看過類似的考古紀錄片,裡面有一段歷史考證,說是本丟比拉多根本不認識耶穌,也從未迫害過耶穌,甚至本 ...

研究: 也許此本丟比拉多非彼本丟比拉多。

當然是指執政的本丟比拉多,不要煮粥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1: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