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抵制家樂福,幾天就夠;支持中國貨,永不放棄

[複製鏈接]

3

主題

16

帖子

6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作為一個身在海外的中國人,我和大家一樣為奧運聖火傳遞遇阻、祖國國家形象受辱以及新時代的漢奸等深感痛心和憤怒。奧運聖火馬上就要來我們這裡,我也下定決心要去振臂一呼!不過近來看到國內各大論壇網友們紛紛將怒火與抵制家樂福聯繫起來,我在以行動支持此號召的同時,也想到了另外一方面。

抵制××,這是多麼熟悉的口號。1999年當中國駐南大使館遭北約導彈攻擊時,在上大學的我就在學校的公告地貼出了第一張抵制洋貨的海報,當時遭殃的是可口可樂、摩托羅拉這些牌子。而且我還記得在學校組織的討論會上由我的女朋友正式提出來,但是該觀點遭到了學校學生會主席的公開批判(這廝認為該觀點too extreme and naive,沒想到現在成了網友民意主流,小小地鄙視GCD中的某些人一下)。但是,我從1999年至今從來沒有自己買過一瓶Coca-cola(應酬的時候買單不算啊,人在職場身不由己,反正我是不喝)。

隨著時間的推移流逝,我們又經歷了2006年抵制日貨遊行,現在則是抵制家樂福。然而,魯迅先生說過「時間永是流逝,街市依舊太平」。從事電子行業這幾年來,我也從來沒有看見過那一次是因為中國人抵制而導致任何敵對國家的任何污點企業有任何大的損失。大家自己想象,不管身在海內海外,大家在買數碼相機、筆記本電腦等東西,甚至汽車的時候,是不是還在選擇日系歐系美系的東西?客觀地說,這也不能怨誰。其實世界經濟早已在歐美巨頭全球化的幌子下緊緊地捆在了一起。大家買的東西雖為外國貨,但是其中大多數凝結了中國勞動人民的汗水乃至血淚。抵制外國貨,某種程度上真的是在抵制自己。就以抵制家樂福為例,家樂福中的東西除了法國紅酒和進口食品架外,基本都是中國製造的產品。而且家樂福等巨頭還有無條件退貨的優勢(不知道食品等是否有,但是電子商品有)。小了說,如果抵製得厲害,可能會導致家樂福退貨給中國供應商,中國供應商資金流轉不利倒閉、裁員。大了說,如果引起外資的全面恐慌,一旦外資大規模撤出,13億人口的勞動機會如何解決?所以,網友們要抵制,但是適可而止即可(支持與奧運17天時間一致的提議),而不要給國家和政府添過多的麻煩,甚至導致國家利益的流失。


中國改革開放了30年,現在正站在大國崛起和偉大復興的門檻上。但是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日本相比,我們缺少了什麼?撇去其他因素不說,我個人認為,我們缺少的是在世界上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缺少的是攻佔世界市場份額的實力和決心。現代的國際競爭是科技和金融的競爭,而國家背景的成功的國際化企業就是國際競爭最好的代表。日本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有多少世界頂尖品牌和企業:松下、索尼、精工、日立、東芝……。反觀我們中國,現在有什麼企業能在世界上叫得響?在外國人眼裡,聯想 – 在歐洲和美國還是生活在IBM的陰影中。海爾 – 買不起三星、LG、Philips等品牌的Color people的選擇。還有補充嗎?

強國必須強兵,強國也必須強牌。別再拿國際分工來忽悠我們。中國人如果繼續沉浸在製造業大國的美夢中,最終還是會淪為西方新時代的經濟殖民地。中國要想向國外輸出中國品牌和中國形象,必須依靠一大批中國的優秀企業。而成就這些企業,則首先需要國民的支持和付出。試想,我們中國人自己都不接受的東西,外國人容易接受嗎?所以,中華兒女必須要有所行動。因此,建議的口號是「抵制家樂福,幾天就夠;支持中國貨,永不放棄」。只要我們能行動起來,就能給中國的企業、中國的稅收和中國的勞動者們貢獻很大力量。我們就能作為企業的後盾讓他們去世界的戰場上與敵人拼殺,最終佔領世界市場,實現真正的大國崛起!

小平同志說「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著應對、韜光養晦、有所作為」。偉人就是偉人啊,這句話現在對於中國政府甚至中國人民來說還是適用的。 但是別忘了,中國的人均GDP只有美國的七分之一,與世界發達國家根本不能同日而語。 我們是幸運的,我們的收入水平甚至能與發達國家相比,但是別忘了我們的農民兄弟和工人兄弟。怎麼支持他們呢?那就是促進中國的內部經濟發展。所以從今天開始,請國內的朋友們把包里的NOKIA/MOTO/Samsung手機扔掉把,國產手機不就是樣子丑點嗎;請把桌上的DELL/HP/SONY換掉吧,Lenovo不就是貴點嗎;請把所謂世界頂尖時裝的GUCCI/LV脫掉吧,這些東西不也是出自中國人手中嗎;請去×克隆購物吧,比就是比Carrefour/TESCO環境差點嗎?國外的朋友們,請直接選購中國的產品。

中國人要自強不息,必須有所堅守、有所作為。中國人,從現在開始行動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5 19: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