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德關係修復 德媒總結「三點教訓」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8-1-23 23: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月22日,在德國首都柏林,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左)與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舉行雙邊會晤前共同會見新聞記者。當日,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抵達柏林出席伊朗核問題六方會談。 (新華社圖)

  中評社香港1月23日電/經過中德兩國外交部長長達兩個月的斡旋,中國與德國兩國間原本緊張的關係正逐漸解凍,德國高層官員來華訪問也將在近期達到一個新的高潮。而伴隨著中德關係的好轉,德國媒體也對此次長達四個月之久的中德外交危機進行了全面分析和討論。在「德國應該從此次外交危機中吸取教訓」的輿論聲中,仍然不乏一些為默克爾辯解的態度。

  有關專家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德中之間巨大的經濟關聯讓德國和默克爾無法忽視和中國保持良好關係的重要性,不過默克爾具有強烈色彩的行事作風仍然可能帶給未來的中德關係一些「磨合問題」。

  為外交危機總結「三點教訓」

  中德關係修復的消息傳出后,德國媒體開始紛紛為默克爾「獻計獻策」。德國《金融時報》就在23日發表文章稱,德國需要從「冰川時期」吸取教訓。文章說,中國對德國接見達賴喇嘛的「怒氣」持續了幾個月之久,現在一切都在好轉。默克爾和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急於使中德關係正常化。

  文章認為,中德關係冰川時期的結束到底歸功於誰幷不重要,重要的是德國外交應該從這次的危機中吸取什麼樣的經驗教訓。文章還為中德關係總結出了「三點關鍵的教訓」:

  第一,與中國回復正常關係證明德國未來可以對夥伴在人權等問題上提出批評,而不必擔心永久性地失去他們的友誼;

  第二,但在進行這樣的對話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地考慮到它可能帶來的政治後果,必須有人能夠出面修補破碎的關係;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默克爾和外長施泰因邁爾間應該就如何與重要的夥伴國家打交道達成共識。對華以及對俄羅斯政策的不清晰不僅給黨團內部帶來矛盾,更嚴重的是將對德國外交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

  「德國無法忽視中德關係的重要性」

  「德國媒體對中德外交關係的大幅報道都足以說明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對德國而言是極為重要的。」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員歐洲所副研究員王劍南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說,可以注意到,此次中德之間的外交和解,德國外交部長的態度是非常積極主動的,這說明,德國方面所表達和解意願特彆強烈,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德中之間的聯動和合作是不能被長期切斷的。

  王劍南認為,默克爾在上台之前沒有太多外交方面的經驗,其上任之初卻一直「順風順水」,可謂「風頭正勁」。「在此時,她接見達賴引發中德外交危機,算是讓整個德國都有些『始料未及』,」王劍南說道,「因此,德國方面才對默克爾上台後的這一挫折表示出了極大的關注。」

  王劍南同時說,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德關係的經濟聯動非常緊密,儘管存在暫時的外交危機,但中德之間在諸多領域的共存關係是不爭的事實,「這就好比一個情侶從戀愛走向婚姻再到逐步磨合的過程一樣」。

  而對於某些仍為默克爾辯解的強硬言論,王劍南認為,默克爾具有強烈色彩的行事作風即使在短時期內有所收斂,但她的長期執政方式很難有所改變。「不排除中德之間在未來還未遭遇『磨合問題』的可能性,」王劍南說,「但誰會和國家利益過不去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6: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