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十大名花之欣賞

[複製鏈接]

2026

主題

2304

帖子

2800

積分

版主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80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劉建偉 發表於 2007-8-27 08: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蘭花---折莖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你沒有樹的挺拔,也沒有藤的茁壯。但,你不用成林而獨秀,你無須攀援而叢生。

山崖薄土,鍛就了你清心寡欲的本性。山谷輕風,遠播著你的淡然清香。

因你承奇卉之靈德,而從山野登堂入室。見證了楚襄王的蘭台之宮,零落無叢;漢武帝的猗蘭之殿,荒涼幾變。

與蘭同室,愛之所養,怡情悅目;與蘭同樂,養之所賞,修身養性;與蘭同性,賞之所悟,陶冶情操;與蘭同伴,悟之所詠。





水仙--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

國人將你比著清逸俊雅的凌波仙子,因為人們敬重你的玉潔冰晶。你不但清逸俊雅就如一位風情萬種的纖纖仕女 ,你無所畏懼地迎接刻刀的挑戰好似一位錚錚鐵骨的英雄好漢。

  你不求太多,一個寸許高的小花缽,一小杯淡然清水,就能鬱鬱蔥蔥。你不爭香鬥豔,總是在最冷的時候,站在水中迎接春的到來。「秀色一缽藉水栽,花開無意鬧春台。天成雅韻誰堪比,仙子凌波贈香來。」





菊花--質傲清霜色,香含秋露華

你不爭寵奪麗,你不嬌不媚。你總是在秋風瑟瑟中,獨以其清秀傲霜之姿而面世。就是因為你的淡然,才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絕句。

人說賞菊,其意有三:其意之一為靜觀,只有靜而觀之,才能思深思遠;其意之二為品。唯有品出其味,方能得其精髓;其意之三為精,花不宜多,多則亂目,精品數株,好花幾朵就已足也.唯有如此賞之,方合你孤傲之本性。





桂花--共道幽香聞十里,絕知芳譽亘千鄉

你是守時重信的君子:一但金風來臨,不論是「秋陽力尚明」之時,還是「兩岸染紅霜」之際,你總是不誤時令地準時怒放。如同一位「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的謙謙君子。

你美而不艷、香而不俗:總是將自己的身姿隱在綠葉之中,從不誇張與喧嘩,從不自得與炫耀。你自知暗香才能扣動人的心弦。惟有以氣質和風範出世,惟有以內涵和氣度感人,才會有長久的燦爛與恆遠的輝煌!

你深知「眾人拾柴火熖高」的哲理:你雖只是一朵如蟻般的小花,但你總是精靈般地抱成一團,生氣勃勃的挽起你們的手,組成一個嚴密的整體,織就了一道絢麗的風景,向人類演繹了一道通俗易懂的哲學命題,傾吐著一曲心中的理想之歌!

你只求花香而不求有果:你雖不結果,但它以花代果,流傳於世的有「桂花糖之甜、桂花羹之糯、桂花酒之醇、桂花茶之馨,這些都是你靈魂的涅槃和閃光,你以淡然之色以娛目,給人以淡然之美。你以清香之韻以傳人,給人以心清之德。這就是桂花奉世的不杇之功。





荷花--秀**絕世,馨香為誰傳

你在春動時,宛如一個個綠色的小碟,東一片西一片何無規則地散落在水面上。在散亂的葉片里,偶爾也冒出幾根頂著尖尖角的荷桿。與若大的池塘相比,則顯的有點可憐的孤單。原來春荷也能作為一個充滿憂傷的代名詞。

人們愛你,就愛你那樸實無華的風姿,愛你的那不染污泥的風骨,也愛你那順乎自然的獨特的美態。不論是什麼時候,大自然如何變幻,夏荷總能展示出一副優美動人的圖畫。

秋之荷塘,瑟瑟西寒,雖敗衣殘容,枯葉凋落。但它瘦骨臨秋,傲直冷對。秋寒襲體,傲骨凌風,雖有折有彎,但無損清譽自風流。

寒風已讓千花凋零百草枯萎,你也不得不彎下那高傲的身軀 。在涼冽的晨風中,在冰冷的水面上,你依然頑強地保持著那一點殘綠,艱難地挺起那不屈的腰桿。讓人依然能感知到荷的神韻,聞到荷的清香,看到荷的嬌妍,品到荷的詩意。





梅花--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

輕柔如柳的暖風,可使百花怒放。只有你能在凜冽刺骨的寒流中微笑;清涼甘甜的春雨,可讓萬物爭奇鬥豔。只有你能在冰冷無情的霜雪中佇立;和煦燦爛的夏日,描出荷紅柳綠,更增風情萬種。只有你能在冬日的一抹殘陽下,展示那獨一無二的嫵媚。

於是鍛就出你:獨具清雅宜人的幽香;冰肌玉骨的標緻;高遠逸韻的聖潔;極盡優美的風姿;凌霜傲雪的意志,從而使你成為獨步天下的完美精靈。

生命總會時常出現,不能承受之重與不能承受之輕的時候。此時怨天憂人沒用,唉聲嘆氣沒用,唯有在心中,默念著「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的詩句,方可支撐起那根,其實在現實中極為脆弱的腰桿。





山茶--惟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

望著你鬱鬱蔥蔥,雲蒸霞蔚的身影,偶有一、二隻蜂蝶嚼香其間,不免擊掌感嘆大自然之造化之功。忽見,樹下落花無數,半旋泥淖,無復昔顏,又悵然不忍久視。不免揚天長嘆:「戾冬無廢草木功,誓取春光入簾櫳。蜂蝶不異風雨至,為誰零落為誰紅?」

   看著花開花落的你,忽然想起了寶二爺:「漫搵英雄淚,相離處士家。謝慈悲,剃度在蓮台下。沒緣法,轉眼分離乍。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哪裡討,煙蓑雨笠卷單行?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





月季--花開花落無間斷,春來春去不相關

不論天南地北,不管天寒地冰,你都能遵循「適者生存」的不變定律。何處都能生長,每月都能怒放.就是這樣不講環境,不論條件,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就是將自己所有的美,無私地奉獻給南\北\西\東.正因為有了這種勇於奉獻的精神,平凡的你,則被人們譽為花中皇后。

千年的栽培歷史,書寫著你獨有的厚重。在悠悠長河裡,你擁有了中國月季,微型月季、十姊妹月季,多花月季,特大型月季,單花大型月季和藤本月季等二萬多個園藝品種,從而在萬花叢中,盡顯你的多姿與風流。

血凝了、毒侵了、身腫了,人們用你的根、葉、花入葯治療.喜慶了、迎賓了、過年了、人們用你搭起花架、花牆、花籬、花門,就顯的萬象更新這日子就過有紅紅火火。





牡丹--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裡,唐女皇武則天乘酒興醉筆寫下詔書"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百花懾於淫威,一夜之間綻開齊放。惟有你抗旨不遵。

勃然大怒的武后,遂將你貶至洛陽。剛強不屈的你一到洛陽就昂首怒放,這更激怒了武后,便又下令用火燒死你。你的枝幹雖被燒焦,但到了第二年春,你反而開的更盛。

於是你就成了花中之王,從而引出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篇和一段段動人心弦的傳說,形成了獨具風味的牡丹文化。「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爭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杜鵑--燦爛如錦色鮮艷,殷紅欲燃杜鵑花

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在說起你的時候,總忘不了那隻啼血鳥.因為在所有的名花之中,唯有你與那鳥同名.唯有你,總是在農曆三,四月間,那鳥開始啼血時,如火如荼地怒放起來.於是人們都說,是因為有那鳥的啼血,才使你將那滿山映的通紅,那如血的通紅,因了那鳥成了愛的見證.

清初陳維岳有杜鵑花小記雲「杜鵑產蜀中,素有名,宜興善權洞杜鵑,生石壁間,花碩大,瓣有淚點,最為佳本,不亞蜀中也。杜鵑以花鳥併名,昔少陵幽愁拜鳥,今是花亦可用矣。」

春季開放的稱為春鵑,夏季開放的稱為桃鵑。春鵑多單瓣與雙瓣,桃鵑夏開,卻為復瓣,並且不止一色,有作桃紅色的,也有白地而加紅線條的。 

你嫣然一笑連李白都會為你提筆而歌:「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一叫一迴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心情隨風而動 情感獨自沉澱 這個世界太喧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5: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