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走入佛門

[複製鏈接]

578

主題

7396

帖子

223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心夢 發表於 2007-6-19 16: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至少我這樣認為:當我們還活著的時候,聽到見到他人講一些生前死後的事,因為我們本身沒有體驗,不知是要信或不信?不知是真還是假?世間有很多宗教和學說,在解說人生的來去時,講法都不一樣,我們沒辦法判斷誰是誰非,結果就感到迷惑不知道是否有此事。儘管如此,我們仍不能認為它是信則有,不信則無的迷信

  我常常靜下心來看著世人,笑著,哭著,開心著,憂傷著。我不明白,為什麼他們總是笑的時候少,哭的時候多,開心的時候少,憂傷的時候多。我問佛,佛愛憐的對我說:人生在世就是一種修鍊,只有看破紅塵之後,才能大徹大悟。我還是不明白,佛說我不需要明白,只需要象睡蓮一般靜靜的微綻著,聽風,看雨,醉月。


問:什麼是佛,佛法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答:佛,是"佛陀"的簡稱,佛陀的意義是"覺者"或"智者"。常隨佛學,不致誤入歧途,枉受生死。佛是幽室明燈,苦海慈航,常隨佛學,可破無明暗,度生死海。它是一種宗教,包括它的經典、儀式、習慣、教團的組織等等;釋迦牟尼當初出家的目的是為了尋求解脫生老病死等痛苦之道,佛法的基本內容簡單地說來,就是說世間的苦和苦的原因,說苦的消滅和滅苦的方法。

問:什麼是菩薩和和尚?

  答: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簡單地解釋,凡是抱著廣大的志願,要將自己和一切眾生一齊從苦惱中救度出來,而得到究竟安樂(自度度他);要將自己和一切眾生一齊從愚痴中解脫出來,而得到徹底的覺悟(自覺覺他)--這種人便叫做菩薩。和尚」一詞來自宗教,是人們對佛教出家人的統稱。

問:佛教僧侶平時生活應當是怎樣的呢?

   答:根據佛的制度,一個和尚應當過著清凈而儉約的生活,嚴格遵守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飲酒及非時食(過午不食),不接受金銀象馬等財寶。除、衣、缽、剃刀、濾水囊、縫衣針等必須用品外不蓄私財。不做買賣。除一定時間睡眠、托缽、飲食、灑掃、挑水外,其餘時間都應當精勤地學修。

問:佛教寺廟中有許多菩薩像,他們是什麼人?在什麼地方?

  答:漢族寺廟中供的菩薩像,主要的是文殊師利、普賢、觀世音、地藏菩薩,分別在四大名山。五台山是文殊師利道場,峨眉山是普賢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普陀山成為觀世音道場、九華山之成為地藏道場。


無邊的願行—普賢菩薩。願是願望,志願;行是行為,作為。由個人的志願,策動個人的行為;由個人行為造作的實踐,去完成個人的願望,名之為願行。人生於世,各有各的意志與願望,所以各有各的行業與職位。當今之世,道德淪亡,人心不古,足可令人敬佩讚美的少,令人痛心疾首的多。若不急速運佛的智慧輔導,佛的願行輔助,長此以往,一般人的願望與行為,將如水之就下,一瀉萬丈,不可收拾。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是佛教的基本精神。自然對一切眾生流露出無限的慈愛,自然對末成佛的一切眾生,產生同體大悲至極同情,願意無條件的拔除一切眾生的憂悲苦惱。佛的慈悲,並非實質的事物,可以供人擺設,或供人欣賞。但慈悲確實存在人間,而且其力量威猛無比,遠勝一般的武器。因為武器,僅能威嚇人於一時,而慈悲以力量,卻能綿延至遠,無窮無盡,慈悲卻能震撼人的心靈,凈化人的身心。

無上的智慧—文殊菩薩。智慧,並非目可視,耳可聞,身可觸的有形東西,而是一種無形無相的力量。可以說:智慧,是人生的理解力,屬於心性的功能。很多人以為智慧,就是聰明,其實不然,因為一個有智慧的人,必然明白事理,知因識果,辨別是非,分析邪正,甚而認識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必能突破愚痴暗蔽,擺脫名枷利鎖,止惡向善。人們無論想成佛作祖,成聖成賢,或做個平平凡凡,堂堂正正的人都應追求智慧。

無盡的孝道—地藏菩薩。何謂孝道?孝是孝敬、孝順、孝養;道是必然、或必經之道。廣義的孝道,還要報國王恩、三寶恩。凡能執掌政令,保衛民生,維持秩序,使人生命財產獲得保障,人皆應該知恩圖報,遵守法令,以促進社會繁榮。敬一切人,愛一切人,以財施解除人生活困苦,以法施救濟人精神饑渴。使人與人之間,以敬老尊賢,代替傲慢與偏見;以慈悲愛護,代替刻薄與寡恩;以寬恕協助,代替仇恨與敵對。


問:漢族寺廟的前殿一般供著一個笑面和尚像,他是誰?

答:是袋中寶藏全傾出,笑顏等付者個人的彌勒菩薩。佛教預言,將來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滅盡了之後,經過很久遠時期,彌勒菩薩將在這個世界上成佛說法。彌勒出生於婆羅門家庭,後為佛弟子,至於笑面和尚像,並不是彌勒像,而是五代一個和尚名叫"契此"的像,相傳是彌勒化身,所以後人塑他的像作為彌勒來供奉。
沙發
paullian 發表於 2007-6-19 22:12 | 只看該作者
心夢大姐你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78

主題

7396

帖子

223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35
3
 樓主| 心夢 發表於 2007-6-19 22:1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paullian 的帖子

我當然好啊..怪不得這二天在水區沒看見你.原來在這裡吃齋念佛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paullian 發表於 2007-6-19 22:1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心夢 於 2007-6-19 10:17 PM 發表
我當然好啊..怪不得這二天在水區沒看見你.原來在這裡吃齋念佛啊....


不是。俺在這裡逞強好勝呢。。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78

主題

7396

帖子

223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35
5
 樓主| 心夢 發表於 2007-6-19 22:2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 paullian 的帖子

哦,,原來在這充神氣裝老大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paullian 發表於 2007-6-19 22:2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心夢 於 2007-6-19 10:24 PM 發表
哦,,原來在這充神氣裝老大啊....


又猜錯拉。。
俺是跟人辨。。逞口舌之利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paullian 發表於 2007-6-19 22:27 | 只看該作者
天啊,今天居然發了500多貼。。
俺眼睛都快看花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78

主題

7396

帖子

223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35
8
 樓主| 心夢 發表於 2007-6-19 22:4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 paullian 的帖子

手沒抽筋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paullian 發表於 2007-6-19 22:4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心夢 於 2007-6-19 10:41 PM 發表
手沒抽筋嗎?


不是俺發了500貼。
而是信仰今天的貼量時500多貼。。
然後,,俺看的眼睛都花了。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78

主題

7396

帖子

223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35
10
 樓主| 心夢 發表於 2007-6-19 22:4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 paullian 的帖子

比水區還多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1
chico 發表於 2007-6-20 02:18 | 只看該作者
我們能留下什麼   張躍生
  以前我常想人生到底是什麽,人活在這個世界,到底有什麼意義?百年後,我的事業、家庭,我所擁有的一切又在哪裡?在我接觸佛教之後,我知道我們一生會做很多事,我們不僅成就了我們外在的事業,同時也成就了我們的善業。我們每天運用什麼樣的心做事、生活,就在造就什麼樣的業。生命是無盡的積累,我們應該在乎的不是我們應該帶走什麽,而是我們能留下什麼。
  佛陀教會了我很多,他教我不再貪婪,不再自私,不再嗔恨,不再嫉妒。他也給了我一顆寬厚、慈悲、善良的心,給了我許多沉思,給了我許多智慧!消除了以前我對佛教長期的誤解。
  我個人對於佛教文化理解最深的,應該是因果報應和前世今生之說。之前我是一直相信該說法的,苦於平時學的無神論讓我無法釋懷。現在選修了佛教文化和看了相關的書之後,我覺得應讓每個人都相信佛教,最起碼是對社會風氣的一種改良和推進。比如,在別人有難時,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可以讓你想到,以後你如果也處於困境的時候,別人才會對你也做出同樣的幫助,不管這是不是一種自私想法,至少能讓人們做出實際的行動呀!
  在平日生活中,我對朋友、同學和身邊人的態度也有所改變,言行多了許多誠懇關愛,少了一些驕躁冷漠。大家都說我變了,自己也感覺這種奇妙的變化。於是也交了很多朋友,生活得很快樂。以前我對捐助活動漠不關心,那時,我認為救助貧苦人,應是國家的職責,不應該向社會分攤,讓社會消化,這樣治標不治本。國家應把錢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
  學習佛教文化後,我認識列人要有慈愛心,行善積德才會有好報,而財布施是博愛的一種體現,功德很大,而且救助也體現了社會的關愛,給貧苦人以精神和物質上的安慰,是社會文明的體現,還能有效化解兩極分化所帶來的仇視心態。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我該多參與。
  我的感覺是學習佛教文化後,整個人的心都向善了,心態越來越好,擺脫了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物慾熏心,人性淪喪。我想如果有越來越多的人學佛的話,社會就會向正常的方向發展,不至於畸形,畢竟一個沒有信仰的高速發展的社會無異於一隻無頭猛獸,難以駕馭。其對自身和世界的傷害都難以估量。
  現代的社會,人們生活在快節奏中,種種的慾望充斥在我們的周圍,人們越來越不在乎對自己心靈的凈化,越來越不計較他人的得失,做事的道德水準越來越模糊,金錢似乎成了我們生活的唯一目標,唯一的信仰。在這樣的社會中,我也想過隨波逐流,當一個勢利小人。但佛教文化讓我知道,一個人應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虔誠信仰的宗教,因為佛教可以在我們迷茫的時候給我們一個方向,讓我們人生的軌道不至於偏離航道,不致讓我們迷茫的時候感到無所適從。通過學習,我漸漸體會到佛教確實是一種可以凈化我們心靈的宗教,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完整的理論和很強的哲理性。它教導人們向善,教誨我們不要被內心的慾望迷茫了雙眼。
 摘自《洛陽佛教》2007年第1期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1
12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07-8-10 04:4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心夢 於 2007-6-19 16:33 發表
至少我這樣認為:當我們還活著的時候,聽到見到他人講一些生前死後的事,因為我們本身沒有體驗,不知是要信或不信?不知是真還是假?世間有很多宗教和學說,在解說人生的來去時,講法都不一樣,我們沒辦法判斷誰 ...



好名字。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13
MapleTree 發表於 2007-8-10 07:5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心夢 的帖子

心夢,歡迎你來到家園!

前幾天偷了你一篇帖子,胡批了一通,不好意思。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14
Servant 發表於 2007-8-10 10:0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心夢 的帖子

歡迎水壇的一姐光臨。









[ 本帖最後由 Servant 於 2007-8-10 10:06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15
MapleTree 發表於 2007-8-10 10:0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5 Servant 的帖子

水壇一姐? 這麽有名啊?失敬失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9: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