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紅樓 1986版《紅樓夢》電視連續劇配樂 DSD
唱片名稱:夢回紅樓
演唱歌手:丁莉芸 杉籽加 鄧曉逍 柏晉峰
唱片編號:GSM-07683
ISRC:CN-F18-07-377-00/A.J6
唱片公司:廣東鴻藝音像有限公司
出版公司:廣東音像出版社
發行日期:2007/05/18
市場價:¥65.00元
1986年版《紅樓夢》電視連續劇中配樂
中國首張完整曲目發燒製作 不朽經典全新回潮
絲竹管弦 +電子音效 全新編配 升華空靈意境
清麗 女聲主唱 絕世哀歌繞樑
多位男聲 加盟演繹 注入 繽紛 色調。
夢回紅樓 經典回潮
——《夢回紅樓》:古典巨著《紅樓夢》電視原聲全新發燒唱片
★中國首張完整曲目發燒製作★
代表中國古代文化藝術最高成就之一的鴻篇巨製《紅樓夢》,堪稱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儼然後世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寶庫,影視改編、戲曲音樂的取材亦是熱點不斷……
「《紅樓夢》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讚歌」,由此定位了它的如泣如訴的音樂主題。也正是因為作曲家王立平準確把握住了這一基調,1986年的電視劇配樂獲得了巨大成功,為原著經典詩詞譜寫的眾多插曲流傳開來……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作者曹雪芹當年在題記中如此唏噓。小說《紅樓夢》幾乎涵蓋了中國幾千年所有的文學體裁,可謂「文備眾體」, 當今,已成家喻戶曉的傳世經典。電視劇《紅樓夢》的音樂無疑知音甚眾,這也是製作本輯發燒唱片《夢回紅樓》的基礎與初衷。
本著還原卓約精簡、真誠平和、點到為止的本真情性,在《夢回紅樓》的製作心態與理念上,由始至終保持在尊重名著精髓,秉乘人文精神的基礎上回顧闡釋,以及不急不躁,水乳交融的把握拿捏中。這次要製作的不是一張標新立異的、驚世亂耳的唱片,而是一闕清馨入世而又恍然脫俗的情性頌歌。由於原著的雅緻情致已達極致的不二境界,故此,正本清流,回本溯源便成了本次聲響旅程的目的與皈依。
首先,選擇以1986版《紅樓夢》電視連續劇的原聲配樂做酵母所進行的再創作與全新編配,便是一次入世同時脫俗的精神蛻變,而堅持做中國地區第一張還原原劇完整曲目的發燒唱片,則是企望能通過人聲的演繹,達到一次從文字、再到影像,最後回歸聲響的跨時空共鳴,營造一片喧囂塵世的空靈之境,一個清音繞樑的夢寐之鄉。
《夢回紅樓》最耀眼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歌手對歌曲的演繹上。來自重慶的女聲主唱青年歌手丁莉芸,聲音清麗委婉,感情真摯動人。風格則融合了民族唱法與通俗唱法的長處,時而高亢入雲,時而低回如泣,極富感染力。在對「如泣如訴」這個最揪心的音樂主題的闡釋上,丁莉芸的歌唱是清新透徹而恰當到位的。如何駕馭悲而不傷、哀而不傷;抒情而不傷情而做到直抒胸臆,這是一種性靈的自由境界,能輕鬆優雅的遊走漫步在歷史與人文的時空中。此外,來自成都的青年男歌手杉籽加、鄧曉逍與柏晉峰的加盟獻聲,則為專輯注入峰迴路轉的繽紛色調,聲色出彩但又與整體格調協調呼應。男女聲的情感演繹是一脈相承的,悠然、坦然、油然,自然。脈脈動人、楚楚動人,默默流轉。
除了人聲的精彩演繹外,著名音樂製作人楊波對唱片整體基調的炮製也是相當出彩的。絲竹管弦音場疊加融入電子音效的整體聲效,匠心獨運的編配手法,正是深化升華古典原著與現代歌藝的保證。中國傳統樂器塤、簫、古箏、二胡、琵琶、笛子與西方吉他、小提琴的交流融會對話,營造的音樂氛圍更讓人如墜世外仙境,夢回紅樓,魂飛故地。
01 序曲 Prelude
02 晴雯歌 Song of Qingwen
03 枉凝眉 Vain Longing
04 葬花吟 Chart of burying fallen flowers
05 紅豆曲 Song of missing
06 題帕三絕 Three poems on the handkerchiefs
07 秋窗風雨夕 Windy and rainy autumn evening by the window
08 嘆香菱 Sighing for xiangling
09 紫菱洲歌 Song of zilingzhou
10 分骨肉 Separation of dear ones
11 聰明累 Ruined by cunning
12 好了歌 Song of goodness and regrets
13 尾聲 Epilogue
在線試聽:01 序曲 Prelude
[music]http://www.m8yy.com/uploadfile/showsing/20070519/20070519112212_1266.mp3?m8=m8yymedia[/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