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聞晨報:水木年華新歌借我一生

[複製鏈接]

21

主題

21

帖子

15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ynthiawen 發表於 2007-5-21 17: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娛樂圈這些天多熱鬧啊!有吵架的,有對掐的,有指桑罵槐的,也有明明很熟可就是見了面誰也不甩誰的,聽歌這件事已經變得不重要了。說起來,相信你的MP3已經好久沒怎麼換歌了吧,再也不是以前老覺得內存不夠的時代了吧……

  把話扯遠點,有人跟我說,小手指上戴個戒指可以「防小人」,可是我總會把目光的焦點放在那戒指的款式上,對我來說,設計感遠比「防小人」來得直接和關鍵,而於聽歌,我則表現在對歌詞的直觀感受上。拿到一首新歌,我會先看作詞作曲是誰,然後是歌詞的基本情況,等到真正聽起來了,就是編曲和演唱了。正因為這個習慣,有很多歌手或音樂人的作品我常常會有未聽歌先有好感的情況發生,比如很多民謠歌手,比如曾經很校園而現在很抒情搖滾的水木年華(blog)。

  大學時第一次聽說水木年華,是因為某天晚上跟高中同學煲電話粥,她激動地說:「你知道么,咱們以前學校的那誰現在在清華玩音樂呢,還幫一個什麼水木清華彈鋼琴。」這等跟娛樂圈沾邊的勁爆消息令當時的我激動且興奮著,當即快速搜索了自己跟那誰的交情,雖然後來失望地發現根本沒有任何交集,但我還是本著八卦到底的心情去查詢了那個什麼水木清華。當然,結果你也知道,這是以訛傳訛,「水木清華」是人家學校的BBS,我高中同學的同學的同學幫著彈了幾下鋼琴的那個組合叫「水木年華」。

  這個小烏龍並沒有影響我剛聽到水木年華的歌時的感動和感慨。那時候在校園裡忙著風花雪月的我們多麼喜歡和樂於聽到這樣的作品:《一生有你》、《在他鄉》還有《輕舞飛揚》,以致當我後來聽到《Dancingintherain》的時候,竟再也找不到只有年輕才會有的惆悵了。水木年華說,大家都要長大的,所以民謠味也只是一個時期的一個表現形式。真的很同意這樣的觀點,因為有很多朋友都和我一樣,十幾歲的時候偏愛重的吵的頹靡的,二十齣頭喜歡民謠和敘事性強的,二十後期開始鍾愛有沉澱感的旋律好的,畢竟形式永遠是為內容服務的。

  是的,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所以本文開頭那些鬧騰的現象歸根到底只能是形式,它攪亂了娛樂的湖水,卻攪不亂我們的內心。沒有誰是真正的毒瘤,最可怕的結局是被遺忘而不是被流放,就任其自生自滅吧,我知道那是很快就要發生的事。而當你聽到蕭聲嗚咽、悲壯又有歲月流金底蘊的《借我一生》時,就會明白有質感的歌應該是什麼樣子。也許這一聲不能代表每個人的一生,但是,有人願意為你唱情歌,就已經是一種福氣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9: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