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韓國人看中國東北工程1

[複製鏈接]

369

主題

3785

帖子

1085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08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徽塵 發表於 2007-5-15 10: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中國對於高句麗起源的荒誕觀點          韓國外國語大學 呂昊奎(音)教授

  中國傳統上依據「中原王朝與夷人」的二分法來研究歷史。他們認為中國大陸(即中國內地)的朝代是繁榮與文明的「中原王朝」,其周邊各國是沒有文明化的「夷人」。 根據這一觀點,中國對於本國歷史的研究應局限於「中原王朝」,從定義上來說,所有其他周邊各國應該排除在外。

  但是,今天的中國是由漢族與其他55個少數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由於這一原因,自從現政府1949年成立開始,中國一直奉行「從歷史之初中國便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理論 。他們認為中國所有少數民族的歷史以及在中國領土之內展開的所有歷史都順理成章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

  由此,根據傳統歷史研究原則本應該排除在中國歷史之外的眾多少數民族歷史僅僅由於他們發生在中國領土範圍之內便被披上了中國歷史的外衣。 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理論不顧合法依據與歷史潮流,僅僅依據現有的國土,試圖確定違背歷史本質與進程的「領土第一的歷史觀」。

  在1980年代以前,中國也將高句麗歷史看作韓國歷史的一部分。很明顯,他們不可能以「現有領土」為基礎對歷史進行任意篡改。而且, 高句麗與現代韓國人有著真實的種族聯繫,不可辯駁的事實證明韓國是高句麗王朝歷史惟一併合法的繼承人。


  中國謬論

  自1990年代開始,中國試圖將高句麗歷史併入中國歷史。為了達到這一目的, 中國研究人員開展了旨在分離高句麗部落起源與韓國歷史或高句麗歷史起源的一系列研究。

  在1990年代初期,中國學者強調高句麗曾是中國東北地區少數民族之一,將高句麗部落看作濊貊或扶余部落的一部分。 這在中國歷史學家中也成為了一種慣有的共識。即使這樣,中國也逐漸意識到他們不可能完全割斷高句麗與韓國歷史的聯繫。

  由此中國出現了一種怪異假設,認為高句麗的祖先來自中國殷朝。這一理論任意將中國周朝史書《逸周書》王侯一章中的高夷作為了高句麗部落的祖先, 以此宣稱高句麗自西周時期就開始成為了中國的一個封候屬國。

  更嚴重的是,中國近幾年逐漸流行的說法認為高夷就是中國傳說人物顓頊,也就是高陽。而且高句麗王族是高陽的後代,只因為他們同樣姓高。

  在新石器時代後期,紅山文化在中國遼西地區曾非常繁榮。中國假定這一地區為顓頊(高陽)部落的發祥地。 他們認為當這一部落遷移至中原地區或中國中部的時候,「高」氏家族中的另外一支向東遷移,后定居下來成為了高句麗的祖先。


  高句麗的祖先

  正如上文中指出,自1990年代開始中國學術團體開始歪曲歷史,將高句麗部落確定為華夏部落(中國古代漢族)的後人。而這一論點卻是以《逸周書》 中王侯一章為根據。眾所周知,這本書是中國戰國時期編著的一部虛構小說,其可信度存在嚴重問題。

  中國學者還特彆強調一點,中國漢字「高」是高句麗王朝名稱的第一個字。但在高句麗最初是將自己稱作「句麗」, 「高」字是很久以後才加上去的。

  顯而易見,姓氏「高」與高句麗國家名稱之間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關聯。而且,也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顓頊(高陽)就是高夷的祖先,因為他僅僅是一個傳說人物 ,在歷史上的存在與否一直無法查證。

  中國學者認為遼西的「紅山文化」是顓頊(高陽)部落的產物,因此主張高句麗的祖先就是該部落的分支。但是紅山文化存在於公元前3000年左右, 而高句麗建立於公元前三世紀與二世紀之間。除非有確鑿證據,近3000年的時間差距很難在兩個古文化之間建立聯繫。

  中國學術界認為高句麗是中國華夏部落後裔的理論同樣是絕對不能成立的。這不過是部分中國學者試圖將韓國高句麗歷史併入中國歷史的主觀想法。


  高句麗的創始者

  高句麗的祖先是濊貊部落人,自新石器時代起便在現中國東北地區和韓半島北部以農業為生。 在濊貊部落中居住在遼東與現北韓西北部的人們經過快速發展建立了第一個韓民族國家—古朝鮮。

  之後,在松花江盆地一帶的居住者創立了名為扶余的國家。濊貊部落的一部分同時也在鴨綠江中部繁衍,後來成為了高句麗的祖先。 他們在公元前三世紀與二世紀以鐵器文化為基礎發展農業,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文化。而且,他們的獨特文化使自己從其他濊貊群體獨立出來。

  直到公元前二世紀後半葉「句麗」改稱為高句麗。在「句麗」將高句麗作為國家名稱時,他們將自己的部落稱作「貊」。

  由此可見,高句麗的祖先是來自濊貊部落的分支,和古朝鮮與扶余祖先相同。他們不僅區別於中國的華夏部落, 而且與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東部的挹婁遊獵部落和西部的東胡游牧部落(鮮卑與契丹的祖先)也有著明顯區別。

  後來高句麗吞併濊貊,逐漸發展成為了一統中國東北地區和韓半島的一個偉大帝國。在這一過程中,高句麗在其疆域內兼并統一了數個小型濊貊部落, 其中還有一些來自南方的中國漢族部落。

  高句麗還將靺鞨(挹婁的後裔)與契丹 (鮮卑的分支)也納入到了自己的統治之下。但濊貊部落一直是高句麗種族的主脈。

  公元668年,新羅統一了三國(包括百濟與高句麗),這成為了韓國人形成統一國家的歷史契機。渤海王國滅亡后,大批高句麗後裔逃向了南方的高麗, 之後建立了統一新羅。至此,韓民族國家統一大致完成。總而言之,高句麗是韓國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句麗統一了分散的濊貊部落,在韓民族國家統一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除韓國以外,無論是中國、日本還是中國東北都沒有完全繼承高句麗文化,韓國將繼續保護高句麗的遺產。從以上事實可以看出,高句麗人無疑是韓國人的祖先 。高句麗的歷史是韓國歷史的主脈這一點,不容置疑。
橫看蟹意,靜得龜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6: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