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紐約時報:巴西正在成為中國的「海外糧倉」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7-4-10 12: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文來自4月6日《紐約時報》,原文作者是Alexei Barrionuevo,現編譯如下,僅供參考。

  2000多年來,中國人一直在用大豆製作一種廣受歡迎的食品——豆腐。這種營養豐富而又廉價的食品對中國人的餐桌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但是,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人的飲食興趣越來越多的轉向了豬肉、家禽和牛肉等一些蛋白質含量更高的食品上面。這導致中國對大豆的需求量快速增多,因為飼養這些動物和家禽需要用大豆做飼料。

  儘管中間隔著一片廣袤的水域,中國與遠在15000英里之外、太平洋另一端的一個國家——巴西建立了密切的貿易關係。如今,巴西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中國進口大豆的主要供應商。

  經濟快速增長導致中國對農產品和礦物資源的旺盛需求正在改變全球的貿易結構。在中國,快速推進的城市化和環境惡化使耕地越來越少,中國對進口糧食的需求量正在快速增長。美國曾經是中國的一個主要糧食進口來源國,但隨著越來越多的農場主把經營重點轉向能提供生物燃油的作物,美國能夠向中國出口的農產品越來越少了。於是,中國把進口糧食的目標轉向了另外一個國家,那就是南美洲的巴西。這是一幅員廣闊氣候宜人的國家,儘管國土面積遠不及中國,但巴西的可耕地面積幾乎是中國的六倍。這裡土地不僅非常便宜,而且也非常肥沃。

  曾經擔任世界銀行農業和鄉村發展項目主管的伊里諾依大學教授Robert L. Thompson說:「中國希望能與巴西締結長期的供應合同。」

  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時候也曾經長期依靠美國提供大量的食物,但是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出口國,日本則是世界上最大糧食進口國。在推出了一系列鼓勵農業發展的優惠政策之後,日本糧食自給率顯著提高,其對美國進口糧食的依賴程度下降。但是,中國進口美國大豆和玉米的數量卻與日俱增。

  隨著國際油價大幅攀升,越來越多的美國農場主們開始種植可以用來生產酒精的農作物,例如穀物和玉米。這導致大豆產量急劇下降,因而可供向中國出口的數量也快速減少。

  儘管,在農產品出口方面美國仍擁有明顯優勢——無論在機械化操作和資本市場運作方面美國都要遠遠超過任何一個發展中國家,但是巴西的競爭力卻越來越強。從長遠看,在農產品出口方面美國被巴西超過幾乎是個肯定的結論。

  目前,巴西已經投入耕作的土地面積約為17500萬英畝,這一數目與美國大致相當。但是,巴西可投入使用的耕地面積則多達3500萬英畝。即便不砍伐雨林,巴西新增土地面積也幾乎與美國目前可耕地面積總量相當。

  儘管美國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產國,但大豆最大出口商的桂冠去年就已經被巴西奪走。預料今年美國仍將保持世界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地位,但其出口卻將大幅下降。美國農業部預測到2009-2010年,美國大豆出口將比現在減少23%。

  世界上最大的穀物交易商——巴西Cargill商行負責人Sergio Barroso說:「這實際上土地的競爭,顯然擁有大量可耕地面積的國家更有優勢。」他說,儘管在生物燃油農作物種植和出口方面巴西競爭不過美國,但是在大豆和穀物類出口方面,巴西已經有足夠的競爭力。

  三年前,中國領導人訪問巴西的時候就在這個南美國家引起了很多想象。中國一直是巴西農產品和礦物原料的主要購買方。而兩國之間的大豆貿易更是呈現出了爆炸式的增長。2006年,中國從巴西進口了1100萬噸大豆,與2005年相比激增了50%,與2004年相比則翻了一倍。分析顯示,今年中國進口巴西大豆還將大幅度增長。從許多方面看,巴西對中國的農產品出口都將大幅度增長,這個南美國家有望成為中國的「海外糧倉」。(本文來自《紐約時報》,編譯時有刪節)
2009,我等你……

0

主題

66

帖子

15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5
沙發
cqlcj1234 發表於 2007-4-10 12:5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66

帖子

15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5
3
cqlcj1234 發表於 2007-4-10 12:5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2: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