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天津繼上海北京之後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

[複製鏈接]

318

主題

325

帖子

28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un288 發表於 2007-1-24 20: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天津繼上海北京之後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



1月23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2006年本市經濟運行情況。據介紹,2006年,全市各地區、各部門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戰略部署,全面落實市委八屆九次、十次全會精神,堅持更高標準,追求更高水平,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紮實推進「三步走」戰略和五大戰略舉措的實施,積極推動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經濟總量比2000年翻一番,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全年國民經濟在新的上升期呈現高增長、高效益的運行態勢,實現了全市「十一五」開局又好又快的發展。

    經濟總量比2000年翻一番,發展水平邁上新台階

    2006年全市經濟繼續在高位平穩運行,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337.7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4%,比2000年增長1.2倍,提前4年實現了GDP翻一番,率先完成了「三步走」戰略第二步總量發展目標。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177美元,比2003年的3126美元增加了2051美元,3年時間跨越兩個1000美元的台階。按照世界銀行2002年標準,本市經濟發展已達到上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成為繼上海、北京之後第3個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以上的地區。

    經濟發展水平又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2006年,全市工業增加值超過2000億元,工業利稅總額超過1000億元,口岸進出口超過1000億美元,商品購銷總額超過1萬億元,城市居民人均消費超過萬元,全市財政收入3年翻了一番。

    盤點2006天津百姓生活

    記者從昨天下午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天津市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本市千方百計開發就業崗位,新增就業增幅、從業人員勞動報酬總額增幅都呈現喜人的增長態勢,創歷史最高水平;去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356.79億元,比上年增長14%,創本市近年來消費新高;本市居民消費檔次明顯提高,提升消費層次的購買力顯著增強,私家車開始由少數人使用的「奢侈品」走入越來越多的百姓家庭。

    全市經濟在高增長、高效益平台上穩定運行

    經濟發展持續在高增長平台上穩定運行。自2003年下半年以來,本市經濟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的高峰期,至2006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已連續4年增長14%以上,經濟增長的穩定性進一步增強。2006年三次產業保持穩定快速增長。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18.97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2485.83億元,增長17.6%。其中工業增加值完成2290.81億元,增長17.7%;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732.93億元,增長11%。財政收入連續第2年跨越2個百億元台階。全年全市財政收入突破900億元,達到925.6億元,比上年增加200億元,增長27.6%,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1.3%,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收入增幅連續3年保持在26%以上,收入總量3年翻了一番,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財力保障。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為416.77億元,增長25.6%。各主要稅種收入都保持較快增長。

    工業經濟效益連續第4年保持快速增長。全市規模以上獨立核算工業企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8782.68億元,比上年增長24.5%。實現利稅總額突破千億元,達到1004.80億元,比上年增長31%。其中實現利潤690.86億元,增幅達到31.2%,連續4年保持快速增長,與2002年相比,凈增利潤504.67億元,增長2.7倍。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黑色金屬冶鍊及壓延加工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和通用設備製造業等行業成為工業利潤的主力軍。全市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240.52,比上年提高32.82個點。批發零售貿易業效益明顯提高。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利潤比上年增長88.4%。其中內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增長近1倍,所佔比重達到77.3%。

    農業生產勢頭良好

    2006年,本市認真落實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加大支農惠農政策落實力度,農業生產保持了穩定增長。全年農業總產值完成251.50億元,增長3.7%。種植業比重擴大,全年糧食播種面積達到442.82萬畝,連續3年保持增長,優質糧種植比重超過總面積的60%。棉花種植面積超過100萬畝,達到106.44萬畝,增長15.9%。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43.52萬噸,比上年增長4.4%,創5年來最好水平。棉花產量達到9.77萬噸,比上年增長17%。養殖業發展穩定,全年總產值完成144.25億元,佔到農業總產值的57.4%。肉類、禽蛋、水產品、牛奶等主要農副產品產量全面增長。

    工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優勢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引領工業快速增長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223.82億元,增長18.8%,完成工業總產值8527.7億元,增長25.3%。工業結構繼續調整,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引領、優勢產業為支撐的格局逐漸形成。全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完成2713.01億元,增長24.3%。6大優勢產業完成產值6391.60億元,增長27.5%,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74.9%,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80%。其中,汽車製造業增長49.3%,轎車產量突破40萬輛,達到41.03萬輛,增長26%。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增長26%,手機產量突破1億部,增長48.3%。石油及化學工業增長26.3%,開採天然原油1943.09萬噸,增長9%。冶金工業增長24.7%,成品鋼材產量2117.51萬噸,增長23.2%,無縫鋼管產量216.58萬噸,增長21%。

    服務業競相發展,行業規模繼續擴大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房地產業穩定發展,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和金融業增幅較高。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完成增加值256.97億元,比上年增長7.2%。全年實現全社會貨運量4.28億噸,增長9%;客運量5669.62萬人,增長21.2%。濱海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大幅增長,達到276.65萬人,比上年增長26.1%。全年港口吞吐量達到2.58億噸,比上年增長7%;集裝箱吞吐量完成595萬標準箱,比上年凈增115萬標準箱,增長23.9%。郵電業務總量225.89億元,增長26.9%。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完成487.94億元,增長11.2%。批發零售貿易業購銷總額達到1.3萬億元,全年銷售額超億元的大型商業企業已達501家。住宿餐飲業增加值完成80億元,增長11.7%。旅遊休閑餐飲市場火爆,成為服務業發展中的新亮點。金融業增加值完成179.4億元,增長11.4%。信貸規模進一步擴大。房地產業增加值完成139.27億元,增長6.6%。商品房銷售面積達到1458.6萬平方米,實現銷售收入696.27億元,分別增長4%和21.2%。
       投資結構不斷優化,城市載體功能進一步增強
    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849.8億元,比上年增長22%,凈增加投資332.96億元,是歷年來增加最多的一年。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09.66億元,增長23.4%。在固定資產投資總體保持較快增長的同時,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主要表現在:一是工業優勢產業投資力度繼續加大,全市工業六大優勢產業共完成投資451.9億元,增長29.2%,占工業投資比重為65.5%。二是能源工業投資得到加強,全市共完成280.39億元,增長48%,占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16.4%,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三是服務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完成1004.45億元,增長20%,佔全市城鎮投資的比重為58.8%。四是重點大項目建設得到加強。全年投資在10億元以上的大項目共完成投資746.94億元,增長51.3%,增幅比全市整體水平高出27.9個百分點。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全年全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完成518.17億元,增長23.1%,佔全市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到30.3%,有效地帶動了經濟增長和城市載體功能的提高。京津城際快速鐵路、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線、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擴建等工程進展順利,京滬高速公路天津段竣工通車,地鐵1號線投入試運營,市區快速路新增40公里,累計160公里,地鐵2號線開工建設,海河綜合開發和舊路改造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進展。

    市場活躍,居民消費躍上新台階

    2006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356.79億元,比上年增長14%。其中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完成1143.04億元,增長13.5%。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突破200億元,完成209.97億元,增長17.4%。提升消費層次的購買力顯著增強,全年汽車類零售額增長36%,石油及製品類增長20.3%,通訊器材類增長19.7%,金銀珠寶類增長30.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2.1%。

    城市居民人均消費突破萬元,消費結構發生明顯變化。2006年,本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性支出達到10548元,增長9.3%,恩格爾係數為34.9%,比上年下降1.8個百分點,城市居民用於服務性消費支出3111元,增長11.2%,占居民消費性支出的29.5%,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充分說明居民生活質量在不斷提高。居民消費能力進一步增強,促進了消費結構的變化。人均在外用餐支出增長15.6%。人均衣著類支出增長23.8%。人均家庭設備用品類支出增長21.0%,每百戶家庭擁有家用汽車達到4.6輛,比2004年增長了1倍,每百戶家庭擁有手機143.7部,超過每家一部的水平,固定電話出現下降趨勢,手機已開始替代固定電話成為居民的主要通信工具。

    利用外資向優勢產業和新領域集中,吸引內資大幅增長

    2006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050家,其中合同金額1000萬美元以上的大項目187家;全市直接利用外資合同金額81.12億美元,增長10.8%;實際到位41.31億美元,增長24.1%。服務業合同外資比重過半。全年服務業合同利用外資42.59億美元,增長40.7%,佔全市合同利用外資額的比重達到52.5%,比上年提高11.2個百分點;實際到位達到14.43億美元,增長82.7%,其中交通運輸及倉儲業增長3倍,房地產業增長1.2倍。工業優勢產業對外資的吸引力增強。化工、機械、汽車配套和電子電器等行業全年實際直接利用外資31.09億美元,增長83.7%。新能源領域成為引資新亮點。風力發電、海水淡化、工業氣體、新型電池等一批新能源項目落戶津門。世界500強跨國公司來津投資繼續增加,截止到目前,已達121家。

    吸引國內資金繼續保持旺盛勢頭。投資環境的改善和良好的發展前景進一步吸引內資的流入。全年全市吸引國內投資項目1840項,實際利用內資431.85億元,增長27%。吸引內資來源更加集中。來自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的資金比重達到89.9%,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工業和房地產業成為熱點行業,吸引內資分別佔到全市的27.9%和49.9%。民間資本成為內資的主體,佔全市利用內資的比重達到73%,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

    對外貿易規模迅速擴大,進出口總額三年翻番

    2006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突破600億美元,達到645.73億美元,增長21%,連續5年保持在20%以上快速增長,比2003年增長1.2倍,翻了一番多。出口和進口均躍上300億美元台階,分別達到335.4億美元和310.3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2.3%和19.5%。實現貿易順差25.07億美元,是歷史上最多的一年。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繼續保持好勢頭。全年全市機電產品出口234.7億美元,增長26.4%,佔全市出口的70%。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23.7%。其中,電子技術與光電技術產品出口分別增長61.6%和1.1倍。百強企業出口實力雄厚,合計出口242.37億美元,增長22.3%,佔全市出口的比重為72.3%。外貿出口的大幅增加,保持了對全市經濟的拉動力。
       濱海新區總體實力進一步增強,開發開放熱潮正在形成
    隨著濱海新區納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以及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濱海新區新的一輪開發開放建設熱潮正加速形成,成為本市進入新的上升期的強大引擎。全年濱海新區生產總值完成1960.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0.2%,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為51.4%。全年濱海新區完成工業總產值5200.52億元,增長31.3%,比全市平均水平高6個百分點。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64.29億元,增長24.7%。100萬噸乙烯、北疆電廠等一批重點工業項目開始建設。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完成投資218億元,增長24.6%。天津港25萬噸級深水航道、30萬噸級原油碼頭工程和北港池集裝箱碼頭三期工程建設進展順利,東疆港區各項工程建設也正在抓緊進行之中。新區對外資的強大吸引力進一步顯現,全年直接利用外資合同金額61.8億美元,佔全市的比重為76.2%,增長24.0%,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3.2個百分點,其中500萬美元以上的大項目數佔到一半以上;實際到位33.45億美元,佔全市的比重為81.0%,增長31.1%,比全市平均水平高7個百分點。新區經濟外向度不斷加深,全年外貿出口達到226.20億美元,佔全市的67.4%,增長22.5%。

    口岸進出口邁上千億美元台階,濱海新區對外開放門戶功能進一步增強。全年天津口岸進出口總值達到1018.85億美元,增長24.4%,成為全國第4個貿易值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的口岸。其中進口447.61億美元,增長20.2%,出口571.24億美元,增長27.8%。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對腹地的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

    金融形勢穩定,物價總體保持平穩

    新增貸款創新高,有力地支持了全市經濟增長。截止2006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5415.72億元,增長14.2%,比年初增加780.14億元,比上年多增131.2億元。其中,新增中長期貸款佔全市貸款增加額的68%,對本市基礎設施投資和大型重點工程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6839.2億元,增長12.2%,比年初增加854.52億元,其中儲蓄存款2922.7億元,當年增加349.68億元,比上年多增27億元。

    物價總體保持平穩。全年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1.5,漲幅與上年持平。從主要商品和服務類別看,食品類和居住類價格漲幅相對較高,但比上年漲幅有所回落,全年分別上漲2.7%和4.4%,漲幅比上年分別回落0.7個和2.3個百分點。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上漲平穩,分別上漲0.5%和1.4%。衣著類、交通通訊類、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呈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城市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為100.4,保持穩定。

    工業品出廠價格漲幅波動不大。全年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為100.6,漲幅比上年略升0.5個點。原材料燃料及動力購進價格指數為104.7,比上年回落0.2個點。出廠價格與購進價格離差為4.1個點,比上年縮小0.7個點。房屋銷售價格繼續上漲,漲幅為6.7%,其中商品住宅價格上漲7.1%。

    就業和勞動報酬繼續增加,居民收入增幅提高

    2006年本市繼續採取多種措施積極引導、支持、組織就業,成效顯著。全年全市新增就業崗位安置就業29萬人,比上年增加3.28萬人,增長12.5%。年末全市城鎮單位從業人員人數達到了194.9萬人,連續4年保持增長。其中三資企業從業人員快速增長,人數達到54.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1萬人,增長6.1%。全市城鎮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總額達到521.64億元,增長13.8%;人均勞動報酬27252元,增長13%。

    城鄉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退休人員養老待遇標準的提高和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政策的出台,拉動了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提速,全年達到14283元,增長13%,增幅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7942元,增長10.3%,其中來自家庭經營二、三產業收入增幅較高,比上年增長17.2%,來自家庭成員的工資性收入比重超過一半,達到53.3%。

    總體來看,2006年本市經濟發展呈現快速、高效、穩步運行態勢,這主要是得益於本市「三五八十」四大奮鬥目標和「三步走」戰略第一步目標完成所積聚能量的進一步釋放,特別是濱海新區新一輪開發開放的推進,更為本市經濟發展進入新的上升期注入了新的強大動力。

0

主題

6

帖子

4

積分

註冊會員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1

積分
4
沙發
farming2005 發表於 2007-1-25 09:40 | 只看該作者
牛B真是用來吹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495

帖子

30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06
3
worldland 發表於 2007-1-26 18:54 | 只看該作者
牛B真是用來吹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7

帖子

6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6
4
asia0000 發表於 2007-2-3 14:38 | 只看該作者

舊聞了。

油田、石化、電信、海油壟斷行業早在2000年時已超過5000美圓,是平均水平的2~3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

主題

975

帖子

23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雙料碩士(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7
5
huaxin671 發表於 2007-2-6 21:45 | 只看該作者
好一個常住人口理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6: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