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宗教修鍊界的辯論傳統與佛教的辯經訓練

[複製鏈接]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7-1-21 14: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根據佛經記載,佛陀在世時,佛教內部乃至佛教與當時的諸多外道之間,經常會展開一些法義上的辯論,以期通過辯論來辨明真理、剔除邪說、樹立正見。佛經上也記載了很多外道因辯論而被佛教真理所折服、認清了自己所堅持的理論的荒謬之處的事例,比如"舍利弗比丘能與外道異學共議論。無不降伏者",這種辯論與科學上通過討論而證明與證偽某一論斷是否為真理的科學方式是一致的。佛教內部的辯經與辯論可以使學人剔除、澄清錯誤知見與認識,乃至可以 通過辯論破除見惑而證聖道,這種辯論中建立的純正知見屬於聞思所得的智慧,也是進一步按照次第實修正語、正業、正念、正定等後續正道所必須的基礎,八正道以正見為首,沒有千錘百鍊的正見為先導則免得盲修瞎練、誤入歧途。
  歷史上最著名的宗教界辯論大會之一就是公元642年在印度曲女城舉行的那場無遮辯論大會。貞觀十六年(642年)十二月,印度戒日王在曲女城舉行了一場辯論大會,印度18國國王、僧侶、婆羅門等各教信徒和學者六千餘人參加大會。玄奘法師擔任大會論主,以他所著《會宗論》和《制惡見論》為辯論的主題在會上宣讀,任人問難,同時謄寫一份懸掛在會場門口,並 依照慣例聲明:如有人能據理駁倒一個字,就斬下論主的頭以謝罪。大會連續舉行18天而無人前來辯論詰難。
  辯經現在已經成為佛教特別是佛教密教寺院訓練學僧的方式之一。指寺院僧人間相互辯論經義的學習方式。這也是寺院考察學僧之佛學水準的方式之一。密宗的辯經方式一般是兩位學僧各就所學經義相互辯論。就辯論的方式而言,可分為"立宗辯"與"對辯"兩種。茲分述如次:
  (1)立宗辯是辯論中最常見的。方式是由立宗者樹立一宗,然後針對此"宗"進行辯論。此方式最大的特色是:立宗者只能就問難者提出的問題加以解答,但不得反問和發揮。在進行過程中,有時問難的人會拍掌高呼,揮舞念珠與帽子,甚至於出手拉立宗者的衣角或拍打他的身體,或作各種奚落揶揄的姿態。有時還轉過身來請觀眾批評。
  (2)對辯方式是由兩人輪流問答。先由甲方提出問題,乙方回答;告一段落後,再由乙方提出問題,而由甲方回答。問答的方式和立宗辯類似。但是這種方式不如立宗辯之經常舉行。
  在這兩種辯論中,答辯人必須保持高度的鎮靜,集中精力回答問題,不能因為問難人態度不好而動怒。尤其是進行立宗辯時,問難者如果做得過火,近乎人身攻擊,立宗人也必須忍耐,不能因辯論而發生糾葛。
沙發
paullian 發表於 2007-1-23 00:0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11: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