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胡錦濤接受台灣國中之國統一方案嗎?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7-1-17 07: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 西李灣    2007-01-16 12:06:12


  海峽兩岸僵局的雙方都象高明的棋手,雙方每走一步都要盤算對方的反應。當今兩岸,究竟應該如何博弈和調適,方能取得均衡,達致預期的和平?

  胡錦濤接受台灣國中之國嗎?答案是胡錦濤接受台灣國中之國。答案不能輕易脫口而出,支持結論需符合常理的推論。

  一、從中國全盤考慮,胡錦濤能接受台灣國中之國。

  
從國內來看,台灣問題只是眾多問題中的一個,和任何一個長時間執政黨一樣,社會發展日益複雜,民眾訴求日益難以滿足,原有的管理體制理念隨時代變遷已難以適應,執政黨積累了大量難以處理的矛盾,這些問題都威脅到執政黨的前途命運,使執政黨處於守勢。就象十六大報告所說「憂患意識」,「執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面對經濟社會發展速度快於政治發展速度,各種問題都需發揮政治智慧來和諧,來通過構建和平解決的框架協調利益衝突。處理國內矛盾用兵,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這對國家治理這是很有教訓的事。

  1911年9月「川人治川」的保路運動,為築鐵路權,中央政策與地方意見相左,地方百姓對此反應強烈,清廷調強硬派的川滇邊務大臣趙爾豐任四川總督鎮壓,趙爾豐到任后覺得宜撫不宜剿,承認百姓要求有其合理性,想奏請朝廷給予滿足,卻遭到保守派的聯合彈劾和朝廷嚴加申斥,清朝調湖北兵進川武力鎮壓,9月7日捕保路社團領袖9人,打死衝擊督署的請願民眾二十餘人,促使各種社會矛盾激化,9月25日四川榮縣宣布獨立, 10月9日武昌兵變,各省紛紛宣布獨立,清朝倒台,這就是辛亥革命。台灣問題一直穩不住,現在強調「穩定壓倒一切」,通過台灣國中之國法案,使台灣穩定下來。不僅解決極具爆炸性的台灣問題,排除台灣問題隨時隨地打亂中國發展全盤布局的威脅,而且為眾多國內其它問題和平解決提供了示範,消除民眾訴求的大規模暴力對抗可能性,使其相信這些矛盾都是能通過和平的方式加以解決,都能在現行體制內加以解決,從而實現國內政治的穩定。

  從國際來看,如何協調中國同世界第一強權美國的關係,也是壓倒一切的思考。

  美國從來不是中國和平統一的障礙。美國干涉台海應怎麼看?應是防止了兩岸中國人自相殘殺,互相破壞。這是一種大國的義務,隨著中國成為大國,本身也在逐步按受這種觀念,積級參加聯合國維和部隊,將發生內戰的國家衝突雙方隔開,支持內戰雙方通過談判解決分岐,建立民族和解政府。美國的對華三個公報和與台灣關係法都強調美國支持台灣問題以和平方式得到解決。美國無意讓兩岸內戰,也不謀求兩岸的分裂,美國支持兩岸中國人和平解決他們之間的糾紛,美國只關注台灣問題的解決以非和平方式。

  和平解決台灣問題是美國衡量能否與中國和平相處的標桿。美國正處在中美力量對比的顛峰,對華政治經濟軍事有全面壓倒性的優勢,但並沒使用武力來消除與中國的分歧,而是和平地加以解決,美國支持正在崛起的強權和平地融入現行的國際秩序,可能中國最終會取代美國的霸主地位,但這個位置的禪讓對美國傷害最小,這是美國的政治高明之處。和平融入國際秩序,中國獲益極大,付出極小。這如同一戰前二戰前的英美體系,美國與英國強權和平相處實現崛起。如果中國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就會與美國發生正面衝突,不管以何種方式,中國的強國崛起之路就會血淚斑斑,正如德國日本蘇聯,失敗也不是不可能的。

  大國政治得審時度勢,兼顧各方利益,如何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就很考量政治家的智慧。成都武侯祠的對聯:「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很值得任何一個從政者細細玩味。胡常說「要以寬廣的眼辦來看世界」,越過台灣障礙從外看,就會看到南洋,太平洋,澳洲等,中國的目光不能只限於台灣,只能看到台灣,應能看到五大洲四大洋。攘外必先安內,消除台灣這個不確定性因素后,中國就會確定性地發展成為全球強權,捅有全球利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二、從個人角度來看,胡錦濤能接受台灣國中之國。

  胡的人生觀、價值觀來自成長中所遭遇的實際體驗。大災荒年流浪父女所唱的「小白菜,花兒黃,三歲沒了娘」,歷來讓唱者和聽者總感到莫名的凄楚。胡7歲母親去世,這個可憐的小男孩每跑出去玩回家都是空蕩蕩的家,時時感到少一個大人,缺乏細心照料而少衣少穿,父子倆相依為命。幼時喪母,人生之痛,按傳統的說法,這娃命苦,一點點大沒了娘。這種不同一般的人生,一方面使胡為尋求人愛而愛人,重視他人,以他人為中心,禮讓而容人,「從小很懂事,從不同人鬥嘴,從不同人吵架」 。中學時胡打飯時總是走在後面,讓別的同學先吃。如果是兩個人抬東西,還會把重物往自己這邊挪一挪,讓自己承受的力多一些。另一方面使胡自己過早的干一切家務事,事事都得自己操心,明顯的動手能力強,內心克服命運不公的激情,轉化成對更好追求的動力與執著,小茶葉店平民家庭出身的胡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向上走,一直走到最高的位置。

  八十年代中期胡當貴州書記時,因社會人入校毆打學生,幾千大學生在貴陽上街遊行,在當時長期的專政氛圍、習慣簡單粗暴對待百姓意願的年代,胡不同尋常的親與學生對話,和平妥善的把這事處理很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顯然胡深信民眾意願訴求需耐心傾聽,看看能不能找到公眾能接受的解決辦法而不是使用武力。當然對惡意有必要時也要使用,文官出身的胡頭戴鋼盔西藏平叛的照片同樣使人印象深刻。這是左派和右派的黨內大佬都能接受並在部落聯盟大會(中全會)推舉胡為天下「共主」的原因。想統一台灣得能容得下台灣,能超越偏見海納百川,兼容並蓄,得有容人之美。人的思維和習慣有其慣性,稟承「兼愛」「非攻」理念,「以折節為恭儉」成事的胡能容得下台灣。從個人角度來看,胡能接受台灣國中之國。

  三、從中華傳統上來看,胡錦濤能接受台灣國中之國。

  當胡在接下中央軍委主席,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予一人」「餘一人」時,雖從未見過他吐露心聲,他肯定意識到他現在已經是中華帝國偉大傳統的繼承人,延續的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事業,而不管他是如何謙遜。如小平所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的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如果說人民是天,鄧小平無意識的認識到自己就是中華天子,承天時命。鄧小平自稱是上天的元子,代表上天行使統治權,「呼」「令」天下,真是一語泄露天機。經歷漢文帝鄧小平、漢景帝江澤民兩朝的「天下疲耗」 「與民休息」 「因民之欲而不擾亂,以寬厚清靜為天下帥」的休養生息,中國國力逐漸強盛起來,「平民之治」為「錦繡中華」奠定了雄厚的基礎。根據堯小平所定下的「禪讓」 規矩,「予一人」即不能家天下,也不能幹到老死,一般就是十多年就得一代一代往下傳,舜澤民很好的實施了孔孟之道的理想狀態「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講信」的將權讓給「選」的「賢」胡錦濤「修睦」(構建和諧社會),胡會在這十多年人生黃金時間把自己生命中最燦爛的部分獻給偉大的中國和偉大的中國人民。「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視四方」,胡能跳出大陸局限來看台灣,站在中國高度看兩岸,他也有讓台灣居民幸福的責任。

  從歷史和文化上看,國中之國是中國政治的傳統,數千年來一直是一國兩制。從中華文明開始時談起,國就是統一中國版圖內的特殊地位的主體性存在,幾千年來歷朝歷代都是如此,都是特殊問題特殊解決。據說夏時有萬國,到商時減到三千,經過武王滅商,西周還餘下八百。商時方國林立,單從現存甲骨文上看就有40餘國,商對方國就是通過「候、甸、男、衛」外服制來間接管理,「為王斥候」「為王捍衛也」,間接管理四服之國捍衛王國。國正式作為中央政府下屬的一級行政區劃,「天子建國」,始於武王伐紂周初大分封,史稱「封藩建衛」。武王封「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相傳周初先後分封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春秋以前,周分為國、邑、野三級,以後小國和大邑漸化為縣,邊邑漸化為郡,成為春秋戰國時郡縣制的由來。只有秦統一天下的短短几年,設郡縣,取消封國。漢時恢復設置郡縣制和封國制,直屬的郡縣和間管的封國。王受封郡為國,級別與郡相等,候受封縣為國,級別與縣相等,王國有獨立財政與軍隊。漢時在烏壘城設西域都護府,管理西域三十六國。唐改郡為道、州。元、明、清才有省建制,但封國制一直存在。

  中國行政主體自古以來就分成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郡、縣、道、州、省和中央政府間接管理的國兩種形式。中華民國建立后,大體上沿用清朝的行政區劃,為適應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將規模巨大的新興工商業城市單列,由省管變為中央直轄市。在抗日戰爭初期,中華民國有28省,6院轄市和西藏地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解決少數民族地區居民民族自治的問題,又設置了民族自治區,為解決港澳殖民地遺留問題又設置了特別行政區。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域現劃分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四種類型,港澳特別行政區就是類似國中之國的中央政府間接管理的國。

  郡縣制和封國制「一國兩制」符合中國政治、歷史、文化傳統,台灣建國符合中華傳統。胡錦濤建台灣國,衛華南。 「天子建國」, 「封藩建衛」, 主政之初就最終實現中國完全統一, 「四夷咸服,有苗來歸」,不戰而屈人之兵,夷洲(台灣)來附,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是濃濃一筆,也是他所提倡構建和諧社會理論首次取得實戰效果,有利於推行這種執政理念。

  四、從中國的政治現實來看,胡錦濤能接受台灣國中之國。

  清以後的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仍存在國中之國。1931年11月7日在中華民國境內,中國共產黨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即沒有宣布獨立,也沒得到足夠的國際承認,但她自認是一個國家。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實質上就是國中之國,成為中國一級特殊的地方政府,有單獨的政治體系,中央政府不能直接管理。當時國際上都承認一個中國,蘇區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是代表全中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1949年中國共產黨奪取中央政權,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敗退台灣,喪失了中央權力,成為中國一級特殊的地方政府,有單獨的政治體系,中央政府不能直接管理,中華民國實質上就是國中之國。

  這是台灣歷史的重複,先朝(明)逃到台灣,今朝(清)在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也是先朝(中華民國)逃到台灣,今朝(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1971年前從聯合國角度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華民國的國中之國,1971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上奪回代表全中國的權力,也就是中央政府的權力得到國際承認,中華民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中之國。依據中國朝代更替和內戰連續,中國對台灣捅有主權,這是事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從未管理過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主權要求從未得到台灣的承認,這也是事實。現在台灣已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個國,但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國是中央政府。雙方的妥協點在台灣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央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認台灣是個國家。接受台灣是國中之國就是尊重現實,承認現狀,雙方各退一步,實現中華大一統與台灣主體性的重合,海峽兩岸的主張在一個政治框架內進行兼容。

  台灣幾代人一直生活在一個國家內,竭力阻止大陸把他們矮化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省的地位。承認台灣為中國境內的「國中之國」,這主要是個心理上的安慰,使台灣得到某種承認和尊重,從而使其平靜下來,在中國傳統上這種作法叫「安」「撫」,許多地名如「安東、安西」「撫順」等就是這樣的來源,最能說明此事的是河北省有個地方叫安國,安徽省有個地方叫寧國,江西省有個地方叫興國,叫安國寧國興國的地方並未獨立。「將欲奪之,必先固之」,歷史上類似台灣問題的這些問題都是這樣解決的,有比照有參考,前面有車,後面有轍。承認台灣為中國境內的「國中之國」,一方面不使台灣真正獨立,同時又給予台灣「國」的名份,不但能化解台灣一直不絕於耳的獨立呼聲,也可以爭取台灣人的支持,同時,也藉此表現維護中國統一的決心,這是彌合統和獨之間分歧的穩妥做法。對胡來說化解了棘手的台獨問題,按自己的條件,即一個中國原則、一國兩制方針、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等即定政策及憲法第三十一條特別行政區條款、反分裂國家法實現了統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捅有主權得到台灣的承認。

  五、從當今世界政治的現實來看,胡錦濤能接受台灣國中之國。

  國中之國是當今世界政治的現實,放眼當今世界各國一級行政單位,國作為中央政府下屬的一級行政單位也普遍存在。塔吉克有2個州、一個市、一個直轄區(戈爾諾—巴達赫尚自治共和國)。烏茲別克有一個自治共和國,一個共和國(卡拉卡爾帕克斯坦共和國),12個省。喬治亞有一個直轄區,3個自治共和國(阿扎爾自治共和國,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南奧塞梯共和國)。亞塞拜然有一個共和國(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一個自治州(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一個直轄區。烏克蘭有24個州,一個自治共和國(克里木自治共和國);俄羅斯有21個共和國,6個邊疆區,2個自治市,1個自治州,49個州,較為人知的是有分離要求的2個共和國,韃靼共和國和車臣共和國。

  從目前實踐來看,國中之國解決統獨爭議實證可行。2005年11月21日西李灣為解決中國台灣問題而構思的解決一個省的統獨爭議國中之國模式,在加拿大獲成功實踐。2006年11月22日,加拿大總理夏巴出人意料的提出解決魁北克問題的國中之國模式,此舉震驚加拿大全國,也震驚了中國與世界,五日之後的11月27日,加拿大眾議院以266票支持,16票反對通過法案,確認魁北克是統一加拿大境內的一個國家。加拿大國會通過法案之後,魁北克成為國中之國已成定局,先前對國中之國所有的擔心已證實是多餘的。

  六、從目前中國所處時期來看,胡錦濤能接受台灣國中之國。

  在社會由簡單向複雜進化過程時,都有個「現代化的陷井」,這是由於時代變遷制度未跟得上變遷造成的轉型,任何人都無法左右這些情況的發展變化。用俾斯麥的名言說,所有國家都在「時間的長河」中航行,它們不能「創造和控制時間」,但卻「能以不同的技能和經驗駕駛航船前進」。航船完全有可能偏離可行的航道而擱淺或沉沒,這種例子比比皆是。馬克思曾說過「歷史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1957年的中國經濟迅速增長,國民生產總值達世界總量的5%,到了現代化的臨界點,50年後的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又達世界總量的5%,又到了現代化的臨界點,如斯大林所說,我們正在「通過一個危險的區域」,用現在術語說就是戰略機遇期和矛盾高發期。根據阿羅不可能定理,以個人偏好來推斷社會偏好是不可能的。當年的個人偏好偏離了航道,造成中國之船觸礁沉沒,活活餓死幾千萬人,還有幾億人活活沒餓死,中國國力極度虛弱,人民生活在匱乏與恐懼之中。活活沒餓死年輕的胡也經歷這一苦難,這種體驗使進入政治局常委決策層十多年的胡一直慎獨謹言,倡導達成廣泛共識。胡治國主策是道家無為而治,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但同時稟承法家的勢,因勢利導,有所作為。今日中國的前景可能會是什麼樣子,中國之船航行順利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胡團隊的智慧,取決於他們在「時間的長河」 中駕駛航船的「技能和經驗」。

  網際網路開放平台自由傳播的國中之國統一方案,在中國大陸的主要官方網站和民間大型門戶網站,在海外主要的華人網站,被不同背景立場偏好的網管版主推薦上首頁主頁或置頂討論,這一事件本身就說明了對此方案已達成廣泛共識。如武俠小說所講的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胡現在只需輕輕一點,就能一語定乾坤,支配兩岸未來走向,關鍵是馬上就點。

  七、台灣國中之國是胡與扁對話的結果。

  胡與扁雖從未直接對話,但雙方都通過媒體在對話,互相摸了摸底牌,扁說:「只要台灣2300萬人民同意,台灣的前途一切皆有可能,統一獨立都是選項。」胡說「台灣的前途必須由包括台灣2300萬人民在內的13億中國人民決定」。扁劃了一個2300萬台灣人的小圓,胡劃了包含一個2300萬台灣人小圓的13億中國人大圓,圓中之圓雙方說都有可能,也就是說國中之國雙方已達成默契,只是需一個政治解決框架來將雙方主張框起來,中華大一統兼容台灣主體性。

  八、萬一台灣不接受國中之國的利弊。

  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考慮事時得面面俱到。利的方面:依法治台,將台灣納入中國的法理管轄之下。這其實是在管理台灣,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從未做過的事。管理管理,不管誰理你。沒有反分裂國家法,泛藍就不會來大陸,法立之前他為啥不來?這其實是將台灣泛藍置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分裂國家法的法理管轄之下。沒有台灣地方自治基本法(國中之國法案),台灣泛綠也不會來大陸,這實際上是通過法律強力介入台灣內部事務,將其處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地方自治基本法的法理管轄之下。反分裂國家法觸到泛藍的軟肋,台灣地方自治法觸到泛綠的軟肋。國中之國法案把台灣各派行為都預製在法律框架上,就是台灣要制憲,要建台灣共和國,仍是孫悟空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將其提前控制住,以法理統一來制衡或者說消除法理台獨。弊的方面:台灣可能就腿搓繩,來修憲正名,那也沒啥。就是給它個國,他們鬧公投,有用嗎?能改變強權就是真理的的國際政治現實嗎?不可能。喬治亞南奧塞梯共和國從蘇聯解體到現在,這十幾年來幾次全民公決通過獨立,前些天又通過全民公決獨立,獨立了嗎?在南奧塞梯共和國駐軍的俄羅斯可想讓國際社會承認公投獨立合法性,只是夢想。俄羅斯也不敢承認南奧塞梯共和國獨立。台灣挑戰不了現狀,仍是在如來佛的手掌心,只是以前如來佛沒伸出手去。   (聯合早報網)

0

主題

192

帖子

4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2

積分
41
沙發
xj1113 發表於 2007-1-17 09:20 | 只看該作者
設若城下之盟何如?國中之國?簡直是貽笑方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4

主題

645

帖子

16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0
3
zhiyuanjun 發表於 2007-1-18 02:29 | 只看該作者
痴人說夢!看看當年西藏吧.果真如此,黨內強硬派將如何?軍方將如何?如何向全國人民交代?請不要為台獨的蠢動先造點輿論或放個試探氣球什麼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276

帖子

6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2

積分
64
4
Sanshanwu 發表於 2007-1-18 04:15 | 只看該作者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台灣大爺的本錢在哪裡?
倍可親網站京港台時間01/18向您播報來自倍可親網訊的消息     字體: 小 中 大 | 列印

  
倍可親(backchina.com)中評社香港1月17日電/力霸創辦人王又曾夫婦潛逃大陸轉赴美,經濟罪犯再成為政治攻擊對象。綠委猛批大陸說,不遣返王又曾,可暫停兩岸經貿交流。虧這些綠委有的拿過艾森豪獎學金,有的是台大EMBA,動不動拿台灣經濟利益當放話籌碼,見解未免太淺薄。

  聯合報今天發表評論文章說,值得注意的是,當台灣正困在力霸風暴中,人民幣匯率正式超越了港幣,未來更有躍升為國際貨幣潛力,顯示大陸進步速度驚人。十年前,如果說禁止兩岸交流,對岸可能還擔心無法獲得台灣的人才與技術;十年後,台灣開放了半導體零點一八微米製程登陸,台商卻已經笑不出來了。包括台灣「經濟部長」在內,大家都說「晚了一步」,但也只好自我安慰「有比沒有好」。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現在大陸經理人的薪水都快比台干高了,台灣關著門自以為是大爺的本錢不知在哪裡?有些台商現在可能正在慶幸:「還好早一步放我們去了」,否則,以這些「立委」的邏輯,力霸風暴要發生在去年,半導體開放肯定要再延個半年,到那時候,商機也已經過了。

  文章說,去年台灣對香港及大陸的出口總額達八百九十一億美元,出超達六百二十五億美元,都是歷史新高。去年十一月,台灣對大陸出口依存度首度突破四成,達四成一。簡單的說,台灣經濟成長現在靠大陸,若暫停兩岸經貿交流,倒楣的只是台灣經濟。動輒說「暫停」、「斷絕」交流,想嚇誰?

  王又曾雖曾當國民黨中常委,但民進黨都執政六七年了,好意思再牽拖在野黨嗎?如果什麼錯都可以推給舊政黨,那選民要政黨輪替幹嘛?如果「總統」凡事插手、官員眼裡只有上層臉色、公營行庫仍是酬庸權貴,民進黨跟老國民黨有什麼差別?

  現在王又曾跑到美國去了,這些綠委敢說「暫停台美經貿交流」嗎?陳水扁敢說拒絕過境美國嗎?

  當人民幣越來越強,政府如果再威逼,小心在港上市的台商也跑去大陸上市。屆時,台灣真的只能關起門來做皇帝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8: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