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七年了 青年團出不了胡錦濤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7-1-10 06: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聯合報/鄧哲偉/國民黨中央委員(苗縣通霄)】 2007.01.10 02:38 am
http://udn.com/NEWS/OPINION/X1/3682155.shtml
  
筆者是目前國民黨除學生外,最年輕的中央委員,早在學生時期就積極參與黨所有培訓活動。

國民黨辦了很多青年的培訓課程,有個共同的文宣號召,就是培養政治接班人。在這些場合上,一定會聽到「在座都是本黨的棟樑,未來前途不可限量,都是本黨政治的新星。」然而,失去政權七年了,檯面上的主管及候選人來來去去,竟然看不到一位從基層打拚、受過各種培訓且沒家族背景的年輕人。這也因此蘇俊賓的出線,令許多在體制內努力、受過各種培訓的年輕人憤憤不平。

馬主席於十七屆中央評議委員談到:「在未來的二年內,我們應該大膽起用年輕人參加公職選舉及參與重要黨務決策,讓年輕人知道他們有發揮的空間…。」此外,主席又說,希望在青年團培養出一個胡錦濤。然而,從這幾次的人事異動看來,卻不是那麼一回事。年輕人受重用的,依然不是從體制內的青年團來拔擢。青年團辦的「誰是接班人」等活動,終究還是一個難以實現的文宣,因為筆者聽這個台詞,已經聽了七年了。

筆者對新任人事案尊重,但黨中央高層應要給規規矩矩、按部就班在黨內奮鬥的年輕人一個交代。為什麼已政黨輪替了七年,還是無法實現讓一個走體制內且沒背景的青年,站上政治的舞台。為了激勵體制內的人才培訓機制,重用年輕人是必走之路,否則再美麗的接班文宣,都將無法吸引青年加入國民黨的大家庭。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8: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