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好后媽」添了新煩惱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6-10-11 19: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她的前夫下海后醉心事業,她獨自照料老幼,身心俱疲,病倒了也看不到他的人影。婚姻結束了。

  ●再婚後,丈夫與前妻的女兒起初對她很戒備,而她很快進入角色,成了和女兒無話不談的好媽媽。

  ●女兒把她寫進一篇題為《感動》的作文,與此同時丈夫卻開始不快,還讓孩子「提防」她……

  傾訴女主角:新朵(化名),38歲,自由職業者

  故事男主角:彼岸(化名),43歲,自由職業者

  故事女主角:明明(化名),中學生

  「一杯咖啡,一首音樂,一份報紙,一縷書香;一份心閑,一份平淡,一份安定,一份寧靜;再用一份事業,掙得一份快樂———這就是我所嚮往的『十分』家庭生活。我的要求,過分嗎?」與新朵見面以前,她的這個問題在我腦海里盤旋了好幾天。乍看起來,這十個「一」似乎很簡單,然而細想起來,所謂心閑,所謂平淡,所謂安定,所謂寧靜,所謂快樂,其實都是很上乘的境界,有些可遇而不可求吧。

  很快,我與新朵手捧清茶,傾心而談。她拿了一張原來的照片給我看,說她曾經是個很開朗的人,但現在,她活得很壓抑。

  平靜地離開事業型男人

  來上海前,我生活在外地小城。父親快50歲時才得了我這個女兒,加倍疼愛,因此當他病逝時,年僅16歲的我非常悲痛。那時我在讀幼師,很喜歡這個職業,可哥哥姐姐們都覺得這份工作沒前途,就想方設法讓我進了機關工作。

  那個機關男多女少,我有些文藝特長,常常參加本系統的演出,比較引人注目,追求者不少。見此情景,思想傳統的哥哥們又覺得不妥,擔心這樣下去易生是非,就催促我早點解決個人問題。這時,人家幫我介紹了一個男朋友,比我大五六歲,他很關心我,我們很快結婚了。那一年,我才滿21周歲。

  成家后我發現,老公事業心極強,他原本也在機關工作,後來辭職下海開公司,天天忙得腳不沾地,根本無暇顧及我和孩子。我母親患糖尿病,身體越來越差,一年中有半年住在醫院裡。因為老公太忙,我凡事都得親力親為,做各種檢查時得把母親背上背下,真是身心俱疲。

  1999年,母親去世了,我心裡一下子空蕩蕩的。那時老公還是一心撲在公司里,我責怪他太沒有家庭觀念了。老公讓我再給他兩年時間,等公司一切上了正軌,他一定好好補償我。

  到了2002年,公司發展勢頭很好,老公哪裡停得下來。大夏天,我患肺炎住院,別的病人都有家人精心照料,而我的床邊卻沒一個親人,老公說他公司有事,請了個阿姨照顧我。夜深了,我睡不著覺,萌發了離婚的念頭。其實以前也想過離婚,但那時母親還在,孩子還小,而老公正在艱難的創業階段,我一怕老人接受不了,二怕會影響孩子,三怕外人說我無情無義,因此始終未說出口。如今母親走了,孩子長大了,老公也事業有成,我不再有什麼顧慮了。

  我提出了離婚,老公沒和我吵鬧。我倆都是對金錢不計較的人,談離婚條件時沒產生任何的經濟糾紛。老公只提出一條,說他父母都視我們的孩子為命根子,因此孩子歸他。我同意了。

  「離婚後,因我和前夫在城裡有許多共同的朋友,不方便處關係,我又想到了離開。我就向單位請了長假,獨自來到了千里之外的上海。」聽新朵追憶4年前離婚與離鄉的經過,我很坦率地對她說:「你這兩個決定作得真快啊!」新朵點點頭,承認自己當初太衝動了。

  匆匆嫁給「愛家」的他

  到上海后我住在姐姐家,一個多月連大門都沒出,天天反思自己,害得姐姐、姐夫都很擔心我。正好有個朋友的鞋店需要人手,他們就說服我去幫忙。剛開始我心理上怎麼也轉不過彎來:以前我在機關天天坐辦公室,每月工資入卡;現在天天站在櫃檯邊,或者蹲在顧客旁邊幫他們試鞋,有的男顧客腳很臭,我也不能露出不快的神色。一天干滿12個小時,回到家腳都腫了,睡覺時得把雙腳蹺到牆上,解解乏。

  賣了三天皮鞋,我給家鄉的兒子打電話,差點落淚。前夫聽說后,下結論說我做不了一星期就得撂挑子。也許是賭氣吧,他越這麼講,我越要做好。我賣了兩個月皮鞋,業績非常不錯。為增長見識,我又應聘到一家文具禮品公司……一年多下來,我換了好多工作,結識了不少朋友,他們開新店都喊我去幫忙,我拿朋友的事當自己的事,不知情的營業員總把我當成老闆。我受啟發,到了2003年就想自己做點事情。

  我報了名全脫產去學習美容。因姐姐家在浦東,學校在浦西,我就在浦西與人合租房子,但同屋女孩很快有了男朋友,我只好另找房子。就這樣,幾個月里換了七八處房子。一個老鄉知道后勸我該考慮再婚了,還特別熱心,替我在一個婚戀網上報了名。

  很快,有不少男網友給我打電話,經慎重考慮,我開始與第一個打進電話的男士交往。他,就是彼岸,比我大幾歲,離婚後帶著女兒明明一起生活了好幾年。一個大男人帶孩子,肯定很不容易,我因此對彼岸的第一印象相當好,認為他很有責任感。我們經常通電話,發郵件,偶爾見面吃個飯,還比較談得來。

  新朵面露感慨之情:「我一個人在上海,彼岸的關心讓我感覺很好,但畢竟交往時間還不長。然而就在這時,老家發生了一個變故,讓我在情感天平上大大偏向了彼岸。」

  父母名下有套房子留給了我,我離婚後把自己的衣物傢具都放在那裡。因市政施工,房子要拆遷,我本想把東西寄存在一個親屬那裡,可那個親屬不肯幫忙,我最後不得不求助於前夫。事後我心情特別難過,感覺老家再也沒落腳之地了。

  在這段情緒低潮里,彼岸對我很關心。我學業結束,要在不同的考場考試,不熟悉路線,彼岸就開著車送我東走西走。不久彼岸提出,他又得照顧女兒,又得幫我的忙,分身乏術,勸我不如搬到他家,還說過春節時要帶我去探望他在外地定居的父母。我覺得兩人還沒磨合好,正好原單位讓我回去辦手續,我提出要回老家看看。彼岸聽了,竟流下淚,說這麼多年來從沒如此喜歡過一個女人,說他很擔心會失去我,如果得不到我,他會生不如死……我又意外,又感動,想想自己找來找去,不就是想找一個真正在乎我的人么?我感覺彼岸與我前夫非常不同,在愛家這一點上,我們應該是合得來的。於是我搬進了彼岸家,半年後和他登記結婚。

  當后媽,女兒感動他生疑

  我長得高大,骨子裡卻是個小女人,婚後很聽彼岸的話。本想出去應聘,但彼岸說那些單位離家太遠,我就轉頭考慮在家門口開店。因家附近有幾所學校,在彼岸的幫助下,2004年夏我開了家文具禮品店,兼賣酒水食品。我很喜歡與小孩子打交道,對生意又很上心,慢慢地生意越來越好,今年初又開了一家新店。

  與事業上的紅火形成對照的是,我與彼岸感情上開始磕磕碰碰。他近幾年生意做得不太理想,心情一不好,就愛挑我的毛病。有一次,他指責我在QQ上跟人聊天,可能有說不清楚的關係,我辯解說我都是跟熟人聊,又都當著他的面,晚飯後根本不上網,怎麼會有見不得人的事?可他還是隔三差五翻我的皮包,看我的手機。我越息事寧人,他就越任性。他每晚很早睡覺,半夜起來上網,嘴裡還念念有詞,一點都不替天天起早開店的我著想。

  這還都是小事,讓我最無法理解的是,他「挑撥」我與他女兒明明的關係。明明是個早熟的孩子,我剛搬進這個家時,她對我很戒備,我這個后媽和她之間曾經歷了一段很有趣的「鬥智斗勇」。所幸很快我就取得了明明的信任,她習慣了把心事對我傾訴。

  因為正值青春期,明明與一個異性同學產生了朦朧的好感。我聽她講了,感覺是件大事,知道彼岸處理事情一向不委婉,不敢明著告訴他,就暗示他經常去接明明放學。他不肯,我那段時間就每天去學校門口接明明,還和她促膝談心,提醒她青春期情緒容易波動,對於類似早戀的感情最好「冷處理」。明明接受了我的建議,還把這件事寫到一篇作文里,題目叫做《感動》。明明的班主任很贊成我的做法,還說要家訪,看看我這個可敬的后媽。然而彼岸開完家長會後,卻把我痛罵一頓,怪我對他「知情不報」,還問我:「如果這件事發生在你兒子身上,你會這樣(縱容)么?」

  這件事我儘管覺得委屈,但對明明還是百般呵護,因此我們母女關係非常好。有次我忙到晚上八九點都沒吃飯,回到家,彼岸不肯起身給我做飯,明明卻主動給我煮了碗速食麵,讓我覺得心裡很安慰。也不知彼岸是怎麼想的,他見我和明明相處甚歡,竟然提醒明明,要提防我這個后媽。明明到底是孩子,有次和彼岸鬧意見,就把這話告訴了我,還流淚對我說,感覺我像她的親媽媽,而彼岸卻像一個后爸爸。我一面做明明的工作,一面勸彼岸,不要向小孩子灌輸這些觀念,我們現在已經是一家人了,我與明明相得得融洽,他應該感到欣慰啊。

  新朵告訴我,許多生活瑣事她不願意講,但她感覺過得不開心,不知該再怎麼忍讓才能讓彼岸滿意,於是又想到了離婚:「如果真的與彼岸分手,意味著我得放棄苦心經營的小店,失去家,失去工作。但如果繼續下去,我就得忍受他的任性無理、出口成『臟』;為了避免矛盾,可能還得讓彼岸看店,自己找新工作。委曲還是不能求全,難道這就該是我的命運么?我真的很矛盾!」


39

主題

4240

帖子

105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4

積分
1058
沙發
Dust 發表於 2006-10-11 21:25 | 只看該作者
親爹像后爹, 欠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4: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