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網友發帖鄙視湖南人:「湖南人,你的血性狗吃了」 [/B]
2006/05/17
紅網
爭鳴:湖南人,你的血性狗吃了?
「湖南人,你的血性狗吃了」引爆網路爭論
16日,一網友在紅網論壇發帖說,湖南人本充滿血性與「辣勁」。可是,最近幾篇新聞使其開始鄙視湖南人,並認為湖南人血性殆盡。
其舉例說:湖北青年韋黎在長沙公交車上勇斗扒手,搏鬥時無人相助;湖南媒體大肆報道的見義勇為典型高春娜與徐建濤,都不是湖南人。
此帖一出當即在紅網掀起軒然大波。紅網將與晨報一起組織「湖南人的血性在哪裡」大討論,同時徵集湖南人的血性故事,闡明現代社會的血性內涵,以此引發湖南人的深刻反思,進一步激起湖南人的現代血性。
(湖南人充滿血性與「辣勁」)
外省人在湖南見義勇為引發網路討論:虛擬世界考問「湖南血性」
紅網5月16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吳通清)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向被認為「有血性」、「敢為天下先」的湖南人,忽然被人指著鼻子痛罵「冷血」、「血性被狗吃了」,那是個什麼滋味?
當網名叫作「鄙視湖南人」的網民16日在紅網論壇拋出一篇帖子《湖南人,你的血性狗吃了》之後,截至當晚22:51,此帖點擊率已達 10319,創下紅網建站以來單篇帖子日點擊率最高記錄。該帖回帖也在一天之內達到176個,不過讓人欣慰的是,雖然大多數網友情緒激憤,認為「鄙視湖南人」觀點偏頗,言語乖張,但大部分回帖都比較克制和理性。
從「韋黎事件」開始發難
「鄙視湖南人」的帖子從4月28日發生在602路公交車上的韋黎見義勇為事件開始發難,「事發當時,車上擠滿了乘客,如果大家出手相助的話,歹徒肯定無處可逃,遺憾的是,在長達兩分多鐘的時間裡,整車人,包括受害人在內,都一聲不吭。外來打工者湖北藉的韋黎在邪惡面前勇敢出手,可整車湖南人都變成了啞巴、植物人,集體失語,那裡還有一滴血存留在體內?
「如果面對歹徒手中的刀集體失語,還只能說明湖南人怕死的話,那事發后的表現就是地地道道的冷血了,錢包被搶的女子不僅事發時沒有幫助韋黎,而且始終沒有露面,只在護士辦公室放下一束鮮花就匆匆地走了。而公交公司認為:事發時所有司乘人員袖手旁觀,是自我保護的需要,在受到威脅的情況下,他的處置方式『非常妥當』,並表示,按照慣例,不會對受傷的乘客韋黎進行賠償。英雄已經流血,卻還要讓他再流淚。冷血的湖南人,叫我如何不鄙視你?」
進而,「鄙視湖南人」聯繫到近期來感動湖南人的兩個典型人物高春娜與洪戰輝,他們都「不是湖南人」,「也許有湖南人會罵我瞎了眼,湖南還有個文花枝,那麼我告訴你,這沒有可比性,一個是面對邪惡主動出手的見義勇為者,一個是堅守職業道德的典範。」
「孤獨的雪」出來呼應
「鄙視湖南人」的帖子出來之後,一個叫作「孤獨的雪」的網民出來呼應,他把韋黎、高春娜、山東小伙徐建濤在懷化見義勇為的事迹,甚至還有中南大學鐵道校區大四學生趙長平2004年8月的事情都整理掛了出來,然後發問「幾個外地人幾次出手救湖南人,湖南人卻是袖手旁觀」「我覺得湖南人好沒面子的」。
當然,上面兩篇帖子都有意無意地避而不談湖南小伙呂曦東,在貴州,他面對呼嘯而來的列車捨身救人,正如網友在回帖中所言:「他們不想提呂曦東,這完全可以理解,這與他們文章的中心思想不符。」
湖南網友開始理性反擊
面對這種迎頭痛罵,湖南的網民開始「反擊」。在170多個回帖中,大都是反對「鄙視湖南人」觀點的。他們普遍認為「鄙視湖南人」的帖子以偏概全,心態有問題。
網友「陳培先」認為:「打擊犯罪是警察的職責, 老百姓對待有準備的犯罪分子時, 第一位的是自保, 第二位的是報警, 及救助傷員。我們的社會治安不能靠見義勇為。 發達國家在血的代價及對生命的關愛雙重認識的條件下, 老百姓對待突發犯罪事件的對策就是:自保,報警, 及救助傷員。
「對於韋黎的勇氣, 給予敬佩, 但是作為對生命的尊重, 希望他將來對類似情況, 要先自保,再報警協助警察捉拿犯罪分子。湖南人的血性是一個更大範疇的話題, 相信不可因為這件事作任何判定。」
網友SINGLE-Z也認為:「我的一個警察朋友說過:其實社會分工各有不同,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老百姓往往不是經過武裝后的犯罪份子的對手。普通百姓要做的還是保護好自己。」
「開往春天的地鐵」認為:「在法制社會下,老百姓面對犯罪的時候,不能單靠血性的。這是我們在普法過程中被忽略的一個環節。」同時他也對韋黎救助過的那位女士頗為不滿,「但是我要鄙視的,是那位被搶的女士,僅放下一束鮮花在醫院,這樣的行為對於英雄是不夠的。」……
通觀170多個回帖,大都保持了理性和剋制,正如網友「打倒一切騎牆派」所言:「相比樓主的帖,本樓的大部分回復更讓我感動,樓主的帖要是換一個地方網站,有沒有這麼多人會如此理性地為自己家鄉來辯白?」
主要事件
湖北青年韋黎
來自:湖北武漢
事迹:2006年4月28日晚,韋黎夫婦在公交車上發現有人偷竊,韋黎大吼一聲拽住小偷。他被小偷用匕首刺傷。
感言:「真的沒什麼,就是正好被我們遇上了而已。」
山東小伙徐建濤
來自:山東青島。
事迹:5月7日下午4時30分,懷化東興集團員工徐建濤下班途中,遇見一個60多歲的老婆婆被搶劫,他挺身而出。但不到一個小時,他就遭到搶劫者及其同夥的報復。
感言:「下次遇見搶奪,我還會站出來。」
湖南大學學生高春娜
來自:青海籍,老家河南。
事迹:3月1日,她在火車站奮不顧身抓住了一個偷竊的小偷。她的勇敢讓小偷懺悔。
感言:「當時沒有猶豫,要是猶豫那麼兩秒鐘,說不定我也不敢衝過去。其實說實話,我很不贊同這種方式(抓歹徒)。」
專家說「血性」
郭輝東:「血性是要『誠』而『愚』的」。做人做事一切都以「血性」為準則,「非常本色,非常老實,一是一,二是二,心地光明,行為正大」,「血性是『為他』而不是『為己』」。「富於犧牲的精神,見義恐后,見利恐先,能刻苦,肯負責,對公家的事,能盡心竭力去做,他人有急難時,能儘力去救助。」
由此可見,血性是一種氣質,一種精神,一種品德,是剛強的浩然正氣,是熱血沸騰、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為什麼湘中是湘軍的發源地,為什麼湖南雄才群起?未來的湖南能否大有作為?在這塊熱土,人們找到了答案看到了希望。湖南的地氣是熱的,湖南人的血是熱的湖南的人氣是旺的湖南的未來是大有希望的!
――郭輝東,現任湖南省人民政府經濟研究信息中心副廳級研究員,區域經濟與人才學研究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兼任湖湘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等職。
唐浩明:血性,通常指人在性情、精神、氣概等方面的外在表現。有操守,有擔當,講誠信,講氣節,夠朋友,重然諾,輕生死等等都是血性的表現。血性體現的是一種陽剛的激情的劇烈的,有時甚至是趨向極端的生命力的表達方式。湖南人歷來血性強旺。元末,嶽麓書院百餘名士子為阻止元兵進長沙,登上城牆與元兵搏鬥,最後幾乎全部戰死而無一人投降。明末王夫之隱居鄉村著書立說,頭戴斗笠,腳登木屐,以示不與清廷共天地。太平軍起事初期,所到之處攻城略地勢如破竹,惟獨圍攻長沙城八十多天始終打不下。抗戰時期,衡陽守軍與日寇血戰四十多天,守城之久,為全國罕見。至於譚嗣同橫刀向天笑,陳天華、姚宏業、楊毓麟、彭超、易白沙等為國事憤而投海投江,則更是驚天地泣鬼神。
――唐浩明,著名作家、湖湘文化專家、湖南省作協主席。
網友說「血性」
★我曾遇到過三次被外地人扒包的經歷,都是我們湖南男兒第一個站出來不畏歹徒威脅,為我保住錢財。我在上海實習日子裡地鐵中,有幾個主動讓位給老人?我看到的是都是我們湖湘子弟爭先讓座。飛玉兒
★我現在深圳。在朋友眼裡,我是一個漂亮大方的女孩。所以我身邊一直不缺少追求者。追我的湖南男孩有禮貌有性格。尊重女性尊重我的決定。有一次在電影院門口我被三個流氓調戲,他一個人也敢為我挺身而出。湖南人就是有血性!這輩子我一定嫁給湖南人!鳳凰飛上
相關鏈接
小學生看望英雄韋黎
紅網5月16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歐陽璇子 實習生 譚 超) 「敬禮!」少先隊員們莊嚴地舉起右手,向見義勇為的韋黎表達了自己心中的敬意。16日下午,長沙市黃土嶺小學的學生代表到省中醫附一醫院看望卧病在床的韋黎。
當看到韋黎一個人在看電視,孩子們就想辦法逗他開心。「韋叔叔,我給你念首快口詞吧!」汪丹妮說,「兩兄弟描眉細眼細,畫個眉毛兩道黑……」 「哈哈,好快啊,你念的是什麼?」看到這些可愛的學生,韋黎有點想自己的孩子了,「我女兒兩歲,在湖北老家,已經有半年沒見到她了。」
黃土嶺小學劉老師說:「我們很重視培養小學生的品格,可惜今天只有一、三、五年級的學生代表來了。其他年級現在還在考試,他們也是剛考完期中考試,馬上就趕過來了。」
編后
面對持刀歹徒,是該挺身而出還是應先保護自己?這並非一個新問題。
可是,在一個以重血性為傳統的湖南,面對危險,一個外省人,挺身而出。當時的車內,應不乏湖南人。
我們從來不懷疑湖南人的血性與陽剛,我們一直都以此為自豪。但面對那位網友的質問,我們在理性回應之後,卻沒有理由不進行冷靜思考:在現代社會,湖南人究竟應該擁有怎樣的血性精神?我們的平民血性是什麼?是「一念之間,一剎那時,一躍而起,一顯身手」的爆發,是面對罪惡時心中擁有的義憤與出手衝動。
面對質疑,我們用事實回應。作為讀者,您一定親歷或者聽說過很多湖南人的血性故事。那麼請告訴我們,我們用這些故事來回應提出質疑的人,用這些故事來喚醒蘊藏的「平民血性」,我們還要用這些故事,來思考並總結當代湖南人的血性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