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中國「空衛一號」計劃看中美太空戰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海外中文網            2005-09-23  

近期在我西昌基地用長征四號火箭發射兩顆「實驗」衛星?一舉取得重大實效。隨後又有甘肅地區發現不明物體從天而降?俄羅斯航天局技術情報部門初步結論為?中國已完成運用衛星投放核彈的技術。

  美國航天部動用了所有的航天測量儀緊緊追蹤我方衛星?並有消息已將資料通報國防部。據美方技術情報官透露?資料表明?目前在宇宙間運行的衛星只有已發射 「實驗」衛星中的一顆?那另一顆就是在甘肅地區發現的天降不明物體。而從歐盟航天中心發給美航天局的資料更引起五角大樓的重視?歐盟的資料表明?失蹤的衛星是在北京時間9月13日13時至15時左右?被酒泉航天基地用激光射下的。也就是說?中國已掌握了光學武器激光摧毀宇宙間運行衛星的能力。

  目前?美國航天部已用了15年的時間?研究成果只是得到了可行性報告。而中國在短時期間完成了創舉。這項成功意味著中國的核彈射程可達地球上的任何一點。

  中國的「殺手鐧」,美國人一直有如「雲霧之中」

  軍事評論員認為,東山島軍事演習的特點就是「真實」。而自2002年起,解放軍大批新裝備進入換裝的高峰期。事實上,據我們觀察,為了免受美國「挑畔」而進行不平衡的軍備競賽,影響中國的經濟,中國並沒有把優勢資源從民用部門和經濟改革計劃中轉移到軍事上,而是重點實施一些所謂的「殺手鐧」項目。

  東方評論員認為,通過這些項目為中國提供能夠最有效地 利用敵人防禦上致命弱點的手段。這些「殺手鐧」不僅使中國具有不需要擁有絕對優勢即可實現其政治和軍事目標所需的可*威懾力,即「以弱勝強」。

  我們注意到,對此,美國的軍事分析人員的擔心是,如果第三方想要軍事干涉中國所捲入的地區衝突,解放軍可能會採取一切必要手段,使其遭受重大傷亡、或者使其戰爭能力遭到重創,以削弱干涉方的決心。因此,長期以來,對解放軍的「殺手鐧」這一說,美國人一直有如「雲霧之中」。

  中國「有意地掀起」外空反衛星系統一角

  其實,據我們了解的情況,2000年美國國防部在一次"中國軍力與科研能力研究情況特別聽證會"上,就曾經在報告中提到中國軍方已經建立"天軍"部隊,外空反衛星計劃、也就是「空衛一號」計劃,也已經進入「最後研究階段」。

  幾年過去后,中國的"神州五號"升空后,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令美國人滿肚子的「酸苦」的是,美國的空天監測部門認為"神州五號"航天器在外空進行了一系列的軍事實驗和研究,並且釋放了一顆運用納米技術製造的軍事衛星。當時,國外的軍事分析人員就紛紛猜測,這是否是用於「獵殺美國軍事衛星」的 「空衛一號」?

  直到前不久,傳說中的「殺手鐧」,才被中國「有意地掀起了一角」:中國宣稱在太原成功的發射了一顆4級全固體火箭,中國官方媒體反覆宣稱這枚火箭載荷在100公斤以下,是用來發射小衛星,

  在我們看來,這樣做的目的就「非常直接和不含糊」,這枚火箭,表面上是中國具有快速進入太空的能力,實際上上是「解放軍具有了進行反衛星作戰的能力」。在軍事評論員看來,北京大張旗鼓地為「這顆小衛星」做廣告,意味著中國已經正式啟動了醞釀已久的的"空衛一號"計劃,即中國的外空反衛星系統。

  美國的核戰略專家也從中解讀出自己關心的大量的戰略信息

  更重要的是,美國的核戰略專家也從中解讀出自己關心的大量的戰略信息:中國顯然在用這枚火箭的成功發射來再次展示其遠程投射能力,以宣示其核威懾的有效性。

  從一般常識來判斷,而這枚新發射的火箭雖然中國反覆宣稱其有效載荷為100公斤以下,但對美國人來講,「不安的重點」來源於它「有4級推進」。

  我們知道,發射一顆定軌衛星要比發射一顆彈道導彈複雜的多,只要稍作改進,就可以成為一枚載荷大、射程遠、待擊時間長、維護保養簡便並具有高機動性的陸基機動洲際導彈!而陸基導彈是中國核威懾的基礎力量。

  事實上,這枚火箭的發射成功,從側面部分證實了年初「中國將部署射程12000公里、比東風31更強的陸基機動洲際導彈」的傳聞。

  另外,軍事評論員認為,還有一點值得強調,那就是採用「4級發動機」的這枚新火箭,其實已經間接證實了具有「與其載荷相當的機動能力」。北京軍事專家公開表示,這種技術非常關鍵,意味著中國已經掌握了突破美國目前的導彈防禦體系的核心技術。

  中國軍備競賽,選擇了一條與美國在「高端競爭」的「高效路線」
 
  顯然,東方評論員認為,中國軍備競賽,選擇了一條與美國在「高端競爭」的路線,這就有如在毛澤東主席時期所做的選擇那樣,「掌握核武器」比有成千上萬的常規武器要「高效」得多。

  如此結局讓五角大樓不爽的是,美國近期在發展"NMD"上採取的咄咄逼人的態勢,不僅沒有讓耗費大量資源陷入「一般意義上的軍備競賽」,卻促使中國在其空天技術和外空軍事技術上注入更多的財力和人力,從而使中國比預期中更快的速度掌握了「太空戰的相關技術」、和更具威力的戰略核打擊力量。

  顯然,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讓我們選擇了一條「多快好省」地軍事戰略。就目前而言,軍事評論員認為,解放軍在最高層面的較量上,於常規戰而言,有置對手於癱瘓的技術,在核戰爭而言,也有置對手於死地的能力。

  面對中國的「這一套軍事戰略」,我們注意到,國際軍事專家也有一個普遍的觀點,他們認為,如果北京感覺到戰爭不可避免,中國將儘力限制戰火蔓延,但它將投入足夠的力量,使用適當的戰術,在出現外國軍事干涉和重要的貿易與外國投資遭受破壞之前,儘可能地讓對手知難而退,從而完成軍事解決台灣的任務。

  中國傾力打造的這些「殺手鐧」不是拿來「做秀」的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傾力打造的這些「殺手鐧」不是拿來「做秀」的,在事關國家、民族的前途安危之際,它必將在防止中國付出更大的代價而發揮「實戰作用」。 在這方面,解放軍有著自己的傳統:有什麼樣的武器就打什麼樣的仗。

  事實上,美軍的通信、偵察和監視系統嚴重依賴於太空,空間設施事實上美軍最重要的「節點」之一。因此,根據「點穴戰」的理論,在未來的中美戰爭中,解放軍將高度重視太空戰。按我們的理解就是,解放軍一出手就會「儘力點中」對手的「生死大穴」。在我們看來,美軍的太空偵察、通訊系統就是美軍的「生死大穴」。據我們的觀察,早在中國軍人寫了一本「超限戰」之後,五角大樓就一直對解放軍發動「太空戰」一直非常警惕,抱著「十二分的小心」。有意思的是,從前面呂秀蓮「開口、閉口」的 「超限戰」來看,想必她也清楚解放軍「有這種想法」。

  我們還記得,五角大樓在前年的中國軍力報告還「專門指出」,中國目前真正擁有的反衛星手段是實施太空核爆炸,這樣一次爆炸將把中國上空的同步衛星(如通信、GPS等)以及正好路過的偵察衛星消滅殆盡。這其實是一種第一代反衛星武器,其缺點是會傷及自己的太空通訊系統。

  但就是這樣,我們認為,五角大樓的擔憂是有道理的,因為目前中國的常規武器並沒有形成對衛星設施的強烈依賴,退一步講,在雙方都沒有了太空通訊、偵察系統之後,由於是在中國的家門口,軍事評論員認為,毫無疑問,中國仍然可以得到強大的陸基雷達系統的支援,恐怕解放軍更會得必應手一些,因為解放軍現在對這種作戰方式更加熟悉些。

  同毛澤東主席所說的「你打你的原子彈、我打我的手榴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然而,到了今年,北京已經將反衛星武器升級了。對於中國的最新的「這顆反衛星武器」,按美國休斯頓專家們的說法,這是全球「太空軍事化「的重要里程碑。他們根據平日掌握的情報,斷定這顆秘密衛星主要是用於在未來的台海戰爭中對付美國的太空設施,要麼干擾、要麼摧毀美軍的衛星系統,從而力求取得絕對佔優的地面和海上優勢。

  在我們看來,從中國選擇「高端水平的軍備競賽」一事可以判斷,解放軍「不會」一開始就去同美軍硬拼常規戰,同可能介入台海的優勢的美海軍去「打海戰」,在掌握制空權前,也不會盲目與美空軍「打空戰」,而會著眼找美軍高度依賴的、卻又防衛薄弱的後勤補給、太空通訊、偵察系統的「麻煩」, 從而嘗試能否讓對手知難而退的戰術。

  東方評論員認為,就其本質而言,這同毛澤東主席所說的「你打你的原子彈、我打我的手榴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唯一不同的是,針對美軍弱點的「這些個手榴彈」還特別地先進 。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0: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