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薩利工坊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5-2-23 23:04 編輯

來自色薩利的物品, 主要是沒收或由公民上交. 其中大部分是色薩利工坊的產品.


10-13/ 來自 6 個圓形墓, 公元前 11- 9 世紀, 1896-1899 出土.


從波奧蒂亞 Boeotia 取得
維奧蒂亞
古希臘的一個地區, 有著獨特的軍事、藝術和政治歷史. 它與希臘中部維奧蒂亞(現代希臘語: Stereá Elláda)的現代 perifereiakí enótita(區域單位)相對應, 後者是希臘北部的 periféreia(地區). 然而, 該區域單位向西北延伸得更遠, 包括古福基斯(Fokída)的一部分. 它與阿提卡(Attikí; 東南)、科林斯灣(Korinthiakós; 南)、福基斯(西)、埃維亞灣(Évvoia; 東)和 Fthiótis 區域單位(北)接壤.
https://www.britannica.com/place/Boeotia


1/ 魚類、船舶和狩獵場景雕刻裝飾王冠, 公元前 7 世紀初
2/ 玫瑰花飾浮雕裝飾王冠, 公元前 6 世紀初



10-15/ 手鏈
16-17/ 戒指

++

出口兒-旅遊購物







回來時買了一瓶葡萄酒, 禁止帶上船, 下船時送到客艙門口兒. 馬爾他中低檔酒風味與西班牙近似, 沒有法國和義大利酒的產地特色那樣突出, 倒是也不難喝.


主要旅遊景點, 估計需要大約一周時間. 郵輪行除了兩頭兒的城市, 不過走馬觀花, 淺嘗輒止. 地中海旅遊指南開宗明義: 必看景點-10座城市, 12個島嶼. 地質地貌風土人情獨一無二, 流連忘返樂此不疲.



到市中心步行1.4 公里, 一路看熱鬧. 回程掃了沿途的雕塑園, 佔領者與當地英豪一覽無餘. 網上下點功夫, 斷代史幾無遺漏.



馬爾他戰爭博物館
歷史
馬爾他戰爭博物館位於維托里奧薩(比爾古)的 Couvre Porte. 它記錄了馬爾他勇敢的人民及其捍衛者在二戰馬爾他閃電戰(1940-43)的黑暗歲月中經歷的巨大磨難. 維托里奧薩是馬爾他古老的海濱城市, 是瓦萊塔(1530)之前的第一個聖約翰騎士修道院, 大圍攻總部(1565)和皇家海軍前駐地(1800 - 1979). 它坐落在船塢溪內, 不可避免地成為衝突中遭受轟炸最嚴重的地方之一, 其中近一半因敵軍行動而被摧毀. 博物館位於一座 18 世紀軍營內, 在戰爭期間用作警察局和防空中心. 它坐落在一個巨大的地下岩石防空洞之上, 為數百人提供了避難所. 這個避難所已經修復, 成為博物館體驗的一部分. MAW 提供豐富的時代文物和紀念品, 包括個人物品、文件、獎章、制服和武器. 它還提供大量時代新聞片和聲音、親身解說和多語言語音導遊. 在這個博物館, 人們還可以觀看島上製作的第一部紀錄片「馬爾他 G.C」. 這部短片由皇家電影部 1943 在喬治六世國王倡議下發行, 他希望所有臣民親眼目睹馬爾他在面對不可能的困難時所表現出的勇敢毅力, 當時她因勇敢而獲得了喬治十字勳章. 這部電影由勞倫斯·奧利維爾爵士講述, 並收錄了當時國王音樂家阿諾德·巴克斯爵士專門創作的「馬爾他組曲」. 該片使用由三個軍種的攝製組拍攝的罕見電影片段, 記錄了馬爾他戰爭從 1940 義大利參戰到 1942 解除圍困的整個過程. 博物館提供該影片的數字版.
-
拉斯卡里斯作戰室
位於瓦萊塔的上巴拉卡花園和禮炮台地下 150 英尺處, 是馬爾他二戰期間保密最為嚴格的秘密之一. 作戰室由地下隧道和房間網路組成, 英國在馬爾他的作戰總部就設在這裡, 馬爾他島的防禦工作就是從這裡開始, 地中海的所有進攻行動也都由這裡指揮. 這個極其秘密的綜合體為各個戰鬥部隊都配備了一個作戰室, 其中包括極為重要的皇家空軍戰區戰鬥機控制室, 所有空中和海上行動都從這裡進行觀察和控制. 此外, 還有一個過濾室, 所有雷達通信都通過這個過濾室進行引導和篩選, 還有一個高射炮作戰室, 用於協調對空攻擊的炮火射擊. 聯合作戰室位於戒備森嚴的設施內, 用於聯合作戰, 裡面裝用於接收和發送秘密通信的加密機. 由於位於地下深處, 整個綜合體都採用機械通風 - 這是原始功能之一, 至今仍在使用. 1943年7月, 艾森豪威爾將軍及其最高指揮官坎寧安上將、蒙哥馬利元帥和泰德空軍元帥將作戰室用作盟軍「哈士奇行動」—西西里島入侵的前進總部. 戰爭結束后, 它成為地中海艦隊總部. 1967 北約接管了它, 將其用作攔截地中海蘇聯潛艇的戰略通信中心. 它在接下來的十年裡一直扮演著這一角色, 直到最終關閉. 作戰室在 1956 年蘇伊士危機期間的英法入侵埃及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並在 1962 年古巴導彈危機期間進入了數天的全面警戒狀態, 當時預計蘇聯將對馬爾他發動導彈襲擊. 2009 年, 馬爾他遺產信託基金開始修復這座歷史建築群. 從那時起, 志願者們不辭辛勞地修復它昔日的輝煌, 供遊客欣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3uRywzR7gs 馬爾他戰爭博物館, 里內拉堡 Couvre Porte
BRG1810, Vittoriosa, 馬爾他
周一至周六 10:00-16:30
最後入場時間為 16:00
真是一個美妙的下午。這個地方就像一個 Tardis, 從外面看起來很小但裡面卻非常令人印象深刻. 展覽切題而感人, 一切井然有序. 導遊帶領參觀用岩石雕刻而成的地下避難所令人印象深刻. 導遊 Umberto 的英語說得很好, 了解他的主題並以有趣且幽默的方式講述故事. 如果您身高超過 5 英尺, 請戴上隨附的安全帽.




計時炮博物館是附近禮炮炮台的延伸, 位於一座 16 世紀沉沒的炮台內, 是瓦萊塔最初防禦工事的一部分. 這座建筑後來被改建為 1856 年建造的聖喬治駐軍教堂的地下室, 直到最近這座建築才對公眾開放. 博物館位於上巴拉卡花園外, 馬爾他證券交易所大樓下方, 講述了使用大炮和報時球報時的歷史, 特別是在海上航行中. 此外, 它還深入地描繪了炮兵歷史和發展, 展示了 1570-1947 在禮炮炮台使用的原始大炮、制服、儀器和設備.

拉斯卡里斯作戰室位於瓦萊塔上巴拉卡花園和禮炮炮台地下約 45 米深處, 是馬爾他二戰期間保密最嚴的秘密之一. 這些作戰室於 1943 年 7 月 9/10 日為哈士奇行動(盟軍入侵西西里島)開放, 由龐大的地下隧道和房間網路組成, 曾作為英國武裝部隊在馬爾他的聯合戰爭總部. 美國將軍德懷特·艾森豪威爾作為盟軍最高指揮官, 從這個戰略位置發動了 1943 年對西西里島的入侵. 作戰室在指揮保衛該島免受軸心國侵略和地中海戰爭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戰後初期它與北約 HAFMED 共用, 直到 1970, 並一直持續使用到 1977 年 7 月. 該遺址的內部裝飾保存完好, 原汁原味, 為人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 一窺秘密而複雜的聯合作戰世界, 二戰期間, 皇家海軍、英國陸軍和皇家空軍曾在這座建築中開創了聯合作戰的先河.

戰爭總部隧道是一個巨大的岩石鑿成的地下建築群, 位於瓦萊塔的上巴拉卡花園下方. 它的總隧道面積為 35,000 平方米, 在 1940 年 8 月至 1943 年 5 月期間作為英國三個戰鬥部隊的聯合總部. 其中包括皇家海軍作戰室、皇家炮兵海岸防禦和高射炮作戰室以及皇家空軍戰鬥機作戰和過濾室. 在 1940-43 圍城戰中, 這個總部在馬爾他的防禦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1943 年 5 月, 它被位於附近的更寬敞、布局更具戰略意義的拉斯卡里斯作戰室取代. 後者及時完工, 並於 7 月 9/10 日在入侵西西里的「哈士奇行動」中投入使用.

馬爾他戰爭博物館記錄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馬爾他的英雄事迹. 1940-1943, 駐紮在西西里的義大利和德國空軍聯合部隊對該島進行了無情圍攻. 在這段黑暗時期, 在 3,343 次空襲中, 15,000 噸炸彈被投向馬爾他, 空襲持續了 98 天. 1,581 名平民喪生, 3,781 人受傷, 7,500 名軍人在保衛或供應該島時喪生. 大約 40% 建築物被摧毀或損壞. 作為回報, 馬爾他防禦力量摧毀了 532 艘敵方襲擊船, 並擊沉了 390,660 噸軸心國船隻, 徹底摧毀了軸心國從歐洲到北非的補給線, 使盟軍於 1942 年在阿拉曼取得勝利. 在講述這個故事時, 馬爾他戰爭博物館並不局限於圍城的軍事方面, 還關注其社會層面, 詳細解釋了馬爾他和英國家庭是如何在戰爭中倖存下來的. 這是通過結合一些只能在這個博物館看到的時代紀念品、時代電影鏡頭、令人回味的音頻以及最重要的是引人入勝且易於理解的解釋來實現的. 博物館位於地面, 位於原 17 世紀維托里奧薩 (Birgu) 陸地前線防禦工事的前哨站部分. 它矗立在一個巨大的岩石鑿成的戰時防空洞上, 二戰期間為數百個家庭和個人提供了保護. 博物館和防空洞之間, 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 讓我們了解戰時馬爾他的日常生活.

里內拉堡是世界上歷史上最大的前膛炮所在地. 阿姆斯特朗 100 噸 17.72 英寸線膛炮發射 1 噸爆炸炮彈, 由重達四分之一噸的火藥推進, 射程 3 英里, 能夠穿透 21 英寸鍛鐵船甲. 100 噸炮如此巨大和沉重, 以至於無法像其他火炮一樣手動旋轉和裝填. 相反, 它的發明者, 紐卡斯爾的威廉喬治阿姆斯特朗爵士設計了一種蒸汽驅動液壓裝置來實現這一點, 其中包括液壓彈藥升降機、撞錘和旋轉系統, 通過這種裝置, 火炮可以快速裝填、瞄準目標並在短短 6 分鐘內開火!里內拉堡由英國建造, 此後, 義大利海軍獲得了八門阿姆斯特朗 100 噸炮, 用於裝備新型戰艦—杜伊洛級. 它建於 1878-1886, 與劍橋堡一起建於大港斯利馬一側. 直布羅陀還建造了另外兩個 100 噸炮台, 目的相同. 四門 100 噸炮中, 只有里內拉堡和直布羅陀馬格達拉炮台納皮爾的炮台還保留著. 里內拉堡多年來經過了大規模修復. 它為人們提供了了解維多利亞駐軍生活的最佳窗口, 擁有一個最先進的博物館畫廊,專門介紹英國維多利亞軍隊的歷史 - 女王士兵展覽. 堡壘保留了其所有原始特徵 - 彎曲入口、乾溝、碉堡、可防禦的營房、發動機室、裝填室和彈藥庫、升降井, 當然還有阿姆斯特朗 100 噸炮!現在還有一座完全正常工作的古斯里橋 - 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古斯里橋!
https://www.lascariswarrooms.com/

電影之路-馬爾他場景
按圖索驥, 美不勝收.
36 部在馬爾他拍攝的電影, 值得在來馬爾他之前觀看
1. 馬爾他故事 (1953)
導演: 布萊恩·德斯蒙德·赫斯特
英語
2. 皇家賭場 (1967)
導演: So. Many. People.
英語
3. 一縷沙塵 (1968)
導演: Don Chaffey
英語
4. 地獄之船 (1970)
導演: Paul Wendkos
英語
5. 低俗電影 (1972)
導演: Mike Hodges
英語
6. 海底城 (1977)
導演: Lewis Gilbert
英語
7. 午夜快車 (1978)
導演: 艾倫·帕克
英語
8. 大力水手 (1980)
導演: 羅伯特·奧特曼
英語
9. 諸神之戰 (1981)
導演: Desmond Davis
英語
10. 永不言敗 (1983)
導演: Irvin Kershner
英語
11. 風衣 (1983)
導演: Michael Tuchner
英語
12. 黑鷹 (1988)
導演: Eric Carson
英語
13. 角鬥士 (2000)
導演: Ridley Scott
英語
14. 皇帝的新衣 (2001)
導演: 艾倫·泰勒
英語
15. 基督山伯爵 (2002)
導演: 凱文·雷諾茲
英語
16. 風中奇緣 (2002)
導演: 蓋·里奇
英語/希臘語/義大利語
17. 非凡紳士聯盟 (2003)
導演: 斯蒂芬·諾靈頓
英語/德語/義大利語
18. 特洛伊 (2004)
導演: 沃爾夫岡·彼得森
英語
19. 不同的忠誠 (2004)
導演: 馬雷克·卡尼耶夫斯卡
英語
20. 慕尼黑 (2005)
導演: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英語/希伯來語/德語/阿拉伯語/義大利語/法語
21. 前世今生 (2008)
導演: 瓊·卡爾-威金
英語
22. 阿戈拉 (2009)
導演: 亞歷杭德羅·阿梅納巴爾
英語
23. 魔鬼的替身 (2011)
導演: 李·塔瑪霍瑞
英語
24. 野蠻人柯南 (2011)
導演: 馬庫斯·尼斯佩爾
英語
25. 冰山下的墨西哥灣流 (2012)
導演: 耶夫根·伊斯帕斯克維奇斯
俄語
26. 殭屍世界大戰 (2013)
導演: 馬克·福斯特
英語
27. 菲利普船長 (2013)
導演: 保羅·格林格拉斯
英語/索馬利亞語
28. 辛沙爾 (2014)
導演: 麗貝卡·克雷莫納
馬爾他語
29. 海邊 (2015)
導演: 安吉麗娜·朱莉
英語/法語
30. 刺客信條 (2016)
導演: 賈斯汀·庫澤爾
英語/西班牙語
31. 承諾 (2016)
導演: 特里·喬治
英語
32. 十三小時: 班加西秘密士兵 (2016)
導演: 邁克爾·貝
英語
33. 愛上天堂 (2017)
導演: 朱利安·加利亞
英語
34. 巴比龍 (2017)
導演: 邁克爾·諾爾
英語/西班牙語
35. 東方快車謀殺案 (2017)
導演: 肯尼思·布拉納
英語/法語/德語/阿拉伯語
36. 石灰岩牛仔 (2017)
導演: 阿比蓋爾·馬利亞
馬爾他語/英語
-
幾大流媒體公司都有全集, YouTube 有幾部免費的, 為了練耳朵看了好幾遍.
https://almostginger.com/36-films-shot-in-malt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2YggMVyZjM 馬爾他日記 - 拍攝地點
NSTS 馬爾他英語語言學校
13,587 次瀏覽 2017
多年來, 馬爾他、戈佐島和科米諾島的許多地點都出現在電影和電視製作中. 以下只是您可以訪問的幾個地方, 以了解為什麼相機喜歡它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