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10: 1-36>

[複製鏈接]

3248

主題

3268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18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1-21 21: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民10: 1-36】【耶和華曉諭摩西說……。】在民數記第十章中記載了,神曉諭摩西用銀子做兩枝號,用以招聚會眾,並叫眾營起行;之後以色列民離開西奈山往前行。首先【耶和華曉諭摩西說:『你要用銀子作兩枝號,都要錘出來的,用以招聚會眾,並叫眾營起行…。】「耶和華曉諭摩西說:『你要用銀子作兩枝號,都要錘出來的」,「銀子」在聖經中是救贖的記號,「兩枝」,即「二」是見證的數字。「都要錘出來的」,表示整個材質沒有摻雜,是純銀作的。「用以招聚會眾,並叫眾營起行」。「招聚會眾」表示號聲可以傳送至遠處,數以百萬計的會眾都能聽見;「叫眾營起行」,說明吹號就是要他們起行。神「用銀子做兩枝號」,招聚和指揮以色列人前往應許之地迦南地,象徵神用救恩招聚和引領百姓行走天路,享用祂榮耀的應許,成為神的見證。【吹這號的時候,全會眾要到你那裡,聚集在會幕門口。若單吹一枝,眾首領,就是以色列軍中的統領,要聚集到你那裡。吹出大聲的時候,東邊安的營都要起行。二次吹出大聲的時候,南邊安的營都要起行。他們將起行,必吹出大聲。但招聚會眾的時候,你們要吹號,卻不要吹出大聲。】「吹這號的時候,全會眾要到你那裡,聚集在會幕門口」,「吹這號」是召集的訊號,「你那裡」是指摩西所在的地方,亦即當時的指揮中心,位於會幕門口處。「若單吹一枝,眾首領,就是以色列軍中的統領,要聚集到你那裡」,「單吹一枝」指只吹其中一枝,「軍中的統領」指十二支派的首領。「吹出大聲的時候,東邊安的營都要起行」,「吹出大聲」,就是吹出急促的響號。「東邊安的營」,是指第一隊猶大營(2:3),「起行」即拔營出發。「二次吹出大聲的時候,南邊安的營都要起行」,「南邊安的營」,是指第二隊流便營(2:10)。「他們將起行,必吹出大聲」,「他們」指全會眾。「但招聚會眾的時候,你們要吹號,卻不要吹出大聲」,就是吹出悠長的響號,這是召集的訊號。神詳細指示摩西吹號的細節,表明辨別號聲非常重要,所以百姓就要留心分辨不同的號聲。

【亞倫子孫作祭司的要吹這號;這要作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你們在自己的地,與欺壓你們的敵人打仗,就要用號吹出大聲,便在耶和華你們的神面前得蒙紀念,也蒙拯救脫離仇敵。】「亞倫子孫作祭司的要吹這號;這要作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只有「亞倫子孫作祭司的」才可以吹這號,這要作為神的百姓「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你們在自己的地,與欺壓你們的敵人打仗,就要用號吹出大聲」,「自己的地」指迦南地,「欺壓你們的敵人」指犯境的敵軍。「在耶和華你們的神面前得蒙紀念,也蒙拯救脫離仇敵」,是指吹號不僅是向以色列全軍發出訊號,以與敵人爭戰,並且也蒙神紀念與幫助。【在你們快樂的日子和節期,並月朔,獻燔祭和平安祭,也要吹號,這都要在你們的神面前作為紀念。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在你們快樂的日子」,指舉國歡慶感謝的日子(代下5:12-13);「月朔」指「新月」,是一個月的開始。「燔祭」指整個祭物須在祭壇上經過火燒,使馨香之氣上升,全部獻給神;「平安祭」,私人的獻祭,所獻的可為感謝、還願或甘心獻的(7:15-16),表明獻祭者對神的感恩,「也要吹號」,就是要吹號用以招聚會眾,前來過節,一同歡樂。「這都要在你們的神面前作為紀念。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神的百姓在獻上與罪沒有關係的祭時吹號,象徵著喜樂,在祭物被神悅納時,號聲也被「紀念」。

【第二年二月二十日,雲彩從法櫃的帳幕收上去。以色列人就按站往前行,離開西奈的曠野,雲彩停住在巴蘭的曠野。這是他們照耶和華借摩西所吩咐的,初次往前行。】「第二年二月二十日,雲彩從法櫃的帳幕收上去」,表示以色列民現在要拔營起行。「以色列人就按站往前行,離開西乃的曠野」,「按站往前行」,就是一站過一站的往前行。「雲彩停住在巴蘭的曠野」,「巴蘭的曠野」位於西n奈半島的東北角,距離西乃曠野約三天的路程,以色列人在曠野飄流四十年,大部分時間就在巴蘭的曠野中輾轉度過。「這是他們照耶和華借摩西所吩咐的,初次往前行」。「初次往前行」,就是第一次離開西奈的曠野。【按著軍隊首先往前行的是猶大營的纛。統領軍隊的是亞米拿達的兒子拿順。統領以薩迦支派軍隊的是蘇押的兒子拿坦業。統領西布倫支派軍隊的是希倫的兒子以利押。帳幕拆卸,革順的子孫和米拉利的子孫就抬著帳幕先往前行。】「按著軍隊首先往前行的是猶大營的纛」,首先出發的是「猶大營」包括猶大、以薩迦、西布倫三個支派,「纛」指旗幟。「統領軍隊的是亞米拿達的兒子拿順」,「拿順」是亞倫的妻兄(出6:23)。「統領以薩迦支派軍隊的是蘇押的兒子拿坦業」,「拿坦業」是以薩迦支派的領袖(1:8),並代表族人在壇前獻祭(7:18)。「統領西布倫支派軍隊的是希倫的兒子以利押」,「以利押」是西布倫支派的領袖(1:9),他曾以領袖身份,在會幕的祝聖典禮上獻上支派的供物(7:24)。「帳幕拆卸」,即指將會幕和外院的框架拆卸,有幕幔、幕板、院帷、柱子、閂、帶卯的座等,分別由「革順的子孫和米拉利的子孫就抬著帳幕先往前行」,「先往前行」,是指跟隨在猶大營的後面。【按著軍隊往前行的是流便營的纛。統領軍隊的是示丟珥的兒子以利蓿。統領西緬支派軍隊的是蘇利沙代的兒子示路蔑。統領迦得支派軍隊的是丟珥的兒子以利雅薩。哥轄人抬著聖物先往前行。他們未到以前,抬帳幕的已經把帳幕支好。】「按著軍隊往前行的是流便營的纛」,「流便營」包括流便、西緬、迦得三個支派,這是第二隊。「統領軍隊的是示丟珥的兒子以利蓿」,「以利蓿」流便支派的領袖(1:5),並代表族人在壇前獻祭(7:30)。「統領西緬支派軍隊的是蘇利沙代的兒子示路蔑」,「示路蔑」協助摩西在曠野數點以色列人數目的其中一個族長(1:6),並代表族人在壇前獻祭(7:36)。「統領迦得支派軍隊的是丟珥的兒子以利雅薩」,「以利雅薩」是迦得支派領袖(1:14),並代表族人在壇前獻祭(7:42)。「哥轄人抬著聖物先往前行」,「聖物」指約櫃、金香壇、金墱台、陳設餅的桌子、洗濯盆、祭壇等器具和它們的附件。「他們未到以前,抬帳幕的已經把帳幕支好」。因「革順的子孫和米拉利的子孫就抬著帳幕先往前行」,這樣當他們到達新的營地,可以立即支搭起來,好讓哥轄的子孫所搬運的聖物到達時,馬上搬進去,不容不相干的人碰觸。

【按著軍隊往前行的是以法蓮營的纛,統領軍隊的是亞米忽的兒子以利沙瑪。統領瑪拿西支派軍隊的是比大蓿的兒子迦瑪列。統領便雅憫支派軍隊的是基多尼的兒子亞比但。】「按著軍隊往前行的是以法蓮營的纛」,「以法蓮營」包括以法蓮、瑪拿西、便雅憫三個支派,是第三隊。「統領軍隊的是亞米忽的兒子以利沙瑪」,「以利沙瑪」是以法蓮的領袖(1:10),並代表族人在壇前獻祭(7:48)。「統領瑪拿西支派軍隊的是比大蓿的兒子迦瑪列」,「迦瑪列」是瑪拿西支派的領袖或族長(1:10),並代表族人在壇前獻祭(7:54)。「統領便雅憫支派軍隊的是基多尼的兒子亞比但」,「亞比但」是便雅憫支派的首領(1:11),曾代表其支派於會幕建成時獻祭(7:60)。【在諸營末后的是但營的纛,按著軍隊往前行。統領軍隊的是亞米沙代的兒子亞希以謝。統領亞設支派軍隊的是俄蘭的兒子帕結。統領拿弗他利支派軍隊的是以南的兒子亞希拉。以色列人按著軍隊往前行,就是這樣。】「在諸營末后的是但營的纛,按著軍隊往前行」,「但營」包括但、亞設、拿弗他利三個支派,這是第四隊,也是最後一隊(2:25-31)。「統領軍隊的是亞米沙代的兒子亞希以謝」,「亞希以謝」是但支派的首領(1:12),曾代表其支派於會幕建成時獻上供物(7:66)。「統領亞設支派軍隊的是俄蘭的兒子帕結」,「帕結」是亞設支派的領袖(1:13),曾代表其支派於會幕建成時獻祭(7:72)。「統領拿弗他利支派軍隊的是以南的兒子亞希拉」,「亞希拉」是拿弗他利支派的首領(1:15),曾代表其支派在會幕建成時,獻上供物(7:78)。「按著軍隊」,指按著行軍的次序,「就是這樣」,指有次有序的樣子。

【摩西對他岳父(或譯:內兄)米甸人流珥的兒子何巴說:『我們要行路,往耶和華所應許之地去;祂曾說:』我要將這地賜給你們。『現在求你和我們同去,我們必厚待你,因為耶和華指著以色列人已經應許給好處。』何巴回答說:『我不去;我要回本地本族那裡去。』摩西說:『求你不要離開我們;因為你知道我們要在曠野安營,你可以當作我們的眼目。你若和我們同去,將來耶和華有什麼好處待我們,我們也必以什麼好處待你。』】「摩西對他岳父米甸人流珥的兒子何巴說」,「流珥」又稱葉忒羅是摩西的岳父(出2:18),「何巴」是摩西妻子的兄弟。「我們要行路,往耶和華所應許之地去;祂曾說:『我要將這地賜給你們。現在求你和我們同去,我們必厚待你,因為耶和華指著以色列人已經應許給好處』」。摩西邀請何巴與他們同去,「我們必厚待你」,就是必能得著神寶貴的應許,得屬天的好處。「何巴回答說:『我不去;我要回本地本族那裡去』」。何巴在此拒絕摩西,後來他很可能接受了摩西的邀請,因為士師記中的基尼人就是何巴的後代(士1:16)。「摩西說:『求你不要離開我們」,摩西謙卑懇求。「因為你知道我們要在曠野安營,你可以當作我們的眼目」,因何巴在曠野中長大,十分熟悉曠野的標誌和路徑。「你若和我們同去,將來耶和華有什麼好處待我們,我們也必以什麼好處待你」。摩西願意與何巴分享從神而來的「好處」。

【以色列人離開耶和華的山,往前行了三天的路程;耶和華的約櫃在前頭行了三天的路程,為他們尋找安歇的地方。他們拔營往前行,日間有耶和華的雲彩在他們以上。】「以色列人離開耶和華的山,往前行了三天的路程」,「耶和華的山」,是指西奈山(3:1)。「耶和華的約櫃在前頭行了三天的路程,為他們尋找安歇的地方」,「耶和華的約櫃」,可能並沒有和其它的聖物一起在流便營的後面,而是在猶大營的前面領路,表明神親自「為他們尋找安歇的地方」。「他們拔營往前行,日間有耶和華的雲彩在他們以上」,「耶和華的雲彩」,表示與普通的雲彩不同,又稱雲柱,神用它來指示以色列人所當行的路(申1:33)。【約櫃往前行的時候,摩西就說:『耶和華啊,求禰興起!願禰的仇敵四散!願恨禰的人從禰面前逃跑!』約櫃停住的時候,他就說:『耶和華啊,求禰回到以色列的千萬人中!『】「約櫃往前行的時候,摩西就說:『耶和華啊,求你興起!」這是摩西信心的禱告,當「約櫃往前行」時,他求神「興起!」為他們作戰,驅趕仇敵,叫他們得勝。「願你的仇敵四散!願恨你的人從你面前逃跑」,這裡摩西將神與神的子民合而為一,以色列人的仇敵就是神地仇敵,恨以色列人的人就是恨神的人,故「從你面前逃跑」也就是從以色列人面前逃跑。「約櫃停住的時候,他就說:『耶和華啊,求你回到以色列的千萬人中!』」當「約櫃停住」時,摩西就求神「回到」他們中間,因為神的同在是他們得勝和得安息的憑據。在以後的日子中,摩西就是單單信靠在他們中間的神。但願我們也都要像摩西那樣,一生單單仰望神,信靠神,愛慕神的同在!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2: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