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德國文化掠影-34 柏林 博德博物館 Bode museum

[複製鏈接]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4-12-31 17: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5-1-1 16:40 編輯



17世紀獎章模型, 雷蒙德·法爾茨-1
17世紀蠟質獎章模型
圖表視圖
與文藝復興時期相比, 蠟是巴洛克時期首選的模型材料. 雷蒙德·法爾茨(Raimund Faltz, 1658-1703)是一位藝術大師. 他用漂白或淺粉色蜂蠟在石板或黑色玻璃板上進行建模, 並通過應用不同程度的蠟實現了精細分級的可塑性和透明效果. 這些蠟為鐵印上的浮雕的積極實施提供了真實的原始模板. 這是一種類似於字形的新雕塑概念, 與通常的硬幣雕刻形成鮮明對比. 平衡器的使用使得凸形零件能夠差異化地降低到沖頭中. 作為獎牌獲得者, 法爾茨在柏林實現了藝術上的完美. 在他去世前不久的遺囑中, 他指定腓特烈一世國王為模型和獎章的繼承人, 從而確保了他的作品得到保存.
雷蒙德·法爾茨: 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帝
描述
Dm 不帶框架 57 毫米. 帶框架 84 毫米. -無法準確指定日期. Faltz 為勃蘭登堡所做的最早的工作是 1688  [Steguweit (2004) 目錄號. 2] 待定日期. 如果以選帝侯的去世為理由的話, 這個模型甚至可能是王位繼承人委託製作的第一件作品. 但稍晚一些的日期也是可以想象的, 正如 Menadier 在 1901 年所假設的那樣, 也許是弗里德里希·威廉逝世五周年 [Steguweit (2004) 76].
正面: 選帝侯弗里德里希·威廉的半身像, 側面朝右, 戴著長假髮, 戴著月桂花環, 身著盔甲, 肩上獅子面具, 外套窗帘用扣子固定.
蠟模
文學
J. Menadier, 霍亨索倫家族的泡沫硬幣 (1901) 第 171 號(這件作品).
W. Steguweit - B. Kluge,Suum cuique. 勃蘭登堡-普魯士獎章藝術和鑄幣 (2008) 第 39 號(本作品).
W. Steguweit,巴洛克風格的雷蒙德·法爾茨獎章獲得者. 柏林錢幣研究新集 9 (2004) 76 第 1 期.


雷蒙德·法爾茨: 布倫瑞克-呂訥堡格奧爾格·路德維希
不帶框架 64 毫米, 帶框架 100 毫米.  - 選帝侯格奧爾格·路德維希於 5 月 18 日出生, 是恩斯特·奧古斯特公爵和妻子索菲亞的長子. 1660年出生於漢諾威. 他與布倫瑞克-呂訥堡喬治·威廉的女兒索菲·多蘿西婭結婚, 自 1698 年起一直擔任選舉人. 1714 被任命為英國國王時載入史冊. 喬治一世於 1727 在奧斯納布呂克去世.
正面: 選帝侯喬治·路德維希半身像(左側側面)、長假髮、圍巾、盔甲和斗篷.
https://smb.museum-digital.de/series/209?navlang=de


19 世紀蠟質獎章模型
約翰·卡爾·費休 (Johann Karl Fischer), 1802-1865, 柏林
11-14 日耳曼尼亞和維多利亞




滑鐵盧 1815 年戰鬥 Schlacht 硬幣, 1849 年 Galvano 硬幣原作
找到一枚同作者, 同題材, 另一年的硬幣.
貝內代托·皮斯特魯奇: 滑鐵盧
Galvano (一種通過電解製成的獎章或圖案)
1849
獎牌|古典主義(1770-1830)
18205647
青銅
澆注
重量: 502克
直徑: 128毫米
英格蘭
鑄幣廠/發行地點: 倫敦
正面: 英國攝政王、奧地利弗朗西斯二世、俄羅斯亞歷山大一世和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的半身像. 從普魯士到左邊, 周圍環繞著一圈象徵和平條約締結的人物.
背面: 兩名身著古典服裝的騎手(威靈頓和布呂歇爾), 左邊是維多利亞的陪伴, 周圍是朱庇特, 上方一輛四馬馬車, 上面有巨人之戰楣板.
評論: 1849 年原版郵票的電鍍壓印(銅皮覆蓋鉛錫芯). - 1815 年 6 月 18 日在今天的比利時發生滑鐵盧戰役(貝爾聯盟), 對抗拿破崙一世.  
- 授予貝內代托·皮斯特魯奇(Benedetto Pistrucci, 1783 - 1855)  1816 和 1819 年訂購, 但由於各種延誤, 僅發行1849. 參見 Brown (1980) 209. 另請參見對象編號 18250435.
文獻: L. Brown,《1760-1960 年英國歷史勳章》I. 喬治三世至威廉四世 (1980) 208 ff 第 870 頁.
https://recherche.smb.museum/det ... s=none&objIdx=3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9
沙發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4-12-31 21:07 | 只看該作者

硬幣-圖像和信息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5-1-1 22:30 編輯


歐洲 17-18 世紀金幣


查理五世時代
查理五世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又名: 西班牙查理一世
最後更新: 2024 年 11 月 18 日 • 文章歷史
出生: 1500, 佛蘭德斯根特 [現位於比利時]
去世: 1558, 西班牙聖赫羅尼莫德尤斯特(58 歲)
頭銜/職位: 皇帝(1519-1556), 神聖羅馬帝國國王(1516-1556), 西班牙
家族/王朝: 哈布斯堡王朝
著名家庭成員: 父親菲利普一世母親瓊兒子胡安·德·奧地利兒子菲利普二世兄弟斐迪南一世
熱門問題
查理五世在擔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期間試圖實現什麼?
對查理五世帝國的最大威脅是什麼?
查理五世為什麼退位?
查理五世和菲利普二世
查理五世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1519–56)、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 1516–56)和奧地利大公(查理一世; 1519–21), 他繼承了西班牙和哈布斯堡帝國, 該帝國橫跨整個歐洲, 從西班牙和荷蘭延伸到奧地利和那不勒斯王國, 並延伸到西班牙美洲. 他努力保持帝國的統一, 以對抗日益增長的新教勢力、不斷增加的奧斯曼帝國和法國壓力, 甚至來自教皇的敵意. 最後他屈服了, 放棄了對荷蘭和西班牙的主權, 將皇位傳給了他的兒子菲利普二世, 將皇帝的頭銜傳給了他的兄弟斐迪南一世, 並退居修道院.
-
查理五世於 1556 年退位. 他的健康狀況不佳, 尤其是痛風 gout 長達數十年, 無疑是他決定退位的一個因素. 他的著作也揭示了統治時期的戰爭給他帶來的疲憊. 目前尚不清楚他的同時代人對他的退位有何看法, 儘管聖依納爵·羅耀拉留下的著作表明, 他至少對此表示讚賞—認為這是一個適合「真正的基督教王子」的謙遜舉動.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Charles-V-Holy-Roman-empero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fjtp1HkhZk 哈布斯堡王朝: 歐洲最偉大的王朝
在歷史/神話中見你
226 萬訂閱者
383,327 次瀏覽 2021
226 萬訂閱者
儘管歷史上充滿了來自不同地區的幾個王室,
0:05
在這個國家和民族中, 很少有人掌握著世界命運
0:10
沒有人如此讓人又愛又恨, 如此強大又脆弱, 如此具有象徵意義
0:15
和哈布斯堡王朝一樣本質.
0:19
從瑞士各州偏僻角落到日不落帝國.
0:24
從普遍君主制夢想到在絕對的軍事災難中被推翻.
0:30
豐富的歷史, 充滿挫折和近親婚姻, 以更多的勝利為標誌
0:35
通過狡猾和政治敏感性而不是軍事榮耀來實現.
0:39
一個真正獨特的故事.
0:41
哈布斯堡家族的長壽幾乎沒有對手.
0:45
從13世紀末到20世紀初, 他們不間斷地統治著奧地利.
0:52
事實上, 在組成奧地利帝國的各個地區中, 哈布斯堡王朝是統治者.
0:58
哈布斯堡王朝始終在家族中建立自己的權力, 即一系列遺產
1:03
沒有共同種族或領土分母的王朝社會.
1:07
這就是君主制實現其最真實的至高無上的方式 ......
-
大概過了一下, 這個錄像系列大概是最好的. 在英國廣播公司和德國之聲尚未找到相關內容.



昆滕·馬西斯 Quinten Massys (洛文 1465/66-1530 安特衛普)
兩位稅吏
昆滕·馬西斯 (1465/6-1530)
德西德里烏斯·伊拉斯謨 Desiderius Erasmus (1466-1536) 1517
橡木板油畫 | 50.5 x 45.2 厘米(支撐、畫布/面板/外部畫框)| RCIN 405759
說明
1517, 人文主義者和學者 Desiderius Erasmus 和安特衛普鎮書記 Pieter Gillis 決定將自己的肖像寄給托馬斯·莫爾爵士, 他是一位律師、作家和政治家, 在 1535 被捕和處決之前, 一直在亨利八世宮廷佔有重要地位. Erasmus 和 Gillis 想從遙遠的安特衛普為他們畫肖像, 由當時居住在安特衛普最偉大的藝術家創作, 作為對他們「倫敦朋友」的虛擬拜訪. 倖存信件表明了繪畫進展. Erasmus 的肖像畫最先完成, 因為 Gillis 在畫畫時生病了. 這些人已經將他們打算送的禮物告知了莫爾, 莫爾不耐煩地給他們倆寫信詢問何時能看到結果. 最終, 當這位英國人訪問加萊時, 「友誼雙聯畫」已經完成並直接寄給了他. 多年來, 這幅肖像一直未被認定為馬西斯的原作, 因為它的尺寸與皮特·吉利斯的肖像不同. 然而, 皇家收藏的這幅畫已被剪裁, 朗福德城堡的版本被擴大了; 原始尺寸一定完全匹配. 兩幅畫背面都有查理一世的烙印, 他們在十七世紀在一起的事實似乎證實了他們是最初的配對. 皇家收藏的這幅畫展示了伊拉斯謨在書房裡工作. 這是描繪聖傑羅姆的一種流行方式, 因此背景暗示了伊拉斯謨最近出版了聖傑羅姆著作的新版本. 這位學者身後書架上的書上刻有與他最近出版的作品相關的銘文: Novum Testament[um] 和 Hieronymus 指的是伊拉斯謨的新約和聖傑羅姆版本; Lovkianos 指的是伊拉斯謨和莫爾合作翻譯 Lucian 的對話; Hor 原本是 Mor, 在早期修復期間必定被修改過, 拼寫出了這位英國人名字的首字母, 指的是「愚人頌」(Encomium Moriae), 這是一篇諷刺文章, 伊拉斯謨 1509 年與莫爾住在倫敦巴克勒斯伯里時寫成. 紙上的文字是對聖保羅致羅馬人書信的釋義, 筆跡與伊拉斯謨自己的筆跡極為相似, 蘆葦筆是伊拉斯謨最喜歡的書寫工具. 伊拉斯謨腿上的錢包可能也包括在內, 以說明他的慷慨. 伊拉斯謨和吉利斯特意告訴莫爾, 他們分攤了這份禮物的費用, 因為他們想把它作為兩人的禮物. 馬西斯巧妙地將書架延伸到兩位模特的身後, 給人的印象是兩幅畫中描繪的男人住在同一個房間里. 儘管這位人文主義者被描繪成坐在書桌前, 但他的臉上卻帶著一種溫柔開放的神情, 他的目光似乎停頓了片刻, 想著莫爾. 這位藝術家高度精湛的技巧, 加上對面部輪廓的專註, 使這幅畫成為對伊拉斯謨性格的極其平易近人的洞察—這是送給一位受人尊敬和親愛朋友的完美禮物.
目錄條目改編自《北方文藝復興. 丟勒致霍爾拜因》, 倫敦, 2011
出處
記錄在查理一世收藏中, 查理二世在復辟時期恢復
涉及人物...
物理屬性...
分組...
參考文獻
LC: Campbell, L., 1985. 女王陛下收藏的早期佛蘭德斯繪畫, 劍橋 – LC 54

https://www.rct.uk/collection/405759/desiderius-erasmus-1466-1536


硬幣-圖像和信息

10/ 菲利普四世 (1621-65)
11/ 卡爾四世(1788-1808)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9
3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5-1-1 19:2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5-1-2 17:18 編輯

  
扎加齊格寶藏
公元前 6-4 世紀
豐饒與貧瘠
埃及扎加齊格市 - 古布巴斯提斯
扎加齊格是埃爾沙爾基亞省首府, 位於開羅以東約 80 公里處. 該市建在巴赫爾·埃爾·穆伊茲運河(尼羅河的古老水道)上, 扎加齊格是埃及許多著名人物的出生地, 包括阿卜杜勒·哈利姆·哈菲茲、艾哈邁德·扎基等. 古代布巴斯提斯遺址曾是下埃及阿姆肯特第 18 個諾姆(布巴斯提斯諾姆)首都, 位於沙爾奇亞的扎加齊格市東南 3 公里處. 城市名字來自古埃及語 Per-Bastet, 意為「巴斯特之地」, 巴斯特是貓獅女神, 與卜塔的妻子塞赫麥特有關. 這裡還舉辦了慶祝貓女神的盛宴. 城市在拉美西斯時期具有重要意義, 並在第22和23王朝成為埃及的首都. 今天, 該遺址包含一些由奧索爾孔2世(公元前 883-850)和內克塔內布2世(公元前 360-342)建造的寺廟遺址. 此外, 這裡還有貓的地下墓穴, 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古王國時期, 即國王佩皮1世時期(公元前 2289-2255).
https://egyptopia.com/en/article ... ubastis.s.29.12954/
https://recherche.smb.museum/det ... xhibit&objIdx=1
斯尼夫魯長方雕像
阿蒙霍特普 (阿蒙霍特普) 3世. (第18王朝 - 新王國 - 埃及)
埃及博物館和紙莎草收藏
埃及博物館
AM 21595
新博物館二樓208室(部分相關文物在德國國家博物館另一家分館)
花崗閃長岩
高 x 寬 x 深: 46 x 22 x 31 厘米
Zagazig(?/埃及/三角洲)


18 世紀鑄幣技術
硬幣作為歷史數據
德國和中歐
從領土上看, 德國錢幣的發行和發展都發生在一個多次分裂的地區, 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都曾從該地區獨立出來. 對這些錢幣的分類仍然是最棘手的錢幣學問題之一.
從 10 到 12 世紀, 加洛林王朝的鑄幣模式一直延續; 但隨著 1138 年康拉德三世統治下的施瓦本人的到來, 統一性消失了. 在西部, 銀幣繼續流通. 在東部, 非常薄的薄片鑄幣開始發展. 西部的薄片鑄幣部分來自帝國鑄幣廠, 分散在數量多得多的封建鑄幣廠中, 代表教會而非世俗權威. 威斯特伐利亞鑄大量教會鑄幣. 科隆的錢幣尤其重要, 上面有前加洛林王朝的「神廟」圖案和線性銘文 S(ancta) Colonia A(grippinensis); 明斯特的錢幣在影響力上也相當可觀. 這個地區保守而繁榮; 其丹尼爾的重量保持得很好, 儘管盎格魯-撒克遜人以及後來的英國和拜占庭人的影響變得明顯, 但其類型變化不大. 在東部地區, 重量急劇下降導致薄而單一類型的苞片, 設計很快脫離了加洛林王朝的傳統. 這些錢幣由各種各樣的當局發行, 其中許多是教會的, 上面有大量人物和肖像(神聖的和世俗的), 以及教堂、城堡和紋章圖案, 本質上是中世紀日耳曼風格. 較重的西方丹尼爾和較輕的東方苞片之間的差異可能是馬克出現的部分原因. 這種銀幣的重量因時間和地區而異, 約為金磅的 2/3, 相當於 240 西方銀德尼爾. 巴伐利亞皇帝路易四世 (1314-47) 引入了黃金, 並增加了亨利七世 (1308-13) 統治下科隆已經發行的銀格羅蘇斯, 從中世紀貨幣過渡到現代貨幣. 路易四世減少了純帝國鑄幣廠的數量. 許多其他鑄幣廠根據授予貴族、教堂和某些市政當局的權利進行運營, 從此以後, 德國鑄幣的大部分都來自這些鑄幣廠, 包括 1520 年起的大銀塔勒(因波希米亞的 Joachimsthal 礦而得名, 美元一詞由此而來). 16 和 17 世紀, 塔勒及其倍數, 外觀漂亮甚至華麗, 主導著德國的銀幣. 薩克森和不倫瑞克的塔勒尤其出名. 直到 19 世紀, 塔勒一直是德國本土的統一面額, 但在 1870, 由於德國堅持金本位制, 塔勒被廢棄. 從 1870 年起, 普魯士國王以皇帝的身份為整個德國鑄造貨幣; 此後, 無數的地方貨幣差異都被 100 芬尼的金帝國馬克所取代, 銀本位被廢棄.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 德意志邦國的統治者退位或被廢黜, 馬克的價值在各地跌至零, 其位置暫時被膨脹的紙幣所取代. 一戰和二戰期間, 銀幣主要用於紀念幣, 包括興登堡肖像幣. 1939-1945 的戰時貨幣則是鋅、鋁和合金. 1948 年後, 西德的硬幣上刻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東德, 只有德國(帶工業和生育的象徵).
奧地利在 11 世紀有一種公爵銀幣. 它一直很粗糙, 直到 14 世紀, 阿爾伯特二世 (1330-58) 引入了佛羅倫薩特色的金弗羅林. 格羅隨著腓特烈三世(1440-93) 出現. 此後, 發展與德國同步, 泰勒佔據了突出地位. 那些帶瑪麗亞·特蕾莎肖像的硬幣在紅海兩岸廣受歡迎. 它們繼續在維也納和倫敦大量鑄造, 日期為 1780 年, 在這些地區流通: 僅英國鑄幣廠在 1940-41 年就鑄造了2,400萬枚. 從 10-12 世紀的波希米亞公爵德尼爾硬幣受到了拜占庭、斯堪的納維亞甚至英國的影響; 到 12 世紀, 布拉格鑄幣廠開始發展自己的風格. 瓦茨拉夫二世於 1300 年首次鑄造了格羅, 盧森堡的約翰 (1310-46) 鑄造了第一批金弗羅林, 正面是王冠, 背面是雄獅. 匈牙利的皇家鑄幣始於斯蒂芬一世 (St. Stephen; 1000-38) 的否認者, 風格一直很粗糙, 直到查理一世 (1310-42) 引入了帶有百合花的金弗羅林和仿照那不勒斯和羅馬的格羅銀幣 ......
https://new.coinsweekly.com/arti ... -a-common-currency/
https://www.foreigncurrencyandco ... and-notable-pieces/
https://www.britannica.com/money/coin/Germany-and-central-Europe



計算和保存
4/ 1775年左右, 阿姆斯特丹, 金幣秤
約翰·林德曼三世


硬幣設計
19 世紀以來的鑄幣技術

19/ 現代錢幣毛坯(銀圓形)
20-22/ 貴族, 浮雕郵票和硬幣, 東德
20 馬克 1969 年, J.W. 歌德


硬幣相關物品
獎章形狀的藝術室物品
虔誠敬拜/對嬰兒耶穌的崇拜, 1575, 銀鍍金
1
獎章形象牙雕
2-3
寶石浮雕
4-5
藝術室對象
6
獎牌后的木板石
7
獎章形寶石
8-9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9
4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5-1-2 16:3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5-1-3 16:40 編輯



佛羅倫薩
1600
聯盟徽章(族徽?)
-
羅馬
17 世紀末
奧托博尼徽章
-
義大利
17 世紀末
鷹徽


華麗棺材
約 1690 - 1695
裝飾藝術博物館
1897.9
設計: 喬瓦尼·巴蒂斯塔·福吉尼(Giovanni Battista Foggini, 1652 - 1725), 雕塑家
執行者: Leonardo van der Vinne (-1713), 石匠
烏木、彩色半寶石、鍍金青銅、各種木材製成的鑲嵌細工/木鑲嵌 wooden marquetry (亦常見於奢華獵槍-大英博物館和美國長槍協會博物館均收藏甚豐).
寬度: 56厘米
佛羅倫薩
這個華麗的棺材由深黑烏木製成, 在其前面由鍍金青銅製成的珠寶和色彩鮮艷的 Pietra Dura 圖像(所謂的佛羅倫薩馬賽克)令人印象深刻. 石碑上精緻的浮雕展示了鳥類、蝴蝶和小昆蟲, 周圍環繞著水果、花朵和藤蔓裝飾品. 光亮拋光的半寶石讓人想起帶有琺琅的彩色蠟浮雕. 盒子的內部完全襯有木製鑲嵌物(鑲嵌細工), 因此在蓋子的中央有一個裝有各種不同花朵的籃子. 萊昂納多·范德文尼(Leonardo van der Vinne, 卒於 1713)的這件作品的複雜程度並不遜色於他在佛羅倫薩著名的大公石工坊的同事們的藝術作品.
今天早上用了兩個鐘頭研究德國國家博物館網站, 30多萬件文物均有高清小幅圖片供下載, 並附說明. 就是做到予取予求難度不小.
https://recherche.smb.museum/det ... s=none&objIdx=1  網站有非常專業的大幅圖片, 不允許複製

安特衛普, 1540/45 左右 - 1600 年之前,  安特衛普.
維納斯和丘比特
橡木
皇家畫廊
雅各布·德·巴克
約 1560–1590/91
合作者
畫家
人們對佛蘭德畫家雅各布·德·巴克知之甚少. 德·巴克沒有確定的出生日期或死亡日期, 人們認為他生活在 1555-1585 左右. 一生都住在安特衛普. 佛蘭德傳記作家卡雷爾·范·曼德寫道, 德·巴克的父親是一位畫家, 在他還是孩子時就拋棄了他. 范·曼德隨後描述說, 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畫家兼藝術品經銷商安東尼奧·范·巴勒莫工作室工作, 直到搬到老亨德里克·范·斯滕維克工作室. 范·曼德甚至假設, 正是德·巴克在范·巴勒莫手下工作時過度勞累導致了他的英年早逝。儘管德·巴克有大量作品被歸為他所有, 但只有三件作品可以絕對肯定地追溯到這位藝術家. 其他人則根據原作中展現的技巧和風格或通過描述他豐富作品的當代傳記獲得讚譽. 這些作品有數百件, 通常以羅馬和佛羅倫薩的風格主義風格描繪寓言主題, 儘管沒有跡象表明德巴克曾去過這些地方. 德巴克與老揚·布魯蓋爾合作創作了《邁達斯的審判》.
作者: Saffron Sener
http://janbrueghel.net/biographies/jacob-de-backer


金盤鑲寶石, 六個神話場景
安東尼奧·真蒂利 Antonio Gentili
羅馬, 約公元 1600, 仿公元 1552-1555
安東尼奧·真蒂利(也稱安東尼奧·真蒂利·達·法恩扎)
義大利人, 1519-1609
傳記
安東尼奧·真蒂利·達·法恩扎是金匠皮埃特羅·真蒂利的兒子, 一生都進入上流社會, 享盛名. 真蒂利從 1549 年左右開始在羅馬工作, 到 1552, 他以工匠大師的身份進入了金匠行會. 他的委託包括為美第奇家族製作許多金制家居用品, 但他的傑作被認為是 1582 年為紅衣主教亞歷山德羅·法爾內塞製作的兩個鍍銀燭台和一個十字架. 這些作品后影響了 18 世紀法國和英國雕塑家和設計師, 包括約西亞·韋奇伍德 (1730-1795). 如今, 這些作品收藏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寶庫中. 由於安東尼奧經常借用其他藝術家(尤其是米開朗基羅)的圖案, 因此他的作品歸屬可能很困難. 智能博物館的聖物匣與安東尼奧受法爾內塞委託創作的其他作品具有共同的特點, 包括他巧妙地使用了水晶和青金石等珍貴材料.
https://smartcollection.uchicago ... o-gentili-da-faenza


4/ 酒神之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9
5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5-1-3 16:4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5-1-5 02:13 編輯

終於找到了這個博物館目錄查詢關鍵步驟; 最快的方法為使用文物序列號, 先決條件為在目錄中設立第一選項, 然後順藤摸瓜. 試用了一陣子就被關閉了, 估計僅供會員或需特定登記.
-


最後的晚餐
弗朗西斯科·布蘭比拉 Francesco Brambilla, 1530-1599
青銅
《耶穌受難》和《最後的晚餐》: 弗朗西斯科·布蘭比拉為米蘭大教堂創作的兩件青銅雕塑
這些雕塑的創作者實際上是弗朗西斯科·布蘭比拉 (c.1530-1599)5, 他在十六世紀最後幾十年成為米蘭最具影響力的雕塑家.
-
博物館收藏了幾十件"最後的晚餐", 但是這件未被收入對外在線目錄.
最後的晚餐
普雷代拉
約 1388 - 1390
圖片庫
1108
主樓 40 號房間畫廊
洛倫佐·摩納哥 (1370 - 1430), 畫家
先前歸因: Spinello di Luca Spinelli (1330 - 1410), 畫家
楊木
46.6 x 142.4 厘米
義大利
1823 年從柏林商人愛德華·索利 (Edward Solly) 收藏中購買
整個 14 世紀, 佛羅倫薩畫家孜孜不倦地緬懷喬托(† 1337). 這也適用於早年作為藝術家的洛倫佐·莫納科(Lorenzo Monaco), 他也是卡馬爾多萊修會的僧侶.《最後的晚餐》展示了基督在被捕前一天晚上與使徒們一起吃的最後一頓飯. 在桌子周圍人物的排列中, 摩納哥遵循了一個非常古老的模板, 這使觀眾能夠立即識別出正在行動的人物: 耶穌在中心, 面向觀眾, 和他最喜歡的門徒聖約翰. 約翰內斯, 睡在他旁邊; 其他十位使徒側坐. 那天晚上晚些時候將出賣耶穌的猶大是唯一坐在桌子另一邊的人. 儘管人物周圍的建築靈感來自於佛羅倫薩的當代建築, 但渲染效果卻一點也不現實: 這麼長的木桌很難穩定, 而且相對於房間的尺寸來說, 使徒們太大了. Prestel 博物館指南 - Gemäldegalerie Berlin, 2017. 整個 14 世紀, 佛羅倫薩畫家仍然異常忠實於喬托(喬托, 1337 去世)的記憶. 洛倫佐·莫納科(Lorenzo Monaco)的早期職業生涯就是這種情況, 他也是卡馬爾多萊修會僧侶. 他的最後的晚餐代表基督在被捕前一天晚上與他的使徒一起進餐. 桌子周圍人物的擺放遵循了一種非常古老的安排, 這讓觀看者立即認出了場景中的演員: 耶穌位於中心, 面向我們, 他最喜歡的門徒聖約翰靠著他睡著了; 在他們的身邊坐著剩下的十名使徒. 唯一坐在桌子另一邊的人是猶大, 他將在當晚晚些時候出賣耶穌. 即使人物周圍的建築受到當代佛羅倫薩建築的啟發, 這種表現也遠非現實: 這麼長的木桌會存在穩定性問題, 而且使徒對於房間的大小來說太大了.
普雷斯特爾 Prestel 博物館指南 - 柏林畫廊 Gemäldegalerie Berlin, 2017
https://www.jstor.org/stable/43858203
https://recherche.smb.museum/det ... xhibit&objIdx=0


卧式櫃
僅僅搜到了5個, 沒有拍到的這兩個.
https://recherche.smb.museum/det ... =none&objIdx=10

從十字架上下來
浮雕和框架
1580年左右
雕塑收藏和拜占庭藝術博物館
5041
胡桃木框架, 青銅
高: 30.8厘米
寬: 22厘米
框架尺寸: 59 x 40 x 7.6 厘米
佛羅倫薩
梯子上的三個人正忙著將基督的身體從十字架上移走. 十字架腳下站著悲傷的抹大拉 Magdalene. 婦女們的攙扶昏迷不醒的瑪麗亞, 周圍都是圍觀者.
抹大拉的馬利亞
馬利亞是耶穌基督生平和傳道生涯中的重要人物. 福音書中多次提到她是耶穌的忠實追隨者, 在耶穌受難和埋葬時在場. 人們還認為她是耶穌復活的第一個見證人. 馬利亞是一個信仰堅定的女人, 她曾被耶穌治癒了七個惡魔, 她對耶穌的忠誠堅定不移. 她是耶穌為數不多的女門徒之一, 在早期基督教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她的故事是信仰和奉獻的典範, 她仍然是當今基督教的重要人物. 並非所有關於耶穌生平、死亡和復活的福音書都關注相同的事件和細節, 但四本福音書都證明抹大拉的馬利亞目睹了耶穌受難和埋葬. 她與耶穌的聯繫是不可否認的. 耶穌奇迹般出現后, 她生命中的傷痛得以治癒, 這激勵她重新獻出生命, 追隨耶穌直到埋葬……直到她再也無法親眼見到她的救世主. 瑪麗迫切渴望接近基督並以任何可能的方式侍奉他, 這也成為了她生活的方式. 她知道如果沒有他, 她就不會有生命. 瑪麗每天的生活就是我們所有人都努力實現的信仰. 抹大拉的瑪利亞有什麼特別之處, 以至於耶穌選擇她走出這樣一個奢華的故事?抹大拉的瑪利亞到底是誰, 基督復活后她發生了什麼?
以下是關於聖經中抹大拉的瑪利亞的生活和故事的五個問題的答案.
聖經中的抹大拉的瑪利亞是誰?
「耶穌從一個城鎮和村莊走到另一個城鎮和村莊, 宣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 有十二個人和他在一起, 還有一些被邪靈和疾病所困擾的婦女. 其中有馬利亞(稱為抹大拉), 曾有七個鬼從她身上出來……」 路加福音 8:1-2
馬利亞是來自加利利海西岸漁村抹大拉的猶太婦女. 福音書中提到她的名字 12 次, 比大多數使徒都多. 馬可和路加在他們的福音書中記錄了馬利亞生活中的邪靈被治癒的情況. 要想了解馬利亞在公元一世紀遭受這種痛苦的感受, 想象一下被與身體或心理疾病聯繫在一起導致被邪靈附身的恥辱.
《拿撒勒的耶穌》的作者莫里斯·凱西推測, 馬利亞一定遭受了嚴重的情感或心理創傷, 才會認為驅魔是必要的. 她被邪靈附身, 傷痕纍纍, 痛苦不堪. 瑪麗失去了所有的控制和尊嚴, 以及她前世所知道的一切. 美貌和財富並不能使她免受邪惡的侵襲和攻擊, 邪惡每天每時每刻都在攻擊她. 「七是一個神秘的數字, 代表著『完整』, 這意味著當邪靈控制馬利亞時, 她所遭受的痛苦是極其嚴重的.」 (《聖經中所有的女人》)
人們只能猜測耶穌看著絕望中的馬利亞時, 她是什麼感覺. 只有他才能看到她真正的身份, 無論她處於何種狀態. 他不僅認出了她, 還命令惡魔離開她. 雖然關於這一事件的記錄並不多, 但她的名字是耶穌治癒記錄中提到的少數幾個名字之一. 她所遭受的自由所帶來的友誼影響了馬利亞的整個生命, 從此成為她感激之情的體現......
https://recherche.smb.museum/det ... ber%2B&objIdx=0
https://www.biblestudytools.com/ ... mary-magdalene.html


拉努喬·法爾內塞肖像
弗朗西斯科·德羅西將軍薩爾維亞蒂
弗洛倫斯 1510-1563 羅姆(前邊有簡歷摘要)
拉努喬·法爾內塞 (1530–1565) 是教皇保羅三世 (1534–1549 年在位) 的孫子; 卡斯特羅公爵皮爾路易吉·法爾內塞 (1503–1547) 第三子; 紅衣主教亞歷山德羅·法爾內塞 (1520–1589) 的弟弟. 1541, 11 歲的拉努喬被家人送到義大利東北部, 在那裡他受到威尼斯主教、阿奎萊亞牧首馬里諾·格里馬尼、布雷西亞主教安德烈亞·科納以及人文主義學者詹弗朗西斯科·萊奧尼的照顧. 這次旅行的主要目的是讓這個男孩參加帕多瓦大學的學習課程, 但他也被帶到了威尼斯參觀威尼斯的聖喬凡尼馬爾他教堂, 他當時剛被授予該教堂的榮譽院長. 或許這正是皮埃特羅·本博安排的, 提香在威尼斯為畫這幅肖像. 畫中他身披黑色斗篷, 佩戴馬爾他聖約翰騎士團獨特的八角銀十字架. 關於這幅肖像畫委託情況的最完整當代信息來自帕多瓦的萊奧尼寫給羅馬紅衣主教亞歷山德羅的一封信, 日期為 1542 年 9 月 22 日. 萊奧尼寫道, 布雷西亞主教即將返回羅馬並帶回已完成的肖像畫; 主教委託繪製這幅肖像作為禮物送給男孩的母親(卡斯特羅公爵夫人傑羅拉瑪·奧爾西尼); 這幅畫展示了提香作為肖像畫家的非凡技巧; 尤其是因為這幅畫一部分是在畫中人面前完成的; 一部分是畫主不在場的時候完成的. 萊奧尼補充說; 主教和牧首一直在向畫家施加壓力; 讓他去羅馬為法爾內塞家族承接更多的委託. 正如畫家的朋友 Pietro Aretino 在 1539 年 7 月寫給雕塑家 Leone Leoni 的一封信所揭示的那樣;  提香實際上已經在尋找機會.
提香, 威尼斯, 1488/1490 - 1576
Ranuccio Farnese
1541-1542
布面油畫
整體: 89.7 x 73.6 厘米 (35 5/16 x 29 英寸)
帶框: 123.83 × 108.9 × 9.53 厘米 (48 3/4 × 42 7/8 × 3 3/4 英寸)
題詞: 中間右側: TITIANVS / .f.
Samuel H. Kress 收藏 1952.2.1
-
複製品, 原件可能在美國國家美術館(或也是複製品)
https://www.nga.gov/collection/art-object-page.41593.pdf


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
青銅
拉文納塞韋羅·卡爾澤塔(工坊) 義大利 1496-1538
紐約大都會收了不少件
https://recherche.smb.museum/det ... hments&objIdx=0
https://www.metmuseum.org/art/co ... mp;sortBy=Relevance


尼科洛·索吉 Niccolò Soggi (約 1480-1552)—十字路口的赫拉克勒斯 第 4 部分
尼科洛·索吉如今鮮為人知, 但他卻受到 16 世紀藝術家兼傳記作家喬治·瓦薩里 (1511-74) 推崇. 索吉與拉斐爾一起在佛羅倫薩的皮埃特羅·佩魯吉諾 (約 1450-1523; 參見 Walters 37.475) 工作室接受培訓, 後來在他的家鄉阿雷佐(位於佛羅倫薩和羅馬之間托斯卡納南部邊境)取得了成功的職業生涯. 沃爾特夫婦的畫作與他的祭壇畫「耶穌降生」特別接近, 後者於 1522 年為阿雷佐的 Santissima Annunziata 教堂繪製.
https://art.thewalters.org/detai ... t-john-the-baptist/

卧式櫃
佛羅倫薩, 1570
窄邊和蓋子上添加了附件
弗朗切斯科一世 德·美第奇 de' Medici 舊宮工作室
作者: 馬可·拉梅里尼
2023
弗朗切斯科一世研究, 舊宮, 佛羅倫薩, 義大利.
在 Cinquecento 展廳牆盡頭 (入口處) 是佛羅倫薩風格主義 MANNERIST ART 小型傑作, 弗朗西斯一世工作室 (也稱為 Tesoretto 或 Scrittoio del Duca). 這是一個沒有窗戶的小側室, 是弗朗西斯一世私人公寓的一部分. 進入小型書房的通道位於當前入口的對面, 該入口於 19 世紀開放.
風格主義藝術傑作
工作室由 Vasari 和 Vincenzo Borghini 設計, 建於 1570-1575, 採用風格主義風格.  Studiolo 牆壁和拱頂完全覆蓋著瓦薩里學派的繪畫、灰泥和雕塑, 代表四種元素: 水、土、空氣和火. 科西莫一世和他的妻子埃萊奧諾拉迪托萊多面對面的肖像是布龍齊諾的. 在這個小房間里, 弗朗西斯科一世將他個人收藏的小物品放在特殊的柜子里, 包括珠寶、雕刻的石頭、獎牌、加工水晶和花瓶.  Studiolo 的每個橢圓形板都是通往存放公爵珠寶和財寶的衣櫃之一的門. 水、土、空氣和火四種元素代表了 Studiolo 各種衣櫃中的物品類型. 當時多達 31 名藝術家參與了弗朗切斯科一世·德·美第奇書房的裝飾設計. 這些人主要是畫家和雕塑家, 包括喬治·瓦薩里、詹博洛尼亞、巴托洛梅奧·阿曼納蒂、亞歷山德羅·阿洛里和喬瓦尼·斯特拉達諾這樣的藝術家. 所有這些特徵使 Studiolo 成為佛羅倫薩風格主義的傑作.  Studiolo 在過去幾個世紀被拆除後於 20 世紀重建.
-
佛羅倫薩/美第奇公爵藝術極品主要裝潢/陳列於4處, 一度均禁止攝影. 舊宮殿/新宮殿/陵墓和公爵畫廊(現佛倫倫薩頭牌博物館/烏菲茲美術館 Uffizi Gallery). 以前上傳過部分圖片, 舊宮殿門廳-現為政府建築物, 有免費展覽-上次看的是義大利農業概況. 有些家族徽章和原裝雕塑和精美的天花板等. 佛羅倫薩為地中海郵輪的樞紐站之一, 前兩天接到一組廣告, 4-5月份最後一分鐘船票, 第二位旅客打折60%. 近期游輪評論 cruise review 和 YouTube 有些文章和錄像-歐洲中檔河游利弊參半; 廉價與偷工減料密不可分.

作品文獻中心
烏菲茲美術館擁有超過 300,000 件作品, 位於構成「博物館中心」的博物館(烏菲茲美術館到學院美術館、帕拉蒂納到聖馬可、巴傑羅到塞納科利和美第奇別墅), 烏菲茲美術館、聖薩爾維美術館和皮蒂美術館, 以及義大利和國外的教堂和國家機構(議會和參議院、地區和大使館)的很大一部分.

https://www.borghiditoscana.net/ ... im-palazzo-vecchio/  佛羅倫薩卧式櫃精美圖片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Andrea-del-Sarto
https://www.britannica.com/art/Mannerism
風格主義
藝術
又名: Manierismo
義大利語: Manierismo
關鍵人物: 安德烈亞·德爾·薩托, 貝爾納多·比蒂, 巴爾塔薩·德·埃查韋, 奧里奧, 塞巴斯蒂亞諾·塞利奧
相關主題: 藝術 maniera
風格主義(來自 maniera, manner, 或 style), 從 1520 年代文藝復興盛期結束到 1590 年左右巴洛克風格開始, 在義大利佔主導地位的藝術風格. 風格主義風格起源於佛羅倫薩和羅馬, 並傳播到義大利北部, 最終傳播到中歐和北歐的大部分地區. 義大利考古學家 Luigi Lanzi 於 18 世紀末首次使用該術語來定義 16 世紀追隨文藝復興大師的藝術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9
6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5-1-4 18:3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5-1-5 17:05 編輯


一位年輕人的肖像
聖靈聖人大師, 約 1500
多梅尼科·德爾·馬齊埃聖堂 Agnolo di Domenico del Mazziere, 原名聖神大師
蘇富比 Sotheby
https://www.sothebys.com/en/auct ... n09639/lot.101.html


聖母與聖子
Francesco Marti (活躍於 1489–1516)
複製品
青銅
1884
佛羅倫薩
https://www.metmuseum.org/art/collection/search/204701


聖母與聖子
托斯卡納
16世紀初
舊木框架, 灰泥
1888 博洛尼亞


青銅鑄造技術


石膏模具中充滿蠟


蠟模


完成的銅鑄件
18 世紀鑄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9
7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5-1-5 17:06 | 只看該作者

西班牙對話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5-1-6 19:32 編輯


西班牙對話: 來自伯格魯恩博物館的畢加索作品 參觀博德博物館
2023 年 7 月 13 日至 2024 年 4 月 28 日
博德博物館是德國最重要的 19 世紀前西班牙雕塑收藏地. 新展覽系列「西班牙對話」向觀眾展示了這些壯觀藏品, 超越了所有傳統藝術史流派和時代的界限, 讓它們與特邀藝術家和機構進行對話. 該系列以伯格魯恩博物館精選的八件巴勃羅·畢加索傑作拉開序幕. 為紀念巴勃羅·畢加索 (1881-1973) 逝世 50 周年, 展覽「西班牙對話: 來自伯格魯恩博物館的畢加索作品」 參觀博德博物館揭示了西班牙藝術史(無論是連續性還是停頓性)對這位 20 世紀最重要的西班牙藝術家所起的核心作用. 畢加索認為藝術既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 根據畢加索的說法, 藝術不會演變, 既不古老也不現代, 而應該只根據其在特定時間點的相關性來判斷. 畢加索研究、解讀和改編了前輩的作品, 表明回顧過去對於理解和描繪現在是多麼重要. 這也是畢加索在 21 世紀仍然是一位傑出人物(儘管有時備受爭議)的原因之一. 從職業生涯的早期開始, 畢加索就收藏了無數古代大師和同時代藝術家的藝術複製品和原創作品, 這些作品成為他不斷反思自己作品的源泉. 西班牙藝術在他的普遍想象中佔據著特別重要的地位, 他在童年時期以及在文化獨特、地理分散的地區(如安達盧西亞/馬拉加、加利西亞/拉科魯尼亞、加泰羅尼亞/巴塞羅那和馬德里)學習期間了解了西班牙藝術的廣度和多樣性.
展覽分為四個部分
邀請參觀者參與對西班牙藝術的多學科探索. 第一部分在 21 世紀架起了西班牙和德國之間的橋樑, 並闡述了這兩個國家之間至今仍然存在的歷史偏見. 第二部分分析了自 14 世紀以來肖像作為權力工具的使用. 如今, 控制展示內容和方式, 以及將我們定義為社會群體一部分的視覺策略主導著社交網路的世界. 然而, 這些動態的起源幾乎與藝術史一樣古老. 展覽通過畢加索的《坐在扶手椅上的女人》(1939) 和 16 世紀的《卡斯蒂利亞女士》反映了權力和個人個性的描繪. 第三部分側重於情感及其在藝術中的描繪. 這個主題絕不是一個新現象, 早在 16 和 17 世紀, 它就是西班牙藝術的一個關鍵方面. 情感是畢加索非常著迷的領域, 他的《努施·艾呂雅的肖像》(1937) 和佩德羅·羅爾丹 (1624-1699) 的《痛苦之母》(1670/75) 的緊張並置就說明了這一點. 第四部分討論了真實地描繪超驗的幻覺. 在數字通信時代, 區分現實與虛構似乎越來越困難. 1800 年之前, 西班牙創作的大部分藝術作品都試圖直接與觀眾交流, 試圖超越可見世界的界限. 例如, 迭戈·德·西洛埃 (Diego de Siloé, 1490/95-1563) 就試圖實現這一點. 和當時大多數西班牙雕塑家一樣, 他既獨自工作又與畫家合作, 創造出超越物質世界的藝術幻覺. 大約四個世紀后, 隨著立體主義的出現, 巴勃羅·畢加索 (Pablo Picasso) 明確地拋棄了繪畫與雕塑、表面與空間之間的界限.
策展團隊
西班牙對話系列由 María López-Fanjul y Díez del Corral 策展, 她是西班牙藝術、義大利藝術 (自 1500) 和博德博物館拜占庭藝術雕塑博物館的外展部策展人. 西班牙語對話: 博格魯恩博物館的畢加索作品參觀博德博物館由 María López-Fanjul y Díez del Corral、博格魯恩博物館館長 Gabriel Montua 和博格魯恩博物館策展人 Veronika Rudorfer 策展.
https://www.smb.museum/en/exhibi ... it-the-bode-museum/



浮雕
胡安·德·朱尼 Juan de Juni
巴洛克風格: 胡安·德·朱尼 (1506-1577)
一位半法國半西班牙雕塑家, 因其對 16 世紀西班牙雕塑的貢獻而聞名. 他也是卡斯蒂利亞 Castile 西班牙雕塑流派最著名代表之一. 出生於法國 Joigny, 1530 年代移居西班牙. 在此之前曾在法國和義大利學習藝術. 1533 前往西班牙, 定居萊昂並開始工作. 在萊昂,胡安·德·朱尼為聖馬科斯修道院工作, 完成了裝飾作品, 例如他為修道院製作的宗教場景浮雕, 其中包括《復活》等. 眾所周知, 胡安 1537 為梅迪納德里奧塞科鎮的聖弗朗西斯科教堂製作了一些彩色木像. 此後, 胡安·德·朱尼搬到了巴利亞多利德. 這座城市將成為他完成大部分雕塑作品的地方. 1540 年, 胡安·德·朱尼受蒙多涅多主教委託, 在巴利亞多利德聖弗朗西斯科修道院的一座墳墓上創作一幅基督埋葬的雕像. 這件作品「Santo Entierro de Cristo」(基督的神聖埋葬) 將成為胡安·德·朱尼最著名的雕塑之一. 胡安·德·朱尼在 1541-1544 創作了這尊雕塑. 這件作品展示了胡安·德·朱尼所能創作的複雜性和品質. 它曾位於巴利亞多利德的聖弗朗西斯科修道院, 但這座建築現已消失, 不過現在可以在國家雕塑博物館看到它. 1545, 胡安·德·朱尼受巴利亞多利德的「聖瑪麗亞古教堂」委託完成主祭壇畫. 最初, 這件作品交給了阿隆索·貝魯格特和他的弟子, 但最終作品落入了朱尼手中. 憑藉這件作品在西班牙聲名鵲起, 他從不缺少客戶或委託. 例如, 在隨後的幾年裡, 受聖地亞哥騎士團委託創作唱詩席, 受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德·阿科斯塔委託創作奧斯馬堡大教堂主祭壇畫, 最後受薩莫拉主教委託, 為薩拉曼卡附近羅德里戈城的胡安·德·朱尼的墓穴創作雕塑. 很明顯, 胡安·德·朱尼在西班牙的風格源自他早年在法國的生活以及他在義大利接觸到的雕塑的影響. 他大型作品的宏偉壯麗帶有米開朗基羅和克勞斯·斯呂特作品的一些元素. 胡安·德·朱尼的雕塑造型準確、逼真、充滿激情, 即使人物的表情很甜美. 事實上, 他的一些雕塑穿著衣服的方式和他們強烈的情感表達可能意味著你可以將胡安·德·朱尼與阿隆索·貝魯格特一起視為西班牙巴洛克雕塑之父. 胡安·德·朱尼作品中最常見的主題之一是十字架上的基督, 他為此創作了一系列雕塑. 其中一些雕塑表現的是基督死後的樣子, 但有些則描繪了基督死亡的瞬間. 胡安·德·朱尼 1577 年開始患病, 因此將工作委託給他的兒子艾薩克. 幾個月後, 即 1577, 胡安·德·朱尼在巴利亞多利德市去世; 正是他幫助這座城市以雕塑聞名.
© 西班牙藝術 2011
https://www.spanish-art.org/spanish-sculpture-juni.html



聖嬰耶穌和十字架 Jesus Child and Cross
十八世紀前三分之一
雕塑收藏和拜占庭藝術博物館
7259
何塞·里蘇埃諾 (José Risueño) (1665), 雕塑家
彩色木(普通山毛櫸 beech、松木、玻璃)
高 x 寬 x 深: 51.5 x 28.5 x 20.4 厘米
風格起源地: 西班牙
赤身裸體的聖嬰耶穌, 雙臂舉起, 跪在岩石表面, 崇拜十字架, 屬於西班牙尤其是 18 世紀廣泛流行的虔誠雕塑. 1700 年左右的一個重要中心是格拉納達, 何塞·里蘇埃尼奧 (José Risueño, 1665/1667–1721/1732) 經常在那裡為當地教堂和修道院創作激情男孩 「Niño de Pasion」. 雕塑描繪的焦點是對孩童耶穌犧牲死亡的預期和現實, 耶穌預示著他的痛苦: 無辜的孩子靠在頭骨上或綁在柱子上, 鼓勵信徒在情感上體驗他未來的激情。這柏林男孩崇拜十字架, 認為這是他為有罪的人類而死的標誌. 他手臂的姿勢讓人想起對阿西西聖方濟各的污名化描述, 他和男孩一樣, 在自己的身體里經歷了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亡. 由於反射入射光的玻璃眼睛, 這個小雕塑看起來特別生動.
普通山毛櫸
據美國農業部林業局資料庫, 俺家周邊林子里主要有8種樹, 其中之一為山毛櫸. 過去上傳過.
https://recherche.smb.museum/det ... =none&objIdx=58

西班牙與歐洲藝術-藝術流派與民族主義
從殖民到帝國衰落; 19 世紀西班牙和殖民藝術中的民族主義和衰落
2008 年 9 月 22 日發表於西班牙文化
伊莎貝爾·拉·卡托利卡人們普遍認為, 西班牙從 16 世紀開始的帝國衰落與藝術黃金時代相吻合, 塞萬提斯和貢戈拉等作家以及委拉斯開茲和戈雅等畫家就是典型代表. 考慮到西班牙政府在 19 世紀委託創作的歷史描繪, 我們無疑可以通過這一時期的藝術創作來思考西班牙的政治衝突、分裂和為確立強烈的民族認同而進行的鬥爭. 我們應該從胡安·德·托萊多和馬特奧·吉拉特的《勒班陀之戰》Juan de Toledo and Mateo Gilarte's The Battle of Lepanto (1660) 開始, 這幅畫展示了西班牙海軍的力量, 這與宗教信仰密不可分, 當時西班牙帝國正處於鼎盛時期, 正如 J.H 艾略特所寫, 「西班牙人意識到自己取得了甚至超越羅馬人壯舉的成就.」

路易斯·馬德拉佐·昆茨的《佩拉約》(1856) 提出了另一個特定的基督教願景, 畫中阿斯圖里亞斯王國的創始人被描繪成靠在一個巨大的十字架上. 隨著世紀的發展, 更現代的西班牙身份和文化的構建仍在繼續, 但它仍然依賴於宗教狂熱和英雄主義的結合. 曼努埃爾·多明格斯·桑切斯(1871) 在描繪塞內卡自殺時採用了這些概念, 因為有傳言稱科爾多瓦哲學家後來皈依了基督教. 因此, 某些民族傳統—勇敢地保護身份、宗教信仰—正在牢固確立. 阿萊霍·維拉·伊斯塔卡的《努曼西亞的最後幾天》(1881) 重述了被視為「第一批西班牙人」的該鎮居民絕望而英勇的自殺行為, 他們寧願燒毀自己的城市也不願向羅馬圍攻投降. 西班牙歷史學家可以將貴族、驕傲、勇氣和熱愛自由的品質與他們的國家在 19 世紀初與法國的鬥爭聯繫起來, 但當然也可以將其視為對西班牙主要殖民地同時實現獨立和最後殖民地走向解放的反應. 儘管 19 世紀對費爾南多和伊莎貝爾的讚美自然也在國家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在 1868 年光榮革命之前和之後, 也存在著另一種更消極的傾向, 偏離了這些更傳統的主題. 安東尼奧·吉斯伯特的《洛斯科穆內羅斯、帕迪拉、布拉沃和馬爾多納多在帕蒂布洛》(1860) 描繪了科穆內羅斯反抗卡洛斯五世的起義, 比普里姆將軍和塞拉諾將軍發動的反對伊莎貝爾二世的政變提前了幾年. 何塞·卡薩多·德爾·阿利薩爾的《韋斯卡的營地》(1880) 進一步表達了復辟后的反專制主義情緒, 該畫展示了暴政最殘酷的一面Juan Antonio Vera y Calvo (1862)安東尼奧·吉斯伯特的捍衛自由的畫作《托里霍斯及其同伴在馬拉加海灘的槍決》(1888) 則展示了同名將軍被費爾南多七世處決的場景. 換句話說 Juan Antonio Vera y Calvo (1862) 關於西班牙過去的神話提供了一個複雜的視覺模板, 反映了 19 世紀的政治潮流.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 對勇敢、戰爭和政治自由的宣傳主題再次出現在描繪 19 世紀殖民者為爭取西班牙統治而獨立而鬥爭的畫作中. 當然, 幾乎不用說, 所有這些畫作都聚焦於人們的英雄行為. 19 世紀蓬勃發展的自由主義思想意味著, 根據 Celia Martín Pérez 的說法, 上個時代的「婦女自由化進程已經結束」. Isidoro Lozano 和 Juan Antonio Vera y Calvo (1862) 對 Mariana Pineda 的非政治化、樸素、近乎宗教的描繪「削弱了 Mariana 作為政治女英雄的形象」, 因為它們沒有試圖表現她反對費爾南多七世的行動. Calvo 的畫作顯示, Mariana 被關在一個房間里, 周圍都是男人, 溫順地等待著為自由主義事業犧牲. 自由主義信條通常將女性貶低為不活躍的角色, 而 Antonio Gisbert 前述對 Torrijos 將軍的描繪就體現了男性的活力和勇氣與女性對命運的聽天由命之間的對立.
https://www.eyeonspain.com/spain-magazine/19-century-art.aspx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9
8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5-1-6 17:12 | 只看該作者

弗朗西斯科·德·蘇爾巴蘭-巴勃羅·畢加索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5-1-7 16:30 編輯


自1500以來, 西班牙皇室流行肖像和雕塑.
卡斯蒂利亞女士
聖阿波羅尼亞
半圖
1530左右
M243
腓特烈皇帝博物館協會財產
松木, 塗漆
86x83x52厘米
這兩尊半身像仍然保留著原來的版本, 都是聖人圖像和捐贈者肖像. 在 16 世紀, 人們普遍認同名義上的聖人或另一位個人聖人, 希望得到他們的保護. 這些人物穿著富有貴族衣服, 留著現代髮型, 可能曾經具有將他們視為特定聖人的特徵. 這個女性人物的左手可能曾經握著一把鉗子, 因為背面的一個標誌將她描述為聖阿波羅尼亞. 由於缺乏信息,這位男聖人的名字一定是未知的. 這兩尊聖徒半身像的共同點是, 他們都用右手依靠書籍, 這表明他們的學識或對聖經的忠誠. 從風格上看, 這些人物接近費利佩·維加尼·德·博爾戈尼亞 (Felipe Vigarni de Borgoña, 約 1475-1542) 周圍的布爾戈斯畫派 Burgos school.
精品
-
Gil de Siloé
西班牙藝術家
又名: Gil Siloé、Gil de Amberes、Gil de Emberres、Gil de Urlienes、Gil de Urliones
逝世時間: 約 1501 年
流派/風格: 哥特式藝術
著名家庭成員: 兒子 Diego de Siloé
Gil de Siloé (約 1501 逝世) 被公認為 15 世紀最偉大的西班牙雕塑家. 他的出身至今仍存在爭議.
https://recherche.smb.museum/det ... s=none&objIdx=1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Gil-de-Siloe




努施肖像
1937
國家美術館
伯格魯恩博物館
NG MB 54/2000
巴勃羅·畢加索 (1881 - 1973), 藝術家
布面油畫
55x46厘米
實際產地: 穆然 Mougins
2000 年在聯邦政府和柏林州的支持下從 Heinz Berggruen 購買
1937 完成《格爾尼卡》(馬德里索菲亞王后博物館) 后, 畢加索和來自阿根廷的攝影師兼畫家多拉·瑪爾 (Dora Maar) 前往蔚藍海岸的穆然 (Mougins), 與保羅·艾呂雅 (Paul Éluard) 和他的妻子努施 (Nusch) 一起度過夏天 (1906 –1946). 努施的真名是瑪麗亞·本茨, 她不僅是超現實主義者的繆斯女神, 此前還曾在柏林作為歌舞雜耍演員和雜技演員而聞名, 後來又在巴黎的大吉尼奧爾劇院 (Théâtre du Grand Guignol) 嶄露頭角. Nusch 是馬克斯·比爾 (Max Bill) 的昵稱, 改編自保羅·辛德米特 (Paul Hindemith) 的短篇歌劇努什努什《Das Nusch-Nuschi》(1921), 一身辛辣的服裝, 是當時被認為是可恥的「緬甸木偶遊戲」. 畢加索多次用藍、紫、白、淺綠等冷色調描繪詩人朋友精緻、空靈、引人注目的妻子. 伯格魯恩博物館的照片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迷人但令人恐懼的女人, 眼神充滿殺氣. 她被畫在深棕色的背景上, 站在她旁邊作為一個影子和「第二人」. 在它的前面, 可以看到 Nusch 的側面, 其中插入了正面視圖. 正如威廉·魯賓所寫, 鼻孔代表了眼淚的主題, 因此指的是畢加索在《格爾尼卡》之後創造的「哭泣」的女性(畢加索和肖像畫, 展覽目錄.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1996), 第 83 頁). 曼·雷拍攝的巴黎優雅女性的糾結和妝容背後隱藏著戰爭的恐怖. |安吉拉·施奈德
https://recherche.smb.museum/detail/962398/bildnis-nusch


痛苦聖母
胸像
1670/1675
353
佩德羅·羅爾丹 (Pedro Roldán,1624 年),雕塑家
胡桃木、松木(底座)、彩色、玻璃(眼睛、眼淚)
35 x 34.5 x 24 厘米(帶板)
西班牙
由於其鮮明的真實性, 悲傷的聖母半身像可能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西班牙雕塑群之一. 17世紀下半葉, 它作為半身像成為最流行的私人崇拜圖案之一, 並被大量創作, 特別是在安達盧西亞和格拉納達.《痛苦聖母》並沒有展現聖母一生中的某個特定時刻, 而是展現了一種永恆的悲傷狀態, 並體現了痛苦本身. 這種繪畫形式源於中世紀聖物半身像傳統, 保存了受人尊敬的聖人遺體. 通過與這些聖物箱的聯繫, 痛苦聖母體驗到其強大存在的增強. 上帝之母實際上似乎親自存在並且可以立即被信徒接近. 植入的玻璃覆蓋的眼睛和應用的玻璃眼淚給人的印象是瑪麗此刻正在流下痛苦的眼淚: 她的痛苦可能引發了當代觀眾對她的絕望和她兒子的激情的同情.
https://recherche.smb.museum/det ... light&objIdx=77  #6799

-
弗朗西斯科·德·蘇爾巴蘭 (Francisco de Zurbarán) (11.1598 - 27.8.1664), 畫家
唐·阿隆索·維爾杜戈·德·阿爾博諾斯 (1623-1695)
繪畫
1635
404C
主樓 XIII 室畫廊
帆布
186.6 x 104.5 厘米
西班牙
1906 年購自倫敦阿爾弗雷德·莫里森 (Alfred Morrison) 收藏
《唐·阿隆索·維爾杜戈·德·阿爾博諾斯的肖像》是弗朗西斯科·德·蘇爾巴蘭唯一簽名的肖像, 簽名以草書書寫, 精確地遵循了畫者左腿在右下角棕色舞台地板上投下的陰影. 看起來, 好像畫家故意選擇這個地方來指出他的繪畫效果是基於強烈的明暗對比. 再往下一點, 拉丁字母中, 人物的年齡在 1928 年通過阿隆索·韋爾杜戈·德·阿爾博諾斯(Alonso Verdugo de Albornoz, 1623-1695)家族紋章確定的, 他的父親是阿隆索·韋爾杜戈·德·拉·奎瓦伊 (Alonso Verdugo de la Cueva y). 索托馬約爾是所謂的"二十四"; 塞維利亞市議會成員. 他的叔叔紅衣主教吉爾·德·阿爾博諾斯是國王菲利普四世密友, 在這幅畫被執行前不久, 當時的塔蘭託大主教和米蘭總督任命他的侄子為他的侍衛騎兵隊長. 這幅畫令人印象深刻地凸顯了當時年僅十二歲的男子的尊貴地位. 站在木台上, 雙腿分開, 身體微微側向一側. 他目視前方, 左手握住劍柄. 右手握著一根權杖 baton. 鮮紅色腰帶掛在金屬胸甲上. 它部分覆蓋了阿爾坎塔拉騎士團的綠色十字, 這是西班牙最有影響力的軍事騎士團之一, 模特在五歲時就被接納為該騎士團的成員. 白色長襪外棕色哈倫褲, 上面飾巧妙剪裁的開衩. 穿黑色皮鞋, 鞋上和膝蓋處一樣, 都裝飾著巨大珊瑚狀玫瑰花結。銀灰色的胸甲反射著來自左上方的光線, 畫家刻意利用這一點, 使嬌嫩的身體從黑暗的背景中有效地凸顯出來. 嚴肅的姿勢旨在強調年輕人的權威, 與他的身材和精緻五官形成鮮明對比.圓圓的眼睛, 撅起的嘴唇, 圓圓的臉頰和一半及肩的頭髮. 一方面, 四分之三視角的全身像對應了當時西班牙宮廷中常見的代表性肖像畫類型; 另一方面, 祖巴蘭為肖像選擇了同樣的舞台背景, 這也是他對聖人的眾多描繪的特點. 在這些圖像上, 高光還可以使人物從黑暗的背景區域中立體地顯現出來, 具有鮮明的光影效果並傳達物理存在的印象. 阿隆索·德·維爾杜戈·德·阿爾博諾斯的肖像是祖巴蘭在馬德里宮廷逗留後立即創作的. 從 1634 年起, 他與委拉斯開茲和其他宮廷畫家合作, 裝飾新建的麗池宮王座廳 Salón de Reinos, 並被菲利普授予宮廷畫家(「pintor del rey」)軍銜. 四、被提出. 就像為皇宮創作的畫作一樣 - 一幅由十部分組成的赫拉克勒斯循環畫和兩幅戰鬥畫 - 阿隆索·維爾杜戈·德·阿爾博諾斯的肖像, 由於其主題, 是畫家作品中的一個例外, 否則幾乎完全以宗教為特徵圖像. |
簽名/銘文: 參考右下角: fran dezur baran.  f. 下圖: ÆTAS。 12.奧氏體
-
選入專展一位藝術家的另一幅主要繪畫

https://recherche.smb.museum/det ... hments&objIdx=0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Francisco-de-Zurbaran

在馬德里, 畢加索的藝術也受到普拉多博物館影響, 在那裡他研究了西班牙古代大師委拉斯開茲和里貝拉 Velázquez and Ribera 以及埃爾·格列柯 El Greco 作品(後者的風格化舉止很快在畢加索的作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普拉多博物館收藏非常獨特. 館長在博客中一言以蔽之: 皇家收藏以君主愛好為準, 一擲千金, 儘可能買斷心儀藝術家作品. 所以專精獨樹一幟, 而系統性略遜一籌.
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t ... gh-spain-180981531/



幻覺 ... 超驗
聖文德 (1217/8-1274) 將神聖靈感置於學術之上, 指向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9
9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5-1-7 16:2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5-1-7 21:07 編輯


唐·胡安·何塞·德·奧地利 Juan José de Austria (1629-1679)
繪畫
1677 - 1678
1297
胡安·卡雷尼奧·德·米蘭達(Juan Carreño de Miranda, 1614 - 1685), 畫家
帆布
67 x 51.7 厘米
馬德里
1874 以銀行家 Barthold Suermondt 收藏購買
胡安·何塞·德·奧地利是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四世和著名女演員瑪麗亞·卡爾德龍(María Calderón, 1611-1646)的私生子, 瑪麗亞·卡爾德龍也以「La Calderona」的綽號而聞名. 他是西班牙黃金時代最傑出的人物之一. 由於他的高智商和多才多藝, 他作為王室私生子獲得了顯赫的地位: 腓力四世不僅正式承認他是唯一的私生子, 還任命他為馬爾他勳章大團長(在本肖像中, 畫中人物的脖子上戴著十字元號的鏈條). 當腓力四世在世時, 胡安·何塞開始了軍事生涯. 1647/48 年, 他的戰術技巧為鎮壓馬薩尼洛起義做出了重大貢獻, 這是一場反對西班牙統治的民眾起義, 在一個特別不穩定的時期威脅到腓力四世對那不勒斯總督轄區的宗主權. 胡安·何塞隨後還獲得了其他重要任命, 首先擔任西西里島總督, 然後擔任加泰羅尼亞、佛蘭德斯和葡萄牙總督. 作為一個具有政治重要性的皇室血統的人, 胡安·何塞·德·奧地利在他一生的各個階段的豐富畫作中都有描繪. 其中包括他小時候偽裝成聖赫梅尼吉爾的照片(馬德里, 德斯卡爾薩斯雷亞斯修道院), 胡塞佩·德·里貝拉在那不勒斯逗留期間創作的一幅宏偉的馬術肖像(馬德里, 皇宮), 一幅作為強者的半身像《年輕人》(馬德里, 普拉多國家博物館), 伊西多羅·布爾戈斯·曼蒂拉(Isidoro Burgos Mantilla) (埃斯科里亞爾宮)的一幅全身畫, 展示各種作品以及其他媒體上的大量繪畫作品, 從銅版畫到獎牌和大理石半身像. 胡安·何塞受到人民和貴族的高度尊重, 這對他在腓力四世去世后不確定時期的政治生涯有利. 新國王查理二世在母親奧地利的瑪麗亞·安娜的教導下, 是一個頭腦簡單、軟弱的青年, 根本無法與他同父異母的弟弟的驕人成就和人生經歷相比. 因此, 在受到王太后青睞的不得人心的大臣費爾南多·德·巴倫蘇埃拉被迫退位后, 胡安·何塞1677奪取了權力. 這幅肖像畫很可能是在這個時期創作的, 當時的畫者已經46歲了. 他蒼白的臉上流露出憂鬱的表情, 讓人想起迭戈·委拉斯開茲為腓力四世最後創作的肖像. 它的周圍有白色的領子, 從深黑色的衣服、中性的背景、全黑的捲曲鬃毛和垂過額頭的頭髮中脫穎而出. 這幅肖像畫的稍大版本, 尺寸為 69 x 57 厘米, 現藏於布達佩斯的 Szépművészeti 博物館.
巴勃羅·佩雷斯·多爾
唐·胡安·何塞·德·奧地利是西班牙黃金時代最傑出的人物之一, 是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四世和著名女演員瑪麗亞·卡爾德隆的私生子. 由於胡安·何塞·德·奧地利的聰明才智和能力, 他在王室私生子中獲得了不同尋常的地位: 他不僅是腓力四世官方承認的唯一私生子, 還被國王任命為馬爾他勳章大團長(馬爾他勳章的十字勳章). 順序可以在當前的肖像中看到, 用鏈子掛在畫中人的脖子上). 胡安·何塞在腓力四世還在世時就開始了軍事生涯, 並在 1647/48 年為鎮壓馬薩尼洛起義做出了備受讚譽的戰術貢獻, 這是一場反對西班牙當局的民眾起義, 對腓力四世對西班牙的統治構成了威脅。那不勒斯總督在一個特別敏感的時期. 此後又擔任了其他重要任命, 首先擔任西西里島總督, 然後擔任加泰羅尼亞、佛蘭德斯和葡萄牙總督. 大量肖像記錄了胡安·何塞在人生不同階段的肖像, 非常適合具有政治意義的王室成員。其中包括一幅他小時候偽裝成聖赫姆的畫作.
https://recherche.smb.museum/det ... ments&objIdx=19 #6807

水手
1938年
國家美術館
伯格魯恩博物館
NG MB 57/2000
巴勃羅·畢加索 (1881 - 1973)
布面油畫
60x50厘米
穆然和巴黎
2000 聯邦政府和柏林州支持從 Heinz Berggruen 購買
1937, 巴勃羅·畢加索 (Pablo Picasso)、多拉·瑪爾 (Dora Maar)、保羅 (Paul) 和努什·艾呂雅 (Nusch Éluard) 一起在穆然 (Mougins) 度過暑假. 在這幾個月里, 他創作了一系列半身肖像畫, 其中有男性人物、水手和手上拿著蛋卷冰淇淋的多刺、有點歇斯底里的傢伙. 在畢加索的作品中, 水手們不僅具有天生的陽剛氣質, 但也有一種粗俗的傾向, 雖然並不總是如此, 但在這裡只出現了非常有限的程度. 相反, 這位水手在藍天下表現出經典的平靜. 這與理查德·肯德爾 (Richard Kendall) 的觀察相符, 即艾呂雅的特徵已融入到這張臉中(梵高到畢加索. 國家美術館的伯格魯恩收藏, 展覽目錄, 倫敦, 1991, 第 166 頁). 臉部和假肢的色彩打破了這種和諧的印象. 假肢支撐在上半身上, 指的是對身體的損傷, 否則它會被繪製出非常堅固、柔軟的輪廓.  《水手》是近年來為數不多的男性肖像畫之一, 也與畢加索未完成的自畫像有相似之處, 該自畫像的日期為 1938 年 3 月 22 日 (巴黎畢加索博物館). 具有互鎖輪廓和正面的雙面以及條紋襯衫具有可比性. 雖然自畫像中的眼睛強調畫家的「看」, 但「水手」的目光卻是分開的: 一隻眼睛僵硬、怪異、像鳥一樣, 另一隻眼睛黑暗、一動不動.
|安吉拉·施奈德
有的藝術評論和主要博物館簡介中提及, 畢加索初出茅廬臨摹老大師作品時, 承襲了一位的體裁併無限延伸-隨心所欲, 千奇百怪.
https://recherche.smb.museum/detail/959394/der-matrose
https://www.christies.com/en/sto ... df9882beabb9cb087ea
畢加索的世界:這位西班牙畫家的影響和靈感的終極指南
塑造這位革命藝術家不朽遺產的人、地方和事物
巴勃羅·畢加索 (1881-1973) 是歷史上最多產和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 他一生致力於藝術. 在近 80 年藝術創作中, 畢加索創作了 20,000 多幅繪畫、版畫、素描、雕塑、陶瓷、戲劇布景和服裝. 畢加索藝術的每個時期都由他生命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定義, 從激情的愛情和個人悲劇到歐洲的社會政治氛圍. 畢加索作品是他自己經歷的地圖.
父親
畢加索 1881 出生於西班牙馬拉加. 作為畫家的兒子, 他很小就開始學習藝術. 到十歲時, 畢加索非凡的繪畫天賦已顯而易見, 到他十三歲時, 父親發誓要放棄藝術, 因為他注意到兒子已經超越了他.
鬥牛
畢加索是西班牙人, 他對鬥牛非常著迷. 鬥牛士是男子氣概和勇氣的象徵, 成為藝術家個人形象的延伸. 「鬥牛是畢加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就像去工作室一樣,」 密友埃萊娜·帕梅蘭寫道, "他穿上最好的衣服, 和妻子一起去, 這是太陽節. 但在其他所有時間裡, 鬥牛精神也是他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他的靈魂里有公牛, 鬥牛士是他的表兄弟, 競技場就是他的家."
......
老大師
據 Hélène Parmelin 說, 畢加索經常會沉思, 「我有一種感覺, 德拉克洛瓦、喬托、丁托列托、埃爾·格列柯等人, 以及現代畫家, 無論好壞, 抽象的和非抽象的, 都站在我身後看著我工作.」 事實上, 畢加索一直在與過去的藝術家交談—無論是最近的還是老大師. 他還說, 「好的藝術家模仿, 偉大的藝術家偷竊」, 畢加索堅持不懈地挖掘小盧卡斯·克拉納赫、迭戈·委拉斯開茲、愛德華·馬奈和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等人的作品, 重新創作和重振藝術經典. 貫穿1960 年代,畢加索與倫勃朗進行了密切的對話。和畢加索一樣, 倫勃朗的創作生涯也很漫長, 經常在作品中扮演各種角色。談到畢加索對火槍手主題的痴迷, 他的第二任妻子傑奎琳·羅克回憶道: 「那是在畢加索開始研究倫勃朗的時候.」 也是在這段時間, 手術后康復的畢加索重讀了許多經典文學作品, 包括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 因此, 這位藝術家開始熱切地探索身著 17 世紀服裝的火槍手這一主題. 年近耄耋之年, 畢加索將陽剛的火槍手視為自己個性的延伸.
-
在"藝術評論"中讀到過一則畢加索軼事 Picasso anecdote -慫恿小偷羅浮宮行竊; 考證嚴謹, 有聲有色.
https://www.1st-art-gallery.com/ ... otes-about-picasso/  關於畢加索的 15 個有趣軼事
畢加索與被盜的《蒙娜麗莎》
1911, 列奧納多·達芬奇傑作《蒙娜麗莎》從盧浮宮博物館被盜, 畢加索成為嫌疑犯. 由於他與知名藝術品竊賊有聯繫, 警方曾短暫拘留他進行審訊. 最終被洗清了與此事的關聯, 但這一事件為畢加索本已神秘莫測的個性增添了一絲神秘色彩......


幻覺......生活
西班牙 16-18 世紀木雕
西班牙彩色雕塑製作
2009 年 10 月 21 日 - 2010 年 1 月 24 日
1 號房間
免費入場
「不是每個能砍伐木塊的人都能雕刻出雕像; 也不是每個能雕刻雕像的人都能勾勒輪廓和拋光雕像; 也不是每個能拋光雕像的人都能畫出雕像……」
聖十字約翰 Saint John of the Cross, 1542-1591
弗朗西斯科·安東尼奧·魯伊斯·希洪, 《聖十字約翰》, 1675. 圖片由華盛頓特區國家美術館董事會提供. 贊助人永久基金 (2003.124.1)
為配合國家美術館塞恩斯伯里翼樓的主要展覽「神聖成真」, 1 號房間舉辦了一場特別展覽, 探討製作彩繪雕塑的技術挑戰. 展覽重點關注弗朗西斯科·安東尼奧·魯伊斯·希洪 (Francisco Antonio Ruiz Gijón) 的雕塑作品,《聖十字約翰》創作於 1675. 華盛頓雕塑保護團隊開展的重要新研究揭示了雕塑製作過程的複雜性, 從雕刻和塗上木料到最後塗上油漆, 這些都讓雕塑「活了過來」.
西班牙神秘主義者聖十字約翰. 年輕時曾在雕塑工作室度過, 他寫道, 雕塑的必要性在於激發人們對聖徒的崇敬, 激發意志, 喚醒虔誠. 他甚至在他的神秘著作中使用了彩繪雕塑中涉及的技能分工作為精神類比. 西班牙宗教雕塑製作受行會嚴格管理: 木匠行會(carpinteros)負責雕塑家, 畫家行會負責彩繪雕塑的畫家. 雕塑家會用白色雕刻和塗抹木材, 但嚴禁為雕塑上色. 只有經過專門訓練的畫家才能上色, 在西班牙, 這種畫家被稱為「pintor de ymaginería」, 即「[宗教]圖像畫家」. 雕塑上色的傳統早在有記載的歷史之前就開始了. 新石器時代的祭祀物品經常被上色, 古埃及人、希臘人和羅馬人經常為神像上色, 以最大限度地表現神性. 17 世紀西班牙雕塑最明顯地源於中世紀, 開始在整個歐洲的木雕彩繪傳統.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 樸素的大理石逐漸佔據主導地位, 但在西班牙, 為教堂服務而繪製木像的做法卻蓬勃發展, 至今仍存在. 事實上, 展覽將展出塞維利亞雕塑家兼畫家達里奧·費爾南德斯(Darío Fernández)的希洪《十字架上的聖約翰》的現代半身像複製品(由倫敦 Matthiesen 基金會和馬德里 Coll & Cortes 慷慨資助). 這尊雕塑經過了不同的完成階段, 讓參觀者能夠探索雕刻、上底漆以及「encarnación」(膚色和面部表情繪畫; 字面意思是「化身」或「賦予生命」) 和「estofado」(鍍金、彩繪和刻畫裝飾)技術的累積效果. 弗朗西斯科·帕切科 (Francisco Pacheco) 影響了塞維利亞一代藝術家, 他主張在雕塑繪畫中採用一種特別自然主義的方法, 從「mate」(啞光)而不是「polimento」(光面)繪畫技巧開始, 但也依靠油漆來表現眼睛、頭髮和指甲. 17 世紀下半葉, 藝術家越來越多地將其他材料引入木結構中. 何塞·德莫拉 (José de Mora) 的《悲傷聖母》(The Virgin of Sorrows) 創作於 1680-1700 (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也在 1 號展廳展出, 其中有玻璃眼睛、象牙牙齒和用來做聖母頭髮的木屑螺旋. 這種聖母為死去的基督而痛苦的半身像在西班牙各地廣為人知. 在馬拉加, 年輕的巴勃羅·畢加索一定對這些引人注目的形象很熟悉, 這些形象似乎對他 1937 「哭泣的女人」肖像系列產生了重大影響. 貫穿 18 和 19 世紀, 西班牙彩繪雕塑的精湛技藝繼續吸引著藝術家和西班牙學者. 展覽展出了 18 世紀早期的複製品(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該複製品是佩德羅·德·梅納著名的《聖弗朗西斯站立冥想》, 約 1663 (托萊多大教堂), 而這幅作品本身可以在塞恩斯伯里翼的主要展覽中看到. 複製品可能是由方濟各會附屬教團的平信徒用於私人祈禱. 佩德羅·德·梅納的原作在整個 19 世紀都很有名, 當時西班牙學者理查德·福特將其描述為「狂喜中的屍體」.  1873, 法國藝術家 Zacharie Astruc 的一件複製品在巴黎展出, 大獲好評. 埃德加·德加可能是這幅畫的崇拜者, 他最著名的雕塑作品《小舞者》深受西班牙彩塑影響.
https://www.nationalgallery.org. ... olychrome-sculpture




解鎖基督教藝術
柏林國家博物館博德博物館 (Skulpturensammlung und Museum für Byzantinische Kunst) 和畫廊最近與倫敦國王學院《聖經視覺評論》 (theVCS.org) 建立了跨學科合作夥伴關係. 這些機構共同設計了創新方式, 通過結合藝術史和神學的觀點, 並與伊斯蘭教和猶太教思想傳統展開對話, 探索柏林豐富的基督教藝術收藏. 這種持續合作的首批成果以短片的形式呈現: 一部名為「解鎖基督教藝術」的系列片和另一部專註於「宗教間討論」的系列片, 它們共同承擔了為 21 世紀觀眾創造易於理解和引人入勝的對這些收藏品的解讀的挑戰.
第一系列《解鎖基督教藝術》由兩段自助遊覽組成, 遊覽博德博物館和柏林畫廊的永久藏品, 講述基督教信仰的兩個主要人物: 耶穌基督和他的母親瑪麗亞的生活. 第二系列的兩部電影《跨宗教討論》分別以博德博物館藏品中的一件藝術品作為起點, 引發了三大亞伯拉罕宗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成員之間的對話.
討論以英語進行, 並配德語和土耳其語全譯字幕.
宗教: 三種宗教, 一個神
世界上的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一神論傳統—都誕生於中東, 彼此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基督教誕生於猶太教傳統, 伊斯蘭教則由基督教和猶太教發展而來. 雖然這些宗教之間存在差異, 但幾個世紀以來, 在伊斯蘭西班牙和其他地方, 猶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有著豐富的文化交流.
https://www.smb.museum/en/museum ... king-christian-art/
https://www.pbs.org/wgbh/globalc ... st/themes/religio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5: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