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晚清讀書人走出農村,如何在大上海生存下去?「關係」很重要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2-10-14 12:36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鄉村生活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可以使讀書人不必把心思全放在金錢方面,但在城市裡,沒錢寸步難行。1883年,剛剛考中進士並踏入仕途的劉光第經過上海,他在日記中感嘆道,上海燈紅酒綠的生活「真稱鬼國」,一些十分有用的書,他這個剛剛入仕的精英也是買不起的。<br />
儘管劉光第在日記中記載的只是他對時事的一種「吐槽」,但我們卻能從中看出許多訊息。其中一點就是,作為一名進士與官場新秀,他在上海竟然連書都買不起,更不用說體驗上海的「西式」生活了。要知道,進士在鄉村基層可是「人中龍鳳」,待遇與地位之高也算是「登峰造極」,根本不可能連書都買不起,但現在的劉光第卻被上海的繁榮映襯得相當寒酸窘迫。<br />
儘管人人都知居上海大不易,但城市的崛起還是以一種不可阻擋的態勢出現,並在擠壓鄉村的同時吸引大量讀書人前往上海。但問題是,在工商業經濟佔據主導地位的城市當中,士人如何生存下去又成為新的問題,即使是新科進士都被「一分錢」難倒,何況大部分普通士人。既然依靠自己很難在城市生存下去,那麼就必然要依靠自身的關係網路。而近代的上海可謂是文人墨客錯綜複雜的關係網的集中地。正是在這張網路的庇護之下,大量士人湧入上海並在此尋得謀生的路徑。<br />
在幾乎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9: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