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傳6: 1-12>

[複製鏈接]

3248

主題

3268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18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2-4-7 04: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傳6: 1-12」「我見日光之下有一宗禍患重壓在人身上……。」在傳道書第六章中,所羅門觀察到人世間一項禍患,他說:「我見日光之下有一宗禍患重壓在人身上,就是人蒙神賜他資財、豐富、尊榮,以致他心裡所願的一樣都不缺,只是神使他不能吃用,反有外人來吃用。這是虛空,也是禍患」。這裡的「貲財」,是指金銀和現金,「豐富」是指牲畜和不動產,「尊榮」則指名聲、地位和權力,這一切表面看來是人經營奮鬥得來的,但實際上仍是神所賞賜的。「以致他心裡所願的一樣都不缺」,意指應有盡有,一切都遂心所願。「只是神使他不能吃用」,神沒有賜他能力來享受,這可能是因身體、心理或其他的原因使他無法享用。「反有外人來吃用」,「外人」指和他沒有血統關連的人。人擁有神所賜的財富,卻不能享用,結果被外人來吃用。因此所羅門說:「這是虛空,也是禍患」。「人若生一百個兒子,活許多歲數,以致他的年日甚多,心裡卻不得滿享福樂,又不得埋葬;據我說,那不到期而落的胎比他倒好」。「人若生一百個兒子」,這是指兒孫滿堂。「活許多歲數,以致他的年日甚多」,意指長壽高齡。「心裡卻不得滿享福樂」,多子長壽乃是福氣的象徵,但若內心不以為是享福,對他來說,就算不得是福氣。「又不得埋葬」,指死無葬身之處,或葬禮簡單潦草,乃是很不光彩的情形,甚至可以視為被人咒詛的結局。「據我說,那不到期而落的胎比他倒好」,所羅門王個人認為,流產或早產一出母腹就死的胎兒,比兒孫滿堂,且長命百歲,卻不能滿享福樂,又不得埋葬的人還要有福,因為死胎雖然沒有享受到絲毫人間的幸福,但卻免受人生的痛苦和災難。因此信徒不應像世人一樣,盲目追求多財、多子、高位、長壽,信徒所該追求的是,擁有並享受屬靈的實際。

「因為虛虛而來,暗暗而去,名字被黑暗遮蔽」,這是指胎兒雖「虛虛而來,暗暗而去」,沒有留下名字,但總比那富裕而不能享用他錢財的人好。「並且沒有見過天日,也毫無知覺;這胎,比那人倒享安息」。這裡繼續講到死胎,胎兒既無視覺,也無知覺。「這胎比那人倒享安息」,指「死胎」與「那人」相比較,不必經歷人生的困境,倒享安息。「那人雖然活千年,再活千年,卻不享福,眾人豈不都歸一個地方去嗎?」「那人」指外表幸福實則不能享用的人,他即或活了兩千年,相當於舊約最長壽人物瑪土撒拉的兩倍(創5:27)。「卻不享福,眾人豈不都歸一個地方去嗎?」「不享福」指活著沒有享受到神所賜給各人的份。「一個地方」指人的歸宿,就是死亡、墳墓、陰間。這是說人活著的時候若沒有照神的命定享受人生的話,那就無論在世上的身份高低或貧富,眾人都沒有差別,因此生命不再乎長短,而是在乎是否有價值。「人的勞碌都為口腹,心裡卻不知足」。「人的勞碌都為口腹」,「口腹」是指維持生命,和享受人生,人們勞苦作工,就是為著維持生命和享受人生。「心裡卻不知足」,意指勞苦作工雖然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卻仍不能滿足心靈的空虛,因為人內心深處的空缺是不能由口腹填滿的,惟有神自己才能使它滿足。

「這樣看來,智慧人比愚昧人有什麼長處呢?窮人在眾人面前知道如何行,有什麼長處呢?」「這樣看來,智慧人比愚昧人有什麼長處呢?」意指若只為滿足口腹之慾,智慧人僅僅比愚昧人在身體和精神層面多得一些的享受,但對於心靈深處的需要,就不見得有什麼長處。在神的救恩里,世上的智慧和愚拙並沒有分別(林前1:19-20),重要的是單純接受神的救法,神就使基督成為我們的智慧(林前1:30)。「窮人在眾人面前知道如何行,有什麼長處呢?」「窮人」指在物質享受上貧乏的人,「知道如何行」,指在道理上比眾人更清楚,這是說客觀道理知識是一回事,主觀經歷享受又是另一回事,一個人若僅具備道理知識,卻缺乏經歷,就不見得比眾人有什麼長處。「眼睛所看的比心裡妄想的倒好。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眼睛所看的」,意指已經確實得到的。「比心裡妄想的倒好」,「心裡妄想」指超越自身能力、不切實際的慾望,這裡是說所得到的雖然為數不多,但總比得不到的貪念較好。「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這是傳道者得出這個結論。基都徒的盼望,不是眼睛所能看見的,也不是心裡妄想的,而是基督在我們心裡成了有榮耀的盼望,(西1:27),這是堅實的盼望。

「先前所有的,早已起了名,並知道何為人,他也不能與那比自己力大的相爭」。「先前所有的,早已起了名」,意思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則早已被命定。「並知道何為人,他也不能與那比自己力大的相爭」,這裡「那比自己力大的」是指神,人應當知道自己的本相,有限的人不可能憑口舌與神相爭、試圖脫離神的限制。
「加增虛浮的事既多,這與人有什麼益處呢?」「加增虛浮的事既多」,人越多談論自己,就越加增虛空的感覺。「這與人有什麼益處呢?」意指再多的談論也無助於解決人生的問題。「人一生虛度的日子,就如影兒經過,誰知道什麼與他有益呢?誰能告訴他身後在日光之下有什麼事呢?」「人一生虛度的日子,就如影兒經過」,意指人的一生,日子過得虛浮,就像影兒一樣摸不著實際,並且很快就飛逝,沒有留下痕迹。「誰知道什麼與他有益呢?」意指由於人的才智有限,誰也不能知道應該活得像什麼樣的情況才對自己有益處。「誰能告訴他身後在日光之下有什麼事呢?」是指誰也不能知道未來將會是什麼樣的光景。但神是萬有的主宰,祂掌管我們的一生。為此,願我們都要趁著短暫的今生還活著的時候,要親近、信靠、敬畏神,這樣我們就不會虛度人生,也能對永遠的未來有活潑的盼望!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1: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