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翁履中:歐美韓都想取代,台半導體危機重重

[複製鏈接]

1091

主題

1126

帖子

372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37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rn2005 發表於 2021-5-23 01: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圖:旅美的德州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履中。

  中評社高雄5月21日電(記者 蔣繼平)半導體全球爭霸戰開打,各國都在強化晶片供應鏈。旅美的德州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履中接受中評社電訪時分析,台積電在全球扮演領先地位是好事也是壞事,全球注意到過度依賴台灣生產晶片,都已經在想「B計劃」,韓國也趁勢打出2030要拼全球最大產業鏈,劍指台積電。台灣缺水缺電讓國際媒體失去信心,更會加速B計劃進行,若沒有好的整體策略,確保台積電是「超級第一」的領先地位,失去籌碼將會是台灣很大的危機。

  翁履中,1979年生,新北人,目前旅美,淡江大學學士與碩士、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政治學碩博士。現職美國德州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研究範圍為比較政治、政治行為、國際關係與亞太區域研究。

  美國、歐洲、台灣及韓國等地的重量級科技業者宣布共組「美國半導體聯盟」(SIAC);韓國發表「K半導體戰略」(K-Semiconductor Strategy),要籌組「半導體國家隊」;歐盟計劃成立一個有22國支持的半導體聯盟,並爭取英特爾、台積電等業者設廠。

  全球晶片戰越打越烈,韓國近日喊出2030拼全球最大產業鏈,這會是台灣的危機?

  翁履中表示,台灣目前需要國家整體發展政策,現在問題是由台積電領軍的半導體產業,確實在全球扮演領先地位,甚至技術上領先五到十年。但全世界經過一連串疫情后,發現晶片短缺的重要性,讓本來是低調的台灣,現在變成全世界都注意到台灣了,跑來台灣要晶片,這是好事,但也是壞事。全世界關心的是如果台灣出現狀況,晶片生產過度依賴台灣會不會造成問題?因此全世界都在想B計劃,這是台灣正面臨的問題。

  他指出,這一點韓國也看得非常清楚,知道全世界都在想備案,所以趁勢打出「K半導體戰略」,韓國清楚知道,相對於台海局勢來說,韓國來當全球第一可能更有說服力,因為韓國有《美韓共同防禦條約》,因此在安全上,更可以有恃無恐地說要做半導體的冠軍,雖然韓國唯一最大敵人是朝鮮,但美國在韓國駐軍三萬人,比較不用去擔心。

  翁履中說,確實如同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所指出「韓國三星是台積電最大敵人」,韓國投入4500億美元這麼大的資金,現在韓國三星排名世界第二,完全就是鎖定台灣台積電在攻擊。台灣看起來還是依賴台積電領頭羊在帶頭往前沖,並沒有整體「國家」戰略,這是較危險的地方。台灣40年前就是因為「國家」戰略扶植起來才有台積電,現在台灣再次需要「國家型」半導體戰略或政策。

  他認為,台積電被迫到美國設5奈米廠,若不去,可能就拿不到美國的訂單,因為不論一般消費型電子或昂貴的軍用產品,美國都限定要在美國製造,台積電就必須配合才能賣產品,這樣情況就變得很尷尬,因為台灣沒有把台積電守在台灣,那將來所謂「護國神山」還在嗎?會不會變成「美積電」呢?「護國神山」效力會一直往下衰減,所以才需要好的「國家」政策。

  台積電無法保持領先地位,是否代表未來台灣籌碼會變很少?

  翁履中強調,所以他希望傳遞絕不能讓韓國超過台灣,台積電要繼續保持領先的差距,台積電很辛苦在做這件事,政府應該用政策來幫助。另外台灣缺水、缺電問題,這些都有上國際媒體,因為國際媒體都知道半導體要水要電,台灣5月13日停電當晚,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通通都有報導,國際媒體第一時間都打電話給竹科、南科去問有無影響產能,就可以知道全世界關注的就是台灣的晶片,關心是否會維持穩定供應。

  他指出,缺水、缺電問題會讓國際對台灣半導體產能信心下降,更會加速B計劃的執行。因為必須要把晶片放到更安全的地點生產,因為晶片供應絕不能斷。晶片供應斷鏈,已經讓美國很多汽車廠無法開工,沒有晶片就無法造車,過去幾個月很多美國的汽車廠停工,連民生上要買車也沒有很多車可以選,因為新車都沒有辦法造出來。所以從國際上角度來看,台灣真的是遇到很大的產能問題。

  那台灣若無法保持半導體領先地位,未來處境很危險?

  翁履中表示,所以台灣要更加團結去思考這個問題,而從另一個角度想,對手都已經把招式打出來了,那台灣可以用什麼招式去對抗?2030雖然有可能被韓國追上,但現在台灣還是領先,就應該趕快全力來做,想辦法繼續讓台積電保持第一。

  怎麼看台灣政府說要打造「護國群山」?

  翁履中認為,大家見解都會有所不同,但舉例來說,一個人專長能夠有多少,不可能十項全能,台灣是2300萬人的島,資源有限,「護國群山」充其量是顧選票,讓大家感覺有被照顧到了,但現實面不容易做到,全部產業都要很強,不太可能,只是分散資源,這才是真實情況。

  他表示,台灣要的是確保「超級第一」,讓國際社會上都想要且無法被取代。考量國際政治角力環境,為什麼這麼多的「小國」堅持在專精事務上做好,就是因為無法被取代,譬如瑞士的精密工業,證明「不用什麼都好,而是一項超好,就可吃定大家」。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5: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