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代上22-23章>

[複製鏈接]

3248

主題

3268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18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0-11-16 05: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代上22-23章」「大衛吩咐聚集住以色列地的外邦人,從其中派石匠鑿石頭,要建造神的殿。大衛預備許多鐵,作門上的釘子和鉤子;又預備許多銅,多得無法可稱;又預備無數的香柏木,因為西頓人和推羅人給大衛運了許多香柏木來。大衛說:'我兒子所羅門還年幼嬌嫩,要為耶和華建造的殿宇,必須高大輝煌,使名譽榮耀傳遍萬國,所以我要為殿預備材料。'於是,大衛在未死之先,預備的材料甚多……。」在歷代志上第二十二章中記載了,當大衛買了阿珥楠的禾場,他就領會到神的啟示:「這就是耶和華神的殿」(21:31),這裡就是「神所選擇要立為他名的居所」(申12:11)。因此本章一開始就講到大衛為建造神的殿,預備勞工和材料。這些「外邦人」是被征服的迦南人(王上9:20-21),以色列人本應將他們消滅,但他們卻沒有這麼做,現在他們在大衛的吩咐下,開始了勞役的工作。而大衛為建殿所預備的材料「多得無法可稱」。「銅」是大衛征戰得來的擄物(18:8-11),「鐵」本來是非利士人的專有金屬(撒上13:19-22),現在大衛已治服非利士人,就從他們手上取得原料及製造鐵器的技術,這樣鐵器就充足起來。推羅和西頓有著頻繁的海上貿易活動,與大衛王國具有友好的外交關係,他們就「給大衛運了許多香柏木來」。大衛擔心所羅門「年幼嬌嫩」,即缺乏經驗,所以就幫他「為殿預備材料」,使他所建造的聖殿「必須高大輝煌」,目的是「使名譽榮耀傳遍萬國」。大衛雖然沒有建成物質上的殿,但他心裡已經為神建造了一個滿有屬靈實際的殿。「大衛召了他兒子所羅門來,囑咐他給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建造殿宇。對所羅門說:'我兒啊,我心裡本想為耶和華我神的名建造殿宇,只是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你流了多人的血,打了多次大仗,你不可為我的名建造殿宇,因為你在我眼前使多人的血流在地上。你要生一個兒子,他必作太平的人;我必使他安靜,不被四圍的仇敵擾亂。他的名要叫所羅門(就是太平的意思)。他在位的日子,我必使以色列人平安康泰。他必為我的名建造殿宇。他要作我的子;我要作他的父。他作以色列王;我必堅定他的國位,直到永遠。'」大衛囑咐兒子所羅門要「給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建造殿宇」,並說明他自己不能建殿的原因,是因為在許多爭戰中流了多人的血。所以建殿的事應由「太平的人」,所羅門來擔任。大衛又向所羅門重述神給他建造聖殿的應許,神要「使他安靜,不被四圍的仇敵擾亂」,「使以色列人平安康泰」,這代表所羅門是平安和榮耀的國度君王。而神「必堅定他的國位直到永遠」的應許,將從所羅門開始、在基督身上完全實現。

「我兒啊,現今願耶和華與你同在,使你亨通,照祂指著你說的話,建造耶和華你神的殿。但願耶和華賜你聰明智慧,好治理以色列國,遵行耶和華你神的律法。你若謹守遵行耶和華借摩西吩咐以色列的律例典章,就得亨通。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這裡大衛說:「但願耶和華賜你聰明智慧,好治理以色列國,遵行耶和華你神的律法」, 可能所羅門因此向神求智慧(代下1:10)。「亨通」意思是昌盛、興旺。大衛之約是無條件的應許,但大衛的子孫只有「謹守遵行耶和華借摩西吩咐以色列的律例典章,就得亨通」。「願耶和華與你同在」,「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這是提醒所羅門:建造聖殿與征服迦南同樣重要,同樣需要信心和神的同在。「我在困難之中為耶和華的殿預備了金子十萬他連得,銀子一百萬他連得,銅和鐵多得無法可稱;我也預備了木頭、石頭,你還可以增添。你有許多匠人,就是石匠、木匠,和一切能作各樣工的巧匠,並有無數的金銀銅鐵。你當起來辦事,願耶和華與你同在。'」大衛告訴所羅門他在「困難之中」,為建殿預備很多材料和巧匠。這「一他連得」摺合3000舍客勒(出38:25-26),大約是34.2公斤。「金子十萬他連得」摺合3,420噸,「銀子一百萬他連得」摺合34,200噸,這是一個龐大的數目。這「無數的」也可表明,「十萬」、「百萬」泛指數量大,不一定是指實數。「你當起來辦事」,這是大衛對所羅門的最後一句囑咐,意指現在神與你同在,你當起來建造聖殿。之後「大衛又吩咐以色列的眾首領幫助他兒子所羅門,說:'耶和華你們的神不是與你們同在嗎?不是叫你們四圍都平安嗎?因祂已將這地的居民交在我手中,這地就在耶和華與祂百姓面前制伏了。現在你們應當立定心意,尋求耶和華你們的神;也當起來建造耶和華神的聖所,好將耶和華的約櫃和供奉神的聖器皿都搬進為耶和華名建造的殿里。'」大衛又囑咐以色列的眾首領要幫助所羅門,並宣告神已成就應許,使百姓得享平安,所以他就勉勵眾首領「立定心意,尋求耶和華」,更要求眾首領「起來建造耶和華神的聖所」。因為建造聖殿並不是某一個人的事情,也是神給全體百姓的任務,需要全民配搭建造。但大衛並沒有以自己的王權來強迫百姓投入建殿的工作,乃是囑託全以色列百姓都自發地事奉並委身於此事。

在歷代志上第二十三中記載了,「大衛年紀老邁,日子滿足,就立他兒子所羅門作以色列的王……。」大衛在去世之前,立所羅門登基作以色列的王。之後,大衛就「招聚以色列的眾首領和祭司利未人。利未人從三十歲以外的都被數點,他們男丁的數目共有三萬八千…。」2-6節是全體利未人的數目。大衛這次數點人數蒙神悅納,而在21章之中所記載的數點人數卻招耶和華懲罰,因為這一次只數點利未人,是為了組織他們做聖殿的事奉,不像上次,數點人數目是出於他的驕傲。按照律法,只可數點「三十歲以外」的利未人(民4:23)。摩西時代的利未人是8,580人,大衛時代達到38,000人,人數大大增長。大衛將這38,000利未人分為四組:24,000人「管理耶和華殿的事」,6,000人「作官長和士師」。4,000人「作守門的」。4,000人要「用大衛所做的樂器頌讚耶和華」。「革順的子孫有拉但和示每。拉但的長子是耶歇,還有細坦和約珥,共三人。示每的兒子是示羅密、哈薛、哈蘭三人。這是拉但族的族長…。」7-11節是大衛時代革順族利未人的族長。希伯來語的「兒子」一詞,可以指「親生兒子」,也可以指「後裔」。「哥轄的兒子是暗蘭、以斯哈、希伯倫、烏薛共四人。暗蘭的兒子是亞倫、摩西。亞倫和他的子孫分出來,好分別至聖的物,在耶和華面前燒香、事奉祂,奉祂的名祝福,直到永遠…。」12-20節是大衛時代的哥轄族利未人的族長,不包括擔任祭司的亞倫子孫。「米拉利的兒子是抹利、母示。抹利的兒子是以利亞撒、基士…。」21-23節是大衛時代的米拉利族利未人的族長。「以上利未子孫作族長的,照著男丁的數目,從二十歲以外,都辦耶和華殿的事務。大衛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已經使祂的百姓平安,祂永遠住在耶路撒冷。利未人不必再抬帳幕和其中所用的一切器皿了。'」這裡將利未子孫的職務列明出來。他們不用照著摩西所吩咐的,抬帳幕和其中的一切器皿,因為聖殿將成為神長遠的居所。在曠野,利未人從二十五歲開始實習(民8:24-25),三十歲開始事奉(民4:3)。因聖殿建成以後,能容納更多的人獻祭,所以需要更多的利未人參與事奉,大衛就把開始事奉的年齡降到二十歲。可能二十至三十歲是實習期。因神要「永遠住在耶路撒冷」,不再遷移,所以「利未人不必再抬帳幕和其中所用的一切器皿了」。

「照著大衛臨終所吩咐的,利未人從二十歲以外的都被數點。他們的職任是服事亞倫的子孫,在耶和華的殿和院子,並屋中辦事,潔凈一切聖物,就是辦神殿的事務,並管理陳設餅,素祭的細面,或無酵薄餅,或用盤烤,或用油調和的物,又管理各樣的升斗尺度;每日早晚,站立稱謝讚美耶和華,又在安息日、月朔,並節期,按數照例,將燔祭常常獻給耶和華;又看守會幕和聖所,並守耶和華吩咐他們弟兄亞倫子孫的,辦耶和華殿的事。」27-32節是大衛對利未人事奉形式的改變。因利未人過去在曠野「抬帳幕」的事奉已經結束,今後就要協助祭司在聖所「辦神殿的事務」。「服事亞倫的子孫」,意思是做祭司的助手,這是神在西奈山安排給利未人的事奉(民3:6-9)。「各樣的升斗尺度」,指度量衡的標準,如「公道天平、公道法碼、公道升斗、公道秤」(利19:36)。若沒有公正的「升斗尺度」,「按數照例」的獻祭和奉獻就失去了意義。而公正的「升斗尺度」,才能表明人敬畏神、順服神的心。同樣信徒若只是在口頭熱心、愛主,卻沒有實際的「升斗尺度」來衡量,敬虔就會變成一堆空洞的屬靈口號。「會幕」,指「在基遍的邱壇耶和華的帳幕」(16:39)。「聖所」,指約櫃的所在之處,聖殿建成之後就是聖殿。神是不會改變的,但環境會改變,事奉的原則不能改變,但形式可以改變。利未人過去是照耶和華所吩咐的,現在還是「守耶和華吩咐他們弟兄亞倫子孫的」,但事奉的形式,過去是「辦理帳幕的事」,現在變成「辦耶和華殿的事」。過去是「看守會幕」(民18:4),現在變成「看守會幕和聖所」。今天信徒的事奉形式也會改變,但事奉的原則卻不能偏離。我們的事奉若沒有神話語的根據,難免形式隨波逐流、原則體貼肉體。為此,願我們今天的事奉都是紮根在神話語里的事奉,形式雖然可能會改變,但原則永不改變,這樣事奉的果效就要存到永恆!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7: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