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牽頭國際大科學計劃:中國自信從何而來?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8-4-6 09: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年04月04日 02:28 科技日報

  本報記者 劉 垠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參與了國際大洋發現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等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同期相繼啟動建設同步輻射光源、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等數十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以上)這些都為我國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4月3日,科技部組織專家解讀《積極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司長葉冬柏表示,科學研究進入大科學時代,許多科學問題的範圍、規模、複雜性不斷擴大,已遠遠超出單一國家的承受能力,使國際大科學合作成為一種必然。

  從投身參與到以我為主,再到積極牽頭組織,中國科學家在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領域中頻頻亮相,並收穫了諸多經驗和成果。

  「參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以來,中國在國際組織管理、大科學工程項目管理、核聚變技術、大科學工程人才團隊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主任羅德隆說。

  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不僅是世界科技創新領域重要的全球公共產品,也是世界科技強國利用全球科技資源、提升本國創新能力的重要合作平台。葉冬柏說,中國提出並牽頭國際大科學計劃,將為解決世界性重大科學難題貢獻中國智慧、提出中國方案、發出中國聲音。

  《方案》明確,我國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三步走」發展目標,到2020年,培育3到5個項目,研究遴選並啟動1到2個我國牽頭組織的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到2035年,培育6到10個項目,啟動培育成熟項目;到本世紀中葉,啟動培育成熟項目,在國際科技創新治理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持續為全球重大科技議題作出貢獻。

  回應項目遴選提問時,葉冬柏解釋說,要聚焦國際科技界普遍關注、對人類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影響深遠的研究領域,選擇能夠在國際上引起廣泛共鳴的項目,力求攻克重大科學問題。比如物質科學、宇宙演化、生命起源、地球系統、能源等,我國已在這些領域逐步具備從學習跟蹤向并行、引領轉變的優勢。

  「我國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要設定好的議題吸引他國參與,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難題,如能源危機、重大疾病等。」羅德隆說,同時,要借鑒國際經驗,在大科學計劃發起、組織、建設、運行和管理等方面進行系統創新。(科技日報北京4月3日電)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1: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