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何有人是左撇子?有統計表明:中國非洲比例最低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8-1-16 04: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01-16 00:02:33 來源: 網易科學人

  左撇子的生物根源仍是未知數。20世紀80年代流行的一種理論認為,懷孕期間的「壓力」使胎兒暴露於過量的睾丸激素,阻礙了標準的左腦發育和右手優勢。大多數較新的理論一直在努力證明遺傳因素對用手習慣的影響。有些理論假設,一個基因擁有兩個等位基因,一個有利於右撇子,另一個對用手偏好不產生影響。其它理論則對此表示質疑,認為影響用手習慣並非只有一個基因。

  出品|網易科學人欄目組 惜辰

  

  據國外媒體UNDARK報道,一位左撇子的神經科學家從科學、社會學和歷史等方面對左撇子展開了耐人尋味的探討。左右手偏好是極為複雜的遺傳影響和神經協調的結果。自石器時代以來,大約10%是左撇子。按不同地域來看,美國和歐洲的比例最高,中國和非洲最低。男性總是居多。哪邊大腦控制著左撇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強迫左撇子用右手寫字,是否會導致口吃?

  所有人類都擁有一種爭取主導的原始衝動。我們對稱的雙手也是如此。哪怕是伸手拿叉子或投球等普通動作都要經歷極為複雜的遺傳影響和神經協調的過程。

  現代科學仍然無法解釋為什麼大多數人是右撇子,而有些人是左撇子。人們提出許多理論,也討論了,但仍未得到定論。

  霍華德I.庫什納(Howard I. Kushner)是埃默里大學和聖地亞哥州立大學的退休教授,同時也是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訪問學者。

  他的文章引用了神經科學和科學史方面的學術論證。另外,他和母親都是左撇子。在他母親那個時代,她像許多左撇子一樣被迫接受訓練,改用右手。在他的書《另一隻手:左手、右腦、精神失常以及這一切的淵源》中穿插著他的個人經歷。?

  臨近20世紀時,為了訓練一個偏好使用左手的孩子,祖魯人把這個孩子的左手浸入沸水中。口吃的英格蘭國王喬治六世被要求用右手吃飯和寫字,但獲准用左手打網球。20世紀30年代,費城的公立學校強迫庫什納的母親用右手寫字和縫衣服。她的兒子出世時,這樣的修正教育已經過時,至少在20世紀50年代開明的紐約公立學校里,沒人強迫庫什納使用右手。

  庫什納認為,在許多方面,左撇子的歷史與許多殘疾人的歷史相似。歧視帶來的傷害要大於殘疾自身造成的痛苦。而寬容「預示著更廣泛層面上的文化包容和接納。」

  與此同時,要解釋左右手偏好,面臨各式各樣難以明確解答的問題。

  到底有多少人是左撇子?這取決於你如何定義用手習慣。你習慣用一隻手寫字,但用另一隻手縫衣服或打網球,這該如何定義?什麼時候可以做出診斷?觀察子宮內的胎兒吮吸哪邊的拇指?還是適應社會、接受母親、老師和同齡人的影響之後?雙手都能靈巧運用的人呢?該算左撇子,還是右撇子?

  這些問題雖然沒有明確的答案,但大致統計下來,自石器時代以來,大多數人口中大約10%被認為是左撇子。不過,不同地域的比例從0.06%到25%不等,美國和歐洲最高,中國和非洲最低。男性總是居多。

  哪邊大腦控制著左撇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是一個陷阱問題:通常,大多數右撇子主要由左腦控制語言能力。一項腦功能成像研究發現,18%的左撇子和5%的右撇子主要由右腦控制語言能力。不過有專家指出,所有的語言任務並非僅由一個半腦控制。

  強迫左撇子用右手寫字,是否像普遍認為的那樣導致會語言問題,如,口吃、閱讀障礙。按照現在採用隨機對照方法的嚴格研究標準,回答這個問題是不可能了,而且過去的大量觀測數據並無定論。反倒是,有些病例令人信服地描述了一些口吃的左撇子在被允許使用左手后口吃反而好了。

  左撇子的生物根源仍是未知數。20世紀80年代流行的一種理論認為,懷孕期間的「壓力」使胎兒暴露於過量的睾丸激素,阻礙了標準的左腦發育和右手優勢。大多數較新的理論一直在努力證明遺傳因素對用手習慣的影響。有些理論假設,一個基因擁有兩個等位基因,一個有利於右撇子,另一個對用手偏好不產生影響。其它理論則對此表示質疑,認為影響用手習慣並非只有一個基因。引發模仿行為的「鏡像神經元」能否構建一個關於用手偏好和肢體語言的全面理論?研究表明,動物體內的某種基因在維持軀體不對稱性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點也適用於人體。??

  讓庫什納感到些許不滿的是,現代研究者正熱切地尋求左撇子與自閉症、同性戀以及精神分裂症之間的聯繫。在庫什納看來,這些理論看似令人信服,但實際上缺乏支持性數據。他強調,像過去那些不那麼開明的時代,如今左手再次成為行為差異的外顯象徵。這彷彿構成了科學上一種永恆的周期性變化,庫什納的文章詳盡地描述了這一循環。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2: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