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份來自呂布的尋人啟事:怎樣確定我妻子到底是不是貂蟬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源:凱風清韻

   一、貂蟬之謎

  貂蟬是《三國演義》中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女性(沒有之一)。貂蟬的傳奇色彩,除了她的美人連環計情節曲折、引人入勝之外,還在於她的身份十分神秘:

  在《三國演義》中,既沒有提到貂蟬的出身,也沒有交代她的結局,可以說是莫名其妙地出現,又莫名其妙地消失,最後連個像樣的姓名都沒有(中國有姓「貂」的嗎?好像沒有)。

  學習態度認真的同學在讀完《三國演義》之後一定會去查閱《三國志》,看看小說中的故事在歷史上是怎麼樣的。然而,不論怎麼找也找不到貂蟬這個人(急死處女座了……)。說起來,在中國古典四大美女中,貂蟬是唯一不見於正史的一個。那麼,貂蟬是羅貫中老師編出來的嗎?還是另有依據?

  

  ▲貂蟬拜月

  二、貂蟬形象的源流與演變

  (一)呂布的妻子不是貂蟬

  《三國志·呂布傳》注引《英雄記》云:「(呂布)以魏續有內外之親,悉奪(高)順所將兵以與(魏)續。」因呂布與魏續是內外親家關係,《三國志集解》據此推斷呂布之妻為魏氏。在《三國演義》第十六回和第十九回,則提到呂布之妻為嚴氏,不知有何依據。

  但不論是魏氏還是嚴氏,說明正史和小說都認為呂布之妻不是貂蟬。

  (二)貂蟬名叫任紅昌?

  如果說《三國志》中有關於貂蟬的一點點蛛絲馬跡,那就是《呂布傳》中記載的

  「(董)卓常使(呂)布守中閣,(呂)布與(董)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心不自安。」

  這裡已經揭示了呂布和董卓的矛盾起因之一是男女關係,應該是貂蟬故事的起源,但《三國志》並未說明這位「侍婢」叫什麼名字。

  「貂蟬」之名,在現存可查的資料中,最早見於元代話本《三國志平話》。《三國志平話》有《王允定計誅董卓》一節:

  王允歸宅下馬,信步到後花園內小庭悶坐。獨言獻帝懦弱,董卓弄權,天下危矣!忽見一婦人燒香,自言不得歸鄉,故家長(即丈夫)不能見面,焚香再拜。王允自言,吾憂國事,此婦人因甚禱祝?王允不免出庭問曰:「你為甚燒香,對我實說!」唬得貂蟬連忙跪下,不敢抵諱,實訴其由:「賤妾本姓任,小字貂蟬,家長是呂布。自臨洮府相失,至今不能見面,因此燒香。」丞相大喜:「安漢天下,此婦人也!」

  《三國志平話》中貂蟬的形象仍然是比較單薄的,但已明確了貂蟬的一些身份信息:姓任,臨洮府人,與呂布本是夫妻。

  

  ▲呂布戲貂蟬

  元代雜劇《錦雲堂美女連環計》中對貂蟬的身份作了進一步細化:

  貂蟬道:「您孩兒不是這裡人,是忻州寒燕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紅昌。因漢靈帝刷宮女,將您孩兒選入宮中,管貂蟬冠來,就喚做貂蟬。靈帝將您孩兒賜與丁建陽,當日呂布為丁建陽養子,丁建陽卻將您孩兒配與呂布為妻。因黃巾賊作亂,俺夫妻每失散了,您孩兒幸得落在老爺府中,如親女一般看待,真箇重生再養之恩,無能圖報。」

  可見,元雜劇在話本的基礎上對貂蟬的身份進行了改編和細化:

  (1)將貂蟬的籍貫由臨洮(今甘肅省岷縣)改為忻州(今山西省忻州市),並具體到寒燕木耳村;

  (2)明確了貂蟬的父親叫任昂;

  (3)明確了貂蟬的原名叫「紅昌」;

  (4)解釋了「貂蟬」一名的由來,是因其曾在漢靈帝宮中負責保管貂蟬冠(一種禮服冠飾);

  (5)細化了貂蟬與呂布夫妻失散以及流落到王允府上的經過。

  總的來看,元雜劇對貂蟬形象的塑造比較成功,而且豐富了貂蟬的身份信息,使故事情節看起來更為連貫和合理。

  但這裡有一個問題:王允明知貂蟬和呂布本是夫妻,不但不幫助兩人團聚,反而將貂蟬獻給董卓,搞什麼「連環計」,手段似乎有點卑劣,在重視綱常倫理的時代,這樣的情節尤其容易遭到非議。

  明代傳奇《連環計》在繼承元雜劇對貂蟬的基本人設的基礎上,對存在的BUG進行了修改:

  (1)取消貂蟬和呂布本為夫妻的設定,將貂蟬改為王允的義女;

  (2)將貂蟬單純被王允利用的情節改為貂蟬主動參與,二人共同商議,定下「先許呂布,再獻董卓,就中取便,反間他父子分顏,那時令布殺卓」的計策。

  這樣一來,不但王允的做法完全無可厚非,而且貂蟬也成了為國捐軀的志士烈女,形象更加高大上。

  

  ▲2010年電視劇《三國》劇照

  (三)貂蟬最終結局的幾種版本

  小說《三國演義》基本繼承了雜劇、傳奇中貂蟬的形象和故事,但不知為何,《三國演義》取消了貂蟬的姓氏籍貫等身份設定,也刪除了對貂蟬結局的交代。在各種版本的雜劇、傳奇、戲曲中,貂蟬有著各式各樣的最終結局,大體可以分為「慘死」和「善終」兩種類型。

  在慘死型中,又有好幾種版本:

  一是關羽為保全貂蟬名節而斬之。崑劇今存《斬貂》劇本,呂布被斬於白門樓后,貂蟬為張飛所得,轉送關羽,關羽雖然欽佩貂蟬誅殺董卓的貢獻,但不能接受這位有「污點」的美女,同時,考慮到貂蟬今後仍難免被人所玷污,唯有一死才能保全名節,於是月夜喚貂蟬入帳,拔劍斬美人於燈下。

  二是關羽為拒絕誘惑而斬之。元雜劇《關公月下斬貂蟬》,該劇本已佚,但保留有一些片段,大意是說曹操欲以美色迷惑關羽,使其為自己效力,派貂蟬引誘關羽,貂蟬奉命前去挑逗,無奈關羽心如磐石,斷然將其斬殺。

  三是貂蟬自殺。明代劇本《關公與貂蟬》,曹操將貂蟬賜給關羽,貂蟬向關羽訴說其與王允共施連環計誅董卓的經歷,得到關羽肯定,二人互生愛慕之心,但貂蟬看到關羽決計投身復興漢室的大業,不想自己成為拖累,於是自刎而死。

  四是被曹操所殺。明代彈詞《玉璽傳》,說曹操一直垂涎於貂蟬的美貌,在打敗呂布后欲將其霸佔,貂蟬在關羽的保護下逃入山中,削髮為尼,但最終還是被曹操發現,曹操見貂蟬堅決不肯就範,遂將其殺死。

  

  ▲1994年電視劇《三國演義》

  在善終型中,也有幾種版本:

  一是出家為尼。前面提到的元雜劇《錦雲堂美女連環計》,貂蟬在呂布殺死董卓后即遠走高飛,離開廟堂江湖的紛爭,隱居山中,出家為尼,並寫下了《錦雲堂美女連環計》這一雜劇劇本,最後壽終正寢(央視1994年版電視劇《三國演義》就參考了這一結局,在董卓被殺后,貂蟬身穿遠行的行頭,坐在馬車上飄然揚塵而去,還配有一首好聽的插曲《貂蟬已隨清風去》)。

  二是回到家鄉。元代還有一出雜劇《關公單刀劈四寇》,說呂布死後,貂蟬為曹操所得,賜給關羽,關羽不愛女色,將其送回了忻州老家,最後終於家中。

  三是定居成都。這一說法沒有明確出處,似乎是民間傳說,說呂布死後,關羽娶貂蟬為妾,劉備入蜀時,關羽將貂蟬送到成都居住,不久關羽戰死,貂蟬寡居於成都,直至壽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6: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