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心素閑,山居如禪。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源:文字丨『誰最中國』  圖片丨來自網路

  在深山

  有一處居所

  竹林青郁

  松風搖曳

  溪水正空濛

  推窗可見月

  月在水上

  影影綽綽

  心間澹然

  晝眠可聽雨

  夜坐可聽風

  醉飲湖上

  不知天在水

  抑或水在天

  只見滿船清夢壓星河

  

  

  許多人都做過這樣的美夢,且放白鹿青崖,遠離塵囂,不理俗世,只是靜靜地荒度餘生,聽風聽雨,看花看水,品茶斗酒,在清風明月間,將生活過得如詩,如畫,如禪。

  雖不同今時月,卻有今時夢。千年前的王維,便過著讓今人羨慕非常的山居生活,如禪入定,心也歸於寂然山水。

  

  

  

  

  

  

  若在唐朝,最文藝的居所,我猜名單上定有輞川別業。輞川位於今日藍田,別業,可作今日別墅解。輞川別業原為宋之問的輞川山莊,在它的基礎上改建,成了王維之輞川。

  王維在《輞川集序》中提到,「余別業在輞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華子剛,文杏館,斤竹嶺,鹿柴,木蘭柴,茱萸沜,宮槐陌,臨湖亭,南垞,欹湖,柳浪,欒家瀨,金屑泉,白石灘,北垞,竹里館,辛夷塢,漆園,椒園等。」

  如大觀園中小姐們的香閨般,每一處都是詩情畫意,怡紅快綠。王維便有《輞川別業》一詩,「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燃」,景態艷麗非常。

  

  

  依山川秀石,傍林蔭清泉,林木翳翳,水流淙淙,別業之中,恍若桃園。雖然現已經不見當日勝景,但從王維流傳下的詩文、畫作之中依然可以窺見當時的景況。

  「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是文杏館;

  「明流紆且直,綠筱密復深」,是斤竹嶺;

  「蒼蒼落日時,鳥聲亂溪水」,是木蘭柴;

  「結實紅且綠,復如花更開」,是茱萸沜;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是鹿柴;

  「空闊湖水廣,青熒天色同」,是欹湖;

  「清淺白石灘,綠蒲向堪把」,是白石灘;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是辛夷塢;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是竹里館。

  

  

  

  

  居於這樣的山林毓秀之地,靜聽空山蟬鳴,閑看小階落花,行到水窮,坐看雲起,必是凡心所向,素履之往。

  《唐才子傳》中記載,妻子逝世之後,在輞川獨居的王維,長期蔬食素衣,每日與三五摯友遊歷覽勝、賦詩為興,彈琴飲酒,自得其樂。正因有這樣的心性,所以在他的筆下,每一個節令,每一個昏晨,都美得不可方物。

  

  

  

  

  

  

  

  顧城說,中國文化最美的地方在於,它自生,你不去管它,它自然生長。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想要這樣天然的自生,像是從中國的煙雲山水中長出來的一樣,免不了要一顆淡然之心。

  王維居於輞川的靈山秀水之間,便淡然若此,空靈如同坐禪。悠然之間,山,水,人,與詩自然渾融。

  

  

  顧隨也曾說過,王維弄禪,是對佛境界之感悟。王維詩味長如飲中國茶,清淡而優美,無人我是非,無喜怒哀樂。

  所以,讀王維的詩,在雲淡風輕之間,恍若脫離人世的煙火,又像獨自品一杯茗,清淡如水,卻有回甘。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悠然遠山暮,獨向白雲歸。

  

  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王維曾有這樣一句解嘲之語,「當代謬詞客,前身應畫師」。雖是解嘲之語,卻是貼切。王維之畫如同其詩,亦是寂然如禪。

  後世的蘇軾極為推崇王維,稱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吳生(道子)雖絕妙,猶以畫工論。摩詰得之象外,有如仙翮謝籠樊。」

  王維之畫,「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聲色意形,自然而然鋪於紙上。

  

  王維,其人如他的名與字。維,是無的意思;摩,臟也;詰,勻稱,合成維摩詰,在梵語中便是無塵垢的意思。

  久居山林的王維亦是心無塵垢,心有山水,而畫出的山水也有了心。在他的畫紙上,寂寂空山,水流花謝,都盎然有靈氣。

  

  自此,山水畫不再局限於青綠山水,而有了水墨山水

  雖留存後世的畫作多存在爭議,但王維在中國山水畫派中卻是有著至高的地位。董其昌說他「始用渲淡,一變鉤斫之法」,把他列為「南宗水墨畫」之祖。

  自王維起,山水畫打破青綠重色和線條的束縛,以水墨濃淡暈染山水,開破墨山水之先。

  王維還曾撰《山水論》、《山水訣》,專門論述山水畫。關於處理山水畫中透視關係,他提出,「凡畫山水,意在筆先。丈山尺樹,寸馬分人,遠人無目,遠樹無枝,遠山無石,隱隱如眉,遠水無波,高與雲齊。」

  

  《江干雪霽圖卷》

  王維關於山水的畫論影響了後來的一批中國文人畫家。王漁洋標舉神韻,也極推崇王維。後世錢鍾書更稱他為「盛唐畫壇第一把交椅」。

  正因王維以文人之心作畫,佐以禪心,所作之山水也因此變得飄渺,如有韻致,如畫心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7: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