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毛澤東抗美援朝戰書曝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1-12 04: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50年10月,毛澤東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並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的名義簽署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命令。

  

  資料:毛澤東手書。

  朝鮮戰爭自1950年6月25日爆發,到1950年12月28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秘密赴朝勝利結束第二次戰役,毛澤東運籌於中南海豐澤園書齋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使用高超的軍事藝術行戰略欺騙,蒙蔽美國及其「聯合國軍」,使中國軍隊出兵的戰略企銷聲匿跡近6個月,然後突然出現在戰場上,出奇制勝,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迹。

  成立東北邊防軍「示弱」於敵人

  1950年,毛澤東57歲,這正是個領袖人物的最佳年齡。他戎馬生涯20多年,此時身體健康、精力充沛、經驗豐富、博聞強記……熟讀歷史的人能夠領會到,個高屋建瓴的領袖與他領導的朝氣蓬勃的黨,正引領著這個國家走向興盛。    

  

  1950年6月25日4時,這是朝鮮半島個星期天的凌晨,在漆黑的雨夜中,北緯三十八度線朝鮮側,突然迸發出遮天蔽日的火光,多個炮兵團的上千門火炮開始射。

  隨即,在300公里長的分界線上,槍炮聲響成,信號彈衝上雲霄,受命參加攻的朝鮮人民軍7個師,越過了三八線。清晨,朝鮮人民軍全線突破了南朝鮮(韓國)軍隊的防禦線,然後以蘇制T34坦克為前導,沿著兩條公路向南朝鮮首都漢城推。朝鮮戰爭爆發了。

  這天上午,太陽老高了,毛澤東還在睡覺。他在長期的戰爭年代養成了個習慣,夜裡辦公,白天睡覺。11鍾,毛澤東剛起床,正在洗臉,電話響起。

  周恩來報告:「朝鮮爆發了戰爭……」

  毛澤東擦臉的毛巾停了,說:「你們過來。」不會兒,周恩來、代總長聶榮臻、作戰部長李濤、外交部的值班副部長起來到毛澤東的書房。此時,毛澤東正在看地。

  等大家都到齊了,毛澤東眼睛離開地,示意大家坐。代總長聶榮臻拿著張紙說:「從敵台收到的,朝鮮人民軍已經越過邊境線,看樣子戰鬥規模不小。」     

  

  毛澤東燃支煙,深吸口,依然沿著他剛才看地的思路說話:「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他顯然是在闡述朝鮮半島的形勢。他叮囑大家道:「注意些,看看美國有什麼反應。」

  6月27日午15時,聯合國安理會召開會議,討論朝鮮半島問題。蘇聯沒有參加。會議中,各個國家雞嘴,鴨嘴,直說到後半夜。

  個以聯合國名義的干涉個國家內戰的決議形成了,決議中出現了這樣的字樣:「向韓國提供必要的援助來退武裝攻,並恢復國際和平和該地區的安全。」

  28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命令第七艦隊開台灣海峽,明目張膽地以武力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台灣。毛澤東當天中午得到美國軍隊侵台灣海峽的消息后,臉色驟變,產生了極大的屈辱感:這些西方列強,隨便就可以對中國動武,是可忍,孰不可忍!

  組成「東北邊防軍」,可謂毛澤東的頭招。他已經敏銳地察覺,中國軍隊參戰可能性極大。    

  

  在直屬中央軍委指揮的東北邊防軍的組建中,毛澤東深思熟慮。他名的這幾個軍,都是在東北的黑土地上成長壯大,在白山黑水中百鍊成鋼的,都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線主力。

  在常年的戰爭中,他們不斷與強敵交手,打大仗、硬仗、惡仗,取得了輝煌的戰績。重要的是,他們熟悉中國東北地區的氣候和地形特,而中國東北地區的氣候和地形特與朝鮮非常相似。

  他們參戰後,也證明了這,他們的凍傷減員,比南方的部隊少得多。可以說「東北邊防軍」這個弱弱的番號,正是為了迷惑敵人的。

  朝鮮戰爭結束后很多年,據解密的資料證實,國民黨特務、美軍遠東最高司令麥克阿瑟五星上將及「聯合國軍」,從來沒有想到中國的這支東北邊防軍會是解放軍的主力,還以為是地方部隊性質呢!    

  

  7月13日,中央軍委做出了《關於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隨著聲令,正在河南由作戰轉為生產的第三十八軍、三十九軍將即將豐收的莊稼交給了當地的老百姓,悄悄登上了奔赴東北的列車。

  第四十軍正在廣東地區「剿匪」,他們將尾聲工作交給地方部隊,星夜北上。之後,中央軍委又調第五十軍及部分高炮部隊、工兵部隊編「東北邊防軍」。

  7月31日,周恩來根據毛澤東的指示,主持召開「東北邊防軍建設計劃會議」,決定東北邊防軍作三線配置:以第十三兵團(含第四十二軍)為第線,第九兵團為第二線,第十九兵團為第三線。

  並預定第線部隊出動后,第二線部隊北上至第線部隊原駐地,第三線部隊移至第二線部隊原駐地,邊繼續訓練,邊準備參戰。此期間,各部隊都不再使用原番號,而是使用臨時編排的「第五大隊」「第十軍團」「渤海部」「泰山部」等假番號。

  各部隊的電台信號使用率減到最低。在通訊聯絡中,盡量使用有線電話。各種武器裝備行了必要的偽裝。各部隊的保衛部門與地方的公安部門嚴密配合,嚴防敵特潛駐地附近。

  隨著毛澤東的命令,大量部隊日夜兼程,以東北邊防軍的名義向東北邊境地區秘密集結。這是戰略上的明智之舉,按照軍語,這叫「戰略欺騙」。這為志願軍突然出現在朝鮮戰場,爭取了戰役上的主動權,達到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效果。

  關注朝鮮半島動態積極備戰

  7月底,朝鮮人民軍抵洛東江,整個南朝鮮軍隊只剩幾萬人,連同前來增援的近10萬美軍,被圍困在了朝鮮最南端的釜山港帶,統朝鮮的戰鬥似乎尾聲。

  金日成信心十足,公開通過平壤電台發布命令,要求人民軍將士務必在8月底之前將美國侵略者趕出朝鮮,完成統朝鮮的神聖使命。

  8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中南海召開會議,研究幾個重要問題。在談到朝鮮戰局時,多數人對朝鮮人民軍的節節勝利表示樂觀……毛澤東邊吸煙,邊聽著大家的議論。

  

  他談了自己的看法,再度強調了美國在朝鮮腹背發動登陸戰並擴大戰爭的可能性。他明確講,美帝是不會甘心失敗的,要準備美帝大舉攻北朝鮮,「我們不能不有所準備」。這段時間,接到集結命令的解放軍各軍、師部隊,正從祖國的四面八方乘軍列秘密開赴中朝邊界。

  9月15日,「聯合國軍」實施仁川登陸,麥克阿瑟登上旗艦「麥金利山」號親自督戰。16日,美軍未遇到多大抵抗就攻佔了仁川市。麥克阿瑟命令登陸部隊分兵兩路:路直奔金浦機場和漢城;

  路南水原切斷人民軍的退路。同時,命令在釜山的第八集團軍出,向北攻,夾人民軍。這樣來,整個人民軍的主力部隊,正在半島南端的第、二集團軍有可能全軍覆滅。

  毛澤東非常關注美軍在仁川的登陸。美軍旦登陸,就會對朝鮮人民軍形成分割包圍,後果極其嚴重。新生的朝鮮共產黨政權有被消滅的可能性。    

  

  美韓軍隊就會推到鴨綠江邊,直接威脅中國東北。中國非出兵不行了。在他的指示,中央軍委決定向朝鮮派出軍事先遣小組,勘察地形,做好出兵作戰的準備。

  東北邊防軍面對朝鮮半島席捲而來的戰火,表面藏而不露。外松內緊是蒙蔽敵人的重要手段。

  據美國的解密資料,在中國組建東北邊防軍時,就有台灣特務打內部(東北邊防軍內有國民黨俘虜兵與國民黨起義人員),特務不斷在夜間溜達出部隊,用無線電給台灣發送情報,報告東北邊防軍的情況。

  東北解放軍高層截獲破譯無線電情報后,經過分析,確定敵特人員潛伏在東北邊防軍團以單位,沒有機會接觸戰略方面的情報。經過反覆研究認為:如果打掉敵特人員,台灣必定會派遣新的人員到來,局面反而不好掌控。


沙發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1-12 04:25 | 只看該作者

  遂決定,嚴密監視,維持現狀,蒙蔽敵人。為此,這個敵特電台,直到中國人民志願軍過江前夜才打掉。在此期間,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多次發出加強剿匪反特的指示,全國的剿匪反特加大了力度。

  先後投140個師2個旅另20個團會同廣大公安、民兵參加剿匪反特。極大地壓縮了國民黨特務的活動空間。

  1950年10月8日,毛澤東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的名義,簽署了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命令。東北邊防軍立即全部戰鬥序列。

  

  10月15日,即將出國作戰的志願軍各部隊全部移至安東(今丹東)、輯安(今吉林省集安市)線隱蔽集結待命。各軍、師、團按劃分的過江路線,對渡口、橋樑、道路等行勘察,做好渡江的切準備。

  同時,以團為單位(分散部隊以連為單位)普遍召開了誓師大會。各部隊按照統的誓詞,向祖國人民莊嚴宣誓:「我們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我們志願開赴朝鮮戰場,與朝鮮人民並肩作戰……將美帝國主義的侵略軍隊全部、乾淨、徹底消滅。」

  為加強保密,毛澤東致電各中央局說明此事「在目前幾個月內,只做不說」。他的絕密通知,麾的戰將們都心領神會。

  10月15日這天,美國總統杜魯門不辭辛苦,由華盛頓乘飛機飛行30多個小時,抵達太平洋上的威克島與美軍遠東最高司令麥克阿瑟面談。10月以來,杜魯門不斷收到來自各方面判斷中國可能要出兵的情報。這使杜魯門對中國在北朝鮮行干涉的可能性日益擔心。

  於是他緊急決定,與麥克阿瑟行當面磋商。會見地定在威克島的瓦楞活動板房裡,麥克阿瑟預先去機場等候總統。到場的還有大群記者。

  杜魯門總統的飛機比預定時間晚了半個小時。當杜魯門總統走舷梯,握住麥克阿瑟的手,客氣番后,關切問道:「中國行干涉的可能性怎樣?」

  麥克阿瑟傲慢地看看四周的記者回答說:「可能性極其微小。中國在滿洲約有30萬軍隊,其中10萬至12.5萬人部署在鴨綠江邊,但只有5萬至6萬人能夠渡江作戰,他們沒有空軍,如果中國人試前到平壤,那將會出現場最大規模的屠殺。」

  杜魯門總統頭:「中國在政治上是強硬的,但是在軍事上目前還是很軟弱的,結束朝鮮戰爭的時機看來已經成熟。午我們研究的將是朝鮮戰後建設的問題。」

  美國政府和「聯合國軍」,完全沒有意識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在積極備戰。全國有關部門積極行動,只等毛澤東聲令,幾十萬大軍立即投戰場。

  佯作敗退誘敵深

  10月19日清晨,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東北人民政府主席高崗在中南海經毛澤東面授機宜后,由北京南苑機場乘飛機火速趕回安東。當天黃昏,彭德懷僅帶名參謀、兩名警衛員和部電台乘輛吉普車,跨過鴨綠江大橋朝鮮。    

  

  與此同時,志願軍分三路跨過鴨綠江,秘密開赴朝鮮前線。第四十軍和第三十九軍主力及炮兵第師從安東過江;第三十九軍七師、炮兵第二師和高炮團從長甸河口過江;第三十八軍、第四十二軍和炮兵第八師從輯安過江。

  至22日,第三十八軍主力全部從輯安過江。志願軍渡江部隊按照毛澤東的命令,每日黃昏開始行動,至翌日4時停止,晝伏夜行,隱蔽前。

  22日夜晚,代參謀長聶榮臻向毛澤東報告:「志願軍已經過江。」

  毛澤東從容地頭,幾天幾夜沒有睡覺的他,對秘書說:我睡覺吧!說完,會兒就了夢鄉。在他的運籌,首批朝作戰的部隊終於秘密跨過鴨綠江。這是何等重要的步。毛澤東明白,美軍具有絕對的制空權,旦戰略欺騙泄露,志願軍過江時遭到美軍飛機的狂轟濫炸,就很難預定戰場了。

  毛澤東和彭德懷在志願軍出兵前夕,曾多次對著地研究敵情,決定利用敵人東西對的時候,在平壤、元山鐵路線以北,德川、寧遠公路線以南地區,也就是朝鮮半島細腰部(又稱蜂腰部)地區以北,構築兩道至三道防禦陣線。

  如果敵來攻,則在陣地前面分割殲滅之;如果平壤美軍、元山南朝鮮軍兩路來攻,則打孤立較薄弱之路。志願軍過江后,毛澤東發現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先前的部署,完全不能用了。

  美軍機械化部隊軍速度之快,朝鮮人民軍的抵抗能力之弱,出乎預料。毛澤東次次看地,很快看出了麥克阿瑟的破綻:美軍和南朝鮮軍分散為東西兩路大舉北,速度甚快,直向中朝邊境逼近。但是,這兩支部隊在朝鮮東西兩邊互不聯繫,為我軍尋找戰機提供了機會。

  10月21日凌晨2時,毛澤東致電彭德懷,指出:美偽均未料到我志願軍會參戰,故敢於分散為東西兩路,放膽前。此次是殲滅偽軍爭取出國第個勝仗,開始轉變朝鮮戰局的極好機會。

  當天,毛澤東兩次致電彭德懷、鄧華,要求他們注意控制平安南、平安北、咸鏡三道之交界妙香山、小白山等制高,以隔斷東西兩敵,勿讓敵人佔去為要。

  

  並要他們令志願軍第四十軍先敵趕到德川,如果時間來不及則在熙川附近地區部署伏南朝鮮軍。為了保密,他還叮囑彭德懷,看完電報即燒掉。

  為了貫徹自己的作戰意,毛澤東當天(10月23日)還電令鄧華等第十三兵團領導人迅速與彭德懷會合,在彭德懷領導決定戰役計劃。這是在催促指揮機關前移。

  10月24日中午,鄧華率領第十三兵團總部與彭德懷在朝鮮北部昌城郡的大榆洞會合。10月25日,中共中央決定:第十三兵團司令部、政治部及其機構,立即改組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政治部及其機構。志願軍朝鮮,就遭到美國飛機的掃射,並有了傷亡。

  根據毛澤東的作戰意,朝部隊不得使用手中武器對空射,因為旦射,不但打不美國飛機,還暴露目標。指戰員們可謂心急火燎,努力加快行軍速度。但是,道路狹窄,又有撤退的朝鮮人民軍和難民,無法提高行軍速度。各級指揮員傷透了腦筋。

  

  在西線戰場擔任先鋒的第四十軍朝鮮后,其左翼部隊第八師在32歲的師長鄧岳帶領,經過5晝夜的行軍,接近北鎮地區。行軍途中,鄧岳去見了彭德懷。鄧岳報告了部隊的情況后,立即請領任務。

  彭德懷拿出毛澤東的電報給他看,然後說:「現在朝鮮人民軍都在往北撤,敵軍在後面跟蹤追,情況危急。你師趕緊向溫井方向開,在溫井以北佔領有利地形,隱蔽埋伏起來,將部隊形成個口袋,放心大膽地放敵人來,然後幾面開火猛打,趁機殲滅這股冒的敵人。掩護我軍主力集結展開……」

  彭德懷拿毛澤東的電報給鄧岳看,也是加重此次命令的分量。鄧岳看了眼毛澤東的電報,心裡熱。

  他充滿了必勝的信心。從中央蘇區的反「圍剿」到長征,在紅軍的坎坷命運中,軍隊的中高級指揮員們已經培養起對領袖英明指揮的信任和崇拜。鄧岳只在彭德懷那裡呆了半個小時,立即率領部隊向著炮聲前,去伏敵人。

  深夜,匆忙開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四十軍八師三五四團的指戰員在溫井公路兩側的山巒上設伏。25日清晨,美式裝備的南朝鮮第六師集合出發,繼續追潰退的朝鮮部隊。

  大約上午10左右,偽第六師二團的車隊沿公路開來,車隊有幾公里長,車上的官兵們談笑風生。第三五四團將偽軍的步兵營放埋伏圈,團長聲令,各種武器起開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1-12 04:25 | 只看該作者
  時間,迫炮、輕重機槍、步槍聲響成,偽第六師二團遭到滅頂之災。戰鬥至午3時左右結束,斃敵325名、俘敵161名,打死美軍顧問1人,俘虜美軍顧問1人。繳獲了大量武器裝備。

  志願軍總部的彭德懷很快得到了這個消息,馬上向毛澤東做了報告。當聶榮臻將電文交給毛澤東時,毛澤東眉開眼笑,說:「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嘛!」隨即口授電報給彭德懷:「慶祝你們初戰勝利。」

  10月25日仗,揭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打響了震驚世界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仗。

  

  后經毛澤東批准,中國人民把這天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的紀念日。10月25日同時投戰鬥的,還有右翼的第四十軍二○師三六○團,東線的第四十二軍。到25午,東線、西線同時打響。

  在激烈戰鬥中,西線戰場上,第三十九軍個戰士負傷被俘。東線的戰場上,也有個負傷的中國士兵被俘。兩個方向的「聯合國軍」立即行審訊。審訊很快有了結果,雲山方向的俘虜,「既不懂朝鮮語,也不懂日語」。

  溫井方向的俘虜則很快被確定「是個中國人」。有趣的是,被俘的兩個中國士兵顯然不甘心被俘,在「供詞」中亂說通,自己部隊的番號也是瞎編的,「聯合國軍」情報部門查了很久,也沒有發現中共有這個部隊。

  這種供詞,使得「聯合國軍」的情報機構半信半疑,不敢確定他們是不是真正的中國人?他們究竟是中國哪個部隊的?有多少人?10月26日,東線志願軍的個10人的運輸隊在給部隊送彈藥途中,與南朝鮮軍遭遇。

  他們共有5支搶,激烈的交火后,全部被俘,「聯合國軍」這才確認了有中國軍隊參戰。發現中國軍隊的消息使指揮東線作戰的美軍第十軍軍長阿爾蒙德吃了驚,他親自審問被俘中國軍人後,又用飛機將他們送到日本東京,交給麥克阿瑟親自處理。

  經過幾天的審問、甄別,美國遠東最高司令部情報處長威洛比的結論是:由於地理、歷史和政治的原因,戰場上出現少數中國的自願人員不足奇怪,其人數不會超過5000人。這是個可以忽略不計的數字。

  麥克阿瑟認為。現在中國只是象徵性的出兵,他繼續命令後續部隊向中朝邊境推。

  毛澤東從源源不斷的情報中判斷,美軍依然不知道志願軍投戰場的數量、規模。他要將戰略欺騙行到底。

  10月27日,在遭遇戰勝利后,彭德懷致電毛澤東請示戰報新聞。戰報是以朝鮮人民軍總部的名義寫的,其中有句「我軍於25日全殲狂妄北的敵軍先頭部隊」,內容中未提到中國志願軍參戰。

  10月27日,毛澤東電示彭德懷說:「暫時不宜發表作戰新聞,待戰役告段落再發表為宜。」毛澤東的這做法,步迷惑了麥克阿瑟和美軍決策層,美軍對中國軍隊是否真正參戰仍持懷疑態度。這正是毛澤東所需要的,也是他的高明之處,他要的就是出其不意。

  從10月25日到11月5日。志願軍經過12個晝夜艱苦作戰,利用美軍麥克阿瑟判斷中國出兵「可能性很小」的戰機,採取敵我的方式,東西兩線同時出。

  重創美軍「開國元勛師」——騎兵第師,殲滅南朝鮮第六師大部,共殲敵1.5萬餘人,將「聯合國軍」西線部隊打退到清川江線以南,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為爾後的作戰創造了有利條件。

  第九兵團秘密朝集中優勢兵力取得第二次戰役勝利

  在朝鮮戰場的彭德懷,根據敵我態勢於11月4日15時致電毛澤東,提出休整部隊,結束第次戰役,準備再戰。11月5日1時,毛澤東複電同意,並提出組織第二次戰役的指導思想。

  北京11月,迎來了大雪,紛紛揚揚的雪花,將中南海銀裝素裹。夜已經很深了,豐澤園裡依然燈火通明。毛澤東拿著紅藍鉛筆,對著地反覆思考。周恩來、聶榮臻等人走來。毛澤東在地上畫好最後個箭頭,扭身問:九兵團過江了嗎?

  聶榮臻回答:「已經過江了。」

  毛澤東問:「那個消息,廣播后,有情況嗎?」

  毛澤東說的「那個消息」,就是以朝鮮人民軍總部的名義報道的第次戰役。其中有句關鍵的話「我軍於25日全殲狂妄北的敵軍先頭部隊」。這表示,戰鬥仍然是朝鮮人民軍在自己打。這類戰報廣播的用語,美軍情報機構會格外注意。

  毛澤東笑了,引用了孫子兵法中的句話:兵者、詭道也。

  11月2日,經毛澤東親自修改,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里,第次破天荒地報道了有中國軍隊到朝鮮的消息。中央廣播電台是這樣說的,「志願軍」在保護鴨綠江邊的中國的水力發電地區。

  言外之意是在印證,前幾天參戰的不是中國正規軍隊,規模也很有限。軍史專家後來說,這是毛澤東繼續使用瞞天過海之計。

  毛澤東決心趁敵人情況不清楚之際,組織個大的戰役,以殲滅「聯合國軍」的有生力量。他定決心,調宋時輪率領的第九兵團迅速朝鮮。不言而喻,毛澤東極為渴望集中優勢兵力,像淮海戰役殲滅國民黨軍那樣,全殲美軍幾個整師。

  彭德懷等志願軍領導人根據毛澤東的意,研究制定了次戰役東西兩線的作戰方案,擬誘敵深、各個殲滅。東西兩線均誘敵深,先殲其側翼路,而後猛然擴張戰果。

  由先期朝的6個軍(第五十軍、第六十六軍於第次戰役期間朝)擔任西線作戰任務,由正在朝的第九兵團3個軍擔負東線作戰任務。

  在毛澤東的命令,第九兵團3個軍12個師秘密朝,於11月中旬在東線完成戰役集結。第九兵團朝,使志願軍線總兵力增加到9個軍38萬餘人,並在東西兩線上都佔有兵力上的優勢。

  志願軍根據毛澤東的命令部署,把近40萬大軍隱蔽在靠近中國邊界的大山中,前方的少量部隊,則採用打了就跑、丟棄輜重、釋放俘虜等辦法誘敵。

  11月25日,西線敵軍被志願軍誘至預定戰場。於是,志願軍立即發起反,第二次戰役開始。

  在11月25日發動攻前的晚上,第三十八軍軍長梁興初突然把軍偵察科長張魁印找來,命令他帶少數部隊穿插,於26日早晨720分插到武陵里,成功地將連接南北的武陵大橋炸成兩段,堵住了敵人的退路。

  次日,第三十八軍主力兵分三路出。經過7個小時的激戰,全殲偽第七師師部及所屬第五、第八聯隊,繳獲各種槍、炮、汽車,斃傷敵1041名,俘敵2087名,美國顧問團全部當了俘虜。

  27日黃昏,第三十八軍發揚連續作戰的作風,從德川出發,第三師插向三所里,第二師向價川前,第四師直撲嘎日嶺。第三十八軍第二師退了企增援土耳其旅的美騎兵第師的兩個營。

  至此,美第八集團軍東援德川、阻我西的計劃被第三十八軍粉碎。第三師的勇士們迅速向三所里迂迴前,終於先敵5分鐘到達三所里,關死了三所里這扇大門。

  敵人不甘心失敗,企奪回三所里,雙方展開了激烈戰鬥。第三師打退了敵人多次攻,又趁敵人不備之時炸掉了公路大橋,致使敵經三所里南逃、北援的企化為泡影。當彭德懷得知這消息時,十分興奮地說:「好!告訴他們,要像鋼釘樣釘在那裡!」

  戰役開始后,毛澤東通宵未睡,直在他中南海的書房裡看地,等待消息。隨著戰場的好消息不斷傳來,毛澤東大喜,他於28日凌晨親自起草電報,5時半發給志願軍總部,祝賀德川「殲滅偽2軍團主力的大勝利」,指示步要集中力量殲滅美軍騎師、第二師、第二十五師主力,「只要這3個師的主力被殲滅了,整個局勢就有利了」。

  美軍第九軍的逃路三所里、龍源里被截斷。美軍司令麥克阿瑟聞訊急調部隊北上增援,企對第三十八軍三師南北夾,在第三師扼守的龍源里、第二師堅守的松骨峰、北堂站等地沖開缺口,奪路南逃。

  我第三三七團和偵察隊面對敵人的南北夾,沉著抗敵,決心不讓美國佬從手逃跑。殘酷的戰鬥持續到午5多鍾,美軍的攻勢才明顯減弱。天黑以後,大部隊趕到,對美軍逃兵行了合圍。

  郭忠田帶領二排跳出工事,沖山去,消滅美軍215名,繳獲和毀美軍各種火炮6門、汽車58輛。戰後,第三十八軍和志願軍總部授予二排「郭忠田英雄排」的光榮稱號,志願軍總部給郭忠田記特等功,並授予「級英雄」稱號。

  龍源里方向志願軍的頑強抵抗,徹底摧毀了美軍的意志,他們不得不放棄從龍源里突圍的企,利用機械化的優勢,改道安州逃竄。11月30日12時,第三十八軍各師按照命令發起反攻,奮力圍殲敵人。鏖戰到12月1日8時,基本上打亂了敵人的建制,使敵人陷於混亂之中。

  整個西線戰場上,第三十八軍、四十二軍在第四十軍的配合,大膽穿插迂迴和斷敵退路的戰法相結合,將美軍第九軍指揮的第二師、第二十五師和土耳其旅全部及美騎師、南朝鮮第師各部圍困在軍隅里附近。

  經志願軍頑強打,至12月2日,被圍的「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損失慘重,余部被迫丟棄大量重裝備,轉道經安州逃往平壤。西線戰場大獲全勝。

  在東線,志願軍也於11月27日發起反攻,志願軍第九兵團第二十、二十七軍當夜將美軍第十軍所屬的陸戰第師(美軍的「王牌」部隊)大部和美第七師1個多團分割包圍在長津湖附近地區。

  30日晚,第二十七軍集中5個團,對被包圍在長津湖東岸、柳潭裡(長津湖西岸)和隅里(長津湖南岸)3個地區的孤立上的美軍發起攻。

  指戰員們冒著零20攝氏度的嚴寒同美軍激戰,將該敵3100人全殲,創造了志願軍次戰鬥全殲美軍個多團的範例。美軍發生動搖,全線向南退卻。志願軍乘勝節節阻截,步步緊迫。美軍全線動搖、全線撤退。戰役的慘敗牽動了美國朝野和民眾的心,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至12月12日,美軍陸戰師在傷亡過半的情況,在美第三師和大量空軍的掩護,僥倖逃脫。志願軍不斷擴大戰果,17日追到咸興。第九兵團鼓作氣猛追不舍,收復興南及沿海港口。東線作戰中共殲敵1.3萬人。美軍第十軍所部在300艘艦船的接應,敗退釜山。第二次戰役就此結束。

  第二次戰役,東、西線共消滅「聯合國軍」3.6萬餘人,其中美軍2.4萬餘人,解放了朝鮮首都平壤,「聯合國軍」敗退到「三八線」以南地區,迫使敵人由攻轉防禦。志願軍不但站穩了腳跟,而且扭轉了朝鮮戰局。至此,美國政府與軍方高層才恍然大悟:中國軍隊主力已經投半島戰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63

帖子

677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7
4
happy2012lucky 發表於 2016-11-12 16:09 | 只看該作者
金三胖政權倒掉后 朝鮮民眾會更加痛恨中國人的 ,是他們維護了這臭名昭彰的政權的存在。是他們在金大胖侵略南韓后又出兵挽救了那個邪惡的小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968

帖子

339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92
5
西部華人 發表於 2016-11-14 23:20 | 只看該作者
米軍是西方第一個以國家主力部隊攻打亞洲東部大陸地區的國家,自古西方軍隊有戰爭規則,這些規則很少被打破,每次打破西方戰爭規則的都是東亞人,匈奴人打破了歐洲人一個騎士需要5個人伺候才能作戰的規則,讓歐洲人第一次見到大規模騎兵作戰,也讓歐洲人領教了消滅一個羅馬主力軍團只需要不到2個小時的速度,摧毀殺光一個百萬人口的羅馬只用了2天。蒙古人讓歐洲人領教了什麼叫閃電戰,消滅一支15萬重裝部隊只用一個下午自己只傷亡2百人,也第一次領教了數百公里的大合圍作戰,第一次領教了連續2個月不宿營吃喝拉睡都在馬上的連續高強度作戰,第一次領教了在零下40度的大規模突擊作戰。毛太祖第一次讓米國人領教了百萬大軍可以在夜間作戰,打破了千百年來西方人在節日和夜裡都不打仗的習慣,徒步翻越幾座大山搞突襲的軍隊只有史前的迦太基人干過,西方人已有有2500年沒聽說過了。萬幸的是米軍是在朝鮮半島遇到毛太祖,敗了可以從海路跑,如果是在亞洲內陸遇到毛太祖的千里大合圍和百面埋伏恐怕就真的沒人能回去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7: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