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際器官移植大會組織者為選址香港辯護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16-8-21 22:03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載:紐約時報


28歲的方惠(音)展示她在活體捐獻器官移植手術中留下的傷疤。她的姐妹給她捐獻了自己的一部分肝臟。中國在試圖鼓勵自願捐獻,以取代對死囚器官的長期依賴。

一個國際器官移植大會的組織者為會址選在香港辯解,稱這並不表示國際社會接受了中國的器官移植體系。中國長期以來依靠來自死刑犯的器官來進行移植。中國官員說已對體系進行了全面改革,杜絕了使用死囚器官的情況。

這個於本周召開的會議由器官移植學會(Transplantation Society)主辦。學會會長菲利普·奧康納博士(Philip O』Connell)與學會期刊《移植學》(Transplantation)主編、學會前會長傑里米·查普曼博士(Jeremy Chapman)周四在一份聯名電子郵件中寫道,「在香港開會不意味著中國式移植『可以見光了』。」

「中國的器官捐獻改革是一個重大的全球性問題,本學會一直是並將繼續是使用死囚器官的最強烈反對者,」他們寫道。他們補充說,選擇香港的部分原因是,首選地泰國的軍事政變讓在泰國開會變得「不現實」。

《美國器官移植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周三發表一篇文章,批評把開會地點選在香港。文章說無法核實中國是否實現了自己的承諾,把器官移植系統從依賴於死刑犯變為基於自願捐獻,因此在中國的土地上開這樣的會議還為時過早。

這篇文章的作者包括來自「反強摘器官醫生協會」組織(Doctors Against Forced Organ Harvesting)的成員,這個非政府組織反對非自願的器官摘取。文章作者稱,在香港開會,是冒著失去世界對中國施壓的唯一槓桿的風險,這個槓桿是中國急於想解除的一個長期學術抵制。

世界醫學協會(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和器官移植學會等國際醫學組織表示,不管是在哪個國家,使用死囚器官都是違反醫學倫理規範的,因為這些囚犯不能自由表達自己的意願。

前英國殖民地香港於1997年回歸了中國,它有著不同於內地的單獨的器官捐贈系統。香港目前沒有死刑,但死刑在內地普遍存在。

談到中國使用囚犯器官的行為時,奧康納和查普曼在周四的郵件中表示,「我們是通過自己的工作讓全世界注意到這種行為的首批機構之一。」

學會「還始終致力於推動中國的器官捐贈改革,」他們寫道,並表示,「我們要求永遠禁止使用被處決囚犯的器官。」

之所以選擇香港作為這次大會的舉辦地,一半是因為亞洲在器官移植領域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另一半則是迫不得已,二人寫道:

「我們原計劃在泰國舉辦,但是這個國家發生了軍事政變,在那裡舉行大會不現實,所以就取消了計劃。」

「我們研究了其他選項,包括首爾、新加坡和香港。最終選定香港,是因為這裡還訂得到會場,它又位於亞洲的中心,具備舉辦這樣規模會議的交通網路和基礎設施。」

「我們上一次在亞洲舉辦大會是1994年在日本。亞洲的器官移植是全世界增長最快的,亞洲的韓國、日本和台灣等國正在為器官移植科學和臨床實踐做出重要的學術貢獻。」

之前,雅各布·拉維博士(Jacob Lavee)與四名共同作者在《美國器官移植雜誌》上發表的文章稱,他們對即將在香港的大會上展示的、由中國科學家撰寫的大約10篇論文存在「倫理方面的顧慮」。這次大會將持續到下周二。

奧康納和查普曼詳細闡述了他們評審論文的過程,該學會之前已在網站上列出了相關內容。他們表示,學會通過多重程序,嚴格審核了來自中國的論文,要求作者聲明論文不涉及被處決囚犯的器官。

二人提到,在香港大會上展示之前,這些論文還要經過一次審核。「在展示之前,這些要求會被再過一遍,」他們寫道,「所有不符合我們規章的論文都會被撤銷。」

奧康納和查普曼還提供了一些具體的細節,包括一共收到了多少篇來自中國的論文,其中有多少因對器官來源存在顧慮而被拒絕。他們在過去10年裡看到了進步:

「就在不到10年前,我們在悉尼舉辦大會時,提交自中國的臨床研究論文摘要超過了160篇,全部都被退回。」

「今年,我們只收到了28篇來自中國的臨床研究論文。這證明那裡的醫學研究人員對學會的政策是非常清楚的。」

「在這28篇論文中,有10篇被立即退回了。另外2篇在我們要求提供進一步的證據,來表明論文中不包含來自被處決囚犯器官的數據未果后被拒。」

但這個審核過程依賴於相關科學家的誠實,他們寫道:

「我們依照的是統一的全球學術規範,即所有的論文均由作者為其真實性負責——不管哪個學科都是這樣的程序。」

「所有科學期刊都認可論文中所做的聲明,所有科學會議都接受論文摘要中的聲明。沒有哪個學會或專業科學機構會去核實數據來源。」

「任何一篇論文一旦被發現存在剽竊或欺詐,必然會被科學界予以嚴肅的回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3: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