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朝廷曾經最危險的時刻:全國只剩1400萬人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7-6 02: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明末人口為一億,到清世祖時全國人口只剩下1400萬人了,銳減了80%多,損失人口8000多萬。想想第二次世界大戰也不過死了5000萬人…… 一聲長嘆,願人類的發展再也不要以如此的血腥作為代價!

  中國歷代王朝的更替往往是一部部殺人大戲,每次全國人口(注意是全國)都要至少銳減一半以上。

  譬如說三國,在赤壁之戰後全國人口僅存140萬,公元221年人口繼續下降到90萬,損失了98.3%。所以,《三國演義》說曹操有80大軍絕對是鬼話!

  近兩年,一部部關於明末滿清入關前後的古裝劇不斷登場,可是有多人知道那段英雄輩出的年代是用幾千萬人的鮮血鋪出來的?

  1628年(崇禎元年)陝西的大飢荒弄到人相食的地步,正是這場空前的大災難拉開了明王朝滅亡的序幕。李自成的大順軍的戰馬飲的是俘虜的血,馬飲慣了血,對水不屑一顧。上了戰場,戰馬一聞到血腥味,奔騰嘶鳴,眼睛發紅,簡直像獅子一樣。

  大順軍打下安徽桐城,百姓簞壺食漿,以迎義師。一農民在城門口攔住幾個大順軍戰士,向他們講述自己的苦難,一個大順軍小頭目說:「哎呀,你既然那麼苦,何必活在世間?」就把老農殺了。所以,別以為李自成是什麼好人,他是歷史學家們捧出來的。

  不過,比起另一個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他就小巫了。

  張獻忠陷成都后,下令屠城三日。三日過了,停止大殺,仍然每日小殺百餘人以樹威。歐洲傳教士利類斯和安文思二人所著《聖教入川記》記載,張獻忠每日殺一二百,為時一年又五個月,累計殺人十萬,亦不算多。清軍一來,他就逃了。

  在大軍逃離成都前,更是對成都實行殘酷的「四光政策」,盡殺蜀人,從老百姓到軍隊家屬(老弱病殘)再到他部隊中的湖北兵、四川兵,最後連早期跟隨他出生入死的秦兵也在剮殺之列,剮殺后製成腌肉以充軍糧,單就此點來說,實在獨步中國大歷史。

  據《蜀破鏡》記載,某日晚,他的一幼子經過堂前,張喚子未應,即下令殺之。第二天晨起後悔,責問妻妾們昨晚為何不救,又下令將諸妻妾以及殺幼子的刀斧手悉數殺死。

  張獻忠學朱元璋剝人皮,「先施於蜀府宗室,次及不屈文武官,又次及鄉紳,又次及本營將升。凡所剝人皮,滲以石灰,實以稻草,植以竹竿,插立於王府前街之兩旁,夾道累累,列千百人,遙望如送葬俑」。

  張獻忠創造了許多殺人的名堂,譬如派遣將軍們四面出擊,「分屠各州縣」,名曰「草殺」。上朝的時候,百官在下邊跪著,他招呼數十隻狗下殿,狗聞誰就把誰拉出去斬了,這叫「天殺」。他想殺讀書人,就開科取士,將數千四川學子騙來殺光。

  每攻下一地,都詳細記錄所殺人數,其中記有人頭幾大堆,人手掌幾大堆,人耳朵幾大堆。打下麻城后,他把婦女的小腳砍下來堆成山,帶著他最心愛的一個小妾去參觀。

  小妾笑著說:「好看好看,只是美中不足,要再有一雙秀美的小腳放在頂端,就再好也不過了。」張獻忠笑咪咪地說:「你的腳就最秀美。」於是把小妾的腳剁下來放到「山尖」上。

  張獻忠兵敗潰退,更是殺婦女腌漬后充軍糧。如遇上有孕者,刨腹驗其男女。對懷抱中嬰幼兒則將其拋擲空中,下以刀尖接之,觀其手足飛舞而取樂。稍大一些的兒童或少年,則數百人一群,用柴薪點火圍成圈,士兵圈外用矛戟刺殺,看其呼號亂走以助興緻。

  《溫江縣誌》上說,溫江縣由於張獻忠的屠剿,「人類幾滅」。張獻忠死去十三年後(1659年)清查戶口,全縣僅存32戶,男31丁,女23口,「榛榛莽莽,如天地初辟」。民國《簡陽縣誌》卷十九:「明末兵荒為厲,概成曠野,僅存土著14戶」。

  中國史上想改朝換代的流氓軍閥,互相殘殺起來比任何人都厲害,就是為了不讓對手獲得土地與人民,不讓對手比自己更強大,寧願一切都毀滅!

  滿族征服漢族,始終貫徹一個既定方針。對蒙古人和朝鮮人卻不是這樣。努爾哈赤的清軍佔領遼東地區后,先是擔心當地窮人無法生活而造反,把遼東地區的貧民都抓起來殺掉,稱「殺窮鬼」。

  兩年後,清軍又怕遼東的富人不堪壓迫而反抗,又把遼東地區的富人幾乎殺光,稱為「殺富戶」。共殺遼民300多萬,遼東地區的漢民基本殆盡。皇太極破錦州,三日搜殺,婦孺不免;掠濟南,城中積屍13萬。

  揚州城破,揚州頓成地獄,死者達80餘萬。比地獄更難忘是人民引頸受戮的場面。史載:只要遇見一個滿族士兵,「南人不論多寡,皆垂首匍伏,引頸受刀,無一敢逃者。」

  一個清兵,遇見近五十名青壯男子,清兵橫刀一呼:「蠻子來!蠻子來!」這些人皆戰戰兢兢,無一敢動。這個清兵押著這些人(無捆綁)去殺人場,無一人敢反抗,甚至沒一人敢跑。到刑場后,清兵喝令:「跪!」呼啦啦全部跪倒,任其殺戮。

  江陰一縣,就殺了17萬人,全城僅50人倖存。嘉定三屠屠了50多萬。1649年佔領湖南湘潭后屠城;同年平定大同的反清運動,大同全城軍民被屠盡,「附逆抗拒」州縣及汾州全城也不分良莠一概屠殺;1650年攻破廣州時屠城,「屠戮甚慘,居民幾無噍類……累骸燼成阜,行人於二三裡外望如積雪」。

  張獻忠與清兵入侵使四川人口由600多萬銳減至50萬,只剩下10%左右。整個中國,「縣無完村,村無完家,家無完人,人無完婦」。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幾被殺盡,留下的大抵是一些順服的奴才。

  此外,滿清又殺苗民一百萬,殺回民數百萬,把漠北蒙古的准葛爾部落殺到最後一個幼童!在世界歷史上都是罕見的殘忍!

  滿清入關后,對朱家宗室,可謂殘酷至極,除魯王朱以海一系逃至菲律賓得以存留外,其餘幾乎全部斬盡殺絕。崇禎帝的長子被多爾袞絞死,其第二子隱姓埋名在民間數十年後,不慎暴露了身份,年已七十多歲的他,和他的兩個兒子仍被康熙帝下令凌遲處死,明朝永曆帝儘管逃到了緬甸,還是被清朝抓回雲南,全家被殺。

  來源:紅潮網

0

主題

968

帖子

339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92
沙發
西部華人 發表於 2016-7-8 14:14 | 只看該作者
數百萬清軍中蠻族兵4萬,蒙古兵不到10萬,其餘全是漢軍,漢軍分入籍滿八旗,未入籍漢八旗,綠營兵,民團。清軍入遼東時洪承籌招安40萬漢軍入籍滿清,清對漢人一直是招安為主,對寧死不降者才攻殺,遼東漢人大都入籍滿清而不是都被殺掉。入關后每次屠城的都是漢軍,吳三桂等漢人將軍從長城一直殺到雲南,在雲南對投降明軍一個不留,屠揚州的清軍基本都是漢人,統帥是多爾袞,副統帥是洪承籌,所以說什麼清軍屠城應該是漢軍入籍滿清的軍隊屠城。歷史上的蒙古西征和倭寇主力都是漢族人,屠滅准格爾國的清軍其實也是漢族人改叫滿名罷了,就象很多移民改叫英文名一樣。漢軍屠城是有很長歷史的,只是各王朝大都粉飾掉了,漢人知道屠城的厲害所以大都逃入山林而不是城市。清軍如果真殺到1000多萬人那就不會康熙24年時一統計出現一億多人口,50年從1千萬到一億多這不可能,古代皇族孩子死亡率都50%就別提平民了。戰亂中的人口統計誤差極大的,而且大量漢人入籍或等待入籍也都未統計進漢族人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0: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