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也來說說馬英九

[複製鏈接]

1092

主題

1519

帖子

6441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七界殺星

Rank: 5Rank: 5

積分
644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馬英九的「總統」任期還剩下最後一天,近日圍繞其功過的爭論多了起來,我們也評說幾句,送別這位兩岸關係特殊時期的風雲人物。

  看馬英九主要有兩個視角,一個是台灣島內的視角,一個是整個中華民族的視角。遺憾的是,有時對他的好惡看法是對立的,我們盡量找尋這當中的最大公約數。

  馬英九的最大功績是扭轉了陳水扁執政後期台海幾近戰爭邊緣的危急局勢,帶來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他的任內實現了幾項突破,包括兩岸直航,大陸遊客赴台,陸資赴台,兩岸全面建立機制性溝通,直至兩岸最高領導人歷史性會面等等。這一切都是造福兩岸社會的,即使台灣一些人嘴上不願捧場,但他們心裡大多歡迎這些變化。
     
  評價一個領導人的功過有些時候需要等一等,通過後任的工作來比照。比如陳水扁搞得台海地動山搖,被馬英九時期的兩岸和平襯托得更加清楚。馬英九留下的兩岸關係遺產是否是可貴的,需要蔡英文接下來的執政做進一步驗證。如果蔡英文搞砸兩岸關係,對台灣人的福祉無關痛癢,那麼馬英九兩岸關係的這一「功」就可能在台灣社會的視角中打些折扣。

  經濟通常被看成是馬英九執政的軟肋,但他執政8年撞上了全球金融危機的全過程,也有相當一些人認為,與多數亞太經濟體相比台灣的情況相對「還不錯」。當然這也需要蔡英文執政下台灣經濟表現的進一步參照。馬英九是否經濟上「很不行」,幾年後回頭看將更加清楚。

  馬英九的領導風格不夠強悍,決斷力和抗壓力都有些不足。這是兩岸他的支持者們對他「不足」的一種代表性看法。他之前沒受過大的挫折,逆境中的定力和號召力都顯得有點弱,擔風險的魄力似也不夠。團結其他力量的內力和招數都不多。這些造成了他的8年執政未能在核心問題上產生力透紙背的效果,以及某種不可逆轉性。

  不過,馬英九趕上了大陸力量快速增加,但美國的力量也未退潮的歷史不確定時期。他的「優柔寡斷」除了個人性格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這個時代塑造的,歷史或許很難苛求他。

  「馬英九總統」是台灣選舉制度的產物,他在難以超越中美力量格局的同時,還很難跳出來自台灣政治體系的束縛。馬英九沒能創造奇迹,如果很多年後有人寫他,肯定不會送給他一個類似「蜘蛛俠」的形象,而極有可能把他描述成忍辱負重,有心作為卻備受牽制的政治家。

  不過,也不能低估了馬英九用8年時間重描「現狀」的意義。這種「現狀」的界定讓大陸方面和民進黨新當局都不甚滿意,但馬英九對什麼可以被兩岸都接受,什麼目前難以被雙方接受,以及如何避免台海重大危機做了有價值的探索和標註。

  蔡英文其實撿了馬英九執政的很大便宜,比如「大三通」和兩岸直接的官方交流機制等,馬英九為她做了突破,它們都是民進黨很難做到的。接下來是民進黨能否珍惜並保住那些成果的問題。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隨著馬英九執政結束,他開創的局面有可能因為民進黨上台「戛然而止」。民進黨取代國民黨的意義遠遠超過西方社會的政黨輪替,更有點像「改朝換代」。馬英九的辛苦構建是否會被後來者「一把火燒了」,也很難說。

  然而也許過不了多久,無論大陸還是台灣,對馬英九「有意見」的人就會開始懷念他。「小馬哥」無力創造歷史,但他讓人們看到了歷史的一種可能性。他帶不來永久和平,卻給了兩岸關係一份難得的喘息。相信無論對中華民族還是對台灣社會,他最終都會被作為正面人物記入歷史。
活在別人的掌聲中,是禁不起考驗的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3: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