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6年,僅僅8個交易日,上證指數便大跌近17%、創業板大跌24%,把過去四個月的漲幅全部抺平,重回2015年8、9月份的低位,並且很可能朝著再創本輪下跌新低而去。 這種急跌,絕對出乎普通民眾,甚至專家的意料之外。這其中,既有實行熔斷機制、發行新股即將實行註冊制等制度性因素,也有經濟面偏弱、人民幣兌美元再度貶值等因素。 回顧2015年8、9月份那波全球金融動蕩,也是由中國人民幣兌美元急貶、經濟數據差、股災等因素引起的。而進入2016年以來,同樣又出現全球及中國資本市場下跌,堪稱史上最糟糕開局。 這次金融動蕩的原因之一,同樣與人民幣對美元貶值有關。雖然在中國央行的干預下,離岸外匯市場中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勢頭暫時被抑制,但未來人民幣走勢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放眼外圍市場,由於美國已於2015年12月進入加息周期,美股自2015年5月創新高后,上攻乏力,已有見頂徵兆。而與大陸股市有較多聯繫的港股,則明顯弱於美股,較2015年4月高點已下跌三成,形態已走熊。在不利的外部環境和較弱的內部環境下,2016年中國股市保持弱勢調整的概率很大。 與股市大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進入2016年以來,一線城市樓市繼續繁榮、房價高歌猛進。於是,老問題又來了:股市走熊,樓市還能走強嗎? 2015年7、8月份,股災之後,很多人認為樓市也將大跌,但結果卻是:不僅沒受影響,反而加速復甦,其中一線房價漲幅越來越大。可是,憑此就能斷定樓市和股市是「蹺蹺板」關係嗎? 實際情況非常複雜。在筆者看來,二者同向、不同步。每一輪上漲或下跌,二者基本同向運行,但先後次序不同,一般股市先變化,樓市后變化。 2015年6月中下旬股市下跌,9月後有所反彈,如今再度跌破3000點。基本上可以斷定:去年6月的5178點,就是本輪牛市的峰值,2016年的大勢將繼續走熊。在股市下跌的初期,樓市還正處於上行期,比如2007年10月股市見頂,但房價滯后至2008年年中見頂;2009年8月股市見到反彈高點,但房價滯後到2011年年中才降溫。 在這種情況下,股市下跌對樓市影響不大,甚至還有略微利好:從股市抽身的資金轉而買房。但隨著股市持續下跌,最終也會導致越來越多的股民財富縮水,而且被越套越不願「割肉」,於是乾脆「裝死」。如此,則會使原來打算購房的股民,無奈延遲或放棄購房。 展望2016年,中國貨幣政策仍偏寬鬆,為了化解房地產庫存,各級政府還將出台政策,利好樓市。但股市走熊帶來的利空,將慢慢傳遞到樓市中。預計快則在2016年下半年,慢則在2017年會有所顯現。利好與利空博弈和對沖,最終將由供求關係決定房價走勢。綜合而言,關於全國總體房地產市場,2016年仍可持偏樂觀態度,但2017年宜偏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