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安倍,你忘了外公是怎麼下台的嗎?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9-23 09: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是一張拍攝於56年前的照片。

  63歲的岸信介首相面帶微笑,5歲的安倍晉三坐在姥爺腿上,發獃出神。在這間精緻的日本傳統和室里,一家人其樂融融,彷彿根本聽不到窗外雷霆潮水般的抗議呼聲。一年後的夏天,1960年,在岸信介強力推動通過新的《美日安保條約》后,他頂不住民眾壓力,被迫辭職。

  時光飛逝,人物流轉。轉眼間56年過去了,照片中憂鬱萌孩兒已經成為日本近年來最有權勢的國家領導人。前不久,自民黨內各大佬甚至主動放棄黨內選舉機會,齊擁安倍晉三繼續擔任自民黨總裁。剛剛過去的9月21日正好是安倍61歲生日,人過花甲的他同姥爺一樣,也攀到了權力的頂峰。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裡,安倍「左右勾拳」,連環出擊,用形式上民主為個人野心開道,用多數優勢碾壓正真民意,接連推動安保法案在眾議院和參議院的通過,為日本的戰爭權「鬆綁」。他在奪回「強大日本」的路上又邁出了重要而危險的一步。而今日安倍在室內慶生的時候,窗外的日本人民的抗議聲依然震徹天地,因為渴望和平的聲音永不會遠去。

  新安保法通過之後,9月22日,安倍即前往靜岡縣小山町為外祖父岸信介掃墓,頗有「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意味。也許他認為自己完成了外祖父的遺志,卻忘記了外祖父的命運結局……

  「滿洲之妖」岸信介

  筆者對岸信介最初的印象全部來自「長崎國旗事件」,這個蠻不講理、不可理喻的瘦老頭於1896年出生在本州島最西段的山口縣。這個縣雖然在經濟上表現並不搶眼,以果蔬、海產、乳製品以及肉類為經濟支柱,但它在日本有「政治縣」的稱號。日本近現代政壇上很多響噹噹的人物都從這裡走向世界:伊藤博文、山縣有朋、寺內正毅、田中義一、佐藤榮作。岸信介在二十多歲時就作為政府官員考察過魏瑪德國,並被那個先進的工業化國家所折服。1936年,年僅40歲的岸信介被裕仁天皇委任為偽滿洲國工業部部長,開始了對中國土地肥沃、資源豐富的東北地區進行掠奪性建設。

  在岸信介的主持下,中國東北的自然資源和勞動力,成為了日本這個軍國主義怪獸源源不斷的食物來源。為了最大限度壓榨東北,他甚至效仿蘇聯,搞了「五年發展計劃」,并力勸尼桑集團從日本本土來到偽滿開工設廠。在中國期間,岸信介飲酒嫖妓,性情古怪,剛愎自用,人稱為「滿洲之妖」。他對自己在中國東北的工作很是滿意,自詡「(偽)滿洲國的經濟發展是我的傑作。」

  1940年,他回到日本本土繼續負責經濟工作,1942年正式出任東條英機內閣工商大臣。

  日本二戰戰敗后,岸信介以「甲級戰犯嫌疑人」的身份被美軍拘押在東京巢鴨監獄。後來,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因為他與東條英機在塞班島戰役中起過爭執,未將其送至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在獄中的三年,岸信介不斷給妻子寫信寫詩,還自己縫補內褲打發時間。1948年,在東條英機等7名甲級戰犯被處死後第二天,他就被釋放了。後來,「鐵幕」落下,美國意圖扶持岸信介這樣「用著順手」的政客對抗蘇聯。借著「冷戰」的這股強勁「東風」,岸信介在1950年代初火速殺回日本政壇,謀圖東山再起。

  就這樣,在「老上司」東條英機死後不到9年,岸信介就捲土重來,當上了日本首相。在他的帶領下,日本「外向型」經濟迅猛發展,個人威望也急速飆升。1957年,岸信介受邀訪問美國,以「對抗共產主義」之功求賞「大哥」,一時風光無限。要知道,此時距離珍珠港空襲僅僅過去了 16年!

  但其實岸信介打一開始就沒對美國人有什麼好印象,早就「牢騷滿腹」了:美軍有權在日本駐軍,建設軍事基地,但是並沒有保護日本的絕對義務,這是「不公平」的。在他的爭取下,美國大哥同意「罩著」小弟日本,1960年簽訂新的美日安保條約被正式提上日程。

  可是這下子日本民眾不幹了,人民認為這會將日本拖入美國的整體戰爭部署,把好不容易消停幾年的日本拖回戰爭深淵。此外,當時日本左派(以在野的社會黨為首)勢力還很強大,極力反對岸信介的瘋狂行動。

  但岸信介對反安保運動蠻不在乎。他不承認反安保運動是真正的大眾運動,也沒有解散議會,重新選舉,以安撫民意。他在1960年5月19日強行結束了眾議院安保特別委員會的審議,並派出警察,將反對修改安保法案的社會黨議員強行排除,然後召開眾議院正式會議,由自民黨議員單獨強行通過了新安保條約。新安保條約通過後,立即引起了強大的反對運動。當年6月15日,20萬人包圍國會遭武力鎮壓,其中東京大學一名學生在這場警民衝突中死亡,將示威推向了高潮,但這些抗爭都未能改變安保法生效。

  也許值得慶幸的是,法案生效后沒多久,飽受批評的岸信介在躲過一次刺殺之後被迫下台,結束了三年半的執政。

  新條約雖未超越和平憲法框架,卻是修憲重要一環:先摘掉戰敗國帽子成為「正常國家」,再擇機修憲。所以,「安保改定」是和修憲緊密相連的。和平憲法沒有修改,日本沒有摘下戰敗國的帽子,岸信介說死不瞑目:「我多想讓國民知道國防和國家安全對我們的主權是多麼重要,對我們的獨立是多麼重要!」「修憲必須要搞,這個火種不能滅!」

  「火種接班人」安倍晉三

  半個世紀過去,岸信介的「火種」在外孫安倍晉三手上得以延續,發誓「不辱家風」的安倍晉三明顯走得比外公更遠。他不僅執政時間比外公長,更是啃動了修改和平憲法這個「硬骨頭」。

  安倍晉三是岸信介女兒岸洋子的孩子,由於安倍晉三的父親安倍晉太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任外交大臣,經常出差不在家,安倍從小就在姥爺家長大。

  他與姥爺有很多不一樣的敵方。比如岸信介主張政府強力介入經濟,發展工業;而安倍經濟學主張撤銷管制,激活經濟。性格上,岸信介是學術明星(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畢業),文筆犀利,外向健談,善於社交;而安倍晉三性格內向,喜歡把私人時間用在健身房。

  然而,他們的相同遠多於不同。比如,爺孫倆兒都是「二進宮」,都上演過「強勢回歸」,都是先以經濟政策站穩腳跟,再圖政治、外交、安全抱負。此外,在國家宏觀發展戰略上,他們爺孫倆兒都不遺餘力地推動修憲,企圖讓日本擺脫二戰陰影,成為「正常國家」,并力圖最終「平視」美國老大哥。安倍晉三敦促公司提高員工工資,鼓勵女性走出家門去工作,這都來自姥爺當年的「攻略手冊」。爺孫倆兒對美國的心情也都是矛盾的,真是又怕又恨又感謝,不能脫離,又想掙脫。

  在申辦2020年奧運會的時候,安倍曾搬出他姥爺:「當年在岸信介首相的努力下,奧林匹克來首次來到亞洲,大大推動了日本和整個亞洲的發展」。跟奧巴馬打高爾夫時,安倍晉三也有意提起當年岸信介是怎麼和艾森豪威爾總統打高爾夫的。就連安倍第一次的競選口號都來自他姥爺的話:「前進吧,不論多少人阻撓,因為這是唯一的道路」,而安倍的競選口號就是:這是唯一的道路。2015年4月29日,安倍在美眾議院發表演講時,也曾動情地說道:「我要將外祖父的『情結』傳向全世界!」

  從個人成長和心理層面分析,安倍繼承岸信介「政治血統」是有根據的。早在2006年,安倍第一次就任首相之前,他就在自己寫的書《致美麗的日本》中坦承,小時候他曾以自己是岸信介的外孫為恥辱,因為別人老說外公是「甲級戰犯嫌疑人」。誰能料到,最終這種嫌惡感反而把安倍推向了「保守主義」一邊,真是現實版的因恨生愛。舉個例子,安倍在高中的時候,曾經公開頂撞歷史老師關於他外公的「重要政績」——新《美日安保條約》的「不正確」評價,這在同樣提倡尊師重道的日本實屬罕見。

  安倍在書中回憶:「在我心中,外公是一個真誠的政治家,是一個真心為國家著想的人。」在岸信介的影響下,如今安倍的國防、經濟、教育、外交政策都有外公的影子。

  安倍在正是進入政壇前,擔任他爸爸安倍晉三郎,時任外交大臣的秘書。耳濡目染,安倍晉三自然對外交事務更感興趣,與外國人打交道的過程也培養了他強烈的民族自尊和民族主義情結。然而他並非一個頭腦簡單的極端民族主義者,他能根據國內形勢,靈活拿捏自己言論的尺度。比如,在競選自民黨黨魁的時候,他的鷹派言論幫助他爭取到了更多民族主義者的支持。而等到眾議院選舉時,安倍清楚知道自民黨肯定贏,自己肯定是首相后,明顯地給之前的「過激」言論降溫,為以後和中國、韓國的外交做準備。這種「機靈勁兒」在他姥爺岸信介身上也能找到很多了例子,這自然與從小的教育密不可分。

  「和平」才是人民的心聲

  就在上周五凌晨兩點多,安倍的新安保法艱難通過,這部法律被日本反戰團體稱為「戰爭法案」,憲法學者、政治學者、社會名人、學生團體、普通市民等各界人士都走上街頭,抵制安保法案的通過。

  日本民間團體及學生組織8月30日發起「全國百萬人大行動」,要求廢除安保法,並促首相安倍晉三下台。12萬人包圍國會,聲勢浩大,歷史罕見。此次大規模反安保示威中,表現最為搶眼的是一群十幾、二十歲的孩子發起的學生組織「自由民主主義學生緊急行動」(SEALDs)。

  明治學院大學和國際基督教大學等學生,最初是為了反對《特定秘密保護法》,把讀書會轉為學運團體SASPL(Students Against Secret Protection Law)。2015年5月3日,因「對安倍首相的政權運作與憲法觀深感危機」,SASPL擴大為SEALDs。據報道,已經有學生開始絕食,喊出「不要戰爭」、「安倍下台」、「維護憲法」、「摧毀法西斯主義」的口號,要求議會不能通過安倍政府竭力推進的新安保法。他們到國會前示威,並呼籲大家:「在每周五,打完工、下班后回家的路上,都要去國會前走一走!」

  打開SEALDs的facebook主頁,筆者發現,SEALDs的活動組織非常有序,時間線和活動明細(包括活動方案、活動記錄、活動反饋等)一目了然。更難能可貴的是,SEALDs不僅就安倍的國安政策發聲抗議,也對就職難、貧富差距增大等社會沉疾發出了自己的聲音。各種新媒體手段,包括海報、視頻、文字等都得以運用,尤其出彩的是視頻。一個個短視頻,或記錄活動盛況,或詳細分析安倍安保法案的內容、實質,以及背後潛藏的危險。加上領導人奧田又有說唱的「才藝」,讓整個視頻又潮又酷,也不失厚重,飽含青年人對國家的責任感。

  日本學生上街遊行抗議,是二戰後55年來的首次,因此備受世界關注。上次學生上街就是為了反對安倍的外公岸信介。當代日本青年總是被打上「政治冷感」的標籤,投票率連年維持在較低水平,他們似乎只是一群生活在二次元的人類。誰知道這批「食草男」和「宅男宅女」竟能一下爆發出如此巨大的能量,著實讓人振奮。

  除了學生,「反對安保法案媽媽會」成員們也走上街頭,高舉「不要把我們的孩子送上戰場」的標語。參加者們喊著「媽媽決定不要戰爭」、「誰的孩子也不能殺死」的口號,在大街上行進。

  此外,包括細川護熙、羽田孜、鳩山由紀夫、菅直人、村山富市等5位日本前首相,以違憲和輕視立憲主義等觀點,分別發表公開信,反對安倍法案,甚至敦促他趕緊下台。

  據民調顯示,安倍政權支持率在法案審議期間下跌至接近30%的危機警戒線。重重壓力之下,安倍不得不將本應在6月22號結束的國會會期延長至9月27日,以確保萬無一失。2016年日本參議院將進行選舉,假如自民、公民黨組成的執政聯盟能取得2/3以上多數議席,安倍就很可能制定新的憲法,進而將新安保法 「固定化」。否則,安倍的這些法律就違憲,屆時日本將會有更多民眾走上街頭,抗議安倍的戰爭法案。安倍晉三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在大步走向危險邊緣。

  一國國民的支持絕非來自極端民族主義和激進擴張,而是實實在在的和平與發展。戰後日本飛速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於「和平」二字。少數政客的個人政治雄心和家族傳統決不能、也不會綁架整個日本得國運,因為日本國民不會答應。

  正如安倍母校成蹊大學全體師生在facebook上寫給安倍晉三的公開信中所說:「這是對學問的愚弄,這是對民主的否定,我們難以相信你在這裡學過政治學,也以和你同為校友而感到恥辱。」安倍的未來如何?日本的未來如何?相信「和平」二字會告訴你答案。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3: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