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期待中美關係有新的突破

[複製鏈接]

167

主題

1649

帖子

149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9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slt 發表於 2015-9-18 13: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習近平主席即將開啟對美國的國事訪問,這將是中美關係史上的歷史性事件。這不僅是繼2013年6月加利福尼亞莊園會談、2014年11月北京瀛台夜話之後,習近平主席和奧巴馬總統之間又一次關鍵性的首腦會晤,同時也是習近平主席第一次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在中美兩國合作加深、競爭加劇的當前背景下,習主席此次訪問將會吸引全球目光。

  1978年中國共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歷屆中國最高領導人都曾對美國進行過國事訪問。習近平主席即將對美進行的國事訪問又有著不同於以往的重大意義。

  首先,儘管美國依然保持了對華經濟、科技、社會、人才密度等方面的全面領先地位和戰略優勢,但中美之間的力量差距確實是在縮小,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也在不斷上升。2014年,美國和中國成為世界上僅有的GDP超過10萬億美元的國家,日本雖然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但隨著日元貶值的加劇,日本今天的經濟總量僅相當於5.5萬億美元。中國快速上升的勢頭,既讓美國感覺到「中國機遇」,同時也讓美國擔心中國在綜合實力上作為其「同等級別的競爭者」的現實會提前到來。

  其次,中國國際行為、國內政策與美國戰略利益的關聯度明顯上升,中國政策選擇的「北京路線」也在同時增強。在部分美國人眼中,中國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難以打交道」的對手。中國倡導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美國拒絕參加,表面上是懷疑亞投行的內部運營規則,但背後憂慮的是中國在國際金融體制上的話語權。

  同時,中美之間發生潛在衝突的「問題點」也在增加,兩國在亞太地區的地緣戰略競爭正在「浮出水面」。20世紀90年代后的相當長時間內,中美髮生潛在軍事衝突的誘因集中於台海問題。今天,包括東海、南海、台海等區域熱點在內的諸多因素,都可能引發中美對抗。自冷戰結束以來,管控中美戰略性爭議的話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嚴峻和迫切。

  中美戰略關係的基本走勢面臨著一系列不確定性,這是一個兩國都應「敲響警鐘」的時刻。美國的「中國焦慮」所引發的中國政策辯論如果不能及時和有效地引導,在2016年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年的國內政治因素影響之下,有可能變得更加情緒化和具有攻擊性。這些因素,都有可能使得中美關係出現兩國政府和人民都不希望看到的消極變化。

  然而,斷言中美關係已經走到了「懸崖邊」,或者歷史性的「分界點」未免危言聳聽。不管中美兩國有著什麼樣的分歧、爭議和潛在的衝突,但彼此的戰略意圖都沒有傷害兩國關係的政治意願。作為今天全球政治中最重要、但又最複雜的雙邊關係,中美兩國合則兩利,斗則俱傷,必須守好不衝突不對抗的底線,築牢相互尊重的基礎,走向合作共贏的未來。

  中國政府和人民對於穩定和發展兩國關係歷來具有高度的戰略決心。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也是中國最大的海外留學對象國。中美合作事關國際秩序的穩定和全球經濟的增長,也事關中國是否能夠繼續集中精力辦好國內建設和改革事業。儘管中美之間存在著一系列摩擦和爭議,習近平主席8月24日在北京會見來訪的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時說得很明確,「中方願意建設性管控中美爭議」。

  夯實兩國戰略互信的政治、經濟、社會、人文等各方面的基礎,也一直是中國政府不斷做出的重大努力。中美人文交流的增強也在為促進兩國社會的相互了解和認識作出積極貢獻。近日中美雙方就網路安全等雙方關注的主要問題舉行對話,取得了重要的建設性成果。推進兩軍軍事交流、避免海空意外碰撞、落實2014年兩國首腦簽署的「兩個備忘錄」原則的對話進程,也在不斷向前邁進。

  對於中美關係,必須客觀、全面和準確地認識,不能放大兩國爭議和競爭的一面。中美攜手合作,才能惠及兩國,造福世界,反之,中美摩擦交惡,則將傷及雙方,影響全球。習近平主席在中美關係的歷史性時刻出訪美國,帶去的不僅是中國珍視和重視發展中美關係的友好聲音,同時也將向中美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展示管控中美爭議、處理關係難題,擴大中美合作的信心、勇氣和智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5: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