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城市物種日曆】6月9日 白眉姬鶲(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5-6-9 23: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鷹之舞 生態學碩士

  今天00:00

  白眉姬鶲(Ficedula zanthopygia)體長約13cm,屬於雀形目鶲(wēng)科,這個科的大部分種類(主要是雄鳥)都有著顏色艷麗或是對比度高的羽色搭配,如紅橙黃藍黑白等,因而雖然它們個小但仍舊十分引人注目,而白眉姬鶲是就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且相對常見的一種鳥。

  

  白眉姬鶲雄鳥(攝影:@鷹之舞 )

  白眉姬鶲雌雄羽色差異大。雄鳥上體、兩翼及尾羽大致為黑色,具有醒目的白色眉紋和白色翼斑(即部分翼上覆羽和次級飛羽羽緣白色,構成了此翼斑);腰黃色,與黑色的背部和尾羽形成鮮明對比;喉、胸至腹部亦為鮮艷的檸檬黃色(部分個體喉部沾橙色),尾下覆羽白色。總體羽色鮮亮,在野外非常容易辨識。雌鳥就沒雄鳥那麼鮮艷了:上體灰褐色,其中背部偏灰綠色,尾羽暗褐色;兩翼具有比雄鳥窄的白色翼斑;眉紋模糊,呈淡黃白色,下體(喉、胸、腹至尾下覆羽)亦為淡黃白色,腰部呈檸檬黃色,但黃色比雄鳥略淡。幼鳥上體褐色,具有淡黃色的點斑;兩翼有較窄的淡黃色帶狀翼斑;下體灰白色。

  

  白眉姬鶲雌鳥(圖片來源:birdskorea.org)

  

  白眉姬鶲幼鳥(圖片來源:birdskorea.org)

  白眉姬鶲是中國東部較低海拔夏季比較常見且漂亮的小鳥。它們在中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繁殖,主要活動於低山和平原的闊葉林,包括城市公園(如北京植物園)等。春夏之際(即繁殖季早期)常能在這些地方聽到它們帶有顫音的頻率較高的鳴唱。白眉姬鶲為典型的次級洞巢鳥(鶲科都是這樣的),即自己不鑿洞,但能利用各種樹洞(天然樹洞、啄木鳥等能自己鑿洞的初級洞巢鳥的棄洞)和人工巢箱(也相當於一個洞)繁殖,在洞內以枯草編織襯墊,大致呈碗狀,每巢內產卵4枚左右。白眉姬鶲冬季南遷,經中國南方至東南亞越冬。

  

  白眉姬鶲哺喂雛鳥(圖片來源:leehg0413.tistory)

  白眉姬鶲具有鶲科鳥類的典型習性——專一性食蟲,平時靜立於停歇處,發現飛過的昆蟲時迅速起飛,於空中捕捉后再迅速飛回。因此,相比柳鶯、山雀等在樹葉里跳來跳去抓蟲子的鳥而言,白眉姬鶲比較容易被人們觀察到。

  白眉姬鶲俗稱「鴨蛋黃」,因其喉、胸、腹的顏色而得名;相對地,還有個俗稱「雞蛋黃」的鳥——黃眉姬鶲(Ficedula narcissina)。黃眉姬鶲是中國東部的不常見旅鳥,繁殖於東北,雄鳥和白眉姬鶲長相相似,也是上黑下黃加白色翼斑,但眉紋為檸檬黃色而非白色,且翼斑更小。至於雞蛋黃的黃和鴨蛋黃的黃到底有啥區別,這一點就留給讀者討論了(反正我是看不出來)。

  

  黃眉姬鶲雄鳥(攝影:@鷹之舞 )

  (本文協同作者:@紅嘴藍鵲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9: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